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36

第36章 漫话东欧市场(4)

干和平也是较早来南斯拉夫经商的成功华商之一。他介绍说,70号商城共有150多家商店,其中进出口公司有130多家,其余是个体公司和服务性质的公司。在这里经营项目主要为鞋类、服装类、玩具等小商品,主要都是从中国来的产品,价钱便宜,南斯拉夫目前的经济情况适合这个市场的销售。目前他们的经济不太景气,经历战争后,经济比以前更差。西欧过来的产品质量虽好,但价钱很高,同类产品价钱比咱们高60%左右,因此相比之下,中国的商品称得上“物美价廉”,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商品在1999年以前,好的、价钱高的很难销售。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质量低的他们反而不太喜欢,慢慢转化,向中档、高档发展,以前很低档、很便宜的东西现在卖不动了。华人有几千人在这里,每个商店都有南斯拉夫雇员,这就解决了他们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华人比较勤劳,一般来说,一家有好几口在这里,有的连孩子都带来了,除夫妻要把生意做好外,还要带孩子上学,然后起早摸黑儿,到有关单位办事、到银行交款、办延居留,每天工作比较紧张。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大多数华人能将生意扩展至一定规模,确实来之不易。除了直接销售中国商品的,这里还有4家做餐饮服务的。华人在这里租房、租仓库,给当地人增加了收入,给所在国家交了不少税。

塞黑关税提高华商经营不利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05年6月2日,我再次来到贝尔格莱德70号中国商城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楼上楼下的商店多了、货多了,华人的车大了、仓库大了。3年前,我曾作为中国北京电视台的特约记者派驻南联盟工作,与这里的许多华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旧地重游,见到了许多老朋友,感慨颇多。

仅从表面上看,商城内人货川流不息,商品交易显得非常活跃,但与众多的华商接触后才知反差甚大。他们普遍反映,这里由于关税一涨再涨,特别是今年新增了PDV税种(批发税),在海关提柜时就要连同关税一同付清,导致华商经营不堪重负。一位来自北京的华商告诉我,前些年,在海关提一个装短裤的货柜,费用只有10多万第那(当地货币),合2000多欧元,而同样货值的货柜现在需要2.5万欧元,几乎翻了十多倍。塞黑驻华使馆商务处最近制订了一份中国商品的最低报价,使得进口关税在东欧国家中除克罗地亚外目前是最高的。一位常年经营玩具的浙江华商介绍,现在从国内发一个货值10多万到20万人民币的玩具货柜,仅关税加PDV下来就要11万人民币之多,如果所发商品是名牌鞋,每双需另加3个欧元。现在整个市场拖鞋断档,原因是税率太高。进来一货柜拖鞋,货值只有2万美元,而关税加PDV,再加海运费至少要3万美元才能进来,因此曾有人将整柜拖鞋丢在海关不要了,另外华商普遍反映提关难,以前最长为一星期,现在排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星期。总之,当地由于失业率高、汇率不稳、购买力下降,加之关税惊人、警察三天两头来市场检查,货流量明显减少。同时,华商的生意成本加大,需要的资金量大,商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小。市场上本身货多,竞争强烈,周边国家又由于货物运输关卡多,很难保证货畅其流,因此也很少到70号商城上货。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商城货量整体减少50%、集装箱整体减少50%。迫不得已之下,许多华商采取观望态度或到科索沃、波黑、克罗地亚、西非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

频繁检查已成家常便饭

如果说,旅匈华商在前段时间遭遇的联合大检查是空前之举的话,那么在塞尔维亚和黑山首都贝尔格莱德的70号中国商城,华商遭遇的频繁检查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华商反映,这段时间,当地海关、税收、工商等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有时整卡车的执法人员来到市场检查。这里无论华人人数、市场规模都无法与匈牙利相比,但检查的规模和处罚的程度却毫不逊色。就拿商城现在普遍使用的打款机来说,当地要求所有进口货物均以编号形式输入打款机,在销售中无论批发、零售必须使用,违者税警将给予处罚并封店。仅上星期商城内就有10多家商店因未使用打款机而被查封,并处以5~20万第那的罚款。我在市场见到以前认识的一位浙江籍朋友,他的商店就因为没有按规定使用打款机而被身着便衣的税警以顾客身份购货发现,最后被处以封店一个月并罚款11万第那的处罚。无奈,他只好将服装等商品挂在自己的店外销售。此前,执法人员都是当场将店查封,现在商会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按照法律规定,经营者若对处罚不服,可在5天内向有关部门起诉,改变了以往当场处罚的做法,维护了华商的权益。店铺租金居高不下70号商城是目前贝尔格莱德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地,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中国商城。该商城是国家在前南内战的非常时期动用了储户在银行的存款用于购买军需物品,战后为储户划拨的一块地建起的一栋房产,是作为对储户的一种经济补偿。建成后,因没人使用就一直闲置在那里。1999年以后,中国商人陆续到这里租房子作为办公司的经营地址。当初主要是便宜,一间18平米的房子只有几十个德国马克,一般都当仓库用,有些当仓库用也不放心,因为人不在这里,这是最初的情况。科索沃战争后,中国商品需求量迅速增大,一家家中国公司陆续开业,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商城。随着中国商人的增多,70号商城和周围的房价一涨再涨。现在商城内店铺租金均价都在2000欧元以上,付款方式至少是年付,还有些房东要求2~3年一次付清。房价升高的原因是供不应求,另外也有华商内部互相拆台的因素存在。当地人有了这份房产,一家老少足可以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但作为经营者来说,无疑成本加大,这些都是对华商经营不利的因素。最近在商城旁边一座由当地人投资建设的现代化设施颇为齐全的新式商城已建成,有可能抑制70号商城仍在攀升的房价。

