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源
27404400000027

第27章 对“恐惧”说不(2)

人们第一次看见骆驼时,对这种庞然大物感到十分恐惧和震惊,都吓得纷纷逃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地发现骆驼的脾气温顺,便壮着胆子,勇敢地接近它。过了不久,人们完全明白骆驼这动物根本没一点脾气,于是便瞧不起它了,还给它们装上缰绳,交给孩子们牵着走。这说明,熟悉和了解事物能消除对事物的恐惧。对于投资者而言,熟悉和了解股票的专业知识,理性认识市场的基本面,就是对无知对症下药,就是治疗“恐惧”的根本良方。只要投资者了解市场的趋势,就不会感到困惑和恐惧,因为,所有的困惑和恐惧都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者说不了解所造成的。只有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得出的结论,才能够成为自己进行投资的信心和依据,道听途说的只会扩大损失。

提高自己对股票的认知能力,是治疗“股票恐惧症”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学会提高对未来趋势的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万全的措施,也可以增强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同时,投资者要努力培养乐观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生活中有意识地利用艰苦环境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在股市中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变得惊慌失措,而能沉着冷静,机智应付。这正是提高应变能力的捷径,当然也是克服恐惧的重要方法。

一位有着多年治疗“股票恐惧症”经验的心理学家,给投资者提供了这样一份操作性强,且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1把心中恐惧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

只有控制了情绪才能赚钱,要控制情绪,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情绪。第一步骤就是把自己对某种情况的想法和感觉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如“我怕股价会跌得更深”,“股价还会继续下跌,我亏的钱永远翻不了本”,“我怕太太发现我亏那么多,会怎么样”等等。把真正的感觉写出来,因为这些感觉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操作,写出来反而较易掌握。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把一件事情最糟的结果大声说出来,包括写出来,这件事就不像它在内心翻滚时那样糟糕可怕。因为表达出来后使人能以更实际的眼光认识它们,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不如想像中的可怕。情况明朗化,才能衡量实际,才会认清在股市亏钱并非世界末日,而且自己绝对不会是第一个碰到这种情形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2专注于事实,不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即使在生活中,人们也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引导。即便是错误,也总是会找许多借口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从而最终被自己的情绪所误导。其实,不管做什么决定,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可能以事情的“真相”为基础。股价下跌时,每个人都衷心期望股价还会涨回来。但是,脑中没有判断,心中仅剩愿望,愿望也只能落空。

3列出利多和利空因素

一份客观的书面报告摆在眼前,就有材料可供检讨和思考。这样做出来的判断,一定胜过脑海中时起时落的混杂念头。书面报告中,可以列举所有的利多和利空因素。要记得,每当害怕时,这种情绪就会催促投资者立即摆脱险境,思想也会往坏的方面钻。所以,必须尽量集中脑力思考情况中好的一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投资者可以把一张纸划成两栏,分别标明“利多”和“利空”因素,以便好好想清楚。把表格浏览一遍,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然后放下资料,隔一阵子再检讨。毕竟花费几分钟周详考虑,不会造成什么损失,而草率的决定,却可能使自己付出昂贵的代价。

4培养客观的观察力

要在股市中有好的表现,就必须能见人所未见。但是,当人们沉溺于某一种情况时,会丧失对整体情况长期的判断。由于股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更容易夸大股市波动的幅度,而且,恐惧感会使人们目光狭隘。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强近自己扩大视野,这个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看得远:不要只看股市眼前的涨跌;另一方面要看得广:从更广的经济及金融角度去思考股市问题。

