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27431700000020

第20章 处世禅(2)

“我虽然是和尚,但从来不是饭来张口而已,而是一生都在尽己所能为社会服务。我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以前没怎么读书,但我感谢我的父母给我了我一个好性格——勤劳。”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星云大师勉励在座的毕业生:“勤有功,戏无益。”勤劳必定有所成就,所以法师对学生们说:“即使黄金随流水而来,你不弯腰又怎么捞得起来?”

现在很多人都说毕业等于失业,但按照星云大师的观点,一个有能力、有理想的人完全可以把毕业当做“开业”的起点。一个大学生在领取了毕业证的同时,至少已经拥有了四份资产:固定资产——经验、递延资产——知识、流动资产——信息、无形资产——思维方式,倘若能够付诸行动,辛勤耕耘,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公司基础了。所以,那些高唱“一无所有”的人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少,而是因为只顾四处张望,偏偏忘了审视自己。

众所周知,星云大师既是一位佛教高僧,对教育、建筑等其他领域也颇有心得。有人问他:“师父,你没有读过师范,怎么会办教育?”

星云大师回答说,他小时候没怎么读书,所以后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在求学时,他就在思考,“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何计划、实践理想”,正是由于过去的勤奋和用心,一旦机缘成熟,筹办学校的构想自然就能付诸实践。

“那您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难道也源自内心的思考吗?”

星云大师回答说:“我去过很多地方,从中国到世界各地,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会注意别人怎么建房子,也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得更整齐美观?”

星云大师说:“能勤,时间自然比他人多;肯勤,空间自然比让他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辛勤耕耘的过程就像储蓄一样,把日积月累的收获储入银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否则,即使数量再多,只取不存,也会坐吃山空。

所以,人人都应努力勤奋,戒除懒惰懈怠的习惯,否则即使有人把好运送上门来,也会因为懒得起身开门而与成功擦身而过。与“勤劳”对应的词是懒惰,对于很多因繁忙的工作焦头烂额的人来说,“好吃懒做”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但禅宗故事却告诉我们,没有工作可做,就如同生活在地狱里。

无德禅师在收学僧之前,叮嘱他们把原有的一切都丢在山门之外。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是,有的学僧好吃懒做,讨厌做活;有的学僧贪图享受,攀缘俗事。于是,无德禅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大门前。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欢睡吗?这里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你喜欢玩吗?这里的娱乐任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你无事可做,没有管束。”

这个人很高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下来,他渐渐觉得没有意思,于是问司阍道:“这种日子过久了,也不是很好。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给我一份工作吗?”

司阍答道:“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问司阍道:“这种日子我实在没法忍受,如果没有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白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难道你竟然认为这里是极乐世界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激情,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这种煎熬更甚于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可见,好吃懒做的生活终归是不可靠的。英国学者伯顿曾经说过:“懒惰是万恶之源,是滋生邪恶的温床;懒惰是七大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恶棍们的靠垫和枕头,是魔鬼们的灵魂。”凡成大事者,务须以勤奋为本,因为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

星云大师也讲过一个和“勤劳”有关的故事:

有个富翁在去世之前把几个儿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我把家中最值钱的宝贝埋在了田里,想要要的话,一定要在明年播种之前挖出来。”

富翁去世后,他那几个好吃懒做的儿子每天扛着铁锹到田里挖宝,几十顷田都挖遍了,也没有找到宝贝。一直第二年春天,他们不得已才在田里播下了种子。

哪知到了秋天,村里其他人家的庄稼大都歉收,而富翁家的收成比往年还好。兄弟几个思来想去才明白,由于田地翻了多次,庄稼才能更好地生长,“勤劳”本身便是宝贝啊!

大师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值钱的宝贝就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一个人只要能够勤勉持家,踏实做事,无论是物质的财富还是心灵的福报,都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做“十项全能式”职员

一个人一生有两条路,一是领导人,一是被人领导。领导人要德能兼备,属下才会服气;被领导者也要有才学,才能得到欣赏提拔。

——星云大师

运动会上,参加十项全能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在两天内按顺序完成十项比赛。第一天: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米跑;第二天:110米跨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1500米跑。这项运动综合考验着运动员的速度、耐性、弹跳、力量等多方面。

一名运动员只要能够顺利完成这十项比赛,不论成绩如何,都会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假设我们把职场看作运动场,那么每个职员就是运动员,老板就是看台上的观众或裁判,他们会根据运动员的表现来评分。这时候,有耐性、能抗压、动作灵活、协调性好的运动员必然更为观众所青睐。

星云大师将员工应具备的“十项全能”概括为: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冷能热、能前能后、能进能退、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乐能苦、能荣能辱、能上能下。细细琢磨,这“十项全能”与技术和专业能力并没多少关系,大师的这一番教诲旨在告诫我们:想要得到老板的认可,必先加强自己的修炼,尤其是心性的修炼。

这个过程也是打造职场个人品牌的过程。在职场中,一个人要想得到老板的赏识、同事的接纳,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就像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常常宁可多花钱也要买质量相似但品牌认可度更高的商品。一个人如果贴上“十项全能”的标签,就一定会成为众多职员中的“抢手货”。现在我们不妨从星云大师的“十项全能”中提炼几个重要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能吃苦

