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往往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些富人非常注重名牌,而有些富人则表现得很随意,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它却恰恰表达了富人们在消费时的一种独立的价值观。也就说他们在消费时并不会人云亦云随大流,而是始终有着自己的独立判断,按照既定的思路去实现价值,而不会随意被其他人所左右。
的确整体而言,在消费习惯方面,富人购买新品与名牌的比率都比一般人要高一些,不过如果我们进行细化的分析,却会发现富人其实并不崇尚名牌,他们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所以许多富人并不在乎贵,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物有所值,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比如不少人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但是在另一方面,越少物业管理费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从这一点来说物业费不在于高低,而是要看物业管理的水平是否达到了标准。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富人的生活很奢侈,花钱大手大脚,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节俭乃是富人的本性。富人花钱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则一分也不会浪费,尽量把它节省下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就是因为不少富人具有这样的个性,才使得他们在创业的过程能够很好地压缩成本,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先秦时期,诸子大都肯定“俭”而否定“奢”。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管子说:“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崇俭是古代思想家的共识,尤其儒家的崇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由于山西商人注意节俭,所以他们的资本积累较快。正如《晋录》所云,晋商“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廉味……故其居奇能饶”。能饶,就是能聚财,能积累资本。明代谢肇浙就说过,“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清康熙也说,“晋风多俭,积累易饶”。顾公燮也将之概括为:“山陕之人,富而若贫。”
据记载,徽商治家多节俭,而喜欢积蓄财富。家产不丰者,每日仅吃两顿;富家吃三顿,但也只是薄粥,客人来了不请吃饭;家中也不备车马;妇女尤以节俭闻名,家虽富,但吃饭数月不见鱼肉,每天晚上纺纱织布,织机之声邻里相闻。富商之子弟赴京赶考,身穿粗布短衫,赤脚穿草鞋走路,以一伞自携,节省车马之费,初看以为农家贫寒之土,细细问来方知皆有千万金家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丰田商法”中重要的思想就是节俭精神,这一思想起源于喜一郎创业之初提出的生产廉价车的使命,根据这一使命,他强调:钱要用在关键的地方,要彻底杜绝各种浪费。在丰田这样的公司,非生产性支出控制非常严格。一次,松下公司的高层领导来丰田汽车厂参观,服务人员用咖啡招待客人,咖啡味道闻起来好极了,服务人员的服务也是毕恭毕敬,十分周到。但盛咖啡的器皿却让客人大吃一惊,丰田公司盛咖啡的器皿全部都是普通的粗瓷碗。
不但在物质上丰田公司提倡节俭,在人力上丰田公司也要求员工:“工作完成后可以随时回家,没有必要的逗留就是浪费”。即使在日本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丰田的日子最好过的时候,丰田人也从来没忘记过节俭的传统。
提倡勤俭节约,不仅对企业有好处,更能惠及员工自身的利益。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自觉节俭,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企业就能更有能力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和鼓励,员工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