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2747000000016

第16章 和父母谈一场远距离“恋爱”(1)

1.

还记得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在弄堂里野惯了的我,被外婆和母亲送去学校。看着她们两个人离开的身影,我又从教室奔了出来,一路哭喊着,险些撞倒被惊吓的校长,结果她们两个又把我送了回去。

很奇怪,长大后,我就没有这股冲动和任性的胆量了。刚去欧洲留学,在机场,就算千百万个不愿意,心里咒骂着“又要回去那个悲凉的鬼地方了”,还是笑着洒脱地和父母挥挥手,说一句“爸妈,我走了”,然后死也不回头,因为一旦多说哪怕一句话,鼻子就会酸,眼泪根本止不住。一个人排着队,等待过境敲章的时候,脑海里常常会有这么一个画面:眼角飙着泪,拖着行李,不顾门口保安的阻挠,硬是“爸妈我不走了!爸妈我不走了!冲了出去,对着两个熟悉的背影喊”

但离别次数多了,我也渐渐在外面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索性淡然很多。走,是为了成长,为了经历,为了独立,更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回来。

回复过很多“亲爱的嘉倩”倾诉邮箱收到的信件,突然发现原来这样的内心戏码,大家都或多或少地上演过。

“要开学了,我明天就要离开家了,真的不想走。我不想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绝望得不得了。而且我现在才大一,每次回了家又要离开的感觉真的不好。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心里的无助发泄出来,为了安慰自己,我做了很多算数,比如,这个学期只有4个月,换算成16个礼拜,每个礼拜都很快的;还有,按照一年有8个月要上学,大四就不用去学校的话,差不多还有80个礼拜就能结束了。明明我都把答案算出来了,但心里还是像堵了点儿什么一样难受。”

这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十八岁小读者写给我的。读着这一段的小辛酸,不知为何嘴角却有些笑意。其实自己也做过这样的事情,也深深懂得一个人坐在孤单的小屋里,算着日子是有多落寞。现在再回头看,还觉得这样莫名的“小辛酸”挺可爱的。

这样的情绪,或许可以用更直白的语言表述,就是“本来我是恋家的,只是没有那种离开家很久的经历,就想出去看看。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自私,没有为父母想很多,只顾想着自己的梦想,没有顾及他们希望儿女在身边的感受”。又一位读者的来信,这段话,相信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作为女生,敏感细腻似乎理所当然,其实男生在面对离别父母时,“在我的价值观里,男人有种宿命,就是流浪。人生也有内心的纠葛:

必须要吃过苦、吃过亏,精神上才会成为真正的性情中人。可这一切与家乡的传统思维背离。而我恰好是坚持人是自由的,尤其是精神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想努力的。可是,我不想做一个没责任心的人,尽孝似乎也是男人肩上的重担。”

爸妈,我该拿你们如何是好?

于是,该不该离开父母追求梦想,成为了我们这一群独生子女心中挥不去的纠结。

2.

我觉得,如果把这个问题丢给几个外国好朋友,听一听他们的看法,应该会很有趣。

来自英国的男孩罗斯,二十二岁,孤身来到上海,在这儿生活了两年,现在已经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他喜欢用手机高角度自拍“离开父“非主流”照片,看着不靠谱,其实生活能力很强。我问他:

母那么久了,你不想念吗?过春节时,你最喜欢的麻辣烫都关门了,你不孤单吗?”“我妈还希望我再少一点儿他听到这个问题哈哈大笑:

时间回家呢!每次我和她视频,她都急着要出门。圣诞节我回家待了一个礼拜,第一天还挺好玩的,后面几天就厌倦了,就想着要快点儿回上海,自己的公寓最好、最自由了。”

来自美国的大学生米歇尔,二十四岁,在上海生活了三年,和一“每次都听你讲在家乡和爷爷打猎群同学住在静安区的公寓。我问他:

的事,在上海,动物只能在动物园隔着玻璃看,不会很想回家吗?”他“回家不过就是这回事嘛!我还是更喜欢现在在上海,老也笑了起来:

