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务实高于一切(下)
27471000000007

第7章 做一个务实型领导(1)

既要求真,更要务实

“求真务实”四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多年来它一直是我们谈论的话题,同时它也是老百姓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之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它、提倡它。是因为在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求真务实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与日俱增,它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什么是真呢?真的本质就是符合于事物的本来面貌。如:真正、真理、真切真实,等等,它与“假”、“伪”相对。实就是充盈,稳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如:实在、实话实际、实干等等,它与“虚”、“空”相对。真与实,是世间万物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规范自身行为的依据。真是善、美的前提,有了真,才能达到善与美;有了实,才会有诚信与秩序。自古以来,真与实就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我们所熟知的“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些传统求真务实的道德信条,已成为人们做人、办事的基本要求。

求真务实,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是我们所有机关领导和组织成员应该铭记于心的行为准则。各级领导干部时时处处必须要坚持的是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求真是探求真理或真相的科学认识,一般属于认识范畴;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科学实践,一般属于实践范畴。它们虽各有其不同点,但仍然受知和行、认识和实践的运动规律的支配。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要务实首先要求真。这里的求真,是求我们党执政规律之真,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求在这些规律基础上进行党的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方法与措施之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对这些真理性的认识进行探求,然而也就必须要以务实为前提。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办实事、务实效的实践中,才能求得真知;只有办实事、求实效的人,才能真正深入实际;只有密切接触所要认识的事物,并着手改变它们,取得直接经验,才能作出科学判断和合乎实际的决策。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和不解:自己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会议开了,文件发了,要求提了,但本单位本地区仍有事故和问题发生。他们有的会抱怨:该做的都做了,怎么还是出问题?有的甚至会生发无名之火,怪罪下级干部的无能、基层办事的不力。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干部都希望做好工作,也在为一些事情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也确实认清了问题的症结,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认识的层面突现了应有的领导水平。但这些并不能决定一切。

传达了不等于贯彻了,指出了不等于解决了,要求了不等于完成了,规划了不等于实施了,批评了不等于纠正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譬如就领导方法而论,不仅要提出过河的任务,而且还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从认识论上来说,这就是要求认识和实践相统一,求真了还必须要务实。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还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有求真务实的地方才会增强活力,才能赢得主动,收获成效;相反,如果失去了求真务实的行为准则,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将必然丧失生机,遭遇厄运,受到惩罚。

求真务实是一个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的整体和过程。求真,就是求真知,求真理;务实,就要干实事,讲实干。因此求真与务实又可以看成这个整体和过程的两个步骤两个环节。

求真与务实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和基础,务实是求真的展开和目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求真当着眼于“实”、依据“实”;务实当反映“真”、遵循“真”。求真需要务实的态度,这样才能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性;务实需要求真的精神,才能把对事物的科学认识转化为正确的行动,并在实践中坚持真理,纠正失误,创新发展,取得实效。

从认识论原理上分析和从现实情况来观察,能够肯定的是,领导在务实上投放大量的精力和气力将会获得更大的成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求真的目的全在于务实。求真只有通过务实才能证实真并显示真的光辉和力量。只求真不务实,或者求真尚好务实很差,这种求真再真也是没有价值的;不仅如此,还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一步说,求真务实不仅体现在做事中,而且体现在做人上。在这方面,如果求真与务实分离,那就会变成言行不一,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从而败坏风气,失信于民,涣散人心。

我们还应当看到求真务实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它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真理是靠实践来检验的,而实践是无限的,因而真理不是能一次完成的。求真与务实是具体和历史地统一,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对于从事领导工作的同志来说,要做的是:始终保持清醒,永不自满,刻苦求真,毫不懈怠,艰苦务实,求真了还要务实,务实了还须求真,以此推动认识不断达到新水平,工作不断创造新局面。

干工作出现失误总是难免的。失误不等于失败,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求真务实的新课题,是逼近真与实的天梯。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出事故出问题的时候,多寻找求真上的差距,更多寻找务实上的差距,就成了我们的思想品格和作风基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基本工作路线。只有坚持办实事、务实效,才会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集中群众的智慧,求得真知。那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闭门造车,不听群众的呼声,不关心群众的疾苦,没有兴趣向群众学习,当然无从求真。

求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只有坚持办实事、求实效,才能求真。人们要办好实事,取得实效,就要了解和掌握这件实事的规律性。如果提的任务、作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同客观规律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就要把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得来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地研究,加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地思索。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开动脑筋、反复认识、反复实践、不断求真。只有真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务实效,才愿意殚精竭虑下这个苦功夫。而如果离开办实事、求实效,求真也就会无的放矢,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求真如失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务实如不实,纸上谈兵,前功尽弃。

