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校教育是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老师往往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个别辅导。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平时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易出现听不懂的问题,而他们大多数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和同学,由于平时积累的问题太多,到期末考试时,集中复习对他们来说是困难的,要补的东西太多,一时难以消化,所以,他们虽然努力学习,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做家长的要考虑到自己孩子学习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个别化帮助,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要让孩子每天及时完成作业,并给他批作业,及时矫正作业错误,对错误的地方要让孩子找出原因,找出原因才能有效纠正错误,防止在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太差,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你就要对他进行特殊辅导。孩子每做完一道题就为他批改,如果他做错了,及时纠正,以免下面的类似题目继续做错;如果他答对了,他会感到自己很成功,“我也是可以做对的”,这种成功的体验会让他愉快地去做下面的题目。每天的作业都能做对,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会随之提高,自学能力也随之增强。
(3)好习惯是良好学习的开始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生活无规律,就会影响到孩子精力旺盛、有序的学习。某些孩子贪玩,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看电视、打游戏机上,常常是到了要睡觉的时候才想起还没有做作业。由于睡眠不足,孩子第二天上课头脑昏沉,听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老师讲的内容也记不住,听课的效率自然不高。上课没听懂,做作业就会产生困难,如此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执行正确的作息制度,要求孩子定点起床、睡觉,保证睡眠时间,小学生应每天睡足10小时,中学生应每天睡足8小时。当然啦,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把作业完成,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有节制地看电视、打游戏机。如果你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不喜欢约束自己,那就只有监督他了,要求他完成作业之后才可以看电视。对孩子的要求可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要坚决执行,对极不自觉的孩子要强制执行。要知道,习惯成自然,当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不用家长操心,他会自觉把一切做好。
(4)纠正家长的错误
不要鼓励孩子盲目地与他的同伴竞争与比较,而应教导他们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努力学习是为了超越自我,而不是战胜同伴,要让他们知道,即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别人的价值依然存在。家长应该教导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互相帮助,这样,可以避免同伴之间的嫉妒与敌对,增加友善与合作。家长特别要牢记一点,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你看看对门的刚刚,数学学得多好,你看看你,总也考不好”,你的“激励”
比较只能让孩子自卑,同时嫉妒刚刚,孩子会觉得,要是没有刚刚,自己也不会挨训。其实,刚刚有刚刚的优点,你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
对孩子的评价,要把学习成绩和人格分开,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学习差,就去攻击他的人格。用“你真笨”“蠢猪”等语言去斥责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由此否定自身的价值,丧失努力的动力及进取心。家长的批评应该就事论事,把学习成绩和人格分开,即使孩子学习差,仍应尊重他们。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到,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我。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爱而努力学习。
7.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起伏
“上次考前三名,这次才考第十一名,你怎么搞的!”
“你的学习成绩退步了,连前十名也进不去。”
“有进步!学习成绩排到全班第三名,上次还是第八名呢,照这样下去,你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样的谈话我们很熟悉。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
学习成绩上升了,老师表扬,家长奖励,孩子高兴,同伴羡慕,皆大欢喜。学习成绩下降了,那可不得了,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孩子紧张、自卑,同学瞧不起,悲歌一片。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起不可伏,许多家长都持这种心理,要求孩子拼命一路领先,进步一分都会高兴,但退步一分就不能容忍。家长要求孩子积极上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于看重分数,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这对孩子未免太苛刻了。在我们大人成长的一生中,事业上有成功、有失败、有徘徊,也许还会进一步退两步,一直保持成功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一切从头学起的孩子?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孩子学习成绩起伏的原因,这样家长可能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
第一,人的大脑活动存在误差,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对每天从事计算业务的职业人员,都规定有一个允许范围的误差比率,孩子的大脑活动误差则更难免。有的家长死死追问孩子:“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孩子说不知道,家长便大发雷霆。其实,孩子的确不知道。大脑误差的原因很多,连科学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又如何知道?你可以对此做一实验,看看自己是否会出现误差。比如,你连续做几组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题,要求每组十道题,做完之后检查一下是否有误差,如果有误差,你对此做一分析,看看你能否找出原因。
