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27618100000027

第27章 曾国藩——处世之要(6)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看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待人之法,似乎也应从中学点什么,只有去掉本性中虚伪的成分,用真诚去待世人,才能在心与心的间隙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

1.以言语观人

由古至今,我国有的贤人义士代代辈出、数不胜数,而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识人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学问的。虽说很难证实一个人说的话是真是假,但善于观察的人,会从一个人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方式,说话的速度,甚至于说话的字里行间,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能力、品性、能否为你所用。

观人可靠言语

所谓治国平天下,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治理一个国家或是治理一个公司,慧眼识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导人无论多有才干,没有一些贤才的配合,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学会观察一个人就变得尤为重要。

曾国藩的知人善用颇具盛名,他能从一个人的言谈中观察出这个人是否有才能。曾国藩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中看出对方的品格、性格和经历而且对其前途也能作出准确的预言。他这种听声辨人的绝学也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藩是个知人善用的人,所以常常推荐人才给曾国藩。在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人向曾国藩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个人。

陈兰彬,刘锡鸿两人的文采自不在话下,而且都有着敏捷的思维,对于天下事也颇有见地。曾国藩在见了二人后,随即做出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点,官可至三四名,但不会有大作为。”

刘锡鸿没过多久就作为副使,跟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了。期间两个人经常因意见不和而闹笑话。刘锡鸿心中不平,于是就写信给清政府,列举了郭嵩焘多条罪状,如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等。”郭嵩焘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也写信将刘锡鸿说得一文不值。李鸿章是当时的主政人,郭嵩焘又是曾国藩的旗下的,孰轻孰重,李鸿章自然分得清,所以刘锡鸿很快就被撤了回来。

被撤回的刘锡鸿愤恨难消,所以又上书列举了李鸿章的十条大罪。当时的李鸿章也是身居高位,而且清政府还要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于是将其扣留。刘锡鸿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可是他又咽不下心中的这团怒火,所以便常常出言不逊,后来人们都对他敬而远之,甚至于在他设宴请客时,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赴宴。不久后,刘锡鸿便郁郁而终。

同治八年,陈兰彬经我推荐,来到了曾国藩幕府,并常常出使各国。他常为别人的随波逐流而感到愤愤不平,陈兰彬是志气有余但勇气不足,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出大的成就。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以言语观人的绝学可谓是令人惊叹,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找工作的人来说,面试是一个首要问题,有人说:面试有时就是运气。那只能说明面试你那位工作人员不善识人。其实,往往是细节起到决定性作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种语调,都可以看到你的内心。

如何以言语识人

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并不是空话。曾国藩指出,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与之谈话是最好的手段。一个人的声音清浊高低往往反映了人的内在本质,有经验的用人者能在言语之间判断出对方的性格、气质、诚实与虚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没少听过这样的话:“看你的长想挺温柔的,没想到长了一张刀子嘴,说话这么伤人!”“看着倒是很有气质一个人,说起话来这么没素质!”“你只要不说话,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由此可以看出,听一个人说话,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方,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那么,怎么掌握以言语来识人呢?

言语识人的方法有很多。古人指出:放荡的言辞我知道它沉溺在何处,不正当的话我知道它背离在何处,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理屈在何处。可见善于观察的人,能从对方的言语中观察出其性格,从而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国藩在《冰鉴》里说过:“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这就是他的识人之道里,归结人物心性才情变化的九大征状,其中之一就是:“缓急之状在于言。”这实际上观言识人法。通过一个人说话,就可以判断其性格,所谓言为心声,性急之人,说话爽快;性柔之人,则说话平缓。

声音始于丹田,每个人的声音都有清浊之分,人的言辞往往流露了一个人的本性。

曾国藩认为: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俗;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故作姿态;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一开口就情动于中,则是温文尔雅的人;声未发而气先出,则即使口齿灵俐,却又不矫造轻佻,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

