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27618100000010

第10章 曾国藩——为官之策(1)

许多人都对曾国藩的为官之策推崇备至,认为他的官位之所以越做越大,完全出于其灵活的办事段。曾国藩一生官至总督,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曾国藩经历了道光、咸丰、同(实际是慈禧太后)三代君王,历时34年。他成功地驾驭自己的人生,最终功成名就!

1.律人以身作则

《论语·子路》中有言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懂得言传不如身教、身体力行和身先士卒,这是为人处事之道,更是为官律人之道。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律人以身作则”之最佳典范。

培育战士,言教传身教

一个人在教育他人之前,必须先要求自己做好;一个人只要时刻严格地要求自己,即使不说话,也可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曾国藩深谙此道,为官为民,他始终一身作则,首先成为教育的榜样。

曾国藩认为“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勤奋;一个国家想要昌盛,就必须要勤奋;一个军队想要强大,也必须勤奋……在育人方面,曾国藩并没有仅仅用在口头上,而是身教为主,言传为辅。

曾国藩认为日记非常重要,于是他要求自己每日记日记,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甚至在辞世当日,还在写日记。

曾国藩注重学习,比如,要求自己每日至少要读十页史书等。于是,他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学习,不论公务多么繁忙,即使曾国藩统领湘淮两军,每日也要全权处理各种各样之沙场战事。在曾国藩的眼中,坚持一件事情就必须继续下去,哪怕任何无比坚决、繁琐的任务,也不能成为其借口。在学习之余,曾国藩的实践也非常典型。曾国藩书写的奏牍、书信、批文,全部亲力亲为,晚年之时他还写了《曾国藩全集》等多本着作,据不完全统计,曾国藩留下来的各类文字多达千万。

曾国藩坚持写家书,他的家书是古往今来最多的。据相关文献记载,曾国藩所留下的家书达到数千封。平均至少每两天写一封信,每年要书写七十多封,其中,在1861年间,曾国藩竟然写了235封之多。

曾国藩的勤奋之于军营更是明显。在军中,曾国藩仍然从事着如上的坚持,他将选择将领的标准定位为踏实苦干、勤奋坚持的人。就像他一贯的风格,曾国藩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就这样,在曾国藩的影响下,他这一祖辈几代“早起”传统家风,更是成为军营中的无声纪律,其营中所有幕僚、将领无不早起练兵,常年如一日。甚至连兵士也无一懒散、怠惰之人。

教育人,不能只通过一张嘴,更重要的身教。人们常说曾国藩带兵打仗不行,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说曾国藩教育将士不行。

律人,需要以身作则,因为这样教育将士的成果更长久、芳芬。

简朴的力量无限大大

奢华能够害人,之于军队,便能够害国。放眼古今中外,因为奢华贪赃之人而伤害到一代风气,因为贪婪纵欲之人而伤害到一个国家的事例数不胜数。然而,曾国藩却克制了这样的习性,且影响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将士,甚至当时之整个政治大气象。有人说,曾国藩使晚清延长六十寿年。

曾国藩出身贫寒,因此从小他就养成了简洁朴素的好习惯,并将这些延续下去。为了以身作则,曾国藩从不积钱买田,且总是非常简朴,他总是身着其夫人所做的素装素配,布袍鞋袜;粗茶淡饭,至多一荤;日常生活也总会将零碎杂物整理,以求收集备用等等。曾国藩对待自己如此,对待自己的子女也是同样“宽容”。而且,在曾国藩为官在外之时无法亲自教导的时候,他也总是或亲口、或书信地交代自己的子女不可住在诸如北京、长沙等繁华城市,而是让他们到老家居住,且还要求饭菜不可过分丰盛,衣服不可太过华丽,门外不可悬挂“相府”、“侯府”之匾,出门要轻车简从等。

在晚清腐朽的岁月里,曾国藩始终要求自己的子女如此作为,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教导将士们,可以作为影响百姓的榜样。在曾国藩的身边,无论家人、幕僚、将军,甚至最普通的士兵,也都人人清正、廉洁,因为人们无法不被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的清廉所打动、感染;在晚清靡靡之风里,百姓们也为曾国藩而看到丝丝的希望,于是老百姓在戏称曾国藩为“一品宰相”(“一品”意指曾国藩每顿饭最多只能有一个荤菜)的同时,也开始纷纷效仿宰相之清廉、节俭之风,节俭持家,朴实待人。