第二,孩子考前或在考场上的情绪、心态对考试也有很大的影响。枫枫在考试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他生怕自己考不好,考试前三天就紧张得吃不下,睡不着,到考试时,身体已极度虚弱,考场上不能正常发挥,结果没有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那个晚上,虹虹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很晚才走,影响了虹虹的休息。因为睡得太晚,虹虹怎么也睡不着,这使虹虹很烦躁。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虹虹觉得非常疲倦,大脑迟缓,思维阻抑,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好。
芳芳在考前接到一位男生写的纸条,他说他喜欢芳芳,约芳芳到校门口见面。芳芳并不想接受这位男生的感情,也根本不想去赴他的约会,但这个小小的纸条,使她心烦意乱,难以平静。考试前一天的晚上芳芳失眠了,结果,考试时注意力恍惚,没考好。……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孩子在考前可能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但由于情绪不好,考场上他们不能将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结果不能取得好成绩。
第三,考试本身会导致孩子分数的起伏。考试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考题、考场、监考情况等,包括考试细节。如看惯了铅印字体的学生一旦碰上了手刻油印试卷,就可能看错题而丢分。不同的考题内容,会影响学生的分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弱项。有的孩子长于记忆,有的孩子长于思考,有的孩子长于重复,有的孩子擅长发现,有的孩子学习机械,有的孩子则很灵活。所以不同的考试内容可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孩子的长处,也可能碰巧限制了孩子的长处,因此,同样的考题,有些孩子可能考得很好,有的孩子却成绩不佳。上次的考题可能正好考的是孩子的强项,这次的考题可能恰恰相反,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下降了,结果出现了让我们不愿看到的起伏现象。
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孩子考试成绩的起伏,有其合理性。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时,不要急于训斥孩子,我们应取的态度是:首先要承认孩子学习成绩起伏的正常性,允许孩子的成绩有起伏,甚至有很大的起伏,然后帮助孩子分析起伏的原因,寻找改进的有效方法。
考试是检查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孩子通过考试检查出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方面还没有掌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找出试卷上的错误,目的是去纠正错误,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并不是由此揭示孩子的无能与失败。
有些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学习成绩起伏,是因为他们不仅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总是盯着别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哪怕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仅差一分,也要苛责自己的孩子。
由此看来,家长为孩子设立的学习目标,不是重在发展能力,而是意在压倒别人。这会助长孩子为保住名次,在学习上寻找捷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事实证明,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学习方法不灵活,对问题的探索性及创造性不强,在他们后继的学习中将无潜力可挖,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教育的长远之本在于素质,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孩子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家长应持的长远性教育观念。
8.如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从11~12岁开始,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大约在16~18岁结束,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青春期。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促使心理上的迅速发展,这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强劲的动力,同时孩子也面临对自己身体及周围环境适应的困难,成熟的喜悦与内心动荡不安的苦涩交织在一起。家长们同样会遇到适应的困难,孩子由依赖自己、崇拜自己,逐渐地过度到独立、摆脱大人的监护,以挑衅的眼光看待父母。家长如何适应青春期的孩子,怎样与他们沟通,怎样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呢?教育孩子之前家长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
(1)像个大人样
一般说来,女孩子比男孩子先进入青春期。女孩子从十一二岁开始,男孩子迟两年,一般在十三四岁。青春期身体上的生理变化使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年轻的姑娘或者小伙子。他们的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体型也随之变化,出现第二性征。女孩子的胸部开始发育隆起,骨盆变宽,皮肤下面长出脂肪层,皮肤变得细腻,体态变得丰满,长出体毛,月经来潮。男孩子长得肩宽体长,前臂长于后臂,睾丸开始发育,长出体毛,开始遗精,变声。
身体的变化使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及其对他人的影响。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长得太胖了或者太蠢了。女孩子对自己日渐丰满的胸部感到难为情,对月经来潮感到不安,一些孩子甚至感到羞耻。据我国心理学家调查,对月经来潮的心理反应,女生多数是消极的。30%身体活动性降低,70%性格孤独,60%自信心降低,47%学习兴趣下降,另有10%伴有神经官能症。
相对来说,男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反应比较积极,感到自己成熟了,具有男子汉的特征。但是,个别男孩子对遗精感到恐慌。
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消极反应,说明孩子缺乏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一些家长谈性色变,认为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难于启齿,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不用去教他。孩子对自己身体变化的不安让家长看到,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这方面的知识孩子可不是无师自通。“我不好意思和孩子谈这方面的事。”家长可能会这么说,如果做家长的真是感到为难,就给孩子找本这方面的书看。
(2)日记,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