好的(冷不防冒出一句上海话)!还可以到处背包旅行。”他刚从印度尼西亚旅行回来,一整个月,已经晒得“除了屁股以外全身都像煤炭一样黑”。

来自澳大利亚的英文老师史蒂芬,四十岁,刚来到上海,过去几年一个人在蒙古、西伯利亚这一代生活,喝伏特加如喝水。我问他:

“那么多年不在澳大利亚,会想念年老的父母吗?”“当他也笑着说:

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我妈去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当时我给她写信,‘基本上除了去外太空,你现在去了地球上能去的、用很酸的语气说:

距离澳大利亚最远的地方。’后来,我一个人出来,才懂得其实我们都需要各自的生活,不是吗?而且,他们老人家现在也过得挺充实的,家里宽敞,两个人学起了跳舞,点个蜡烛,特别浪漫。”

无独有偶,有一次,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我问了邻座一个三十岁“你们的德国男人相同的问题。听到了我的提问,他不禁张大了嘴:

中国人十八岁以后还像个小孩子啊!”小孩子?这是什么意思?原来他十七岁就开始自己创业养活自己,搬出去住以后,就一直和父母保持着独立的关系。他每周回去一次,父母也不希望他一直住在家里。

我突然想起,对着一个欧洲人问“你觉得十八岁成人以后要不要离开父母独立”,就如同问他们“活着可不可以不吃东西”一样,答案显而易见。

对于与父母相互独立的关系,其实刚来欧洲的时候,我就被震惊过一次。

为了学习荷兰语,学校有一个语言互助项目,因此我结识了第一个荷兰好友,她叫丽萨。丽萨是标准的荷兰人长相,高高大大、足有一米七五的个子,不瘦,和我一样的年纪,却总是穿得很成熟。

我们第一次一起出去参加派对,丽萨就让我见识到了,荷兰人的特性就真如传言中一般。她带我去她母亲工作的博物馆,给了母亲五“为什么要把五欧元给母亲呢?欧元。离开时我好奇地问道”

“是昨天一起去超市的时候我问她借的。她说”

“借的?”我一头雾水,还是没有听懂。

“昨天我们去超市,埋单的时候,我钱不够,就向她借了。”

“可是,是你母亲的话,不需要还的吧?”

“在荷兰,我们一起去超市,每个人都是分开付钱的。”

“小朋友也需要?”真是难以置信。

“我们很早就开始打工自立了啊!到了十七岁,大家都搬出去自己住。”

是我们比他们更有“血性”、更有感情,还是人在长大以后,其实应该独立并且过自己的人生呢?究竟,我们为什么那么恐慌“要离开父母”这件事情呢?

3.

我说话很直,听到太多外国朋友以那么淡然的态度谈到“离家出走”,“是不在乎父母吗?没有想过其实他们会很孤单立刻就再问:

吗?以后会后悔无情的时间不等人吗?”

这些问题实在太“中国化”“百善孝为先”

了。“子“父母在不远游”

欲养而亲不待”……这些古人的训教,当我们还在牙牙学语时,就刻在骨子里了。

对于我问的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外国朋友都狠狠摇头,回答耐“如果你不离开父母,你永远都长不大,还谈什么有能人寻味地一致:

力去照顾他们呢?”

或许我们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社会福利等也不一样,但他们的回答挺值得琢磨的。

我常常读到某个大学生写给我的信,很痛苦地告诉我,所有一切都是父母在替他做选择,告诉我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乐趣,不过就是按照父母指定的路走,赚钱,买房,娶妻,生子。也收到过二十四岁女孩的诉苦,说着自己的压力,为了父母,只能硬着头皮参加相亲,谈上两年恋爱,然后结婚,一切都是为了父母。

刚回国,很久没看中文电视。一打开,就被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震惊。这类节目,父母也会被邀请在台下观看,往往还有游戏环节,用来审视孩子潜在的“另一半”。有趣的是,这个画面倒令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在游乐园和同伴玩游戏,父母也以相同的目光看着我们。

唉……真的是在他们面前我们就注定当一辈子的小孩:小时候替我们报名奥数班、美术班、钢琴班,大学帮我们报名考证班、出国班,长大后就是相亲节目了。一条龙到底,永远都是他们在操心忙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