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17

第17章 掌握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思想特征与机制模式(2)

(一)社会公德教育本质的原则性与现实的灵活性

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则性指的是社会公德教育进行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和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当前社会公德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方向。同时也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公德教育本质上必须坚持公德教育的向善性、公利性,即公德教育承载着发展着的经济、社会、文化、人本、生态等方面的价值意义,必须体现出其伦理道德价值、责任、义务和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知荣明耻、遵纪守法、文明道德的社会公民。

社会公德教育的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基本原则和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教育活动的客观面对的特定对象、特定环境而采取的委婉、智慧而灵活的措施和方法,其最终目的仍在于贯彻公德教育的根本原则、达到公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当前公德教育面临着新的环境,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社会观念多元化、复杂化,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个性自由意识异常活跃。挑战典型之一是,对于以往的“拔高”道德教育的反感使他们容易先人为主地拒斥接受说教式的公德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者开发出“生活式”的公德教育方式,从其身边的微观事件人手,贴切地、隐性地实现教育目的。挑战典型之二是,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权利意识增强,以至于把“道德规范领域法制化”,例如公交车让座一事,有人主张不应该谴责不让座者,“因为我们花钱买票了,所以从法律的角度讲就有权利享受自己对座位的乘坐权利,花钱买票是义务,乘坐自己的座位是权利,权利与义务统一,无可厚非”。从其法律的思维视角分析不无道理,但法律是对道德的补充,是对道德底线的维护,但时代的发展,需要超越底线不断推进社会文明。因此作为教育者面对公共道德生活中的种种诘难和两难处境,按以往规则化、说教化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突破常规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随机应变地开展公德教育活动。如果说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则性是战略的话,那么社会公德教育的灵活性则是战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观念变革,要求社会公德教育能妥善地把战略的原则性与战术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社会公德教育最大限度地被人们接受,并自觉地在公共生活中恪守这些道德规范,使社会公德教育真正起到实效。

(二)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的主流性和发展的多元性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流性和多元性,是强调在公德教育内容的安排和实施上要分清主次,保证主流对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支流多元发展,起到对公德教育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要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坚持对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要给多元文化以发展空间,因为事物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多元性本身就表征着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宽容、个性和创新的发展元素。

在当前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着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计划经济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中国伦理与西方伦理三对矛盾”,而构成这三对矛盾的,是各自代表不同时代、不同价值取向的四种道德体系:一是旧有的以血缘、政治附属关系为纽带的“君臣父子”式的封建道德体系;二是计划经济时代忽视个人利益的、以平均主义为特色的片面的集体主义道德体系;三是从西方泊入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体系;四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纷繁复杂的意识观念的杂糅和多元道德的交织,告诉我们强制式的、单一化的道德教育已难以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多元道德观念的背景下,要善于吸取与接纳、甄别不同的他元道德理念,在内容上吸其精华、取长补短,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补充新鲜元素,更好地达到教育广大社会成员的目的。

(三)社会公德教育范畴的民族性与扩展的普世性

社会公德教育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是指不同国家的民族由于长期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传统而形成独具本民族色彩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等。文化是道德教育的摇篮,例如东西方文化在“人性善恶的不同认知”条件下,形成整体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也使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道德思维习惯和道德认知,被一个民族推崇的道德规范可能会被另外一个民族认为是不道德的。历史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同一民族,也存在不同的道德认知,具体到社会公德领域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民族差异性。

所谓“社会公德教育的普世性”,是指不同民族在公德教育之中,仍存在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模式和道德教育目标上的共同性、共融性的趋势。这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之间就存在文化交流彼此同化的现象,与此同时,作为类存在,人类的人性基础注定了人们对真善美共同的认知和追求,这就为道德的普世提供了可能。就道德而言,近些年被广泛研究的普世伦理或“黄金法则”就是各民族通用的道德法则和规范。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起草人孔汉思关于全球化伦理提出几点共识性的见解:“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以肯定的形式阐述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人道的对待’;另一条是以否定形式阐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条简单明了的行为规范则是:‘不可杀人,不可偷窃,不可撒谎,不可奸淫…。这些共识性的道德教化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伦理传统之中。这些原则规范也正是社会公德所要求的内容,“在这些最基本的对待自己的同类、同伴或同胞的态度上和行为规范上,尽管历史上各文明、各宗教长时期里都是各自隔绝、独立发展的,却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些一致的原则和禁令”。普世性的道德教化是可以超越民族和国界得到扩展的。

