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警信息素是蚂蚁受到侵扰时释放的一组化学通讯物质,以引起同伴的奋起“自卫”、攻击入侵者和告警同伴这里有危险不要进来等示告。
(四)示踪信息
素蚂蚁外出觅食时,把示踪信息素分泌在走过的路上,以便找到食物后循迹返回蚁巢。生活在沙漠中的蚂蚁,则把示踪素释放在空气中,没有风的时候,这种气味能够在灼热的地面空气中维持较长时间。这种示踪信息素是蚂蚁的化学语言,既有通信的作用,又具有定向的作用,能使蚂蚁外出活动时不致迷路。
(第六节)蚂蚁的其他特性
蚂蚁能够在地球上生活上亿年,除了以上讲的基本特性外,还有其特殊之处,使其他昆虫所不及的。
(一)蚂蚁有生存“智慧”
生活在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中的牧蚁,是迄今发现的动物世界中除人类之外的唯一“牧民”。
牧蚁“牧养”的是蚜虫。蚜虫是以植物中富含氨基酸和糖分的汁液为食的,而牧蚁则以蚜虫的排泄物为食。这些排泄物蜜露中,含有氨基酸和糖分,是蚂蚁丰富的食物。蚂蚁为了保证能不断地从蚜虫那里获得食物,牧蚁会自觉地保护蚜虫,使其不受天敌侵害,甚至在树中的汁液干枯后,还会小心翼翼地用上颚将蚜虫搬到新的树枝上。更令人惊奇的是,有时整个蚁群会带着蚜虫一起迁移,搬入新居。
还有一种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军蚁,其奇特的集团行为更是少见。这种军蚁不仅个体大,且蚁群的规模也相当庞大,少则10万只,多则100万只工蚁。它们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协同作战。它们往往早晨外出觅食,成千上万只蚂蚁涌出蚁穴,排成纵队向前延伸,纵队再向两侧分散,形成一个长1~2米,宽十几米的方阵。这样浩浩荡荡的蚂蚁军队群向前推进,一路捕捉蜘蛛、蝎子和其他蚂蚁,有时甚至包括蛇和蜥蜴。每天都会捕到足够的食物带回巢穴,同时也有同伴的死伤。
切叶蚁是以植物的叶片和花朵为食,而新鲜的叶片和花朵对蚂蚁是有毒的。切叶蚁在工作时,先由个体较大的工蚁爬到树上,切取叶片和花朵,然后搬运到蚁穴入口处,由蚁穴内个体稍小的工蚁运到专门的储藏室、并将其切碎,放到已经腐烂发酵的烂树叶上,再将真菌菌丝接种到新鲜的植物碎片上,让植物碎片发酵,把有毒物质分解掉,使之成为可食的食物。切叶蚁通过用真菌发酵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食物毒素的问题。
切叶蚁依靠这种组织严密的作业,获得了比其他蚂蚁更大的生存优势。有几种切叶蚁甚至能在一个蚁群中组织起一百多万只工蚁,整个蚁群的生存年限超过10年。切叶蚁的蚁穴结构特别复杂,可深达地下6米处。在美洲热带地区,切叶蚁在共生真菌的帮助下,所消耗的植物数量超过某些哺乳动物、毛虫和甲虫。在热带森林里,整个切叶蚁属要消耗大约15%的树木的叶片和花朵,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地面杂草。
在蚂蚁巢穴受到威胁时蚂蚁。表现出来的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和奋不顾身的形为。有科学家证实,把一盘烧着的蚊香放进一个蚁穴内。最初,蚂蚁见穴内“失火”,又惊又怕,急得团团转。
20分钟以后,蚂蚁才镇定下来,许多工蚁冒火而上,前仆后继向“失火”处喷射蚁酸,紧张的灭火活动便由此开始。本来,一只蚂蚁的蚁酸少得可怜,可是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酸就非常可观了,更何况有许多灭火“英雄”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用自己的生命扑向火种。结果,不到1分钟,火便被这群蚂蚁扑灭了。火熄灭以后,它们把被火烧死的“烈士”
遗体,一只一只地搬到附近一块“墓地”,用沙土将它们埋葬。这时,蚁穴内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当第二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进蚁穴时,这一次虽然比第一次火势更大;但蚁群已经受了上次的锻炼,不再急得团团转,而且表现得很有秩序,沉着镇定,调度有方。结果仍然是不到一分钟,就把烛火扑灭了。
水是蚂蚁陆地爬行的分界线,在人工饲养蚂蚁时也是靠水的隔阻防止逃走的,单个蚂蚁遇水即止而回头,而大批的迁徙的蚂蚁,可以滚成一团而过河,所以在饲养蚂蚁时要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空间,防止蚂蚁成批的逃跑。
