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企业家只看到赚钱,那他只是二流企业家。一流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是保守。
——郎咸平
在2007年1月20日举行的“清华前沿管理论坛暨百名企业家培训计划2007新年论坛”上,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明星经济学家”郎咸平用其独特的“暴风”式演讲为东北600名企业界人士进行了一场思想“洗脑”,令全场的企业家听后大呼过瘾。
“一流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是保守”,是郎咸平这次演讲最大的亮点。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几层意思。
1.如果只看到赚钱,只是二流的企业家
“如果一个企业家只看到赚钱,那他只是一个二流的企业家。”这是郎咸平的原话。对此,我们可以做以下深度解释: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实,仔细想来,企业也有的5层次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利润最大化需求、社会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像人的生存需求一样,企业的生存需求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小企业在初创时期,无不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所以,一般来说,在资本的原始阶段,创业者考虑得更多的是“生存”,甚至会不择手段。
比如,英国14至15世纪的“圈地运动”,就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带有血腥的“杰作”。又比如,在中国民企发展的初期,倒买倒卖、伪劣商品、粗制滥造、尔虞我诈等并不少见,即所谓“原罪”。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管仲的名言。当企业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也就是获得初步成功之后,企业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企业就会照顾到人文、道德、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所以,资本主义中后期,劳资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中国民企在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之后,也变得规范起来。
“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是柳传志经常提起的一句俗语。企业在初创时期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就是“打赤脚”的。这时,为了生存的需求,企业一有能力就尝试,一有机会就上,敢打敢拼,会多一分冒进少一分谨慎,多一分冲动少一分沉稳。“反正我是打赤脚的,失去的不过是锁链,得到的可能将是整个世界。”他们想。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时期,把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看作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你就不是“打赤脚的”而是“穿鞋的”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应当有所顾忌,应当多一分谨慎少一分冒进,多一分沉稳而少一分冲动。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开始,企业的“安全需求”就上升到第一需要,“利润最大化需求”被置于次要的位置。
可是,中国企业往往不是这样。成功之后,头脑发热,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知天高地厚,盲目地设立这个“帝国”、那个“帝国”的远大目标,盲目地扩张,盲目地搞多元化、多品牌、国际化,等等。这就是忽视了作为企业首要地位的安全需求。当企业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也就是获得初步成功之后,企业如果不把安全需求提升到首位,仍然一味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就可能是郎咸平所说的只顾赚钱的“二流的企业家”的含义所在。
这样看来,“二流的企业家”是很危险的企业家,是成功之后危机四伏的企业家了。
2.一流企业家一定是看“坏”不看“好”
“一流企业家的关键是保守”,郎咸平语出惊人,并且进一步解释说:“一流企业家一定是看‘坏’不看‘好’,会用一生的精力来构建防范风险的机制。”
我的理解是,这里所说的“坏”,就是“不可行”,“好”就是“可行”。所谓“看坏”,就是“不可行论证”;“看好”,就是“可行性论证”。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作“矫枉必须过正”,为了强调某一个观点,往往会过分地打压另一个相对的观点。郎咸平在这里就是这样。郎咸平说,一流企业家一定是看“坏”不看“好”,只是强调一流企业家特别重视项目的“不可行论证”方面,以规避风险;并不代表说,一流的企业家可以忽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领会郎咸平这句经典名言的含义了。“一流企业家一定是看‘坏’不看‘好’”。意思就是:一流企业家对于项目的论证,一定是既做“可行性论证”又做“不可行性论证”,而且更加重视“不可行性论证”。
当年日本八佰伴大举进军巴西、东南亚以及中国市场最后却铩羽而归,之前是否做过“不可行性论证”,当然没有。
韩国大宇贷款、集资数百亿美元之巨,疯狂地进行欧美海外企业的并购,最后资金链断裂使“大宇帝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之前是否做过“不可行性论证”,当然没有。用金宇中自己的话说,“大公司一旦动起来就好像滚雪球般停不下来”。用拆东墙的资金补西墙的窟窿,这是大企业超能力发展时常用的危险手段,金宇中就是这样。这个“雪球”一旦滚动起来就停不下来,结果就是可想而知了。
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鸡蛋,就联想到活着的鸡、鸡群、养鸡场,想到自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结果,在“百万富翁”的自我陶醉中,鸡蛋摔坏了,一切归于现状。
八佰伴、大宇以及我国的亚细亚、红高粱、秦池、德隆、顺驰等“冒进死”的案例表明:成功之后极端地重视开展决策的“不可行论证”,是关乎生死攸关的大事。
关于“不可行性论证”,董箫乐在《大江网》撰文做了3个方面的论证:
首先,“不可行性”论证可以从反方面发现“可行性”论证中未曾考虑到的内容,从而完善“可行性”论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使决策更趋于合理、周密,更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对于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必要的损失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不可行性”论证的积极意义,古人已经给了我们案例:春秋时期,公输般替楚国制造了一种叫云梯的新式装备,用于攻城。在云梯造成后,楚国就准备攻宋。墨子得知后,长途跋涉地来到楚国劝谏。楚王不听,墨子急中生智,解下带子当作城墙。公输般模拟攻城,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但都让墨子抵挡住了。等公输般的器械用完,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楚王见此,只好放弃了攻宋的打算。若不是墨子利用“不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向楚王展示云梯的弊端,楚王可能已经因为只做了“可行性”论证而缺乏对云梯劣处的考虑,在攻城中败下阵来。由此可见,如果只进行意见“一边倒”的可行性论而没有考虑到该项措施可能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如果引入“不可行性”论证,给决策者们提供一个兼听则明的机会,那么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就会很大地减少了。
其次,“不可行性”论证可以打破目前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可行性”论证拥有“一边倒”优势的局面,减少“可行性”论证可能存在的片面性,从而有效地减小决策失误出现的概率。目前,“可行性”论证已经深入人心,在任何一项重大措施面前都会进行“可行性”论证。在一个有关决策的论证过程中,专家们往往从“可行”的角度去论证,从正面去寻找“行”的证据和理由,论证的内容也都是这项决策为什么“可行”,从而使“可行性”论证垄断了整个论证的过程。但这种做法就必然会带来论证的片面性,即只看到了决策“可行”的一面,却忽视了决策“不可行”的另一面,这也就是很多决策在论证给群众看的时候是那么的无懈可击,但是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过程就会漏洞百出的原因。
因此,我们应该用“不可行性”论证去打破“可行性”论证的垄断地位,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决策进行论证,从而缓解“一边倒”的“可行性”论证可能带来的决策的片面性。只有知道了存在的不足,才能对决策进行完善,使决策变得“无懈可击”,决策失误的出现率也就会大大降低。
最后,让“不可行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相互“打架”,可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我们这个民主的社会中,人们更重视让“可行性”论证“说话”而忽视了“不可行性”论证,让“不可行性”论证缺乏表达的机会,未免有失民主之嫌。对于一个决策是否可行,只有让论证双方在平等的地位上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决策的最后实施让人信服。“不可行性”论证提出的批评意见虽然没有“可行性”论证提出的意见动听,但毕竟“良药苦口”。只有广纳“良药”,我们才能发现决策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我们实施的决策也就更加具有民主性。
所以,在郎咸平看来,成功后风险意识强的企业家是“一流的企业家”;风险意识不强的企业家就是“二流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