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企业为什么不长久
27672900000053

第53章 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原意是说,树枝如果太粗大,就必然会折断;动物的尾巴太大了,摆动起来就不灵活。一般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在管理学中,它比喻机构庞大,反应缓慢、失灵。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庞大、掉头不灵活,这只是客观的原因。而掉头不灵活,根本原因还是主观的,就是企业取得成功之后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心理。

在对于IBM兴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尾大”不是关键,“尾大+自满”那就危险了,掉不动,转不过弯,即使掉动了,又总是慢半拍,处处被动,处处挨打,甚至走向衰落。

就商用电子计算机行业而言,IBM可算是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之一了。20世纪50年代末,IBM已成功地占有计算机市场75%的份额。IBM以每月每台1万美元左右的租金在全球范围内出租的5万台计算机,为公司带来了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和9亿美元的净收益,并以70%的占有率近乎垄断了美国大型计算机市场。

IBM此时主要是采取租用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行业面临着一个多变复杂的市场,然而IBM高层却满足于公司的巨大成功,没有意识到市场中的潜在威胁。这就是由于后来者的跟进,使得大型商用机的使用租期缩短,很大地加大了IBM新品的开发成本。

意识到这一点后,迫使IBM改租赁为全额销售。由于IBM成本高、价格昂贵,使得日本的企业后来居上,并且毫不客气地让IBM这位老大从头把交椅上跌下来。从1984年到1990年,IBM大型机营业额的年增长率从12%下降了5%左右,市场占有率则跌到40%以下。

1977年微软、苹果的个人用小型电脑的问世,更是给IBM致命的冲击。但是,此后几年间,IBM却仍然固守着原有的大型机商业模式,对个人电脑不以为然。直到1980年,IBM才终于醒悟过来,解放守旧思想,摆脱了“大型机独尊”、视个人电脑为玩具的“自满”心理,决定开发个人电脑。在短短的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研制出了性能远胜于苹果机的IBM个人电脑,并很快成为世界个人电脑的行业标准。到了1984年,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营业额达到40亿美元,其个人电脑机1985年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80%。

这是一次由大型机商业模式向个人电脑产品重心的转变,也是“自满”心理向开放心态的转变。

但是,可能是因为IBM以往过于成功,过于强大,“自满”心理像一个幽灵,总是找机会在这里徘徊。IBM事业部自1985年起改由墨守成规的原通用产品事业部经理比尔·洛接管。慢慢地,IBM的形象也就由面向市场的营销者、创新者变成了眼睛向内的组织者、守业者。公司集中统一管理的营销力量、高达17个层次的“金字塔形”结构以及烦琐耗时的新项目审批程序,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创新精神。

更可悲的是,IBM满足于使用英特尔公司提供的286中央处理器,拒绝英特尔新开发的386芯片。286芯片只是基于16位元技术基础,而386芯片则是32位元的中央处理器,386芯片的开发成功将意味着微机技术的革命性进步。IBM拒绝了这次革命性成果。IBM的说法是:“我们只需要286再快一点儿,根本不需要什么386.”

就这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IBM的昔日辉煌已经不再。IBM因为故步自封,步入了似乎无可阻挡的衰落态势。

虽然以后郭仕纳拯救过IBM,在21世纪初也出现过良好业绩,但最终因连年亏损于2007年被联想收入囊中。IBM终于为他的“自满”心理,为“改变总是慢一拍”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