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27431200000051

第51章 再冷酷的商界也容得下情感

雷军

有人问我,你投资了那么多好公司,还亲手创办了小米,为什么还要接手金山?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爱金山,假如金山需要,我没有选择,我会全力以赴!

背景:

2010年7月14日,求伯君邀请雷军重返金山执掌网游与毒霸项目;2011年7月6日晚间,金山软件宣布董事长兼CEO求伯君退休计划,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雷军出任董事长一职。2011年7月11日,雷军正式回归,出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

雷军即将重返金山之时,知情人士分析,金山正处于周鸿祎微博事件引发的惨淡期,上市三年了却依然不见好转,这时候股东、股民及员工都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扭转乾坤。这是一次豪赌,外界都说,回去困难重重,能不能重振金山,是个巨大的未知数,雷军一直都很害怕失败,他不能回去。

但是,雷军回归了。

对此,外界的“权谋论”纷纷说,他是冲着“老大”的地位而来。有好事者说,三年前雷军离开本身就实属不甘,当时他借助上市居功自傲,向董事会申请做一把手,被拒绝才无奈离开。离开的这三年里,他也一直在收购金山的股票,伺机扳倒求伯君。这一次的回归,就是为了取代求伯君的地位。更险恶的理论甚至说,360与金山安全的微博大战,雷军是幕后黑手。为了暗战求伯君,他不惜拉金山下水,指示手下刺激周鸿祎,借好战的周鸿祎之手令金山天下大乱,乱到求伯君无法收拾,他好趁机回归……

舆论的力量有时候就是这么可怕。今天,人们发现雷军越来越活跃,而雷军很委屈,他说自己完全是“被高调”。事实上,在很多人都在开微博、玩微博的时候,雷军一直都没有开通。离开金山之后,他一直保持着心境平和的低调生活,很少因为外界说什么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和判断。但是,这一次“雷军和求伯君暗斗三年”的报道,让他第一次坐不住了。为辟谣他开微博了,必须把事情说清楚,否则对金山的股东和小米的同事们就是不负责任。

雷军公开说过:“我不能讲我有多拽,但事实是,金山董事会一直在找我谈,那时候我已经创办了小米,我要回金山去了小米怎么办?一年以后我也是兄弟情义没办法,求总要退休了,我只能回去接任董事长一职。”

不了解他的人说他虚伪,而在内部人士看来,雷军的回归实属义气之举,放着自己的小米大业、接手金山这个烂摊子,雷军的内心情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的确,金山是雷军一生都将挥之不去的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当初,出售掉自己一手创办的卓越网,雷军很长一段时日都无法摆脱失落,“就像卖掉自己的子女一样”。何况是一度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金山呢?如果金山为难之时自己不站起来竭力挽救,那么此生又该如何悔恨失落呢?

对于和雷军一样最早加入金山的那批人而言,金山是“黄埔军校”,更是见证他们无悔青春的地方。正如雷军在博客中所写的那样:“我的青春,我的金山。”很多人都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金山。当年,尾随雷军离去的那些金山精英,他们都创业成功,取得了很抢眼的成就,虽然他们人不在金山,却一直心系金山。所以,雷军回归金山的消息流出后,支持声一片,股票立时大涨,拳拳之心足以管窥。

在金山的16年里,雷军一直被认为是“IT界劳模”,早上9点上班,晚上11点回家。没有深厚的情感支撑,谁会如此卖命?在很多金山人中,雷军不只是金山的经营之神,更是“精神领袖”。2007年离开之后,为了稳住金山士气,雷军还动不动“回家”和求伯君一起到金山各地分公司去逐一安慰员工。

尽管雷军和求伯君在实现方式上存在分歧,但是他们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金山的明天好。为了金山,他们同样愿意付出一切。金山是求伯君的心血结晶,又何尝不是雷军的呢?有人甚至这样说,如果说求伯君代表着金山的WPS时代,那么雷军意味着整个金山时代,他才是金山的“代言人”。老一辈金山人都毫不怀疑雷军回归金山的真心。

在回归的那天,雷军这样坦诚自己的心声:“我知道金山是多么重的一副担子,我知道很多人在看着我,尤其是我们的员工,我们的用户,我们的股东在看着我,我说我只能拼命往前冲。”

面对“物是人非”的金山,雷军没有说太多,一向务实的他这样表达个人对于公司的真心:自愿锁定其持有金山软件的所有股份——在1年内,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出售所持股票;在2~3年内,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出售超过50%以上的所持股票。既然决定回来了,就要把自己和金山绑死。这就是雷军。

点评:

商业世界太多的尔虞我诈,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刻板印象:商业与人性无法共存。事实上,优秀的商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忘本,在他们身上始终保留着人性温情的那一面。讲义气、勇于承担,往往这样的人,走得更远。所以,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才说:“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在于:商人以获利为目的,千方百计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家则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家越有责任感、使命感,企业的发展越迅速。”优秀的企业家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商人,在骨子里还存在着某种普世情结。惟其如此,他们才成为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所带领的企业才得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