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2747000000027

第27章 我喜欢现在的我自己

1.

十五岁的你,别害怕现在的我。

二十九岁的你,会为我骄傲。

2.

“你现在十八岁的感觉好不好?是不是特一个十五岁的女孩问我:

别自由?是不是可以交男朋友很开心?”

“我二十三岁了。我愣了一愣,首先和她说”

她惊讶地看着我。

可能,她和当初的我一样。

当我还只是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二十三岁是有些抗拒的。

“八年,那么漫长。八年以后的我,就老了。”

那时候的我,和所有的十几岁的孩子一样,“老了”是随便挂在嘴边的。

二十三岁……这个年纪,太大又太小,太成熟又太稚嫩。这个年纪不能再尴尬地称为少女,但被叫“阿姨”自己也会怒火中烧。

这个年纪,离结婚好似还很遥远,细想想却又觉得近在眼前。一个俄罗斯好友说,这个年龄,如果在她们那里,都有小孩儿了。

这个年纪,可以光明正大谈恋爱,不像中学时候那样遮遮掩掩,充满了刺激,相反的,还要被父母催促。可是选择多的时候,反而怀念起曾经的纯粹来。

这个年纪,穿高跟鞋和大人的那些礼服还会觉得有些老气,可是穿着小姑娘的粉色裙子却又觉得不合时宜。

这个年纪,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儿,长相没有怎么老去,皮肤还是很紧致,可是逛一圈化妆品店,居然不会再对那些红红绿绿的胭脂口红感兴趣,反而琢磨起护肤品。

这个年纪,还是会和小女孩一样好奇,对自己提出一些莫名的问题:这个世界,什么都会过期,我们,会不会像是牛奶一样,日子过着过着,自己就变质过期了?然后立刻对自己发誓,不能老不能老不能老,不能变成一个曾经非常抗拒的大人,不能很世故、很狡猾、没有梦想、对现实的那些丑陋东西低声下气。

3.

嘿,八年前的自己!

二十三岁没那么可怕。

我现在还当着一个小孩的干妈,有时候被叫一声“阿姨”,心里的确会感觉什么死掉了一点点,不过也还能接受,毕竟,人总要长大。

长大真没有那么吓人,福利很多——能好好谈恋爱,让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能自己赚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能去旅行,有自己的照相机,不用问父母借了;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想打多久游戏就多久;能一个人住,不想洗碗,任它们堆积成山都不会被责骂……长大了,不代表一定会变成不想成为的大人。

许多性格你还是不会改变。还是挺傻,不懂得太多的虚假,难过了就大哭,开心了就哈哈大笑;为朋友在所不辞,任性到无可救药;不能整日在人群里,总是需要时间与自己独处;不会对不喜欢的人微笑,更不会靠近;不会和每个靠近自己的人交心,知心的朋友总是只有一两个……不改变,没什么的。每个人都是在成长的路上寻找最舒服的方式过生活,你觉得这样的你很好,那就坚持做你自己。

也有些方面,你是注定会改变的,也别慌张,那是件好事情。

越是长大,越不怕痛。跌跌打打惯了,以前连看着别人打针都会躲在父亲背后,但经历过太多比身体上的痛还要痛得多的事情以后,就看淡了很多事情。

在面对太多人生的分分合合以后,你不会再和即将分别的朋友约定什么时候再见面,说什么友谊永远,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过,何必有太多的牵绊?你终于懂得,生命就是不断地告别,没有人陪伴你一生一世,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永远。这八年,你告别了太多——中学同学、大学同学、至交好友,甚至掏心掏肺的初恋情人,可是,为什么难过呢?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生活,都很快乐。还没有经历生离死别的你,有什么资格说“你的离开让我心如刀割”?

你变得坚强无比了。

十五岁的时候,很害怕自己太独立。太独立了,大家都觉得你能照顾好自己,就没有人疼爱了。一个人出来生活以后,一切都只有靠自己,你没有办法选择害怕,害怕会让你失败;于是没有依靠的你没有资格害怕,被迫一直坚强,一直独立,一个四十公斤的大箱子照样一个人扛着搬家。

你对家,有了更深的感触。

十五岁的时候,觉得家根本无所谓,甚至是一个累赘。出来后,撕心裂肺地想家,才知道原来家就是那么简单的存在,就是有人、有一个地方永远会在那里,就算他们不能给你全世界最好的东西,至少会在你冻得发抖的时候紧紧拥抱你,把唯一那碗热汤给你喝。你开始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那曾经让你觉得充满光环的美好事物,突然不值一文了;你曾觉得长大就能背名牌包,有模有样,可现在你终于渐渐相信内心的气质最重要;你曾觉得男朋友给你买很多东西是天经地义的,可现在有时候你却吵着要替他埋单,因为你知道一个新的家是需要两个人一起撑起来的。

4.

