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诅咒—画皮
27445600000013

第13章 告白(4)

对小孩子的玩具,以及对念书不再感兴趣的小千屏,呆在秦邦思的怀里,只觉得无聊。东瞅瞅,西看看,自个儿玩玩手指,等爹爹逗她,逗得有些丧气的时候,才给一两个反应,表示自己很“欢喜”。然后,就看到自家爹爹跟爱逗她的知夏一样,傻笑的叫起来:“快看,快看……知画,小千屏刚刚应我了……”

而被折腾了一个夜晚+一个白天的秦刘氏,懒懒的躺在睡塌上,则很无语的看着他如何“逗弄”自家的女儿,或者,应该更准备的说,是看自家的女儿如何“哄”她爹开心?

虽说,秦刘氏也觉得这个想法惊悚,可为毛的,夫君逗了半天,她到没见到小千屏傻呵呵的乐上一阵子,只见到夫君因为小千屏偶然给的“回应”,乐上半天呢?秦刘氏告诉自己,这是错觉,错觉。夫君一向傻,这个小孩又一向“懒”得笑,会产生这种错很正常,很正常!

在这种你“逗”我,我“哄”你,她自我安慰的情境下,还好,本就夕阳西下了,夜来得很快。这一次,秦刘氏怎么也不肯放小千屏一个人睡了。在喂完小千屏,就抱着小家伙上了床。

秦邦思没拦。“昨晚”折腾了这么久,他今夜也没心思再折腾下去,跟着上了床,抱着自家的老婆、孩子,睡大觉,做美梦。

另一边,大乔,也就是乔姨娘,也正做着自己的“美梦”。现在的她,可已经是“姨娘”了,只要加把劲,给少爷生个儿子,那么她的地位便稳固了,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秦刘氏会给她机会么?秦邦思会给她机会吗?小千屏会给她机会吗?知春、知夏、知秋、知冬,以及小秦在内的这一帮奴才、丫环会给她机会吗?

这几天,乔姨娘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虽然还没有达到锦衣玉食的地方,不过在这种小农庄里,她已经算是好衣好食了。她似乎已经过上了她希望的那种生活,想什么时候起便什么时候起,想什么时候睡便什么时候睡,一天不用干活,还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还有丫环、奴才伺候。

貌似,一切看上去都是好好的!

貌似,也只是貌似。事实上呢?事实上,自那天离开书房,小乔被卖走,她被安排到了这座小院的角落里之后,除了被安排来伺候她的大丫环翠竹、翠羽之外,她便再没见到任何人。一是,她的“算计”刚刚成功了一步,风头正劲,她需要避风头,所以她哪也没去;二是,也没人来找她,所以她也见不到几个人。除了吃,便是睡,要么,坐在座子里,无聊得打瞌睡。

乔姨娘以为,她的“算计”成功之后,“怜惜”她的少爷应该会来看她;而即将被分享的少夫人也应该来找她的麻烦。一旦少夫人来找她的麻烦,她便制造机会,让少爷看来。这样,少爷便会看到少夫人的“妒忌”与恶行,进而少爷会讨厌少夫人,那她便有机会得到少爷更多的宠爱。

然而,“以为”毕竟只是“以为”。少爷没来看她,少夫人也没来找她麻烦。就好像那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她是被老夫人送来的人,得“贡”着。于是,被“贡”在了院子的角落里,处在他们的生活之外。

事实上,乔姨娘的住的地方,除了离秦刘氏住的主屋比较远外,其他的一切都算是非常不错的。八成新的院子,应该是去年刚建成的。正房、厢房上的纱窗都用了不到半年,屋子里的家具也皆是跟主屋里差不多的上品。院子里种了许多的花,院子的后面是葱郁的山色,还有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的通向院后的那片竹林。这种清幽的环境,可是秦邦思的最爱。以前,他时不时就会拖着秦刘氏到这边坐坐,喝喝茶、下下棋。

问题是,自从乔姨娘搬过来之后,秦邦思便再也没来过。似乎,这里与乔姨娘一样,被大家“遗忘”了。

当然,这种“遗忘”是乔姨娘非常不乐意的。她要想在秦家站住脚,就必须怀上秦邦思的孩子;而想要怀是秦邦思的孩子,就必然得先见到秦邦思,然后再……

乔姨娘让翠竹、翠羽打听了一下秦邦思和秦刘氏最近都在做什么。很快,便传来了消息。秦邦思能做的似乎就只有那几样,从秦刘氏的床上起来,用过早餐,哄一会儿小姐,陪秦刘氏在院子里转转;吃了中餐,等小姐用了第二道奶,就抱着女儿去书房看书;晚餐依旧是在秦刘氏那儿用的,然后留宿。偶然呢,小姐会被送到自己的房间。至于为什么小姐会被送到自己的房间,原因不言而明……

乔姨娘一听,便在心中直道,这个少夫人还真有两手!少爷整个人都被少夫人控制在手心里呢。少爷的身边,整天不是少夫人,便是小姐,一点机会都没给人留。少爷也真是的,宠一个女人,居然宠到了这种地步……如果少爷“宠”的是她大乔,自然就另算了。

乔姨娘估摸着,小姐的百天也快到了。按说,少爷、少夫人会准备回“秦宅”。她这位秦老夫人送来的人自然也要跟着回去的。少夫人本就不讨秦老夫人的喜欢,又生了个女儿,将更不讨秦老夫人的喜欢;而秦老爷,也不见得待见这个孙女,何况,少爷还是庶子。再说了,秦老爷、秦老夫人又不是没有嫡孙。她呢,本就是秦老夫人的人,自然会讨秦老夫人的喜欢。回了“秦宅”,可比呆在这个地方更有优势。