当前我们社会中出现众多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很多人把问题矛头指向“没有过公德传统”的传统文化,并表现出对西方“民主”文化的膜拜趋向。对本民族自身和文化的“劣根性”,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应该有善于反省和不甘落后的品质;提倡学习外族文明确有必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必须是建立在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和当今我国社会现实状况的基础之上的,脱离于此的道德学习以及民主借鉴,都会成为理想的乌托邦,甚至重蹈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覆辙。同时,在社会公德教育中,我们还应当在内容中注入公德普世性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公德之“公”,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民族内部,也要具有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的内涵。当今世界日益国际化、一体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彼此休戚相关。以环境问题为例。当今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紧张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相同的困扰使世界上的国家没有一个旁观者,这客观上要求不同民族和国家要平等相处、互惠互利,团结在一起,面对共同的人类问题,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实际上是超越性的社会公德——地球公德。

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再一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和谐世界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但是在最深层的内涵上它跟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精神是完全相通的,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包含着对东西方一些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中国不仅一心一意发展自己,而且真诚愿意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地球公德”的典型代表之一,“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和谐理念的道德教化和其他民族先进道德文化一样应该得到推行和扩展,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公德。

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机制模式

所谓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模式是由“模型”一词转化而来的。“模型”源于拉丁文“modulus”,其本意是“尺度”、“样本”和“标准”。《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从静态的方面去揭示它的典型性和可供模仿性的特点。班华教授则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模式,是运用‘模式’研究法,对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我们称之为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念支配下,对德育过程及其组织方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做出简要的特征鲜明的表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公德教育的机制模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公德教育理论指导之下,依据公德教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比较稳固的教育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为了有效达到教育目标而探索出系统的、有效的运行样式。它包括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育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等等。社会公德教育机制模式要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文化传统、公德水平、心理特点,其内容要不断地完善丰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特定情况适当选择和运用。

(一)社会公德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其一,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的完善机制。教育的内容关系到教育活动整个过程的科学与否、人道与否,因为社会环境在变,社会环境中的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不同,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侧重点也不同,所以这就要求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要因时因势发生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从当前的社会公德的社会环境状况和人们的思想状况看,公德教育内容的完善要坚持社会主义公德原有的基本内容(如集体主义原则等),摈弃过时的教化内容;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中的公德教育资源(如修身养德、礼和为贵的传统等),摒除封建化的糟粕;要借鉴西方文化精华中的公德教育资源(如民主平等、人道公正的观念文化),提防腐朽拜金享乐文化的侵袭;要善于发现当前人们思想文化中出现的积极元素,发现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此外,还要根据当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例如,着力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卫生意识,着力培养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公共法规的意识,着力培养社会成员公共场合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等。总之,只有在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上摸索出一种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完善机制,社会公德教育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

其二,社会公德教育力量的整合机制。社会道德的教育力量主要由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力量构成。因为每一个受教育者从孩童到老年,从工作学习到休闲娱乐,时时刻刻都是在三个环境当中往来穿梭,在这三种环境中不断变换角色,因此教育的环节显然应该蕴涵于三个环境之中。

综合分析当前的社会状况,道德教育在三个环境中都在协同进行,但如果具体到社会公德教育的开展,从起到实效角度看,教育力量却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环节之中。家庭环境中往往忽视了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而社会教育由于教育者角色的不具体性和教育对象的分散性,使公德教育起到的实效十分有限。所以社会公德教育要把三种教育力量有效地科学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三种教育力量要相互配合,把教育的内容衔接起来,把教育的过程延续下去。三者共同承担起教育被教育者的任务,又各有侧重。家庭教育侧重于社会公德的启蒙性教育,在受教育者幼年时期便潜移默化培养其社会公德意识和情感;学校教育侧重于社会公德规范化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公德知识传授,使其养成良好的公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社会则侧重于巩固式的外在环境化教育,建立起维护社会公德的舆论体系,实施好社会公德的奖惩机制,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人人遵守社会公德,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为美的社会氛围。

其三,社会公德教育的价值、舆论导向机制。当前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反映在社会公德领域便是公德取向的多元化。所以社会公德教育的导向机制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公德观念的形成和公德实践的程度.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公德秩序和体系离不开正确的社会公德导向。所以,在社会公德教育领域,我们要形成科学的社会公德准则,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良好社会公德导向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注重政府等行政部门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保证其科学性、健康性与“人民性”;二是树立公德楷模方法,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榜样示范机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公德楷模,让社会成员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三是要发挥舆论媒体及其他文化群体的导向作用。社会公德教育的良好推进离不开社会舆论环境氛围的建设。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媒体,以及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对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激励人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等方面起着独特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引导其发挥在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