二十岁出头是一个很奇特的年纪,我终于发现了。

三四十岁的人,会以羡慕并且纵容的态度看着你的无知者无畏。

十多岁的人,对你离开象牙塔后所拥有的自由无比向往。身处其中,你却常常向同龄人吐槽这个年龄的尴尬与迷茫——毕业后,满腔热血的我们却因为资历不够,在工作岗位上做着最基层的任务,上司扔下来一堆琐碎且低端的小事,美其名曰让你锻炼,可是你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整天忙忙碌碌却并不被大家重视;每个月付了房租,发现总存不下钱,独立的日子并不浪漫;不再愿意向父母撒娇,却无奈喂饱了自己但达不到照顾他们的能力……这个年纪啊,我该拿你怎么办?

这个端午节,带着二十岁出头、社会新鲜人的满腔热血和迷茫,用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买了机票,从广州飞回上海。三个月没有回家,想念妈妈做的饭菜,更记得临走前的小约定:终于回国工作,不再像是过去五年,因为在外国生活,几年才能见一次,所以要一个月回家一次。现今尽管没做到,但至少,该回家了。

广州的飞机一如既往地延误,回到上海已经是凌晨,但是一路倒是把陈文茜的《乱世佳人》看完了。最感触的,还是有一段,在我眼里做什么都聪明出色的她,居然会说很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流浪过,真正放肆地做喜欢的事情。合上书,闭着眼,仿佛感受到被偶像认同的安全感。现任的工作,还有两个月合同到期,随即可能离开广州。

常被人说,你那么成功,起点和我们不一样。听到这些话,我往往不愿去回应。成功与我的人生是无关的,那些字眼太过虚幻。我是个没有标签、无法被定义的人,我的未来,更是谁也无法预测的。

这两天除了和父母一起吃饭聊天,便是去见些新认识的人。也许是对于写作太较真儿,但毕竟不是本职,也对写字这条路抱有太多的困惑,所以便很想和别人一吐为快。

我想要写下去,但我害怕自己没有天分;我想要写下去,但我害怕永远没有机会将网络写的字变成纸质书;我想要写下去,但不愿意变成烂大街的畅销明星;我想要写下去,但我担心没有人会一直读下去……讲出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在恐慌的。对一件事情太认真、太热爱,往往会患得患失。但我要的又是什么?立刻印刷出版,成功获得一个“作家”的头衔还有认证?可是如果写的东西不够好,即使得到了也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光环”。有自己的个性,成为独一无二的嘉倩,写出有自己风格的文字来?但我沉淀得还不够,积累也不够,能力有限。读者们纷纷表态发毒誓说,接下去十年一定会继续看我的文字,陪着我长大?有些矫情,还不如默默陪伴十年,在某一天发来一封万字信,写下这些年的心情和感激,那才是真心的感动。

倾诉完后,几乎所有人,包括父母,都从容甚至带着疼爱的语气“慢慢来,一点点一点点会有答案的。对我说”

似乎,真的没什么好急的。

5.

我们总会成为想成为的自己,不是吗?高三的时候,每当头顶有飞机飞过,我总是卑微地觉得那是与我无关的。但现今,我却可以像是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对当年那个从未离开过上海虹口区的小女孩兴“你知道吗?接下去你会走很不一样的路,会跨越半个中高采烈地说:

国,去期待已久的澳门,一年后休学,带着十足的勇气跑去欧洲,在三个不同的国度学习陌生的语言,一个人搭建起生活,失恋再重新恋爱,遇见许多不一样的人,去很多地方行走。别急,无论你怎么走,只要跟随内心,我就在这里,哪里都不去,在未来等着你。”

曾经急着要离开中学,但后来却常常怀念下课后绕着塑胶跑道一圈圈跑步、坚持认定有个外面的世界要去闯一闯的小土包子;曾经迫不及待想离开家乡,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回忆起那些熟悉的街道和父母过分热切的关心,其实会很想念;曾经巴不得快点儿开始全职工作,但朝九晚五穿西装人模人样的日子里,偶尔会挂念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悠闲学生时光……我不愿意再过这样的生活了,我知道将来的我,必定会想念、羡慕现在的自己。既然如此,不如享受此刻。

现在,就算我看不清前面的路,但我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很认真地生活,努力经营小日子。在二十岁出头的尴尬岁月,我应该很快乐,还有很多的弯路可以走,很多新鲜好玩的事可以去尝试,更可以在喜欢的事情上理所当然地做得很烂,然后靠着积累一点点把它做好。

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她在未来等着我,不会爽约,所以不要急。

那,二十九岁的自己,我们在未来相见。

我只知道,现在的我不是什么谁,也一无所有,但还是会一直像现在这样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热爱着生活,朝着梦想努力前进。

二十九岁的你,会为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