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零距离”看美国
27460600000024

第24章 商贸金融奇观(2)

一般庭院拍卖,都是可以杀价的。户主主要是想清理家中堆积的废物旧货,所以大多出价就卖,买主可以捡到不少便宜货。我们住在阿灵顿老年公寓的中国老人,常在星期六成群结队去逛Yardsale,一是选购些便宜的日用品,二是挑选小巧的美国古玩,三是走动锻炼身体,四是聚在一起有了语言交流、信息交流的机会。我们自诩为“中国老人采购团”,阵容强大(有时有十多个一起去),购买力不大,以玩为主。中国老人因为以前在国内自由市场买东西,学会了砍价,所以,常常几毛钱,一、二美元就能买到很适用的家庭用品。但在固定开张的跳蚤市场,砍价就比较难,因为卖主要付摊主租金(每月10~20美元),我们也很少去。有些赖此维生的摊贩,不但考量成本,更要求有一定利润,不愿意降价求售,有时坚持到最后,顾客要走了,他也会让步几许,力求成交,让顾客尝点甜头,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美国社会呈现多元化的面貌,跳蚤市场也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物品,俨然形成各种民族文物的博物馆。过去以英、法、意大利等国产品比较多,现在增加不少德、俄货源,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神秘,使得印度、土耳其、中国、日本的古董也出现在旧货摊上。非洲、南美的产品也风行一时。跳蚤市场一系列的货品内容越来越丰富,变成特殊的观光市场,吸引无数游客造访。精明的商人应对市场需求,开始进口一些热门商品贩售,许多仿古的饰品以假乱真,摊贩也会诚实相告不会欺瞒,只要顾客不挑剔,当作纪念品带回家,颇有意义。

在美国各地,已有不少具有特色的旧货市场。如大华府国会山庄附近的东方市场(Eastern Market),已有百年历史,久负盛名。每到周末聚集两百多位摊贩,各式各样货品齐全。那里是热爱艺术者的天堂,还经常可发现世界名流的身影。

全美知名度最高的家庭拍卖,首推跨越三州的127号公路走廊大拍卖,这条全长四百五十英里的拍卖路线,是美国也是全世界最长的家庭拍卖大市场。每年平均四天,自八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开始,到周日结束。到时沿线两旁居民和闻风而来的摊贩会在家门前摆出摊位或搭起帐篷,展售各种陈年古董,四百多英里的摊位从北至南绵延不绝,蔚为壮观,每年都会引来全美和全世界爱好此道的民众蜂拥而至。据报道,2000年超过40万人。各大电视台和报刊争相报道其盛况。

在这些拍卖市场买东西是不兴退货的,巧、当都是命该如此。主要看你识货和砍价的技巧。中国人是主张勤俭节约的,家庭拍卖的方式大可提倡。在美国商店看商品标价,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价码,不管什么商品标价总有小数,小数点后总是点99。如1.99,2.99,或99.99等,都呈非整数。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想到是因为心理学的原因,比方标199会让人们觉得是低于200块钱,而更容易决定打开荷包购买。

其实,这个消费者心理的考量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如此标价的主要原因,有历史的根源。因为“路不拾遗”的古风几乎无存,在零售业内,防止偷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光是小偷的偷窃,公司老板还要提防公司内雇员的顺手牵羊。以前,因为雇员可能一手付货,一手收钱,而不把货款放入收银机内,店主损失很大。采用非整数的定价后,因为要找零,雇员就不得不每次打开收银机。这样,就减低了把钱偷偷放入腰包的机会,加上收银机开合之际丁零哐啷发声音,进一步遏制了人们犯罪的欲望。

实际上,是不诚实的行为和人们的贪欲,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僵持和对立。因此额外增加的防范功能和措施,最后使得全社会的物质成本有所上升,所有的人都因此受害。

情色文化如饭菜,商品行销带“色”卖

2007年,导演李安的新作《色?戒》因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得奖,轰动全球,尤其在华人世界更引起轰动。《色?戒》在亚洲地区上映,掀起了议论热潮,持肯定见解者认为以大胆情欲镜头入戏,为这部电影更添核心精神;持负面意见者认为谍报片中过分强调色情,有加油添醋之嫌。然而电影在美国上映后,美国观众及媒体对大胆的床上戏头则平常视之,没有太多议论声浪。因为,从欧洲到美洲,情色形象已被融入一般人的生活中,除非以情色亵渎欧美人最重视的宗教人物,否则尽管它春色无边,也不易掀起波纹。尽管世界早已进入新世纪,然而,“色相”与“色情”的分野在东西方仍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差异。

色相或色情分界模糊

纽约地铁车厢一张直幅的美术馆展览广告海报写着:“来欣赏毕加索,因为你不会在一小时内想到毕加索六次”。大多数的美国成人都看得懂这个海报的意思。将情色和印象派大师画展做某种幽默的联结,在开放的美国,不但不会引起挞伐,反而让人会心一笑。

美国自从1970年起的性解放运动后,情色的话题被大量运用在电影工业、艺术、广告、商品行销、娱乐业,而在法律与公众道德的尺度也放宽不少。过去40年来,美国社会变迁所描绘的情色文化地图,有诸多耐人寻味的趣味以及矛盾。而华人移民身处在看似开放、又处处受限的美国社会,又如何在保守与开放、露骨和美感间取得平衡呢?

