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10

第10章 走进东欧(2)

2002年3月的一天,我和翻译接到塞尔维亚总理新闻办公室的邀请,参加由塞尔维亚政府举办的旅游招待晚会。当晚7点30分,我和翻译玛丽娜夫妇驱车一同前往位于新贝尔格莱德的五星级哈亚特饭店,在门口受到了身着艳丽服装的塞尔维亚姑娘的夹道欢迎。步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两边的介绍塞尔维亚旅游资源的灯箱广告展板。当我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些反映塞尔维亚民俗的美丽画面时,翻译走过来急切地拉了我一下:“你快拍,总理来了!”由于事先根本不知道金吉奇总理要来,虽慕名已久但当时却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我急忙打开摄像机,翻译则站在旁边向我悄悄介绍总理夫妇及各位官员。当时金吉奇总理身着黑色西服,头发花白,瘦削的身材,在众多官员面前显得非常精神。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金吉奇总理和应邀前来参加招待会的各国驻南联盟外交使节见面、交谈的镜头。陪同金吉奇总理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包括旅游部部长等在内的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及各国嘉宾近百人,我国驻南联盟大使温西贵夫妇也应邀出席。晚会的主题翻译成中文就是“恋爱塞尔维亚”,其目的是向各国外交官及新闻记者介绍塞尔维亚的旅游资源,以此激活塞尔维亚的旅游业。塞尔维亚在地理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必经之路,被誉为“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塞尔维亚民族非常好客,“好客”这个词在塞语中是“亲吻客人”的意思,因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科索沃战争前,该国每年有5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战争开始后,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至几万美元,因此,战后塞尔维亚政府试图以恢复本国的旅游业来活跃当地经济。随着宴会厅里响起悦耳欢快的塞尔维亚民间乐曲,晚会正式开始了,金吉奇总理、旅游部部长、旅行社总经理分别向各位嘉宾致祝酒词,并介绍塞尔维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政府制定发展旅游的最新计划等内容。拍完这些内容后,我突然想到,平时我们很难联系到总理,今天晚上应该是采访金吉奇总理的最好机会。但仔细一想,他能否接受采访,我心里没底,同时晚会现场高朋满座,我不免也有些紧张,于是就先与翻译商量。

我的翻译是一位塞尔维亚族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除母语外,还较熟练地掌握了汉语和朝鲜语,平时除了受聘做我的翻译外,每周还有几个晚上在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讲授中文。她的丈夫高兰新闻功底也较强,曾担任《越南劳动报》的特约记者,平时为我们外出采访开车。当我提出采访金吉奇的想法后,没想到首先遭到了翻译的拒绝。理由是,总理是塞尔维亚的高官,又是实权人物,不能随便采访,需要事先预约,履行手续。我与翻译沟通说,因为我们是在南联盟新闻部注册并领取了该国记者证的记者,况且今晚是应邀前来参加旅游招待会的外国记者,为什么不能采访?按我的想法,最多有可能今晚客人多,总理没时间接受采访而已。最终我还是说服了翻译,但翻译还是担心彼此之间有距离,怕总理不会轻易接受采访,只是勉强表示试试。采访思想基本统一后,她拿话筒,我扛摄像机,然后一起走到总理办公厅的一位女秘书旁说明了来意。这位秘书显得很热情,立即起身向总理汇报。出乎意料的是,金吉奇总理一听是中国记者要采访有关旅游的内容,很爽快地马上离开餐桌,来到我们选定的地方非常认真地就塞尔维亚旅游等话题回答了提问。

塞尔维亚消除了不安全影响

金吉奇总理表示,首先感谢中国记者对我们国家的旅游感兴趣。目前大家都愿意去安全、稳定的地方旅游休闲,不想去不稳定、不安全的国家,因为塞尔维亚此前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这里不安全。作为政府,我们会努力让大家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看法。目前已经消除了不良影响,我们已经从世界上影响不好的地方转变过来了,塞尔维亚成了让大家喜欢的地方,这是最大的成果。另外,我们正在恢复和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我们想通过改变交通条件,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资旅游,将旅游的企业逐步变成私人所有,让经营者得到利益后,他们就会努力完善旅馆、饭店、运动等各种休闲场所设施,这样才能发展旅游。政府已派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众多旅游机构,介绍塞尔维亚旅游景点,还有使馆、代表处的机构也负责介绍塞尔维亚,让他们了解塞尔维亚,了解有兴趣的地方,让他们来旅游,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我想,用这种办法通过政府的努力和个人的投资,能很快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在谈到塞尔维亚用什么办法发展新的旅游、新的旅游计划有什么新的内容时,总理说,首先是开发健身旅游。塞尔维亚有许多天然温泉、泥土等资源,很适合疗养,这是吸引客人来这儿的因素。另外就是发展狩猎,这样就更能吸引有此爱好的游人。还有特殊的旅游,如滑雪、登山、滑翔等需要发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马上就能发展,不需要很多资本,这是一部分人能参加的活动。同时我们要发展大家都能参与的活动,特别是一年四季都能开展的旅游,如冬天让本国人休闲旅游。塞尔维亚有几座很好的山,有的地方缺空中索道,另外旅馆也不够。塞尔维亚有几百万人喜欢滑雪,我们要在这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夏天旅游不一定都去海边,可以到山里旅游,为此要规划住的地方,这个计划将在2~3年内逐步实施。这样我们既有短期计划,也有长期计划。

