书城保健养生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2769100000005

第5章 日常疾病的药酒治疗(3)

【功能主治】感寒性腹痛、腹胀、吐泻等症。

【用法用量】趁热饮酒。

【自制方法】黄酒50ml放在瓷杯中,再加丁香2粒,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10分钟。

【酒方来源】唐·《千金翼方》;《药膳食膳集锦》

杨梅酒

【药物配比】杨梅烧酒

【功能主治】痧气痧气:夏秋间常见的一种发疹性热病、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饮服杨梅酒半酒盅,或食酒浸之杨梅二三只。

【自制方法】选好杨梅浸于高粱烧酒内(酒量以浸没杨梅为度)密封备用。

【酒方来源】《食物中药与便方》

山核桃酒

【药物配比】青核桃3kg白酒5L

【功能主治】收敛,消炎,止痛,用于急慢性胃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ml。

【自制方法】取青核桃3kg捣碎加白酒5L浸泡20日,待酒变黑褐色为止,过滤取渣,浸液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麻子酒

【药物配比】麻子1L

【功能主治】止恶心。

【用法用量】1日2次,适量饮。

【自制方法】麻子1L,熬令香,熟捣,取酒3L,熟研,滤取1L。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椒酒

【药物配比】舶上硫黄(明者)2两汉椒(净拣,去合口者去黑目)4两诃子(略捶碎),24个

【功能主治】治翻胃,胃寒吞酸等。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3味,各用生绢袋盛之,以无灰酒10斤渍之,7日即可服,饮1杯即加1杯生酒在内,汉椒90日一换,诃子72日一换,硫黄则长用,病除即止。

【宜忌】阴虚火旺者及孕妇忌服。

【酒方来源】明·《医方类聚》

西洋药酒

【药物配比】红豆蔻(去壳)煨肉豆蔻(面裹煨,用粗纸包压去油)白豆蔻(去壳)高良姜(切片,焙)甜肉桂(去粗皮)公丁香(各研净细末,戥准五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滞脘满,进食不化,呕吐恶心,腹泻作痛等。

【用法用量】饮服随量。

【自制方法】先用上白糖霜120g,水1碗,入铜锅内煎化,再入鸡子清2个,煎十余沸,加入0.5L干烧酒,离火置稳便处,将药末入锅内打匀,以火点着烧酒片刻,即盖锅,火灭,用纱罗滤去渣,入瓷瓶内,用冷水冰去火气。

【酒方来源】清《冯氏锦囊秘录》

荔枝煮酒

【药物配比】荔枝

【功能主治】气虚胃寒。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荔枝肉5枚,煮酒1小杯。

【酒方来源】《饮食治疗指南》

五香酒料

【药物配比】甘草120g菊花120g甘松120g官桂120g白芷120g藿香120g三柰120g青皮120g薄荷120g檀香120g砂仁120g丁香120g大茴香120g细辛18g红曲18g木香18g干姜12g小茴香15g

【功能主治】醒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秽、发表祛暑。可治疗脾胃气滞、虚寒脘满、食欲不振等症,并可用于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及暑月感受风寒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饮一二盅。

【自制方法】用多年陈烧酒4.5L,将上药用绢袋盛好,浸入酒中,密封,10日后可用。

【宜忌】若是感受暑热,温热之邪,病人不恶寒而怕热,多汗,口渴舌红的,则不可饮用该酒。此外该酒辛香温燥的药物居多,凡阴虚火旺者不宜服,以免重伤阴液。

【酒方来源】《清太医院配方》、《治疗与保健药酒》

红茅药酒

【药物配比】公丁香6g白豆蔻6g砂仁10g良姜6g零陵香6g红豆蔻6g白芷10g当归30g木香2g肉豆蔻6g陈皮20g枸杞10g檀香2g草豆蔻6g佛手10g桂枝6g沉香4g肉桂20g山药6g红曲162g

【功能主治】理脾和胃,温中散寒,适用于寒湿中阻,脾胃气滞的脘满痞塞,腹胀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适量,酒须烫热饮用。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浸于烧酒中,烧酒用量5200ml加热,煮数沸再兑入1560g蜂蜜,4162g冰糖,溶化即成。