青春期文化主尊变迁

曾几何时,“无处不情色”已是社会的病态,似乎少了情色与暴力,就难引起人们注意,这一切得从美国立国的根源来剖析。华裔女导演胡安所拍的电影《美人依旧》(BeautyRemains)刚在美国上演,她以横切面,从文化角军码的角度,提出她对美国情色文化特征的观察。

胡安说,文化本身是一个国家多年组合起来的盛大现象,美国200多年历史,是早期从欧洲来的移民重辟家园而立足的地方,传统包袱少,一切是重新出发,经过蜕变后,转化成了一种“青春期”文化,特点是多变、躁动,躁动表面之一就是色变,而情色或是性都夹杂了大量的动物性在其中,这些特点解析起来,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和性、暴力有着某种关联。那是因为生活在青春期文化里的人,有集体的能量需要释放,因此代表能量的情色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环。而且青春期文化没有年龄之分,心理状态是追求长生不老,甚至连老年人在内,都相信自己的梦是不会凋零死亡的,所以可以看见80岁的人开车,70岁的妇人穿短裙。

不过美国社会也并非一开始发展就如此开放。早期的美国,情色也被视为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的禁忌,只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年轻特点,对于情色渐变的开放速度也变化得较快。

19世纪初期,欧洲开始了裸体革命,一股所谓的裸体主义运动(Nudism Movement)覆盖整个欧洲,在这股解放潮中,欧洲人将人体视为力量的象征,强调人体的健康,重视人体比例的完善;这股风潮在19世纪末传进美国后,美国拥护者则将裸体与自然主义相提并论,将身体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且与灵性主义结合。

美国的性解放风潮,反应最快的是敏锐的电影娱乐工业。20世纪初的美国电影,导演们也企图表现裸露镜头,不过通常都会遭到禁演的命运,在1930年美国政府甚至制订所谓的“电影制作法规”(productioncode),明订“高尚品味的标准,是植根于正确的娱乐表现方式,而且是能引起全国支持的内容”。因此规定有裸露镜头的电影禁止在戏院上演。裸体主义传进美国后,社会的确开放过一阵子,在1954年,电影《伊甸园》(TheGardenofEden)中出现裸露镜头,曾大受欢迎,但没过几年,电影上的裸露镜头又再度趋向保守。

从禁止到解放电影工业抢先锋

在“电影制作法规”执行了40年后,直到1970年代,情色的电影表现才端上台面,成为主流。特别是在1968年,美国政府对电影实施分级制,分为普遍级(G)、成人级(M)、限制级(R)以及18岁以下禁止入电影院观赏的X级;除了这些分级,还特别制定所谓的NC17级,将所有不符合以上分级制、大胆裸露与性爱镜头的电影列为NC17级,当时的用意,是为了区别所谓主流的高尚情色电影和低下的色情电影,认为只要是被列入NC17级,

便是色情电影。不过,有了这些分级制度后,电影拍摄内容变得更为大胆,过去许多不敢拍的题材也开始大量入镜。

从1970年后的10年间,录影机科技的发明,使得家庭录影带风行,更改变了电影业者的利润,民间出现大量的所谓XXX合法录影带,加上所谓《花花公子》(Playboy)与《好色客》(Hestler)等情色杂志的上市普及,美国的情色工业几乎是百花齐放。1990年至今,DVD的发明及近几年网络科技的发达,情色的内容更易获取,当网络业者在网络泡沬化时期大量倒闭之际,唯色情网站一枝独秀,成为利润最大的网站。目前美国有多达5000万的色情影片消费者,为情色工业制造了大量的发展空间。

艺术情色态度重于尺度

美国社会寻求冲劲和剌激的文化特点,反映在艺术表现上,给予了艺术家更宽广的表现空间。不过耐人寻味的现象是:现代艺术表现讲求突破,在色情与艺术间的分际最难断定。

两年前曾受邀日本爱知县世界博览会上制作装置艺术的华人艺术家林世宝则认为,情色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很自然的事,艺术家讲求以情色作为艺术题材发挥,是很常见的;但是在表现时,稍一出差错,反而沦为色情,严重者则会被批为变态。

“不是去压抑,而是去转化”,是林世宝对情色艺术化的观点,他说:“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要突破框架,打破艺术的常态,虽然说‘变态才是艺术的常态’,但是所谓的‘常态’,在每个人心中各有一把价值衡量的尺,若离开常态太远,稍有不慎,便容易受到街道人士鞭挞,认为变态。”