潘切沃市场的华商

位于贝尔格莱德市北郊的潘切沃市场,定位为当地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因为有了这个市场,使这座小城车水马龙,充满了活力。

该市场至少有3000多个摊位,云集了中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南联盟等多国的客商在这里经营。其中中国商人有500~600人,分别来自浙江、福建、东北三省和四川。尽管市场经营设施和环境不尽完善,与贝尔格莱德70号商城相比显得有些简陋,但由于该市场定位是批发零售且是商品价位最低的市场,因此吸引了整个南斯拉夫及周边国家的客商到这里选购批发商品,交易异常活跃。

无论在哪个国家,市场永远是中国商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做贸易成了出国生存的主要手段。在这里常年经营的中国商人非常辛苦,他们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居留问题。因四川、东北某省的很多人都是以劳务输出名义出的国,他们所持的都是所在省签发的因公普通护照,免签来到南联盟。这些华商因在当地没办居留,仅靠免签3个月的入境时间差与海关周旋。按照移民局的规定,此种护照的持有者必须取得当地居留才能经商,否则一次入境只能停留3个月,逾期将会被警察盖黑章责令限期离境。所以他们为3个月的出入境手续绞尽脑汁。也有些受骗上当的事。有人自称有关系可以不用去人就能解决出入境问题,但我看到护照上所盖的入境章只有一半。这些华商再出境时,海关发现出入境章是假的,持照人因此被移民局扣留,给继续经商和回国都带来了很大困难,苦不堪言。现在这些华商都开始注册公司、申办长期居留,继续经商就合法化了。

在国外经商,首要解决居留,接下来就是必须具备经营场地——摊位。不少华人来此,因找不到摊位,往往早上两三点钟就要赶到市场上去占地方,有的甚至将车开到市场,索性晚上在车上过夜,否则去晚了常因摊位问题发生纠纷或打架。我在市场采访了几位从我国东北地区来此经商的女士,她们都是听别人说在南联盟经商好挣钱后,托人办理的出国劳务。出来时包括托人办护照等各种相关手续,几乎每人都花费了数万元,甚至还有借钱出来的。到了南联盟才知经济萧条,生意难做,加之摊位没着落,吃住条件又差。她们与老乡合住,一来安全,二来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我在她们的住地看到,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至少要住两人,除了睡觉的床外,所有空间堆的几乎全是货,包括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其生活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还有因公派持普通护照的华商,为了省钱不办居留权,在所在国生了小孩后,按照当地的法律,孩子的母亲没有居留权,小孩也就没有居留权,想带回国去给爷爷、奶奶看看却没办法出关,使馆对此也爱莫能助。因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携行儿童出入境的人,边防当局审查得都很严,主要防止贩卖儿童。有一次,贝尔格莱德一位上海籍华商回国接小孩,因为小孩的资料在父亲的护照上,其母带着小孩出北京边检时未能通过。尽管这位母亲带着父亲的护照,但按规定必须要持照人本人来才能带出去。结果做父亲的满心欢喜地等待孩子的到来,并购置了玩具,布置了新房,为享受天伦之乐做好了充分准备,就因一时疏漏没能如愿而沮丧。

在该市场众多的华商中,我所熟悉的来自四川大巴山贫困地区的华商刘乐举,是一位颇有经营思路的侨领,在南斯拉夫华人圈中有一定影响,现任南联盟华人华侨联合会副会长。1997年,他率先来到南联盟后,看到这里商机较多,想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在该县以劳务输出的形式组织了一批四川同乡来到这里经商闯市场,使这支队伍在异国不断发展壮大。刘乐举把大家组织成一个整体加以管理,同时依靠他的影响力到70号商城统一批货,因一次性进货量大,价格压得较低,回到住地后再分给大家,此举带动了同乡的生意,使大家普遍都挣到了钱。许多同乡都是以夫妻或兄弟姊妹组合走出大巴山,在这里辛勤经营,同时带动了当地的劳务输出。在以往的出国大军中,四川的华商几乎很少见到,因而这支“川军”在当地格外引人注目。据他们私下向我透露,来此经商后,除去所有开销,每年至少能赚10多万人民币。这些钱虽在当地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来自贫困山区的普通农民来说,这个数目已经相当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