上班能早、下班能晚,饱时能够应酬、饥时能够忍耐,不论天气寒冷、还是酷暑难耐,都要扛得住,并且要心甘情愿、不生抱怨地扛下来,才是真正的能吃苦。

关键词二:能忍辱

如果说吃苦是对员工身体的考验,那么“忍辱”就是对员工心灵的磨砺了。

职场中只有两种身份:老板和员工。这两种身份并无地位上的尊卑差异,正如佛教秉持的众生平等,但由于分工的不同,就决定了员工应该服从于老板、服务于团队,当然,这里的服从以理性为前提。淡定面对荣誉,坦然纠正过失,即使偶尔遭到误解、受了委屈,也要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学会忍耐,就像星云大师说的,我们“要争气不要生气”。

关键词三:能奉献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有一句名言:“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工作——多问我能做什么,少问我能得到什么。

现在职场中很多年轻人常常抱怨工作累、薪酬低,他们满腹牢骚、缺乏热情、敷衍了事。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奉献的员工却恰恰相反,他们珍惜工作的机会,感谢公司给予的平台,所以尽最大努力做出回馈。事实上,一个能付出、能奉献的人自然也会收获更多,这本来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关键词四:能担当

佛陀释迦牟尼出家前本是一位王子,他之所以抛弃荣华富贵、选择苦修弘法,是因为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他因其他人的痛苦而痛苦,希望通过修行与弘法帮助世人离苦得乐。

这是佛教产生的源头,在星云大师看来其中蕴藏着强烈的责任意识。释迦牟尼能主动把众生的痛苦挑在肩上,但世人却大都连自己的责任都背负不起。假设我们把公司比作一条船,那么职员就是船员,也就是船的一部分,船上的一切都与他有关。所以,在工作中没有“和我毫无关系”的事,一个富有责任感、能担当的员工会尽全力完成任务,并能在公司遇到困难时主动补位。

关键词五:能屈能伸

“能大能小的人,有时要他领导一队的人,他能做表率;有时要他独自一人负责,他能把地扫好,把机械修好,把工厂整理好,大小事都能一一完成。”这是星云大师眼中能屈伸的职员。他们既能像老板一样观望全局,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也能将工作做得到极顶细致,默默陪公司一起成长。

这五个关键词虽不能涵盖星云大师“十项全能说”的全部,但若能悉数做到,前途已经不可限量。

工作不能“单打独斗”

一个人的身体,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脚要走路,手要拿东西,嘴要说话,虽然功用不一样,可是必须合作。

——星云大师

“人不能孤单地活着,他需要社会。”大文学家歌德的话与中国儒家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不管一个人力量是大是小,只要他肯和其他人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容易得多,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大得多,这也就是管理学家常说的“1+1>;2”理论。

星云大师认为在世间万物中,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能“出人头地”,就在于人能够通过工作创造价值。工作的根本是什么呢?星云大师认为是“融合”,他说:“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必须集多人的力量共同成就,此即所谓‘集体创作’,所以要能上下和谐,要有团队精神,要能与人合作。”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家和万事兴”,工作团队更需要一致的共识,否则连整体的和谐都难以实现,更何谈成功?

信徒向禅师请教:“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呢?”

禅师说:“你跟我来,我带你去看看。”

禅师带他走进一个房间,只见一群面黄肌瘦的人围着一大锅汤,香气四溢。这些人手里的汤勺虽然能够到锅里的汤,但勺柄却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把汤送到嘴里,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汤锅流口水。

禅师说:“这就是地狱。接下来我再带你去看看天堂吧!”

于是,他们来到了隔壁的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的房间差不多:一口锅、一群人、相同的长柄勺子。但是,这里的人个个脸色红润。信徒不解,问禅师:“他们为什么不是一脸饿相呢?难道他们能用那勺子喝到汤?”

“你继续瞧下去便知道了。”

不一会,吃饭的时间到了。只见这些人纷纷拿起勺子盛了汤,不过他们并不是要自己喝,而是开始喂对面的人,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愉快。

“很简单,在这里,人们都会喂别人,自己在别人帮助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禅师微笑着说。

工作比吃饭、喝水要复杂得多,人们就连保证基本的温饱尚需合作,更何况是程序繁杂、细节琐碎的工作呢!星云大师说,人们单靠一个手指,恐怕无法提起重物,只有五指协调用力,才能完成任务,“合作,做人才能成功;合作,做事才能成就”。

在《星云大师谈处世》一书中,大师用一组极为具体的意象论证了“合作”在现今世界中的普遍性:

宇宙人生中,地水火风,因缘和合,才能生长万物;土木瓦石,条件具足,才能兴建房子。矿物经过分子合作,才有合成化学、合成石油、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新产品;音乐表演要透过合奏、合音、合唱,才能发挥音域的宽广和谐之美。商业经营,也有所谓的合股、合资、合伙、合作社之组织;国际间,也有合众国、联合国的政治形态。小沙石要“集合”才能堆砌成山丘;小水滴要“合流”才能汇聚成江河大海。

所以,星云大师最终得出结论:“合,才能大;合,才能高;合,才能好;合,才能成。”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掰断,而一把筷子放在一起,单靠个人的力量掰断它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大多数人从小就接受过的教育,只有将之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才能众缘和合,将分散的力量汇集到一起。

一般来说,有一个词语与“合作”一起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分工,在星云大师看来,合理分工其实是合作的一部分。以五官为例,只有眼耳鼻舌各司其职,才能保证一个人的身体健全、六根正常;在“两人三足”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也能看出分工与合作的玄妙,绑在一起的两条腿必须足够默契,每个人的另一条腿必须十分灵活,这样才能顺利出发。

危机=危险+机遇

危机的处理,第一要有认识危机的常识,第二要有应变的能力,第三要有静定的修养,第四要有往日的因缘。有了以上四点,则危机处理不难矣!

——星云大师

“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