究竟是艺术还是色情,必须经过辩说的过程,林世宝强调,情色艺术化,表现的是色的美与自然,而非露骨的激情。若“真是为了色情,民间多的是A级的情趣音像产品店”。

西方知名文学作品中,以文学写情色则不大用隐晦法,因为西方的语言纯粹用脑力,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文字较缺乏情感。以小说来比较,英国的情色名著《査泰莱夫人的情人》所描写的情色,完全是指女人获得解放的情欲,写得大胆,但是缺乏想象空间,不像中国古典小说能予人更多联想。

西方情色小说所描写的情欲往往有宗教的意义在其中,受到宗教道德的影响。在基督徒的伦理道德中,性被视为繁衍后代,且应该是在婚姻之内发生,因此婚姻以外的性行为就被视为罪恶。汉学与戏曲专家王班认为西方对于婚外的情欲非关社会道德,而是宗教伦理,因此常会和罪恶感产生联结,他举出英国文学大师葛拉翰?葛林(GrahamGreene)被改编成同名好莱坞电影的小说名著《爱情的尽头》(TheEndoftheAffair),女主角的外遇让她产生罪恶感,在宗教信仰的承诺与爱情的享乐问题间挣扎,最后爱情结束,甚至死亡,多少被暗示为是上帝的惩罚,且宗旨在某种程度上有教训人的意味。这部电影曾在1999年获得金球奖四项提名,且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当时的入围引起许多争议,认为因为这部外遇电影,抓住了美国宗教的精神,而将情色问题升华了。

张爱玲的《色?戒》被李安改编成电影引起的讨论之一,是张爱玲的诸多文学作品,是如何谈及情色。著名文学评论家、也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的夏志清教授,被视为张学的专家,他表示,张爱玲的小说中擅长谈爱情、谈男女关系,不过在色上着墨不多,而且张爱玲的小说在两性关系上的描写很有深度,即使被翻译成英文,改拍成电影,西方的艺评家也很难了解其中的深度,所以即使有负面的论评,并不一定正确,那纯粹是西方的见解。“文学作品含蓄,但是电影可以表现得大胆,两者并不冲突,重要的是能将原著的精神表现出来”。

夏志清认为美国基本教义派的力量,过去主宰文学与电影中情色问题的表现,但是现在已经更开放,因为即使许多带情色的文学与电影,都是正派的,并不会有违所谓的善良风俗,因此现在能允许更多不同的表现方式,让观众或读者自己去分辩。

王班认为文学与戏剧所表现的情色之美,仍以含蓄为佳。

商品行销无色不卖

在广告行销领域,引起市场消费的原则为三B原则,就是所谓的婴儿(Baby)、美(Beauty)以及大量(Big),不过这些理论在美国却不见得行得通。在美国的商品行销中,大量广告充满性暗示,无论是科技产品、电视、汽车、酒类、食品,几乎是无“色”不卖,先诱之以色,再动之以情,以剌激购买。例如同样是内衣商品,在东方社会的行销多强调其功能性和舒适感,然而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衣品牌如“维多利亚秘密”(Victoria’s Secret)则强调性感,这是情色文化和商品联结相当成功的例子。

不过,商品的情色行销在美国,除了激情,也常见到将情色做幽默的表现。例如一例啤酒广告中,在酒吧的性感女郎以挑逗的方式解开陌生男子的裢子皮带后,却将环扣当作开罐器,打开吧台上的啤酒;而著名品牌Sony电脑的广告中,妻子下班回到家,看到丈夫坐在客厅电脑桌前正经八百,于是回房换上性感睡衣,主动往丈夫身上挨去,电脑屏幕则显示,在视屏会议中的其他人张大眼睛看着这场夫妻大战,让人印象深刻。而类似以上实例的商品行销数不胜数。从这些观点来看,只要将色情自然化,无论是激情还是幽默,都能打动人心。

道德从宽法律从严

由于社会上大量充斥的情色话题,以及公众的偷窥与好奇心,遇到情色话题大多数都从宽处理,因此情色也被利用作为创造知名度的利器,其中娱乐界最为明显,一些女性不惜公开个人情色录影带,或是通过其他手段以制造话题,好让自己一夕成名或是挽救事业。例如非裔女歌手珍娜?杰克森曾在全球瞩目的美式足球超级杯开幕式中,刻意制造“露乳事件”,好让自己走下坡的歌唱事业,来个咸鱼翻身,果真引起大量讨论。

然而若牵涉到性骚扰的议题,在法律上却从严对待,因为被视为弱势的女性,在男性主导的工作环境下,首先面临的就是色相问题。在讲求两性平等的美国社会,性骚扰便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由于无法取得公正,因此以严格的法律来制止。性骚扰牵涉到并非道德情色问题,而是人权的底线与两性尊严,即使只是语言上的骚扰,一旦被认定,赔偿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