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276181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修身之智(1)

曾国藩的修身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独特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在曾国藩身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很多,于是被近代人称之为“完人”。

1.淡泊名利

庄子曾说:“淡然无极,淡而无为。”诸葛亮也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曾国藩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人若一生都淡泊名利,将会获得最大的心灵自由。

淡泊名利,是一界种境界

人生于世,不管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则是淡泊名利。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给自己套上名利的枷锁,以致最后禁锢了自己原本活跃的心灵,很难再获取成功,于是就心灰意冷,感叹人生。这正如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淡泊是一种品格,同时亦是一种境界。淡泊能够使人清醒,使人明智,既没有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也没有明争暗斗,能够使人心静如水,笑对生活。

曾国藩一生都推崇节俭,尽管他有着高职位,但每天依然只选择一道菜,“一品”者,一荤也,因此,许多老朋友都戏称他为“一品宰相”。在曾国藩33岁生日的时候,有人亲手为他缝了一件青色马褂,但平时,他通常都不会穿,只有在庆贺之日或是新年时才穿,直到他去世的时候,这件衣服还像新的一样。一直以来,曾国藩的人生信条就是“不贪财,不苟取”,不仅对自己,他对家人也严格要求,虽身为大清王朝的重臣,但却规定嫁女的压箱钱仅为两百两。

像曾国藩这样名声显赫的大臣,还能如此清廉、如此节俭,实在很难得。当初,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初期还能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深受大家的拥戴,但战得几座城池之后,他就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每天大吃大喝,醉生梦死。这与曾国藩每天的一道菜相比较,就比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同时也能很好地说明曾国藩的淡泊名利。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远致远

若想要胸怀广阔,就必须要在“平淡”两个字上下功夫。凡是为人处事,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功名要看得淡一些,这样,心胸才能日益开阔。

古语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实,我们都应该学会在岁月中沉静片刻,坐在树阴下休息,而不是赶路或者被某一情绪所主宰。只有这样,才可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找寻到心灵的归宿。淡泊名利,并不是自甘堕落。它源于一种对生活的爱,当这种爱升华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被金钱和地位所诱惑,心中反而会多一分平淡,多一份快乐。

同治年间,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一心想要取得大功,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他却仍旧没有成功,于是外面就有了许多对曾国荃不利的说法,湘军内部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焦躁的曾国荃在这种情况下,患了肝病。听说此事后,曾国藩多次写信相劝,劝他对于名利看得淡一些。曾国藩说:“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人的谋划只占十分之三,天意要占十分之七。往往是出力的人并非就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并非就是享福的人。这一次行动,像克复武汉、九江、安庆,出力之人就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经算是十分公道了,但这是不可靠的。我们兄弟但在尽心尽力上下工夫,成名这两个字则不要管了,享福这两个字就更不必问了。”

同时,他也告诫九弟,即便攻克了南京,也要明白不居功的道理,认为“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浮容”,只有“胸襟开阔”,才是“真正的财富。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终于攻下天京,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曾国藩与湘军苦战多年的结果,然而,曾国藩却将攻克南京之功全部归功于朝廷,表现得尤为理智。

在曾国藩看来,如果一个人被物欲和名利所羁绊,就很难静下心来。同时,他也特别强调,倘若一个人没有经历过高山,就必定会对高山仰望,得不到什么,就会有所求。对此,他曾说:“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人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之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并不能静一也,有或扰之,不且幢幢往来乎?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

由此,曾国藩得出了修养精神须平淡的道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个人若对世事不能看得平淡,心境就很容易会被外物扰乱,精神也就会受到一些牵累,常会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耿耿于怀,进而直接影响到他待人待物、处世治事的成败,所以说,人一定要有平淡的心境,这样才可求得纾解。在强调“静”的同时,曾国藩也主张平淡的心境。他说:

“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并表示要“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要把“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曾国藩一生之中如此忙碌,却总可以以恬淡养生,胸中自有一片淡定,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读书不辍,精于养学

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了一辈子书的曾国藩也从中读出了乐趣,读出了金石之声。

曾国藩始终都坚信,读书是修身立志、储才养望的关键途径。他说:“成大事者,必先读书。”“读书是夺天下人之心,为我所用。”

活到老,老学到老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时人的思想。他早年学文学,除了应试这个目的之外,他还想要成为一个文章高手。正因如此,他才敢目余无子,在京城考试时,就想要与当时最厉害的文章高手们一较高低。

在科举时代,通常考上科举后,就很少有人再读书了。曾国藩虽然也是科举出身,但却有着一种比时人更超脱的观念,他始终坚持读书。曾国藩读书到死,即便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依然读书不辍。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一天不如一天。理学修养很深的他,在1月17日写下了几句箴言,以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箴言是: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曾国藩认为,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疾病、事变,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应从读书中体味出很大的乐趣。

曾国藩打破传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曾国藩一直都强调“德”,但他并没有将道德置于象牙塔内,而是将其与修业做事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努力进德,一方面不断修业。修业即通过读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和处事才干。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沗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自身。”特别是到了晚年,曾国藩愈来愈重视君子的才识。