【酒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按:本方在大量辛温药中加入当归、枸杞、山药滋阴养血,用以防止温燥伤阴,配方合理,气味芳香,是一种理想的药酒。

温脾酒

【药物配比】干姜30g甘草30g大黄30g人参206制附子20g

【功能主治】脘腹冷痛,大便秘结或久痢。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温饮10—20ml。

【自制方法】上5药共捣细,置于净瓶中,用黄酒0.5L渍之,经5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状元红酒

【药物配比】当归15g红曲30g砂仁30g广皮15g青皮15g丁香6g白蔻6g山栀6g麦芽6g枳壳6g藿香9g厚朴6g木香3g

【功能主治】醒脾开胃,化滞祛湿,疏肝理气,适用于脾胃失和,肝气郁滞。无明显症状者服之亦有醒脾开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用法用量】服用时,每次可饮二三小盅,早晚各1次。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内,浸于15L白酒中,用文火煮30分钟后加入冰糖1kg,取出放凉。

【宜忌】孕妇忌服,阴虚津亏者不宜服用。

【酒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按:本方虽有当归滋阴养血,但总以温燥之品为主药,故适用于气滞而偏寒者。

白药酒

【药物配比】白茯苓15g白术15g天花粉15g山药15g芡实15g牛膝15g薏苡仁15g白豆蔻9g

【功能主治】健脾祛湿开胃,凡脾虚食少,食后腹满,小便不利,大便溏者,均可服用此药酒。

【用法用量】服用时每次一二盅。

【自制方法】以上药物用白酒5000ml浸泡数日后使用。为了矫味,可加入适量白蜜。

【酒方来源】清·《良朋汇集》;《治疗与保健药酒》

蒜姜酒

【药物配比】独窠蒜1颗生姜1分

【功能主治】治胃疟饥不能食。

【用法用量】未发时,慢慢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研碎,以酒05L调,去渣。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术苓忍冬酒

【药物配比】白术60g白茯苓60g甘菊术60g忍冬叶40g

【功能主治】脾虚湿盛。脘痛痞满,心悸、目昏,腰脚沉重。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空腹温饮一二盅。

【自制方法】将白术、自茯苓捣碎,忍冬叶切细,四味用夏自布包,置于净器中,用醇酒1.5L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口,再添入冷开水1000ml。

松萝酒

【药物配比】松萝2两乌梅栀子各27枚常山3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主胸中痰积热。

【用法用量】顿服,亦可再服,得快吐止。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以酒3L渍1宿,平旦合水3L煮取2L,去滓。

【宜忌】忌海藻、菘菜、生葱菜。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松萝瓜蒂酒

【药物配比】杜蘅3两松萝3两瓜蒂30枚

【功能主治】用治胸中有痰,头痛,不欲食,气壮者。

【用法用量】旦饮1合,取吐,不吐,晚再服1合。

【自制方法】上3味药,酒1L二合,渍2宿。

【酒方来源】《历代良医良方注释》

按:方中瓜蒂、杜蘅、松萝均为催吐之药,又用酒浸鼓荡以促之,吐力颇强,故宜用于体质强壮者。杜蘅、松萝,晋唐方剂中屡见,今人少用,这是现代吐法应用少的原因。

寄生虫

红藤酒

【药物配比】红藤黄酒

【功能主治】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服2次,每次1剂,小儿用量酌减。

【自制方法】红藤30g加黄酒120ml,煎至60ml为1剂。

【酒方来源】《中华外科杂志》1960,(4):407

土瓜根酒

【药物配比】土瓜根1两

【功能主治】蛊毒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用酒1盏浸1宿,次日去滓。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泻痢

止痢酒

【药物配比】干地榆1斤附子(炮)1两

【功能主治】休息痢。

【用法用量】饮服,每次1L。

【自制方法】以上2味,以酒1斗渍5宿。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回阳救急酒

【药物配比】公丁香30g肉桂30g樟脑30g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救急止痛,适用于阳气不振,阴寒凝滞的寒性腹痛,泄泻,痛经等症。也可用于有上吐下泻的副霍乱、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滴,滴舌面,先含后咽。或以白开水冲服。因吐泻不止而转筋者,还可以用该药酒外擦患处。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压碎,装入稀布袋中,用白酒(以南昌酒厂出品的三花酒为良)500ml浸泡,宜用瓷坛做容器,密封一个月,然后将酒装入玻璃瓶中备用。

