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27431000000007

第7章 陈州祟米

作者简介

陆登善是元代后期的戏剧家,字仲良,扬州人,长期住在杭州,他与《录鬼簿》作者钟嗣成是朋友,约活动于1330年前后。根据《录鬼簿》记载,陆登善名下有《开仓粜米》一目,有人据此推想《开仓粜米》就是《陈州粜米》,因而论定《陈州粜米》的作者是陆登善。

故事梗概

在元代社会,蒙古贵族保存着分封采邑制度和贵族世袭制度,在各生产领域还有作为奴隶制残余的驱奴制度,汉族贵族也有很大的权势,他们无恶不作,横征暴敛,严重地破坏了元代的社会经济生产,使得生产凋敝,民不聊生。加上自然灾害,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据《元史·五行志二》载,从元统元年至正二十一年(1334—1361)间,因水、旱、蝗灾,“稼不成”,几乎大半个中国出现“大饥”,发生“人相食”的惨剧。元朝统治者虽然也施行过所谓的赈济,但救济粮款往往被权豪势要和贪官污吏巧取豪夺,赈济反而给贫苦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陈州粜米》中的刘衙内一伙人才敢如此横行不法、强取豪夺,视人命为草芥。剧中刘衙内自称:“我是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打死人不要偿命,如同房檐上揭一个瓦。”他为儿子和女婿讨得去陈州开仓粜米的差事后,教他们:“如今你两个到陈州去,因公私干,将那学士定下的官价五两白银一石细米,私下改过十两银子一石米,里面再掺上些泥土糠秕……。”为怕陈州百姓不服,又奏过皇上,“有敕赐紫金锤,打死勿论”。这就将从朝廷到地方的黑暗与腐败揭露出来。刘得中、杨金吾本无能无德无才,只因门第显赫,有后台很容易为官,而为官后又因有恃无恐,到陈州便盘剥豪夺百姓,如同“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甚至连四方流落的饥民也不放过,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刘得中、杨金吾的本质,也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无数贪官恶吏的共同本质,具有普遍性。

该剧还进一步通过张憋古父子形象的塑造,描写了穷苦百姓与权豪势要的激烈冲突,表现了人民的抗争精神。在第一折戏中,包公没有出场,作者先是集中揭露了仓官斗子互相勾结、欺压百姓的行径,然后是刘得中和杨金吾到陈州后,与大、小斗子相勾结,众灾民粜米受尽折磨,最后集中写张憋古粜米被害的过程。张憋古是一个具有斗争性的人物形象。他对官吏勾结害民的手段看得十分清楚,他尖锐地指出:“你正是饿狼口里夺脆骨,乞儿碗底觅残羹……则这官吏知情,外合里应,将穷民并。”他在开始粜米时,就准备和这些假公济私的害民贼进行斗争:“他若是将咱刁蹬,休道我不敢掀腾。”当他被打得满身血浆、脑浆外流时,他还警告这些权豪势要:“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恁时节,钱财使罄,人亡家破,方悔道不廉能。”他要儿子继续到京师告状,并表示不报仇,死不瞑目:“我便死在幽冥,决不忘情,待告神灵,拿到阶庭,取下招承,偿俺残生,苦恨才平。若不沙,则我这双儿鹘翎也似眼中睛应不瞑。”张憋古上场后,矛盾始终十分激烈,作者通过粜米论理、遭金锤打、告子复仇等情节,使得戏剧冲突一浪高过一浪。剧中大量运用和提炼了元代民间语言,富于表现力。如斗子上场时说:“也非成担偷将去,只在斛里打鸡窝。”虽是简单的两句话却活画出斗子的丑象。张憋古揭发权豪势要的话更是铿锵有力,如:

[混江龙]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他若是将咱刁蹬,休道我不敢掀腾。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他也故违了皇宣命,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

这些话对刻画张憋古嫉恶如仇的性格起了很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

《陈州粜米》在反映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同时,更着力表现了包公“心怀社稷忧”,与“百姓每分忧”,坚决与权豪势要斗争的精神。《陈州粜米》中包拯的形象,比起其他元杂剧中的包拯,可以说更有个性,更真实可信。这出戏之所以具有相当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包拯形象的塑造上。

在一般元杂剧中,包拯名为主角,实为配角,他本人的活动在剧中甚少。而在此剧中,包拯一连出现于三折之中,且化装私访与公堂办案相结合,掌握第一手材料跟权豪势要斗争,故能多方面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使其成为有思想、有智谋,既刚直风趣,又在内心深处充满正常人在利害关系面前产生复杂感情的人物,不再是一种模式、一个观念、一块牌位。

剧中的包拯一辈子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斩杀了不少贪官污吏,但由于难以触及封建体制和基础,坏人不但没有绝迹,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猖獗。包拯难免为之心忧。他知道权豪势要都诅咒他,内心很是矛盾,他想过:“从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我则索会尽人间只点头,倒大来优游。”也曾想到前朝贤臣,都皆屈死:

[滚绣球]有一个楚屈原在江上死;有一个关龙逢刀下休,有一个纣比干曾心剖,有一个未央宫屈斩了韩侯……那张良呵若不是疾归去……那范蠡呵若不是暗奔走,这两个都落不的完全尸首。我是个漏网鱼,怎再敢吞钩?不如及早归山去,我则怕为官不到头,枉了也干求。

包公此时已是一个饱经宦海沉浮之苦、担忧前途风波险恶的老人,不禁产生了急流勇退、辞官归隐的念头。但当百姓的灾难一旦呈现在他面前时,他却做不到袖手旁观,因为他心怀社稷、解民倒悬的善良本质,决定了他最终依然要为黎民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