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源
27404400000030

第30章 寂寞是一种考验(1)

一个年轻的小号手被征召上战场。在战场上,他日夜思念着美丽的未婚妻。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里,却发现由于有人误传他早已战死沙场,未婚妻已经跟别人结婚了。

小号手痛苦至极,决定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旅途中,陪伴他的只有那把小号。他途中吹响小号,号声忧伤而凄婉。

有一天,小号手来到一个国家,国王听到他的号声,便召他入宫询问说:“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忧伤?”小号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国王听……

想像力丰富的读者一定认为结尾一下子就可以猜到:国王很喜欢小号手,看他才智非凡,便将美丽的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小号手和公主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其实结尾并不是这样的,此故事选摘自《101个年轻人要懂的哲理》,作者陈书凯为小号手设计的是这样的命运,或许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国王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小号手吹号,让所有人都来品味号声中的忧伤。日复一日,小号手不断地吹奏,不断地讲述,人们不断地倾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聚拢来默默地听着。就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号手的号声已经不那么忧伤哀痛,而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机勃勃了。

两个结尾迥然不同,在前一个结尾中,国王富于同情心,将女儿嫁给了不幸的小号手,但这只是暂时的“输血”;在后一个结尾中,国王除了同情心之外,更富于智慧!

他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小号手:每个人都会遇到忧伤、挫折和苦难,这时候人也会感到特别的寂寞,特别的脆弱,但是如果学会忍耐,学会坚持,就可以摆脱忧伤,走向欢乐的命运。

其实,每个人都应为自己设计这样的命运,寂寞的投资者们更应该为自己设计这样的命运。

2009年各类股吧里特别流行一句网络用语:哥炒的不是股票,是寂寞。这句话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读出了所有投资者的心声——寂寞。

寂寞的本义是孤独清冷,反映的是百无聊赖的心境,是自我的缺失,而又带有自嘲的味道。倘若把它放在股票市场上,正好符合投资者的心境。

炒股是件寂寞的事情,信息时代,股票买卖不用跟人交流,一个人静静地分析,静静地选股,独自得意,独自伤神,独自舔舐伤口,然后静静地告诉自己以后不能再犯……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一种动物——狼。

命运注定,狼将处于孤独、荒凉和寂寞中。在无边无际的荒原,它们任凭风吹雨打,默默地向前疾驰,偶尔仰天长啸,仿佛要撕裂夜晚的暮色。在这样的寂寞中,它们只有学会忍耐,盘踞荒原一角,养精蓄锐,屏息以待,因为它们知道,终究会有一个机会令它们的激情与体能全面爆发,而那一瞬间勇猛的一击,会将它们定格在不败之地。

罗宇在《狼道》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狼的自述:“我并不是为了失败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的血管里根本就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我不是任人鞭打的羔羊,我是雄狮,不与羊群为伍。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传染。失败者的屠宰场不是我命运的归宿。”

股票投资者和狼一样,寂寞的血管中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他们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被认为这是羊群中的瘟疫,不能被它传染。他们即使被伤得体无完肤,也只会独自在黑夜中自己舔舐伤口,反思错误。

寂寞,一方面像海浪一样打击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又像雕塑家一样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想成功,就得忍得住孤独寂寞,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成功的人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寂寞的辛酸史。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很多成功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长期默默无闻的行进和苦苦的奋斗。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窗下无人过,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人羡慕成功者,关注他们头上的光环,却很少去了解他们的过去,他们的奋斗历程。

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马克思,被社会主义国家及人民视为最伟大的人,但其一生却坎坷不平,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但研究的却是社会主义,他被他的政府视为叛逆、眼中钉,他被这个国家驱逐,到那个国家又遭驱逐,他一生穷困潦倒,不被世人所理解,他的大部分生命都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的。但他从未放弃他的理论、他的信念,他把痛苦留给了自己,却把幸福让给了别人,他不仅是一位成功者,更是一位伟人。