【宜忌】剧烈的吐泻常发生于肠道传染病,有的甚至是烈性传染病,病势凶险,传染性强,故须高度重视,及时诊断治疗,杜绝传染,有的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抢救,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延误时机。

【酒方来源】《保健与治疗药酒》

姜附酒

【药物配比】于姜60g制附子40g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呃逆呕吐,泄泻,痢疾,完谷不化,寒饮喘咳,痰白而清稀,肢冷汗出。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温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2味药,共研细,置净瓶中,同黄酒0.5L渍之,封口,经七日后开取。

【宜忌】阴虚内热,火热腹痛及孕妇不宜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猪胰青蒿酒

【药物配比】猪胰1具青蒿叶桂心末一小两

【功能主治】治冷痢久不瘥。此是脾气不足,暴冷入脾,舌上生疮,饮食无味,或食下还吐,少腹雷鸣,时时心闷,干皮细起,膝胫疫痛,羸瘦,渐成鬼气。及妇人血气不通,逆饭忧烦,四肢无力,丈夫痃癖,两胁虚胀,变为水汽,服之皆效。

【用法用量】每旦温服1小盏,午、夜各再1服,甚验。

【自制方法】猪胰1具细切,与青蒿叶相和,以无灰酒一大L,微火温之,乘热纳胰中,暖使消尽。又取桂心末一小两,内酒中。

【宜忌】忌热面、油腻等食。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乌贼骨酒

【药物配比】乌贼骨粉30g白酒10ml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取乌贼骨放入水中浸泡2日,然后晒干辗碎过筛后备用。现配现服,混合后1次服完。

【酒方来源】《江苏中医》1962,(10):27

酒煎饮方

【药物配比】常山1两鳖甲(去裙边,醋炙金黄)1两知母3分白头翁3分桂(去粗皮)05两青蒿1握甘草(生)3分桃李枝头心各7枚葱薤白各7茎柴胡(去苗)3分

【功能主治】疟疾,腰痛头重,寒热互作。

【用法用量】空腹1次服完,应当吐出痰,再煎渣服。

【自制方法】上药12味,细剉如麻豆大小,每次服五钱七,用酒一盏半,浸一宿,早晨煎取一盏,去药渣。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柴胡饮

【药物配比】柴胡(去苗)05两常山3分甘草(生)05两附子(炮裂去皮脐)05两干姜(炮制)1分

【功能主治】治久疟痰不愈,将成骨蒸痨,时寒时热。

【用法用量】分2次服,空腹未发时服,饭后第2服。

【自制方法】上药判如麻豆,每次用五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青蒿酒

【药物配比】青蒿

【功能主治】治虚劳久疟。

【用法用量】饮服。

【自制方法】青蒿捣汁,煎,如常酿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常山竹叶酒

——原名“常山酒”

【药物配比】常山苗(无苗取根5两代之)一握独颗蒜7颗淡竹叶二握鼓一合鳖甲(炙)3两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临发根据酒量大小服之,服完当大吐而愈。

【自制方法】上切,用苦酒3L,煎取1L。

【宜忌】忌食苋、生葱、生菜。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常山黑豆酒

【药物配比】常山1两蒜(独头者去根茎横切)1颗糯米黑豆各100粒

【功能主治】治间日疟。

【用法用量】欲发时,三分饮1分,如未吐更服1分,及吐则愈。

【自制方法】上药切碎,用清酒1L,病未发前浸药于碗中以白纸覆之。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常山甘草酒

【药物配比】常山三分乌梅肉(生用)甘草(生用)各05两

【功能主治】治痰实疟,发歇不止,久不瘥。

【用法用量】早晨去渣煎服一盏,良久以筷子入喉中引之,吐痰即愈。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用酒二盏,浸一宿。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明·《普济方》

常山蒜酒

【药物配比】常山(细切)3两蒜7瓣

【功能主治】疗瘴疟及瘴气。

【用法用量】温服,一会儿呕吐为妙,适令尽好,过时食,若早晨发者,半夜服,要使吐。

【自制方法】上药捣碎,虚弱者2两,蒜7瓣去皮尖切,用酒15L半,渍浸1宿,旦去渣。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常山乌头酒