另外,可以从一个人说话的速度、口气、声调、用字等,了解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刚开始讲话速度快而且声音洪亮,当说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就慢了下来,并且降低了声调,那就证明那个人绝对有问题,可能是说了谎话,也可能是在掩饰些什么。在潜意识里,无论说谎者技术有多高明,他们多少都会有点心虚,他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骗过对方,却又不是十分有把握。跟一个人谈话时,发现他在某个问题上吞吞吐吐,这时就可以肯定其中一定有问题。如果你想探知究竟,不妨抓住重点紧追不放,频频提问,如果对方说了谎话,因为心虚就很容易露出马脚。

2.以情态识人

人的精神状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然流露,一是故做姿态,也就是人们学说的真心和假意。不管一个人多善于伪装,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无法掩饰的。对于一个观察细致入微,见多识广的人来说,从一个人的情态,就可以看是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是真诚还是虚伪。

相由心生

人们常说人心难测,其实只要掌握规律,看清一个人并非想像中那么困难。俗话说:相由心生,情态是一个人精神的体现,无论多会掩饰,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位面相识人的高手,他博览群书,精通相书。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借着科举仕途,从此平步青云,除了凭借他自身拥有的才能之外,还靠他总结出的“识人术”

他在相术口诀里写道: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的知人善用是众所皆知的,也因此受到很多的人敬重,纷纷的来投靠他。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深知老师识人之术的高深莫测。于是有一天,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拜访他,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的是曾国藩外出了,李鸿章便让三个人在厅外等候,自己则到里面等候。不久,曾国藩进门,李鸿章起身迎接,并对曾说明来意,请曾国藩亲自考察那他们。曾国藩摇手笑道:“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谨慎,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阴奉阳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大有作为,应予重用。”李鸿章很吃惊,忙问恩师是如何看出来的。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他们。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事实证明了曾国藩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口中所说的那位“大将之才”终不负其所望,在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即是并被卦为台湾第一巡抚的文武全才刘铭传。

自此之后,李鸿章更是对曾国藩佩服得五体投地,正是由于曾国藩的善于识人,很多年轻有为、满怀雄才抱负的英才都愿意追随其左右,伺机大展宏图。从此,曾国藩的盛名也越来越大。

相由心生是经过很多遇贤才之士证实的识人之道,而曾国藩可以说是掌握得出神入化。

毛泽东曾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如何以情态识人

曾国藩仅靠善于用人就可以在官场立于不改之地,在做官的数年间,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无论在政治上、洋务上,还是科学上,经他赏识并且提拔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很多对古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都因为他的慧眼识英而得以施展才华抱负,曾国潘也因为这些人而成就了一代伟业,名垂史册。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雄遍布天下。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神机妙算是众所周知的,诸葛先生的神机妙算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么神奇,会掐指一算只是个神化。他的神机妙算是经过学习、分析、和经验得来的,慢慢的就可以通过人相观人心、通过天相观天气等等。

曹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一心想争夺天下,登上万人之上的位置。令他气愤的是,刘备偏偏要从中阻挠,与他为敌,曹操哪容得下这根眼中钉,于是他便派刺客去行刺刘备。

那刺客也是个小心谨慎之人,他见了刘备之后,并没有立即下手除掉刘备,而是与刘备天南地北侃侃而谈,还为刘备提出削弱曹魏的策略。两人正聊得投机时,诸葛亮进来了,刺客早已听闻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以很心虚,怕被诸葛亮看出破绽,于是借口说要上厕所,出去后便趁机悄悄溜出门去。刘备却还仍不知情,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他对诸葛亮说:“方才这位奇士,进献了削弱曹魏势力的奇谋大略。”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此人见我一到,神情畏惧,视线低而时时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泄漏无余。据我推断:他一定是曹操派来的刺客!”刘备半信半疑,连忙派人去找,可刺客早已不知去向。

诸葛亮的高深莫测足以使天才英雄折服,他仿佛成了一个远古的神话。曾国藩却是近代一位让人叹服的奇才,他独到的见解,对世世代代的人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识人宝典里总结了人常见的四种情态:委婉柔弱的弱态,狂放不羁的狂态,怠慢懒散的疏懒态,交际圆滑周到的周旋态。

