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驿站
27494200000022

第22章 透视生活 感悟心灵(6)

“爱”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说出“我爱你”花费的只是瞬间,但它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奉献。

心灵处方:

时间可以证明爱的重量,但生活中的我们却常常不需要爱的“重量”。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永远与时间同步,是真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减肥”!

35.奶奶的生活哲学

我小时候和奶奶一起住在阿肯色州的斯坦斐。奶奶开着一处小店。每当有牢骚满腹、喋喋不休而出名的顾客来到她老人家的小店时,她总是不管我在做什么都会把我拉到身边,神秘兮兮地说:“丫头,来,进来!”当然我都是很听话地进去。

奶奶就会问她的主顾:“今天怎么样啊,托玛斯老弟?”

那人就会长叹一声:“不怎么样。今天不怎么样,赫德森大姐。你看看,这夏天,这大热天,我讨厌它,噢,简直是烦透了。它可把我折腾得够呛。我受不了这热,真要命。”

奶奶抱着胳膊,淡漠地站着,低声地嘟嚷:“唔,嗯哼,嗯哼。”边向我眨眨眼,确信这些抱怨晓叨都灌到我耳朵里去了。

再有一次,一个牢骚满腹的人抱怨道:“犁地这活儿让我烦透了。尘土飞扬真糟心,骡子也犟脾气不听使唤,真是一点也不听话,要命透了。我再也干不下去了。我的腿脚,还有我的手,酸痛酸痛的,眼睛也迷了,鼻子也呛了,我再也受不了!”

这时候奶奶还是抱着胳膊,淡淡地站着,咕呶道:“唔,嗯哼,嗯哼。”边看着我,点点头。

这些牢骚满腹的家伙一出店门,奶奶就把我叫到跟前,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丫头,每个夜晚都有一些人——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富人还是穷鬼——酣然入眠,但却一睡不起。丫头,看那些与世永诀的人,温柔乡中不觉暖和的被窝已成为冰冷的灵枢,羊毛毯已成为裹尸布,他们再也不可能为糟天气或倔骡子去抱怨唠叨上5分钟或10分钟了。记着,丫头,牢骚太盛防肠断。要是你对什么事不满意,那就没法去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换种态度去对待,千万不要抱怨唠叨。”

据说人在一生中接受如此教育的机会不多。而奶奶在我刚到13岁的时候,就抓住每个这样的机会来教育我。

心灵处方:

牢骚满腹不仅使人颓唐,而且导致危险——它在给猛兽发信号:猎物就在你鼻子底下哩。

36.完美与破碎

诊所中,几位医生在聊天。不知为什么,谈到初夜。

“有些印第安和非洲的民族,为了减少新婚之夜女人的痛苦,让她好好享受鱼水之欢,会在结婚之前,由巫师动个小手术,”一位医师说,“多聪明,又多开明。”

“落到咱们中国,修补还来不及呢。”一位医师笑道。

“是啊,”他的太太立即接过话,“有时候,新婚第二天大早,两口子等在诊所门口,一个哭,一个愁,找我先生鉴定。”

“嗳,甭提了,”又一位医师说,“我有个得子宫颈癌的患者,大概有50多岁了。有一天,她丈夫陪着来,我告诉他们病情时,他都静静地听,临走,他太太出去了,他突然回过头问我:‘听说性伴侣多,容易得子宫颈癌。’我没答话,他居然盯着我说:‘我也不清楚太太婚前怎么样,只知道,初夜没有落红。”’医师盯着大家问:“想想,结婚30多年的老夫老妻,在太太得了癌症之后,居然还说这话……”

“完美与破碎,没有一定的界限,全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有位朋友,指着她手上的镯子说。

那是一副有金有玉的镯子。两条弯弯的翠玉,用纯金镶在一起。

“这原本是个完整的玉镯子,不小心摔断了,玉好,舍不得扔,就用黄金接起来,不也挺美的吗?”她伸出手,摇了摇,又笑笑:“很奇怪,洋人见了,赞美得不得了,问我在哪儿买的。可碰到中国人就不同了,他们看一眼,就会露出很奇怪的表情,‘哦,摔断了,接起来的。”’

她又展示另一只手上的翠玉戒指,“瞧,摔碎的那一块,磨了磨,镶成戒指,配成一对不比原来还美吗?”