乔姨娘也不笨,想了半天,觉得回秦宅更有胜算些,但歇了异动的心思。

没了人找麻烦,秦邦思、秦刘氏、小千屏的日子自然过得轻松,也过得非常的快。算着算着,就到了回秦宅的日子。秦邦思、秦刘氏两人都叹息:唉……

唉……挑战要来了!小千屏也在心里叹息。

要回秦宅的日子,秦邦思的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陪陪妻子、哄哄女儿、看看书。秦刘氏则忙了起来,做为三房的“当家主母”的她,要准备收拾回秦宅的东西啊。当初,来这座农庄时,他们可拉了三车的东西呢。现在回去,除了要将这些东西拉回去外,还得准备“礼物”。

“哎……”看着桌上摊开的“账本”,秦刘氏叹息。仅礼物,她都得准备十多份。秦老爷比较喜欢书画、古玩类的东西,只要投对了喜好,对于晚辈送上来的到不是很挑剔;秦邦思的长兄秦孝悌在朝为官,送的东西高雅一点,也应付得过去;二爷秦邦杰喜好女色,尤爱送女人东西,送点值钱的东西给他就可以了;大嫂、二嫂,送点漂亮一点的首饰,也过得去;可是秦老夫人就难办了,这人特喜欢为难她不说,还喜欢跟聂老夫人比较,就是没错,也能给你挑出错来……

秦刘氏有点头疼。她别人不怕,就怕这个秦老夫人,麻烦啊!既然这么为难,她干嘛不找秦邦思商量呢?找秦邦思?他不给你添乱就不错了。那家伙,十有八九会说:“带土特产好了,一人一份!”在他看来,他们出来也没带什么东西,这农庄也没什么东西,除了土特产,还有什么可带的呢?

话是这么说,可是……可是那个秦老夫人特爱“挑错”啊!因为一直未分家,秦邦思本人还在“读书”,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可以说,三房是一直靠秦老爷“养”着的。或者,更准确说,是靠秦家的那点家产养着的!要不是秦家还有着那么一些家产,就凭秦孝悌为官的那点俸禄,哪里能支撑得了秦家?

怎么说,秦家是传承几百年的仕族,虽说近百年来都在衰落,可家底还是有的。靠那点家底,只要不过于挥霍,还是能撑两三代人的。至于,秦家人能不能做到不挥霍,那还真是难说。就凭二爷秦邦杰一个,都不知道挥霍了秦家多少家底。大爷秦孝悌虽然为官,却也不是能够事生产的主;加上秦老爷本身也是一个“享受的”;再加上秦邦思这个“寄生虫”,秦家还能支撑室什么时候,还真难说。

秦刘氏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小有家底,几位兄弟都还算有点事生产的意识(也就是,有一定的养家糊口的能力),可惜却都不是很强,毕竟“士农工商”,为“商”对于书香书第来说是有些“有辱斯文”滴。所以说,秦刘氏的娘家家业也不是很大,她本人能够做好“管家娘子”,但没有太强的“养家”意识。说白点,虽然,她有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钱财的危机,但没有自己为商或让身边的人为商,以期能“养家糊口”的意识。

女子,要安于“内宅”。这是她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所受的教育。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现有的家业基础上,十分精明的规划钱财,不至于让全家人立马饿肚子!她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秦家每月固定分给的五百两“养家钱”,也就是份银;外加每月固定的一些物资;还有就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一百亩良田、一个农庄带来的“收入”。所以说,三房每月的“收入”并不是很多。如果不是吃住都在秦家,他们要想保持现在的“富裕生活”,还真是困难!幸好,秦家送礼,都是从公中划账,并不需要三房代表秦家做什么。三房,要做的便是老老实实的做它的“寄生虫”。

秦刘氏揉了揉有些疼的太阳穴,暗暗让自己松一口气。还好,秦家嫁女,公中都会一份嫁妆,要不然,三房现在恐怕连小千屏的嫁妆钱也拿不出来。当然,做为母亲,秦刘氏还是希望能够从现在存点钱,给自家女儿做些准备,添些嫁妆钱。毕竟,嫁妆是女子嫁入娘家的一种资本,嫁妆的厚薄很大积蓄的影响到出嫁女子在婆家腰板够不够硬。

秦刘氏在秦家的腰板都不够硬。她的嫁妆完全比不上大嫂和二嫂,他们一个是官家嫡女,一个是富商千金,她唯一的资本便是她是来自于书香门第,挂着“才女”的名头。可是,“书香门第”、“才女”只是说着好听,一不能在官场上有所助力,亦不能直接换银子。要不是秦邦思够爱她,她自己又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她在秦家的日子根本不会那么好过。

“知冬……”在心头拿了一个简单的主意,将账本一合,秦刘氏便站起来,将门外的知冬唤了进来。

“少夫人……”知冬微垂着头,站在好面前的姿态十分顺从。

知冬人如其名,性子是四个丫环中最“冷”的一个。也不是说她有多冷,而是她是最总冷静、最沉稳、最有主意的一个。如果说同样沉稳而温和的知春跟在秦刘氏的身边,平日里都主要是由她带着知夏来服侍她,管一家子的丫头婆子的话;那么,知冬便主要负责协助她处理钱财上的事情。

“收拾一下,我们后天回秦宅……”秦刘氏简单的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