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
2744000000021

第21章 强化顾客的购买动机(4)

女友:那你让我怎么办?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妈谈啊!我又没有经验……小伙儿B:那平时你和咱妈聊天的时候,她对未来女婿的哪一方面最重视?

女友:她好像跟我说过男孩子最重要的品质是有责任心……小伙儿B:那正撞我枪口上啊!我有个远房表弟,由于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差点儿辍学,全凭我在大学时半工半读挣下的钱供他上的学,这事儿不是跟你说过吗?

女友:是,我也是因为这个事儿才对你产生了好感,觉得你人好,将来一定也会对我好!

小伙儿B:是啊,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事儿光你一人儿知道不成啊,你得让咱妈也知道啊!

女友:成了成了知道了,你是“天下第一大善人”行不!明天我跟我妈谈的时候专门说你这方面的先进事迹行不?

小伙儿B:咳,“天下第一大善人”当不当无所谓,现在对我而言人生的头等大事是当你的老公!而这个事儿丈母娘不点头就绝对没戏!这不是让事儿给逼到这份儿上了吗!

很显然,这两个案例当中能够成功“抱得美人归”的是小伙儿B,而小伙儿A要想获得成功,恐怕还得经历更多的挫折。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当男方向女方提到婚事的话题时,很明显女方表现出某种犹豫。尽管从表面上看她需要得到母亲的协助,但内心深处,她又何尝不希望得到男朋友的协助!

而这种“渴望男朋友拉一把”的心理,其实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此也就无法明确地用语言向男方表示出来。一般来说,女孩子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男孩子主动地去体悟,而不是被明确告知后才恍然大悟。

在这一点上,显然小伙儿A的表现相当失败。他没能体悟到女朋友的心理活动,因此当女方表示想和母亲商议一下的时候,他立刻终止了进一步的提问,也就是说,他没有能够及时地拉女方一把,而是把解决困惑的任务原封不动地留给了女方。相信女孩子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感到深深的失望,我们也只能祝这个男孩子好运了。

小伙儿B则不同。当女方表示要和母亲商议一下的时候,他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提问,明确了女孩子与其母亲谈话的具体时间、内容以及谈话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经过这一系列的问答,女孩子忐忑的心情、内心的疑惑完全被化解了,她顿时轻松了起来,不但对次日重要的家庭谈话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与男孩子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小伙儿B的好姻缘基本已成定局,他只需要为接下来的“岳母大人亲自召见”做好准备就行了。

这两个案例对销售顾问的启示作用是极大的。

就跟足球比赛一样,一般来说,生意的成败全在“临门一脚”上。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前期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只要临门一脚没踢好,煮熟的鸭子也会飞掉。

那么,当销售顾问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说服顾客动了掏钱买车的念头,也就是说,终于将生意推进到“临门一脚”阶段的时候,顾客一般会有些什么样的反应呢?

稍有销售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顾客一般都会说“我回去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

“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这句话所蕴含的心理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第一,这意味着顾客已经对你的商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离掏钱购买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正因为马上要涉及真金白银,顾客反而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犹豫和压力——我的选择是否真的正确?这个东西能否真的满足我的需要,是否真的值得我花这么多钱?

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就好像女孩子出嫁前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犹豫甚至是恐惧——马上就要嫁给他了,没有后悔药吃了,可是这个男人真的值得我托付终身吗?

总之,正因为贵重,正因为喜欢,正因为急切想要拥有,正因为其意义极其重大,人们反而会在拥有前的最后时刻产生巨大的踌躇心理。此乃人之常情。

第三,顾客之所以会说“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是因为家里人值得信赖。但值得信赖并不意味着靠谱。因为毕竟家里人是外行,看问题看不到点子上,所以顾客的内心深处一定渴望得到专家的协助,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专业建议,从而让他们彻底放心,能够狠下心来对自己的钱包“痛下黑手”。说白了,这其实就是顾客向销售顾问求助的一种表现。而正因为有替顾客排忧解难的义务,“顾问”这两个字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

这就好像一个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和家里人商量。因为毕竟家里人最贴心,有什么事情人们总会第一个想到家里人。不过,家里人到底不是医生,一般情况下和家里人商量完毕后还得往正规医院跑,找真正的医生解决问题。因为只有稳妥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职业医生,人们才会真正感到放心。

所以,当顾客通过“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的托词向你发出求助信号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顾客:该了解的基本上都了解得差不多了。这样,我回去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过两天给你回电话!

销售顾问甲:好的,那就这样。希望能得到您的好消息!

顾客: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我电话吧!

销售顾问甲:好的,期待您的好消息。再见!

案例二:

顾客:该了解的基本上都了解得差不多了。这样,我回去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过两天给你回电话!

销售顾问乙:好的,这么大的事儿是应该和家里人好好商量商量。是否方便问一下,您回去后准备和哪位家庭成员商量一下呢?

是夫人吗?

顾客:不是,我主要是想和我弟弟商量商量。

销售顾问乙:哦,和您的兄弟商量商量,那您的兄弟一定是汽车方面的行家喽?

顾客:呵呵,什么行家啊!这车我俩合资买,一人出一半的钱。

所以,他也算半个车主吧!

销售顾问乙:可不是!要这样的话,您兄弟真是半个车主了!

那是否方便问一下,您兄弟对这款车都有一些什么看法呢?

顾客:他说这款车哪儿都挺好,就是排量有点儿大,有点儿费油!

销售顾问乙:是,是这样,我们这车对私家车而言排量是稍微大了一些,难怪您兄弟会有这方面的顾虑。那么,能不能问问您个人在排量方面的看法?

顾客:我喜欢排量大点儿的车!这玩意儿出去游山玩水什么的开着多带劲啊!