当我问及塞尔维亚将用多长时间恢复旅游时,总理说,这需要一步一步发展,不能很快恢复。先说公路,这是最贵的项目,目前修1公里路需200万美元,还要看地段,这是主要障碍。如果游客不能顺利到达旅游目的地,这是最大的困难。所以我想5年内主要恢复交通,恢复高速公路,同时扩大旅游的地方,5年时间不算很长。我想另外一个方面,多瑙河旅游胜地可采取分段发展,有些地方可与其他国家合作,这样也会得到别的国家的帮助,比如我们与匈牙利已经签了合同。关于山区旅游,有些旅游资源和罗马尼亚接壤,可与罗马尼亚合作,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目前我们就宣传塞尔维亚健康场所已经与澳大利亚、德国联系好了,让他们的医生介绍塞尔维亚的疗养,通过两国协商,上述国家介绍的客人可以免费来治疗,所需费用由两国结算,用这种办法吸引患者前来治病。我们得到了钱,就能把其他旅游发展起来。另外,组织各种国际会议,逐步使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等城市成为国际会议中心。还有,南联盟是一个体育运动水平很高的国家,如篮球、排球、手球等,每年的国际比赛很多,我们要创造好的条件吸引赛事在这里举行,这是最好的机会。匈牙利有这样的地方,比如说布达佩斯,每年仅接待国际会议就能挣几个亿的美元,相信贝尔格莱德也有把一部分会议放在这里举办的机会。

采访至少持续了20分钟。采访结束后,翻译将我介绍给了金吉奇总理,他表示欢迎我们采访,同时欢迎更多的中国朋友到塞尔维亚旅游。真没想到,金吉奇总理这么平易近人,特别是在众多嘉宾到场的情况下,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竟如此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天的晚会现场,我们又采访了旅游部部长米罗萨沃列维齐先生、旅行社总经理米罗耶维齐女士等。

塞尔维亚政府大厦印象

如今,每当看到国际新闻有关塞尔维亚大厦的报道,我就觉得无比熟悉,因为金吉奇总理就在这里遇害。大厦位于贝尔格莱德革命大街的尽头,直接面对着大街而没有围墙。马路对面是绿树成荫的街心公园广场,后门紧靠着原铁托大街,正门对面两侧分别是南联盟国防部和司令部的高层建筑。这两幢黄色欧式的大楼,在战争中遭到了多枚导弹的袭击,千疮百孔,损失严重,被炸的现场清晰可见,至今都没有修复。再往远处是塞尔维亚文化中心等建筑。金吉奇总理的官邸我虽没去过,但去与他同在政府大厦工作的旅游部部长的官邸做过采访。旅游招待会后,我曾专程来到塞尔维亚政府大厦,进门时经过了严格的仪器安全检查和记者身份证件的查验,并经过与部长的电话联系,获得认可后才进入大厦内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我与塞尔维亚贸易旅游部副部长斯洛博丹久克齐就宣传塞尔维亚旅游协商并达成了初步采访计划,由塞尔维亚旅游部推荐著名旅游景点,我负责逐步向国内读者和观众介绍。后来由于我回国的原因,除了已完成南部科索沃边境哥帮尼著名滑雪基地、贝尔格莱德最著名的古城堡——卡莱麦克丹、贝尔格莱德步行街、巴尔干地区最大的圣萨瓦大教堂等部分景点的采访拍摄在国内播出外,其他均未能实现,现在想起来实为憾事。几年前,金吉奇总理还对恢复本国的旅游充满信心,如今他不幸遇害身亡,带着致力建设美好国家、恢复旅游的梦想离开了人世,不仅塞尔维亚人民怀念他,我作为一个曾与他有过采访接触的中国记者,对他的不幸去世表示惋惜和深深的怀念!

