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瑞故居位于掌起镇陈家村环镇南路南侧。
陈邦瑞(1853—1927),晚清重臣,颇受慈禧欣赏。历任户支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度支部右侍郎等职。
陈邦瑞,清咸丰三年(1853)出生于掌起陈家村一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十八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第二年(1876)中第七十六名进士,经殿试取为二等,授内阁中书。陈邦瑞就职后,积极追随以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首的清流派,清流派是一个文人学士集团,大部分人学识渊博、操守清廉,在政治上他们大胆抨击时弊,弹劾守旧高官,反映民生,注重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我们比较熟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就是在清流派的主持下平反的,一时民心为之一振。陈邦瑞颇受西太后慈禧的欣赏,故亦官运亨通,光绪十六年(1890),陈邦瑞任军机处汉班刑部郎中,开始参与拟谕旨起诏令的政事,出入清廷最高的官署,标志着陈邦瑞已进入当时中国的政治核心。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败,陈邦瑞大声疾呼:“数十年来,馆阁词林人才尽空,淹贯古今者未尝广为搜罗,宏通博雅者弃诸山野,此实有悖于政道人才之说也。”陈邦瑞提出人才的重要性,在野的许多实践者其实就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朝廷用之必使国运而振。光绪二十二年(1896),陈邦瑞主持编纂《钦定平定云南回匪方略》一书。之后因勤于政事,升至吏部左侍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陈邦瑞等陪护西太后和光绪皇帝前往西安,深受慈禧太后的宠信。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回京,时陈邦瑞多次提议改革,慈禧太后遂下旨提出变法,授陈邦瑞为度支部侍郎,复开经济特科,举贤荐才,听候录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开考,当年闰五月陈邦瑞以阅卷大臣身份,在保和殿进行经济特科的复试阅卷。宣统二年(1910),陈邦瑞任户支部左侍郎,朝廷命陈邦瑞与学部右侍郎李家驹、民政部左参议汪荣宝等一道协纂宪法。宣统三年(1911),安徽发水灾,清廷命陈邦瑞兼筹办江皖赈务大臣。后任袁世凯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
陈邦瑞一生经历洋务新政、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身居高位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乡人爱戴。辛亥革命后,陈邦瑞回到上海,1915年,三北海啸成灾,浙闽又多处出现灾情,陈邦瑞派人约虞洽卿等在上海成立“三北筹赈会”,募捐款项。曾任宁波旅沪同乡会名誉会长、三北旅沪同乡会会长等,在宁波帮中享有声望。1927年客死上海。
陈邦瑞故居又称东隔壁大夫第,坐北朝南,原为四进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前有构筑精美、气宇轩昂的牌科墙门,两边有偏门。门内精雕细琢的青石花窗隔墙又把建筑竖着分割成三个院落。走进大门,中间为三开间穿堂过厅,后为明堂;东西两侧为厢房各六间一弄,前后有狭长小天井。后面是主楼十一间两弄,中间五间,堂前居中,东西两侧各三间一弄,前有檐廊与厢房贯通。两边过弄间设楼梯,使整幢建筑上下左右相互通达,风雨无阻。过道青石门框上雕有凤戏牡丹、松鹿,檐廊梁枋间雕有花草云纹,精美典雅。柱子外用麻筋瓦灰层层包裹,外漆黑漆,厚重而大气。四周高墙,主楼后有通向后进的砖石墙门,上有繁缛的砖雕与题额。前为篆书“视履考祥”,“视履考祥”语出《易经》,《履卦·上九》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履”为鞋子,引申为自己走过的路,亦指人生之路。“祥”为外界所呈现出的吉凶之兆,引申为即将应对的前程。后进是一长排硬山顶平房,也以隔墙分成三个院落,中间五开间,东西各为五间一弄。西首五间一弄又称老伯门头,原为东隔壁管门老伯住房。此后又有院墙,院墙后又有一长排十五间柴屋,东西两侧有屋披,是为后院。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布局,气势恢宏。可惜东隔壁大部分房子毀于1978年的一场大火,仅存的东厢房及后排平房,现也破败不堪,岌岌可危。前墙门毁于1978年龙卷风,门前两米处原立有两个旗杆夹,为旧时官邸之标志,今也无存。
东隔壁约建于嘉道年间,距今近200年。堂前中还留有官报数张,昭示着房主人陈氏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