曾国藩常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而他自己则是这番至理真言的样板。于是,一个曾国藩,一个曾国藩精神,一个曾国藩形象,腐朽落败的清王朝里站出了一个个清廉官员、正直将士、朴实百姓,清新脱俗的儒雅之风。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以身作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能够使人不由地效仿,也只有以身作则,才能逼出人类劣根性之毒,比如贪婪、奢侈等。

2.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曾国藩不仅勤于政事,还为官廉洁。对于钱财二字并不很看重,一生崇尚节俭。曾国藩从30岁起,就立誓不依靠做官发财。

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赠馈赠

1849年,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这样说道:“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曾国藩不仅用这些话来激励家人,自己也身体力行,说到做到。在为官期间,他为人低调,很少参加尽量避免官场上那些无谓的应酬,同时,对于别人的馈赠他总是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从不轻易接受馈赠。

当时在朝廷做官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馈赠财物。清朝官员薪金十分有限,接受别人的馈赠似乎已成为是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每个人对此都心中有数。据说纪晓岚在担任侍郎的时候花钱如流水挥霍无度,只能依靠他人的馈赠才能过年。一次,过年时有人忘记给去纪晓岚送礼,纪晓岚就主动上门索要登门强索,一时在京师朝野成为人们的笑料被传为笑谈。在当时,馈赠的对象在京内为户部尚书及肥缺部门的首长,在京外的对象是督抚和盐使关税首长等。曾国藩十分理性,他将这种馈赠称之为“钓饵”,升官后必须要加倍“奉还”,不贪污受贿又怎么能还得起呢?自然是还不起的。

由于上述原因,曾国藩概不接受馈赠。所以他在担任侍郎的时候,仅靠一年400两白银的俸禄勉强维持生活,节俭度日。后来,尽管曾国藩做了总督巡抚,仍然不改初衷,所穿的衣服比在京城时还要俭朴。他说:“从冬至夏,常有十几万敌军环绕在祁门的前后左右,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几乎没有一路不梗阻。白天没有美食,夜晚常做恶梦。军饷拖欠达五六个月之久,士兵的生活异常艰苦,我实在不忍心一个人过富裕的日子。所以近年来我不敢往家里多寄银钱,也不敢给宗族乡党一些润泽,这并不是虚伪矫情,一则是因为我亲眼看到士兵穷窘异常,二则是想到从高祖父、曾祖父以来,我家世代寒素,我虽然享受了祖上的荫德,但我不想享受过多,以便为自己存惜福之心,为家族留不尽之泽。”

曾国藩生在湖南山间,自幼劳苦,极易受到金钱的诱惑,然而他却能淡然面对,不用职权为自己、为子孙谋取暴利,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这种毅力和识见,实在是不容易的。

为官清廉藩的曾国藩

曾国藩意识到,人的一生淡泊名利必将得到心灵最大的自由。他曾送给沅弟一枚印章,被称为“劳谦君子”,它的意思就是,对处于名利场中的人,要像农人那样费心耕种,像商人那样努力追求财富,像撑船的篙工在河滩上奋勇搏击,要从辛苦劳作中把淡泊体现出来。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保留淡泊的心志。即在忘我劳作中达到淡泊。

中年时期,曾国藩位居高官,家人并非因他而富足。在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曾国藩曾写信给儿子纪鸿,他说“我虽位居将相,但所有衣物,不值三百两银子。愿你们能维持俭朴的作风,也是珍惜幸福的方法。”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曾国藩写给其弟一封信,尤为恳切地说道:“我在外面做官没往家中寄去银两,实在是因为在出仕之初,默立下此誓言。”他又在发给州县的信里,用“不要钱,不怕死”表明志向,“我不想破坏自己的志向。但是父亲在家,贫困窘迫,设法生活,我至今都感到痛心”。

曾国藩为官清廉,在军中享受甚少,的确能做到大公无私,以国家利益为重。与历代那些贪图享受,公饱私囊,注重个人生活舒适和享受的人相比,曾国藩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3.久居高位,历练品格

凡是做官的人,尤其是做高官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诸多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结局呢?曾国藩有自己身居高位的体验,他认为,在平时就要领会高位之道,自戒弊端。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高官之败。