心灵处方:

何必猜以前是什么样子,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完美。

37.智慧结晶

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臣子,交待了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流传给子孙。”

这些聪明人离开老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有会去读完它。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人又经过长期的努力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继续浓缩。

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则浓缩成一句。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说:“各位先生,这真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心灵处方:

即使是要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需要自己去做。纵使你的父母能为你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己去做。不然,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废物。

38.阳光

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他们开始收藏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他的名字叫做弗雷德里克。

“弗雷德里克,你怎么不干活呀?”其他田鼠问道。

“我有活干呀,”弗雷德里克回答。

“那么,你收藏什么呢?”

“我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

“什么?”其他田鼠吃了一惊,相互看了看,以为这是一个笑话,笑了起来。

弗雷德里克没有理会,继续工作。

冬季来了,天气变得很冷很冷。

其他田鼠想到了弗雷德里克,跑去问他:“弗雷德里克,你打算怎么过冬呢,你收藏的东西呢?”

“你们先闭上眼睛,”弗雷德里克说。

田鼠们有点奇怪,却还是闭上了睛眼。

弗雷德里克拿出第一件收藏品,说:“这是我收藏的阳光。”

昏暗的洞穴顿时变得晴朗,田鼠们感到很温暖。

他们又问:“还有颜色呢?”

弗雷备里克开始描述红的花、绿的叶和黄的稻谷,说得那么生动,田鼠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夏季田野的美丽景象。

他们又问:“那么,你的那些单词呢?”

弗雷德里克于是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田鼠们听得入了迷。

最后,他们变得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弗雷德里克,你真是一个诗人!”

——阳光、颜色和单词!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人生如四季,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去哪里,也许总难免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力量和物质储备同等重要,关键是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心灵处方:

风风雨雨的生活中,总是会有痛苦,会有眼泪,会有若涩,但是只要你心中选择了阳光,你就会拥有阳光的灿烂。

39.母子鸟的亲情

在地球最北端的格陵兰岛上有这样一种鸟:假如你逮住了母鸟,用不了多长时间,它的孩子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飞来寻找它的母亲,不论你把母鸟藏到哪里,带到多远的地方;同样的,假如你逮住了雏鸟,它们的母亲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它的孩子,不论你把它的孩子带到哪里。

岛上的人们把这种鸟叫母子鸟。

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土地都在北极圈以内,土地长年冰封,岛上的人们主要以狩猎为生。要按我们一般的想法,岛上的猎人只要想办法逮住母鸟或子鸟,坐在家里等着大批的鸟自投罗网就可以了,这是何等事半功倍的事情啊。但是,格陵兰岛上的居民们没有这样去做,而且,千百年来,岛上的人从来也没有人去射杀母子鸟。这个传统一辈一辈地流传下来,成为格陵兰岛上不成文的法律。

格陵兰岛上几乎没有三口两口的小家庭,大都是几十口人的大家庭,直到实在是住不下了,才恋恋不舍地分开居住。人们说,连鸟都知道亲情团圆,都知道千里相随,我们为什么要骨肉分离呢?

岛上的大部分居民还处在半原始的生活状态,但几乎所有到了这个岛上的人,都为他们注重亲情、和睦相处的情景震惊。岛上几乎没有什么法律,更谈不上军队和警察,但他们却和睦快乐地生活着。医生给人治病,都会凭着自己的良知倾其所能,因为他知道在病人的家里,许多亲人正在焦急地盼望着。商人没有人去做坑人骗人的奸商,因为他们知道,假如是坑骗了孩子,会令他们的父母痛心;而坑骗了父母,会连累了他们的孩子。整个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这么想,每一个人都是有父母有孩子的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亲人在牵挂着,不能做伤害人让人痛心的事情啊。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岛上的人们,看似他们很和平,但他们却一点都不发达。

心灵处方:

假若世人都能向母子鸟学习,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浒和的图画。

40.对不起,我错了

知错就改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强辩和死不认错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古人云:“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正是明智的见解。