中国历来就很重视分别君子与小人,对此,曾国藩提出“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由此可见,不管是德还是才,都需要后天的学习、导引和修炼。

读书要恒恒

通过读书,培养了自己的恒心,这就表明曾国藩从读书中参悟到的境界已经非同一般。

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曾国藩将读书之乐表述得极为亲切:“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面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这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曾国藩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平生读书,百无一成,而于古人为学之津途,实已窥见其大。所谓‘窥见其大’,首先是立定规模,博观群书,然后是求精求熟,约取精髓。”正是这样,曾国藩从书中读到真学问。当然,这又与曾国藩读书格外重视书中之味、闲适之境、旷远之趣等与事有关的一切。这不仅培养了他穿透历史和现实之间迷雾的能力,也造就了他能从微几之处洞察历史走向的敏锐。

一直以来,曾国藩学习都极为刻苦,尤其是参加考试之后,依然日夜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全书,同时也阅读了许多诗词古文。就连在政务十分繁忙的时候,他也没有停止学习。

后来,曾国藩悟出了“读书要恒”的道理:“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更侧重于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舆地之学。闲暇时刻,曾国藩对于军政大计和各种庶务,都会有选择性地阅读古代史籍,尽量将现实的问题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他就能把平时读书得来的学问拿出来应用。曾国藩能成就大业,有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则与读书息息相关。在读书方面,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通过读书,他走上了仕宦之途,结交了许多益友,懂得了许多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也正因为读书,使他成为了开启近代湘西文化风气的第一人。在学术研究上,他留下了大量着作,涉及面极为广泛,对湖南,对近代中国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3.欲立人,先立志

“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一种决心和信念,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同时也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的一生,就应由立志开始,若能立志,将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于是他就为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图大志。事实证明,“志”为他一生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动力。

立志,乃人生成功之本本

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人以立志为成人成事之根本。立志就等于是确立了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了人生的道路。远大、坚定的志向,是人行为中的内在精神动力。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又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儒家道统承担的自任者,对于“志”的含义,他有着极深的体会,同时对其子弟、门生及同仁也反复阐扬。曾国藩一生的想法完全决定了他的活法和成就。

曾国藩指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要有鸿鹄之志,有渊博之识,有恒毅之心。对此,他说:“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三者缺一不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曾国藩在二十岁之前,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道光十年,父亲曾麟书自知能力有限,无法再传授给儿子什么秘诀,因而就将其送到衡阳江觉庵先生处学习了一年。通过学习,曾国藩大开眼界,助长了一些锐意进取的精神,当他回到本县涟滨书院读书时,得到了校长刘元堂先生的欣赏。于是,刘元堂准备好好栽培他,同时,曾国藩痛下决心,毅然决然地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依据他自己的解释,“涤”即“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指告别旧我,走向新生之意。曾国藩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此外,曾国藩还经常在诗歌中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可以像云中展翅翱翔的孤风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来很大的轰动;像生长在深山之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自古以来,但凡那些成就大事者,都是从立志开始的。立志就应立长志、立大志,像闻鸡起舞的祖逖,精忠报国的岳飞,都是古代立志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是农家出身,但他一生都在立志,不仅立大志,更有许多小志向,成长的不同阶段,他都有不同的志向。曾国藩认为,想法决定活法,一个人有强烈的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法,才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人先立志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就应该先从立志开始。人有志向,生活就有芳香。宋文帝说:

“做人应慷慨立志。”诸葛亮也曾说:“志当存高远。”人的一生,绝对不能随波逐流,这样的生活对自身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就连死后也不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正因如此,人活在世上就应该自强自立,努力追求那些旁人所不敢追求的东西,努力去做旁人不敢做也无法做到的事情,只有自强自立,才能报效祖国,兴旺家业,才不会有负七尺之躯。

曾国藩就是按照中国圣贤内圣外王之道,严格要求自己,即《大学》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步骤。他坚信:只要立志不移,再加之奋发图强,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宏图大志,他是这样说的:“君子立志,有为大众谋求幸福,有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方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完美无缺的圣人。故而君子的忧虑是什么呢?是以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而忧虑,是因自己的道德没进步,学问没长进而忧虑。如此,他会为顽固不化的小民固执不知改变而忧虑,会为野蛮的夷族扰乱华夏而忧虑,会为小人得志封闭了有才有德的人上进的道路而忧虑,会为普通百姓得不到自己的关注而忧虑,所谓悲天命而惘人穷,这才是君子所应当考虑的。至于个人的得失、家人的温饱、世俗的荣辱贵贱以及流言蜚语,君子是没有功夫想到这些的。六弟科举不顺,就抱怨命苦,我私下以为他所忧虑的事情太小了。”

在给好友的一封信中,曾国藩又说:“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其有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其无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

曾国藩认为,有志者事竟成。他曾说:“人若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

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吗?他又何必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古语有云:‘我欲仁,斯仁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