【药物配比】常山(切)1两独头蒜(去根茎,横切)1颗糯米100粒乌头100粒清酒1L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欲发时三分饮1分,如未吐更服1分,得吐则瘥。

【自制方法】上5味,病未发前1日,用酒浸药于碗中,用白纸一张覆。

【宜忌】忌生菜、生葱。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鳖甲蜀漆酒

【药物配比】鳖甲(炙令黄)2两常山3两蜀漆2两附子1两乌贼鱼骨(炙)1两知母2两椒(微炒去汁)1两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平旦服一合,稍稍加至二合,一日三四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用酒3L,渍1宿。

【宜忌】忌苋菜、生葱、生菜、猪肉。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鲮鲤甲常山酒

【药物配比】鲮鲤甲(酒浸,炙令黄色)05两常山3分鳖甲(去裙边,醋浸炙黄)05两乌贼鱼骨(去甲)3分乌梅肉(微炒)1分竹叶一握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24枚豉一合葱白(切)7茎

【功能主治】治疟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温服牛盏,良久应呕吐,如不吐,至中午前再服,三二服,如不愈,隔日依前法服用。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降椒酒

【药物配比】降真香(细剉)2两川椒(去合口者)1两

【功能主治】预防外邪侵犯,兼治风湿脚气,疝气,冷气,及背面恶寒。

【用法用量】每日饮数杯。

【自制方法】上药用绢布储,浸无灰酒中约二斗许。

【酒方来源】明·《景岳全书》

茴香酒

【药物配比】茴香舶茴尤妙用小紧

【功能主治】治疝气痛,偏坠牵引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煮饮。

【自制方法】茴香浸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灯笼草根酒

——原名“茴香酒”

【药物配比】灯笼草根

【功能主治】治疝气偏坠,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将茴香炒后碾细,用本酒调服。

【自制方法】用灯笼草根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香楝酒

【药物配比】南木香小茴香大茴香川楝肉各3钱

【功能主治】疝气因劳累而发者,其脉沉紧,豁大无力,是夹虚也,其痛亦轻,治偏坠气。

【用法用量】空腹热服,极痛者,一服立愈。

【自制方法】上药合作一服,锅内炒至香,入葱白连须5根,用水1碗,淬入锅内,以碗罩住,候煎至半碗取出去渣,加好酒半碗合和,入炒盐一茶匙。

【酒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鼠李子酒

【药物配比】鼠李子

【功能主治】疗疝气。

【用法用量】每日二服,渐加至三服,每次饮服三合。

【自制方法】将新鲜鼠李子晒干,九蒸九曝,酒浸即成。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橘核药酒

【药物配比】橘核9g荔枝核9g川楝子(盐炒)9g小茴香15g牡蛎粉15g胡芦巴9g肉桂6g青皮9g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行气散结,适用于肝肾阴寒、疝气偏坠、阴囊肿大,起消无常,痛引脐腹,因劳累或受冷即发等症。

【用法用量】视个人的体质,耐受情况,酌量饮用,每日2次。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粉碎,装入瓶中,用高粱酒500ml左右浸泡三四月,过滤去渣。

【宜忌】儿童禁用。

【酒方来源】《中医验方汇选》

头痛、眩晕

延年薯蓣酒

【药物配比】薯蓣白术五味子(碎)丹参各8两防风10两山茱萸(碎)2L人参2两生姜(屑)6两

【功能主治】主头晕不能食,补益气力。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七合,每日2次,逐渐增加剂量。

【自制方法】上8味药切细,以绢袋盛。酒二斗5L浸五日。

【宜忌】忌桃李、雀肉等。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

独活风眩酒

【药物配比】独活6两枳实3两,一方用松实石膏蒴鏊各4两

【功能主治】疗风眩翻倒不定。

【用法用量】1次服完,以药渣熨头覆眠取汗,觉冷,又内铛炒令热,熨之。

【自制方法】上药4味切细,以清酒8L,煮取4L即可。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当归酒

【药物配比】大当归二3两

【功能主治】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治血虚头痛欲裂,月经不调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3—5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