求真务实必须“五观端正”

我们一直遵循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即是求真务实。我们知道,求真务实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然而诚如黑格尔所说:熟知并非真知。要在工作实践中真正把求真务实这四个字领会透、贯彻好、坚持住,并不十分容易,甚至是非常不容易。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由表及里的认识论观点,从表象上知其所难,从本质上查其所缘,从思想深处端正自身的态度,才能切切实实地做到求真务实。态度是第一位的,态度决定一切。提高认识是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好求真务实的前提,“五观端正”却是坚持好求真务实的关键。

一、端正群众观,不让私心杂念动摇求真务实

拥有正确的群众观点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一个基石。它要求我们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产生求真务实的巨大勇气和内在动力,才能在一切私心杂念面前毫不动摇。

如何做到端正群众观呢?

首先要洗净脑子,真心关注群众。群众是涤荡私心杂念的永动机和检验求真务实的试金石。要想无私无畏,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彻底抛弃个人私心,忘我、忘物、忘财,排除杂念,从灵魂深处关注群众,从一言一行贴近群众,每时每地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所谓“心净方为真”。

第二要放下架子,虚心问计于群众。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也是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正所谓“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任何机关和组织成员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实话,摸实情,谋实招。只有这样,群众才愿对我们讲实情,说真话,我们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切合实际,求得实效。

第三要扑下身子,倾心造福群众。“意莫高于爱民,行莫乐于富民”。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会不被私心杂念萦怀,不被个人名利羁绊。所以我们坚持“保肚子、不顾面子”,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群众的实际困难。“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只要有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牺牲的精神,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事事想着群众,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也就能始终如一地做到求真务实。

二、端正权力观,不让攀比心理冲击求真务实

当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干部权力观错位,利用手中权力刻意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大动作”、“大手笔”,热衷于追风赶潮,醉心于“窗户上按喇叭——名声在外”,这种行为最终只能是贻误事业、贻害群众。

我们说,权力是把双刃剑,刃正则为民之福祉;刃偏则劳民伤财、贻害无穷。能否正确看待和行使权力也是每位领导干部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的重要前提。如果把权力和官位作为造福老百姓的工具,工作中就会走好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决策办事情能体现求真务实。反之,如果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时时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标尺,工作也就很难体现求真务实。“真雁无声、真水无香”。只有把自己位置放低一些,把人民的利益放得高一些,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心为民想,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更真更实。

三、端正政绩观,不让“政绩工程”扭曲求真务实

为人民创造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生追求。然而政绩之本在于为民。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往往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的关键。我们所要的政绩,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是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实绩,而不是图虚名、务虚功的假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但求事功,踏踏实实创业绩”,又要“不事张扬,坦坦荡荡不难政绩”。作为领导干部,党和人民把我们摆到这个位置就是要我们为党作工作,为人民谋福利的。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夙兴夜寐,只争朝夕,多干工作,多创实绩。

不可否认,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比如某些领导干部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去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凡事盲目超前,追求轰动效应,只管领导的“面子”,不管群众的“肚子”。最终一任“政绩”成了几任包袱,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严格杜绝的现象。

四、端正价值观,不让形式主义干扰求真务实

形式主义是求真务实的死敌。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平同志说过,“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只图形式,不真抓实干,一丁点为官的价值都没有。领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懂得如想真正地、完全地求真务实,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既要深信之,又要笃行之,必须以真招、硬招、实招来务求实效。具体说求真务实,还要创新机制,用制度来保证。

五、端正发展观,不让经验主义束缚求真务实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很多领导同志常犯的错误。这是由于他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懂得事物在不断运动和发展,“真”和“实”是不断变化的。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坚持求真务实,必须端正发展观,善于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想问题、办事情、谋发展。我们坚持求真务实,也必须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中去坚持。换句话说,就是在坚持求真务实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实现更高层次的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让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束缚头脑,才不会犯刻舟求剑式的愚蠢错误。

做一个执行型领导

在计划与结果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经常看到会有很多没有结果的会议和没有被执行的计划。作为领导,一个计划的制订者,不能不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有些领导只热衷于制订所谓的“远景目标”,而把实现目标的任务交给他人,结果往往是一件事情善始而不能善终。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和管理者还要善于跟进,学会做执行型领导。

执行能力是现代领导者所必备的几种基本能力之一。管理学名著《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那个送信的罗文是许多领导者梦寐以求的下属工作人员典范,罗文优秀的执行能力也是领导者应该学习的。领导者应该给员工执行计划创造条件。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