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27431000000012

第12章 牡丹亭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海若子,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出身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藏书家。祖父汤懋昭在中年后笃信道教,父亲汤尚贤是个“为文高古,举行端方”的儒者。他们对少年时代的汤显祖都有影响。汤显祖自幼聪颖出众,14岁为秀才,21岁中举。他学识广博,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诗书经传无所不知,一度名闻天下。当时的权相张居正慕名招致,却遭到了汤的拒绝,初显卓尔不群的个性。汤显祖所处的时代,是严嵩、张居正、申时行相继执政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明代政治腐败、实行封建独裁专政的时期,汤显祖不屑与这些人为伍。他忠厚、质朴、有正义感,生性豪迈磊落,性情孤高,不愿意被拘束,不肯屈就于人,并常有出世思想。因此,他在仕途上一直不是很顺畅,时时沉郁下僚,但他从不因此而放弃原则,依人而贵。汤显祖一生受佛学的影响很深,尤其是他在仕途上长期失意、并遇到达观禅师以后,思想上有了较大的变化。49岁时汤显祖弃官归隐,与达观交往甚密,直至老死。他所居住的地方以玉茗堂、清远楼为号。汤显祖的著作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等,有传奇《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故事梗概

南宋时有一书生柳春卿,年方20,是柳子厚的后代,流居广州,以栽培种植花果为业,贫困度日。一天,他梦见一个美貌女子,立在园中梅树边,口呼:“柳生!柳生!妾与君有姻缘之分。”醒来才知是一梦,自觉奇怪。再说福建南安郡太守杜宝,生有一女杜丽娘,年方16岁。

杜丽娘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受传统的封建儒家教养。在她的周围,只有孤寂的闺房、冷清的园林、用礼教来“爱”并且规范她的双亲和只知道教她“思无邪”、“收放心”的老师陈最良。有形的和无形的绳索,隔断了杜丽娘与外界的联系,然而这些并没有阻遏她对美的追求。杜丽娘是一个有着纯净的精神境界和独立见识的贤淑女子,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她的女红精巧过人,在衣裙上绣上成双结对的美丽花鸟;她珍视自己的美好姿容,常常“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在第十出[惊梦]一场里,她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境:

没乱里春情难遣,募地里怀人幽怨。则为我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得远。俺的睡恨睡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流转,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因此,她一旦步入了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后花园时,她那对青春流逝的惆怅、对眼前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便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羡慕前朝佳人才子的爱情和幸福,喟叹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自然之美使她体味了生命之美,由此可以看出她生命和青春的反光: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古老的爱情恋歌牵动了杜丽娘心底的柔情,“为诗章,讲动情肠”,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美丽大自然唤醒了她心灵深处的情欲,引发了她内心的共鸣。

某日,杜丽娘与婢女春香畅游花园,见到百鸟和鸣,鲜花盛开,遂感青春的美好,引起无限伤春的感情。此时丽娘精神困倦,不觉睡去。梦中见到一个青年书生柳梦梅,手执柳枝与她爱恋;自此以后杜丽娘日夜思念,寝食难安。此后她背着父母和丫鬟春香再到花园里去寻梦,却只能失望而归。杜丽娘终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死前她曾画下自己的真容,使美貌常留人间,并在画上题诗一首:“近觑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杜丽娘父母遵循她的遗愿,把她葬于梅树下,并建立梅花庵。三年后,柳梦梅上京赴考,经过南安,忽在路上患病,巧遇陈最良救起,并于梅花庵休息。病愈后,柳梦梅为排遣烦闷,走进埋葬杜丽娘的花园。在假山边拾到一幅画轴,正是杜丽娘的真容,和自己往年梦到的女子一样,不禁朝思暮想,十分怅然。一天晚上,丽娘的鬼魂与柳梦梅相会,自此二人夜夜相会。丽娘告诉柳梦梅,她即是画中人,尸体埋在后花园,请挖其坟,即可再生。柳生第二天找人择吉日挖坟,杜丽娘果然复生,二人遂结为夫妻。可是,杜宝却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经杜丽娘一再坚持,再加上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做主,杜宝才与女儿和女婿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