著名的世界画家梵·高,将毕生心血投入到绘画事业中,以至于一生都与孤独、寂寞相伴。他没有朋友,也很少有人关心他。更可悲的是,在他生前没有一幅画卖出高价。他的画画得不好吗?不!是他的画超越了平凡,超前了时代,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艺术水平去欣赏它。他一生穷困潦倒,又在穷困中死去。但后人却记住了他,他的画更是价值连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他的一生如同他画笔下的向日葵,一生寂寞,一生执着,一生等待……

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寂寞的呢?不光是因为奋斗的过程孤独,也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股市中的“一人赢,二人平,七八亏”的格局也因此而形成。从而也注定了,能在证券市场中保本甚至获益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同时也注定,这些掌握真理的少数派必然是孤独和寂寞的。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高手永远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的天赋和武功境界非一般人可以达到;在证券投资行业里,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者,因为他们常常要做和绝大多数人相反的操作。这就注定了炒股需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更通俗地说,就是脱离大众的思维模式。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孩提时代,就深知合群从众的重要性。特立独行,就会失去朋友,受到身边人的嘲弄。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和羊群效应,因为至少这样不会被边缘化。

但是,做其他行业,可以碌碌无为,可以把自己淹没在群众里,虽然不会成功,即使是失败,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然而在证券投资行业,绝不可以跟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否则,自取灭亡。

试想,当股市里的大多数人都看好股市或某只股票,大家都抱着大赚一笔的心态重仓进场,请问,还有谁敢来接盘!相反,当大多数股民都已经不看好后市,视股票如瘟疫,争先恐后地抛售离场,那么,成交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股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但大部分人此时仍如惊弓之鸟,如果这时候自己也人云亦云,随大流,当然就会错过抄底的大好机会。

总而言之,如果投资者思维模式和大众趋同,这就决定了他的操作是在高位入市,低点割肉,思维模式就注定了他会成为“二八定律”里的大多数。

因此,要在股市中生存,投资者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和提高准确的判断能力。当然,纯粹为了与众不同而标新立异,是极其危险的。从博弈的角度看,同一事情,多空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加息和农行上市这两件事,多空双方就可以做出完全背离的结论。投资者必须有自己合理的解释为何做多的大众或做空的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换言之,投资者对于事物的判断不应以事物发生在何种环境下来定,而应该着眼于事物本身所代表的内涵。这样,才是真正的思维独立。

众城在《一个操盘手的心得》中就说道:“能发现机会赚到大钱者必定要在众人皆不认同、皆不看好的幽暗隧道中,必须要经过一段苦旅而艰难前行。稍微耐不住点寂寞,活一下烦乱的心绪,而失去了从事独立判断所必需的一份淡定和从容,都有可能动摇和怀疑对真理的信念基础,更有可能同难得的盈利机会擦肩而过。”

的确,很多老股民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明明自己的独立判断是正确的,但因为不同于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观点,曲高和寡,也得不到身边人的肯定与附和,所以,首先开始怀疑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接着又强化大多数人观念认同的基础、弱化自己正确认识的理由与依据,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外人轻易地改变了自己已经深思熟虑而决定下来的主张,同时也不得不为此埋单。

为什么每个人都了解“二八定律”,每个人都知道巴菲特的逆向思维,但却在实际操作时仍旧要和身边的大多数保持一致呢?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投资者的这种心理,就相当容易“体谅”了。当投资者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观点不一致时,他内心会从正反两面衡量得失:如果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别人都赚了,自己却一个人品尝“苦酒”,身边的人一定会嘲笑自己愚蠢、不听他人忠告,要知道,自尊心的蹂躏和自信心的践踏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压力。所以,投资者认为自己应该和多数人保持一致,那样即使多数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大家一起输,这种后果比起自己一个人输要好过得多。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就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可见,一个投资者要耐住寂寞、保持独立的思维并不是像说起来那么容易,真正付诸行动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