蚂蚁的“智慧”还表现在种植蘑菇、采集花蜜等方面。
(二)蚂蚁有生命“感情”
经研究人员证明,蚂蚁是一种高级“社会性昆虫”,具有灵敏地表达“感情”的本领。
当蚂蚁受伤时,它的同伴就会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来为它治病。当同伴和幼蚁死亡时,蚂蚁明显地表现出郁郁不乐。蚂蚁身上的某些器官中,能分泌出与感情有重大关系的各种酶。头的重量,证明了大脑比较发达,它们能够学习和模仿类似人类智力这样的东西。从它们放牧、集体捕食、发现食物、灭火、滚团过河等能力来说,它们是有“感情”在指挥着“智慧”的产生。它们有痛感,也似乎能表现出愤怒。
蚂蚁的大脑控制着它的本能,连同所有别的行动,它的知识及比较难以捉摸的见识。蚂蚁的大脑在形态及功能上,都不同于神经节。像在人类身上发现的一样,在蚂蚁身上也发现了一些很小的蕈形体,一小块一小块的灰白质。
这种灰白质在雄性蚂蚁身上不发达,在蚁后和工蚁身上则比较发达,特别是工蚁。这种物质受损坏后,会改变蚂蚁的所有行为,它会失去记忆力以及各种本能性的行为程序,它的知识、所有独立的行为和群体凝聚力,都会丧失。这些蕈形体便是蚂蚁的大脑。由于大脑和神经的存在,我们说蚂蚁是有“感情”的是可以理解的。
(三)蚂蚁自身保护能力
蚂蚁在遇到敌人时除了用发达的大颚外,还有一种武器是尾部的螫刺腺。这种毒刺可反复使用。毒刺退化的蚂蚁仍可以直接喷射出毒液,毒液的主要成分是蚁酸,有很强的刺激性。即使一些较大的动物,成群结队的蚂蚁一拥而上螫针放毒,也会全身麻木动弹不得了。
北美洲的墨西哥有一种麻醉蚁,分泌的毒麻醉液,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还强好几倍。
新西兰草原上有一种黄色蚂蚁,毒蛇遇到它也逃脱不了,成为蚂蚁的腹中之物。新西兰人把这种蚂蚁叫做“拉纳摩亚林布埃”,意思是“食蛇蚁”。这种蚂蚁能分泌一种腐蚀作用很强的酸性黏液,食蛇蚁遇到毒蛇时,先不去叮咬蛇的身体,而是马上分泌黏液把自己粘在蛇体上,接着便分泌酸性黏液。蛇一遇到这种酸性黏液,皮肉立刻开始破裂腐烂,周身动弹不得,这时成群的食蛇蚁便蜂拥而至,一齐动口把蛇肉撕烂,饱餐一顿。
有一种马来西亚的兵蚁,会发动自杀式的化学战,它们体内满布着带毒液的腺体,入侵者接近蚁巢穴,这些兵蚁会压缩肌肉,使腹部破裂,喷出毒汁击退敌人,同时召唤援兵。
(四)蚂蚁的防冻能力
冬季气温下降到-20~30℃时,有些昆虫在瑟瑟寒风中冻死,绝大多数昆虫钻入洞穴或建筑物的缝隙中假死休眠,有的产卵留下后代,而蚂蚁在地下只是处于半休眠状态,不会冻死。这是因为蚂蚁身上能分泌出一种甘油来抗御寒冷。据研究,寒冷地带的黑蚂蚁体内,含有的甘油占体重的10%。有人做过试验,从炎热的地方找来一些蚂蚁和其他昆虫运到寒冷地带,别的昆虫慢慢地冷死了,而蚂蚁却能分泌出甘油来抵御寒冷。
(五)蚂蚁和寄生昆虫
有些昆虫寄生在蚁巢内,它们为蚂蚁搞卫生,替蚂蚁吃掉身上的寄生虫,同时蚂蚁除了供给它们食物外,还保卫着它们的安全。
在一种红蚁的蚁巢中,有一种乞丐虫,体长只有5~6毫米,翅鞘很短,肚子高高地向上翘着,当它遇到蚂蚁时,就用小触须敲打相遇的蚂蚁,蚂蚁就从嗉囊里吐出一些食物来喂它。蚂蚁抚爱、照料乞丐虫的幼虫,胜于照看和关心自己的后代,只要乞丐虫的幼虫摇头晃脑要吃东西时,蚂蚁就急忙朝它奔跑过去,随时满足它们的要求;遇到危险时,蚂蚁首先跑过去抢救乞丐虫的幼虫,然后才去照管自己的幼虫,甚至对乞丐虫吃自己的小蚂蚁也无动于衷。原来乞丐虫腹部前几个体节两侧,长有黄色的刚毛,刚毛下面能分泌某种容易挥发的似醇的芳香液体,而蚂蚁对这种分泌物的喜爱几乎上了瘾,为了能得到这种分泌物,似乎到了忘记一切的程度。
小灰蝶幼虫也能分泌蚂蚁十分嗜好的汁液,所以常被蚂蚁抬回巢中,对其殷勤款待,甚至献出自己的幼虫。此外,蜡蝉、甬蝉、木虱也是深受欢迎的贵宾。而蚁甲、苔甲和棒甬甲等则是不请自来客宿于蚁穴的侨民,它们也能分泌出甘甜醇香的液体。有些隐翅虫、三锥象虫、埋葬虫、伪步行虫等也是这种侨民。某些跳虫、叶甲、金龟子、蚤蝇等是蚁巢中的一批食客,大多数以蚁巢中已腐烂的食物为生,等于为主人清除废物。蚁蟋蟀和一些蜚蠊专门取食蚂蚁体表的排泄物,清洁蚁身。
在蚂蚁的巢穴里,还有许多长期和临时的住户,主要是些节肢动物,称之为喜蚁动物。有的喜蚁动物和蚂蚁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取食或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有的是把自己后代的命运托付给蚂蚁。有些是专门清除蚁巢里的垃圾和尸体,有些是给蚂蚁本身打扫卫生,或者是进行加固蚁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