据悉,金吉奇总理遇害后,塞尔维亚政府发誓要捉拿凶手,警方先后抓获了众多嫌疑人,基本锁定此案为当地的精锐警察部队和他们的帮凶所为,其目的是推翻金吉奇领导的亲西方政府。可见该事件并非一般的暗杀活动,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较复杂的政治背景。特别是金吉奇一直亲美、亲德,并将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引渡到海牙受审,无论是当时的国内舆论还是后来遭暗杀,现在分析起来不能说没有关系。就在金吉奇遇害的前一个月,曾有一辆大货车撞向金吉奇的车队,他侥幸避过。他当时表示,这是由于政府致力于打击有组织罪案,自己才受到不法分子报复。

金吉奇在塞尔维亚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从2001年4月逮捕米洛舍维奇,到2001年6月引渡米洛舍维奇,再到后来的审判米洛舍维奇,他都十分卖力,大有置米洛舍维奇于死地之势。在南联盟很多人看来,金吉奇和后来担任南联盟总统的科什图尼察一起出卖了米洛舍维奇。米洛舍维奇任南联盟总统期间,金吉奇是政府的反对派人士。1999年南联盟遭到北约轰炸的时候,金吉奇逃离贝尔格莱德,躲到较为安全的黑山共和国避难。

据塞尔维亚的朋友告知我的最新消息,目前杀害金吉奇总理的凶手已被抓获,正在法庭接受审判,佐兰·金吉奇遇刺案的主审法官当庭宣读了被指控刺杀金吉奇的犯罪嫌疑人兹韦兹丹·约万诺维奇的一份供词。兹韦兹丹·约万诺维奇今年38岁,是“红色贝雷帽”的指挥官,当时就是他向金吉奇开了致命的一枪,他是从一幢离塞尔维亚政府大楼很近的建筑物的窗户处开枪打死了金吉奇。凶手还交代,是米洛拉德·卢科维奇告诉他“必须杀死金吉奇,以阻止更多的人被送到海牙战犯法庭”。塞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其中有13人直接参与了谋杀行动,另外23人是暗杀行动小组的成员。塞尔维亚政府最后认定米洛拉德·卢科维奇是金吉奇案主谋,然而这个曾任“红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指挥官的案犯至今在逃,目前缺席审判。

我所见到的外国总统

在我出国工作期间,有幸采访过两位外国总统,他们就是匈牙利共和国前总统根茨和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科什图尼察。

对根茨总统的第一印象

1999年10月,我担任匈牙利《欧洲之声》报社的常务副总编,主持报社的日常采编工作。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前夕,我接到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陈国炎先生的电话,说是有一场招待会将在使馆举行,拟宴请各国政要及使节,因为我是专业记者,特请前来采访并负责帮助摄影、摄像。于是我提前准备好摄像机、照相机等器材,如期赶到使馆。陈国炎大使悄悄告诉我,匈牙利共和国总统根茨马上就到,让我不要离开。起初我想,国家总统要来,一定很神秘,且随员一定很多,担心不好接近。晚上7点50分左右,当各国驻匈使节和匈牙利6位部长陆续抵达后,根茨也乘车到达使馆门前,我随陈大使在使馆门口迎接并拍摄总统和大使见面的镜头。总统独自乘坐一辆车,没有警车开道,只有一名贴身保镖跟随,陈大使陪同总统走进宴会厅。宴会是自助餐,用餐嘉宾较多,根茨总统也和大家一样非常随意,拿起盘子挑选喜欢吃的中国饭菜,这一下子打消了我原来的紧张心理。根茨总统一边吃饭,一边与使馆工作人员及当地华人谈笑风生,我便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些场面。经陈大使引见,我来到了总统面前,就中匈友谊等话题进行了采访。出国以来第一次见到该国总统,真没想到他外出竟是这样轻车简从。根茨总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短暂的见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我从一家专业彩扩店取出照片在地铁里独自欣赏时,被与我一起乘车的一位匈牙利老太太看到,她情不自禁地要求看看,动情地看着根茨总统的照片并亲切地叫着总统的名字,这足以说明根茨总统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外国元首来匈牙利访问都是在市中心的英雄广场举行欢迎仪式。警卫人员在欢迎区域四周拉一条绳子,作为警戒分界线,市民则可以在广场警戒线外观看仪式或任意拍照,一切都显得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回国后,我一直未能见到我国前驻匈牙利大使陈国炎,但在2004年9月中国宁夏举办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竟意外地见到了作为宁夏政府顾问应邀前来的陈国炎先生!当我用匈牙利语问候他时,他感到非常亲切,没想到在宁夏居然能见到昔日在匈牙利时的老朋友。

平易近人的科什图尼察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