视自身修为为

曾国藩幼时饱读诗书,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后又经过严格的科举选拔,终成一代封建知识分子的典范。也正是由于此,曾国藩看重儒学,儒学中言“修身、治国、平天下”成为人一生追求的理想。曾国藩还将其视为自身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在曾国藩看来,宋明之后,封建正统士大夫通常把修身治国、平天下置于两个对立面,相互割裂开来,强调各自的重要性,最后,不但使治国平天下缺乏精神依靠和宏伟目标,反而导致其无法完成拯救世大业;即使满腹经纶,也不能为天下人办实事。这样就把“传教”

与“做事”对立起来。追根究底,曾国藩认为其主要问题就是人们把“修身”二字过于简单化,将它完全孤立起来,从而使其无法运用于实践中,更不可能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很好地结合。

因此,曾国藩主张,自身的修为必须与当前的环境密切地结合起来。无论做什么,读书也好,做学问也好,为人处世,带领军队,为官从政,都是自身修为的重大体现。要使它们有机结合,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将自身的修养放入广大的精神世界里,不断提高,锻炼自己。

曾国藩把“真诚”当成医清朝政府的良药,咸丰十年,他感慨万分地说:“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朴诚,导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又说:“精诚所至,金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

在曾国藩的道德修养中,“慎独”,也就是“诚”影响着其人生的方方面面。常人总把学问与事功看作两件事,曾国藩却不同,他认为,将事功学问打成一片,于操习记诵词章之外,更要讲求诚正修齐之道,他把《大学》三大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看作份内之事。

他说:“如果只把这些东西作表面的理解,不放在心上,不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事,虽然能做文章,能写诗词,只算得上是会认字的猪倌,不能将他称为明道理有用的人,如果不能将所学用于实践,做官为民,朝廷用这样的人做官,与放猪倌有什么不同呢?”这番道理阐释的多么明白啊!他主张“立志以植基,居敬以养德,穷理以致知,克己以为行,成物以致用”,也就是把学问与成功,凑成合拍的节奏。

历炼自己的三个要点点

在做人与为官上,曾国藩总结出以下历炼自己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修炼的要点:诚心正意。曾国藩说:“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曾国藩决定一辈子同自己内心决心一辈子同自己心中的贼做斗争。”他还说:“功可强立,名可强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些话都表明曾国藩的诚心正意。

第二个要点: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规矩,并认真执行,从没有一丝怠惰。在生活学习上,曾国藩给自己定了一系列的规矩,而且一执行就是一辈子。比如,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读史:

“丙申年讲念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曾国藩除了严格要求自己,还强制家人共同营造气氛:“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日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这些习惯曾国藩一执行就是一辈子。

第三个要点:好心境。人们如果过度追求名利,心境就会变得异常浮躁。长期的“抑然”

和对名利的向往,会让人疯狂。曾国藩为了使自己不为名利所驱,经常对自己进行倚靠心理暗示活下来,他在心中反复念叨:“花末全开月未圆”,“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恬静书味”,“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除了在精神上约束自己,曾国藩还有依靠物质的帮助:“阅陶诗全部,取其太闲适者记出,将钞一册,合之杜、韦、白、苏、陆五家之闲适诗纂成一集,以备朝夕讽诵,洗涤名利争胜之心。”在建筑工人的枕头下面,压着《人体艺术摄影精选》。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可以张牙舞爪,这种心理暗示已深刻根植于心根深蒂固。灭了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马上上折给朝廷,请求遣散自销湘军,自树对手淮军,两年后,五十五岁的曾国藩,上疏请求解除一切职务,注销爵位,提前退休退隐回乡。

4.常存敬畏之心,戒骄戒躁

曾国藩把“四败”写在案头上,每天都提醒自己。曾国藩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他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时说道:“我看历代的那些着名大官,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

不论是居官四败也好,还是二败也好,其实都有一个核心,就是为官者之所以身败名裂,往往是由于其不知道顾忌。

身处官场,一定要有惧所畏惧

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时,曾经有个幕僚叫李鸿裔,四川人,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曾国藩非常器重很钟爱他,把他像儿子一样看待。曾国藩的秘室,只有李鸿裔有“特权”可以随便出入。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有所谓“三圣七贤”,既是天下有名之人,又是名极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进来。然而只是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并不为他们分配具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