销售顾问乙:呵呵,看来您是个旅游家,我们这车还真是适合您这样的人开!不过,在相同排量的竞争车型当中,我们这车的油耗可是最低的,甚至比一些品牌小排量的车型都低,这方面的资料已经给您看过了,也希望您能转告给您的兄弟!

顾客:没问题,我也正准备用这一点说服他呢!

销售顾问乙:呵呵,那说明咱俩想一块儿去了,看来您真是我的知己啊!对了,除了排量方面的问题,您兄弟还有其他顾虑的地方吗?

顾客:嗯……让我想想……还有一个,我弟觉得你们这车……很显然,在这两个案例中,销售顾问乙的话术技巧更高一筹。由于这两个案例类似于前面的求婚案例,这里就不做具体的案例分析了。

无论是求婚案例中的小伙儿B还是上面案例中的销售顾问乙,他们之所以能在对话中占据主动,是因为采取了一种“粘贴式提问法”。具体地说,他们没有满足于泛泛的提问,而是贴身紧逼、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让所有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完全暴露在他们的枪口之下。因此,他们总是能够直奔主题,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让事情的结果尽快水落石出,迅速明朗化。

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一种高超的“临门一脚”技法。

而小伙儿A和销售顾问甲之所以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粘贴式提问法”,所以对于他们而言,问题始终沉在水底,从未真正解决。

这些问题或者被延后,或者被搁置,唯独不会减少。

小结:顾客对你说“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这就意味着他在向你求助,希望你帮他下决心。

所以,你需要掌握的第37个心理学妙招就是:巧用“粘贴式提问法”,把顾客心里所有的秘密,以及这些秘密涉及的所有细节都逼问出来。

(第九节)5W2H法则

有些东西靠揣摩是没有用的,必须让顾客亲口说出来。

在上一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粘贴式提问法”的具体内容。那么,这种提问方式是否存在什么窍门呢?

我们还是从那个“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说起。

显然,“和家里人再商量商量”这句话提供的信息并不多,尤其是一些至关重要的核心信息,几乎没有任何涉及。

这些核心信息是:什么时候商量?和谁商量?在哪儿商量?商量什么?

怎样商量?……用一系列的关键词将这些核心信息追问出来,就是“粘贴式提问法”的秘诀。

我们可以把这个秘诀称为“5W2H法则”。

只要你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好这套法则,你的“粘贴式提问法”就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案例来详细地了解一下“5W2H法则”。

一、关于5W。

1.What(什么)——商量什么?对什么不满?对什么有兴趣?等等。

顾客:这车真不赖!

销售顾问:谢谢!您喜欢这车的什么地方呢?

顾客:造型。你瞧这车头,跟鲶鱼头似的,多有个性!

2.Who(谁)——和谁商量?谁来驾驶?谁掌握最终决定权?等等。

顾客:不要求多大马力,我们主要是在市内开,不怎么往野外跑。

销售顾问:是吗?那这车买回去之后谁来开呢?

顾客:我女儿开,我和老伴儿都退休了,买车主要是给她用。

3.Where(哪里)——在哪里驾驶?从哪里知道的?准备把车存放到哪里?等等。

顾客:你们这家店气氛真不错!

销售顾问:谢谢您的夸奖!是否方便问一下您是从哪里知道我们店的呢?

顾客:哦,从报纸广告上看到的。

4.Why(为什么)——为什么想选后备厢比较大的车?为什么喜欢SUV?夫人为什么不满意这款车?哪里不满意?等等。

顾客:不好意思,我媳妇儿好像不太待见这款车。

销售顾问:那您能否告诉我夫人为什么不喜欢这款车?到底是哪里让她不满意呢?

顾客:她说你们这车造型太粗犷了,过分男性化,不太适合女人开。

5.When(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谈?最晚什么时候能有结果?什么时候能得到您的回复?等等。

顾客:明年我女儿就要上小学了。学校离家太远,没有车不方便。

销售顾问:是吗?那您准备最晚什么时候买车呢?

顾客:嗯……今年年底吧,怎么着春节前也得把这事儿办了。

二、关于2H。

1.How(怎么样)——准备怎么谈?考虑得怎么样了?怎样做才能帮到您?等等。

顾客:我是喜欢轿跑车,可我爸非说轿跑车是女人开的车,男人还是开SUV更帅!所以这事儿还得和我爸好好商量商量,毕竟买车的钱他出。

销售顾问:明白了,那您准备怎么和您父亲商量呢?

顾客:咳,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呗!毕竟车是我开,又不是他开!

2.Howmany/much(多少)——多少钱?多少天?多少人?等等。

顾客:毕竟是普通上班族,想买辆经济实惠点儿的车。

销售顾问:好的,明白了。那您是否方便说一下大概的预算是多少?

顾客:10万块钱以下的车吧!超过10万块就太高档了。

总之,只要你能熟练掌握“5W2H法则”,顾客的一切核心信息都会被剥茧抽丝,完整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不过,在使用这一法则之前,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那就是要高度注意现场的氛围以及提问时的语气。

由于“5W2H法则”过于“黏稠”过于“贴身”,有点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给顾客造成一种压迫感,甚至彻底激怒顾客。所以,分寸的把握是绝对必要的,千万不要将提问变成一种质询,甚至是审问,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让你鸡飞蛋打,前功尽弃。

一个好的办法是:先说一些废话暖暖场,等气氛融洽时再出招。如气氛再次绷紧,一定要适可而止,绝不能勉为其难。这个时候,可以再用一些废话暖暖场,等气氛好转之后再重新出招。如此周而复始,必定会有所斩获。

小结:顾客的核心信息不会写在脑门上,需要你施展招数将它们一个一个“钓”出来。

所以,你需要掌握的第38个心理学妙招就是:妙用5W2H法则,让顾客自己说出他的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