另外,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一开始说谎,身体就会呈现出矛盾的信号:面部肌肉的不自然,瞳孔的收缩与放大,额部出汗,面颊发红,眨眼次数增加,眼神飘忽不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识人的依据,从而更好的与人相处,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3.慧眼识俞樾

有人说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快得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有的人说这人世界变了,变得没有人情味,曾认为是朋友、知己的人竟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你出卖;有的人说人心难测,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不敢轻易去相信一个人。国家要富强,人们要进步,变化是少不了的,而我人需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像曾国藩一样,慧眼识俞樾。

浅谈俞樾

俞樾也是经曾国藩相中并提拔的人才。他原是浙江德清人,满腹才学却一直无法得以施展,后来经过曾国藩的提点为,最终成了清末着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俞樾虽然跟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学生,但两个人目标志向却是南辕北辙。李鸿章一心做官从政,他认为做官才能更好的发挥特长,建功立业,他的目标也达成了,最终他官至宰相,位极人臣;而俞樾却不喜功名利禄,只一心埋头诗词歌赋,他追求的是“学究天人际,名垂宇宙间。”曾国藩曾对他们两个人作了一个比较:“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着书。”

俞樾的努力虽然没有得到多大回报,但他的一生却也是乐得逍遥,做出一首好诗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作为清末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他研究不只是诗词歌赋,并且长年研究经书、诗词、戏曲、小说等,一生创作出的作品无数。

俞樾自小就勤学好问,在一天天的成长中,他的学问也跟着越来越大。他24岁便中举人,30岁中进士。进士复试的时候,礼部出的题目是“淡烟疏雨落花开”,这个题目不但有点落寞,而且不太吉利,如果不懂得变通,只是按着诗表面的意思走下去,则会显得大逆不道,丢了大清国的脸面。俞樾当然深知其道理,他看到题目后头脑一动,即想出了对策,以一句“花落春仍在”便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赏识。曾国藩连连点头称赞,赞叹他的逆向思维,一句“花落春仍在”完全反映了另一番景象。虽然当时很多人反对,但曾国藩最终还是说服了他们,把俞樾选为头名。于是俞樾便自此入翰林院,虽然他既不争强也不好斗,但读书人心直口快,不免得罪他人,到37岁时,被寇上“出题试士,割裂经文”之罪,因此便被革职回乡,以读书教育着书为生,并终生不入仕途。

虽然俞越离开了仕途,才华没有得到肯定及重用,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对文学的热爱,而且被革职后,他依然满怀热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术中,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曾国藩慧眼识英

曾国藩善于识人的盛誉是广为流传的,清末外交官薛福成曾说:“曾国藩知人之誉,超秩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而他慧眼识俞樾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俞越在礼部复试时,面对“淡烟疏雨落花开”这道不吉利的试题,他心思缜密,并没有按照诗的意思走,而是作了一首五言律,以一句“花落春仍在”轻松了解答了这道难题。

曾国藩正巧担任那些复试的考官,他当时已受到很多大臣的敬重,所以在批阅考卷时,有着很大的发言权。他看了俞樾的文章之后,便赞不绝口,然后立即拿给各大学士欣赏评论,说自己有意推俞樾为第一。于是同僚们便都围过来观赏是怎么一篇作品,能值得曾国藩称赞有加,然而他们看完,并仔细研究后便开始叹气,认为此人并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投机取巧而已,于是纷纷摇头说不可。“文则佳矣!然则仓猝间安能出此佳构,定然是录旧作以塞责罢了!”曾国藩不以为然,他仍然一力推举,说道:“不然,其诗亦相称,难道诗也是宿构吗?”

众臣仍是持否定意见:“文义发端于何处尚待考究,拔置之第一,恐难服众。”曾国藩继续替俞越辩解:“此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有暗合之处,咏落花而无衰讽之意,此生他日成就,未可量也!”曾国藩的这一番话出口,众人再无言以对,只好点头同意,俞樾也因此得了第一。俞樾被授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为庶吉士,直到三年后经曾国藩引见才有机会引见入宫,见到了盼望已久的咸丰帝奕宁。咸丰帝也欣赏他谈吐学问俱佳,于是,不久之后,圣旨便下达,俞樾被授翰林院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