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我们不必计较太多。有一则相声叫“纠纷”,简言之,故事是这样的:雨后,马路上积了很多泥水,这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一个赶着去买药,一个忙着去上班,由于人车拥挤,买药的没留神,从上班的人身边擦过去,弄脏了他的鞋和裤腿,继续向前骑;“上班的”怒了,一把抓住“买药的”要他赔钱和轧伤脚的医药费,言语过激,“买药的”听得不入耳,火气一上来,两人开始争辩,最后吵到派出所,民警没有立即调节,而是让二人到另一间小屋里等候,两人静静地坐下来,心平气和之后才清醒地回想事情的经过。“买药的”开了腔:“这事最初是我不对,你的脚还疼吗?”,“上班的”面有愧色说:“不打紧,在这儿待了半天也活动开了。其实当初你要客气客气,也就用不着来这里给民警添麻烦了。”,“我是想道歉来着,可是当时你又是什么态度?你的话也相当不客气呀?”“你得原谅我年轻嘛!”两人走出小屋,向民警说明了事情的来笼去脉,欢喜地走出了派出所。临别时,一个问另一个:“怎么样,兄弟还生我的气吗?”“哪儿的话,不打不成交,有空上我那儿玩去!”另一个回答,纠纷就此化解。仔细想想这个故事,如果我是那个轧别人的脚弄脏他的鞋子的人,我会迅速地、坦白地、热忱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谦逊一点,矛盾也就化解了。我自认为“如果你错了,就迅速地承认”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死不认错反倒是多数愚鲁之人的行为。

假如我们知道我们势必要受责备了,先发制人,自己责备自己,巧妙而委婉地陈述事实,你自我批评的诚恳和急切度将使他的愤怒和争斗性被消灭,也许他还会帮你开脱呢。这种方法的明智还表现在使你处于主动地位,在对方有机会说话以前,将他的批评转成你的自我批评。这时,你是在听自己的批评,不是比忍受别人口中的斥责容易了许多吗?而且人都有自卫的心理,自我批评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着想,故而言语之中少了诽谤,态度显得诚恳。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这不仅仅是被动的退让,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主动的积极的办法,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这里强调一种取主动的行事原则,打比方,公园的石板路窄,两人相向而行,两人有过节,这次冤家路窄,一个人傲慢地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另一个不慌不忙地说,“我向来给傻瓜让路。”于是从容地绕道而行。这个故事与我讲的中心议题似乎不相关,但我们可以依此类推,举一反三,体会其中的方法。如果你有分析力和判断力,你会赞同我的。出了错就迅速地主动地承认,死不认错才是错上加错的笨法子,而且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心灵处方:

当我们是对的时候,我们要温和而巧妙的去得到人们对我们的同意,当我们是错的时候——先别惊慌地掩示它,纸里包不住火的——我们要急速地热心地承认我们有错误。这种方法不只能产生惊人的结果,而且在某种情况下,比为自己辩护更为有意义。

41.神奇卡片

绩效管理顾问艾伦曾为美国陆军部训练军官,谈起那次训练,她说了以下这个故事:

在上课的军官当中,有位上校对于激励技巧的使用颇不以为然。在训练课程结束之后大约一个星期,那位上校负责一份重要的简报,由于他做得十分出色,他的上司——一位将军想要赞美他。将军找了一张黄色的图画纸,把它折成一张精美的卡片,外边写上“太棒了!”里边则写了些奖励的话,然后召见他,当面称赞他,并把那张卡片交给了他。

上校把卡片拿在手中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僵直地站在那里愣了一会,然后头也不抬地走出了办公室。

将军有点莫明其妙,心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心中不安的将军尾随上校出来看看,结果,让他感到美妙的是上校到每个办公室都去转了一圈,向人炫耀他那张卡片。

故事还没完,那位上校此后把这招运用得比将军还好,他为自己专门设计印刷了一批用来赞美别人的专用卡片。

心灵处方:

学会赞美别人,就是为自己的前进搭桥铺路。记得一位着名成功人士谈及成功经验时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曾发誓每天都要赞美别人。

42.寻找钻石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这么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感到不满足了。

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无奈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他,最后他只好告诉他:“您到很高很高的山里去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地产,让家人寄缩在街坊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但他走啊走,始终没有找到要找的宝藏。他终于失望,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边投海死了。

可是,这故事并没有结束。

一天,买了阿利·哈费特的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后院里有条小河。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沙中有块发着奇光的东西。他立即挖出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人家,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有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骗我。”老者不相信,“我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别看我有些唠唠叨叨,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

于是,两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光泽的石头,而且以后又从这块土地上挖掘出许多钻石。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有名的钻石也是出自那里,净重达100克拉。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到别处去寻找自己身边有的东西。而往往机遇就在您的脚边,在您的心里。

心灵处方: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珍贵的钻石,而有些人只知道舍近求远,把眼前的最好的东西放弃,最终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

43.切“错”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