上述的做法,将目光的焦点集中在事实上,写下来、评量正反因素和提高预见性,都可以协助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恐惧感,进而做出更理性、更好的决策。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克服恐惧的前提——“正视恐惧”。大跌之下,许多投资者的直接反应往往是痛哭庄家无良、政府利空政策太过频繁等等,少有投资者能深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要知道,市场永远是对的,如果亏了,一定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操作方式。因为,在复杂的波动行情下,人性的贪婪或恐惧往往显露无遗,两者的交互作用常常让投资者一再违反操作纪律,一错再错。如果说,诸如投资环境之类的客观原因仅凭投资者个人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个人操作方式和操作纪律的失误却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的。而投资者只有承认和正视自身的贪婪和恐惧,才会认真考虑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才可以减少失误,走向成功。

台湾著名投资人陈进郎认为,“恐惧”和“贪婪”是驱动股票市场的主要力量。股价节节盘升和连连败退,都是恐惧和贪婪的结果。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高风险与恐惧、高收益与贪婪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孪生兄弟,无法分离。而对风险的恐惧和对收益的贪婪也正是人之常情。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充满了投资者的脑袋。惧怕和贪婪使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跌宕起伏。当恐惧和贪婪心理出现在不恰当的时间会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常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底部踏空,错失机会,追涨杀跌是恐惧与贪婪形成的典型后果,也是大部分散户亏钱的“致命伤”。

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尔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生时间是难以预料的,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测。因此,投资者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去。投资者的目标应当是相当适度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正是巴菲特的著名投资理论。巴菲特这种典型的逆向思维与从众心理正好是相对应的,与逆向思维投资理论的提出者——美国著名投资分析家尼尔的“大多数人一致的看法往往是错误的”观点却是一致的。据尼尔调查研究分析:当一种观点被多数市场参与者接受后,它常会走向极端,以多数人进行操作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增加。在股市中则表现为:当少数人看多的时候,市场还不会发生质变,当发展到多数人都看多的时候,市场就发生质变了,熊市也是如此,股市不断下跌,整个市场笼罩在恐惧的氛围当中,交投冰结,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发生转折,成为投资的最佳时机。所以,巴菲特和尼尔认为:当市场上群体的观点、认识、方法思维趋向一致的时候,应采取反向操作。因为当所有人想法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恐惧并不是只有消极意义,恐惧本身是一种情绪,是人类在外界未知无限而自己认知有限的无奈处境之下产生的不安全感。恐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预警信号,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贪婪也是同样的道理。至于恐惧和贪婪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如何处理及运用自己的这种情绪。

巴菲特这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正是对“恐惧”与“贪婪”最成功的运用。但可惜他这句广为人知的投资名言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高妙,更遑论运用得当了。此因素主要在于,投资者学习巴非特的操作方法而又缺乏坚持估值标准的耐心等待,缺乏坚定拒绝诱惑而不改变买进、卖出的原则。在投资时,投资理念“三心二意”,左右摇摆。再加上因追随市场而贪婪,又因追随市场而恐惧,以致丢失了“投资原则”。

可见,在恐惧和贪婪的钢丝上获利,非艺高者莫为之。“恐惧”和“贪婪”并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钟摆的两极。它们如同利剑的双刃,推之极端,都能斫丧人性。所以,把握“恐惧”与“贪婪”的尺度和踏准节奏是制胜的关键。而良好的心态,则是关键中的关键,离开这一条去谈防范风险和赢利都是纸上谈兵。

1929年10月24日,美国金融史上的“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变换。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面对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推行新政的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作为一名强有力的领袖,他的这句名言响彻历史:“我们惟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八十年后,百年老店美国通用不堪承受金融海啸的压力,于2009年6月1日宣布申请破产。奥巴马则在白宫发表“汽车讲话”,声称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因为老通用走向消失,新通用即将诞生。

“我们惟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抓住了经济危机的信心根源,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惘,也让美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 把在之前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了银行。

“哀莫大于心死”说的是人面对恐惧时的一种极端情况,但只要在面对恐惧时保持一分信心和乐观,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心魔和恐惧。奥巴马言称“美国梦”——通用的破产不是美国梦的衰落,而是美国梦的新生,同样增强了美国公民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疫症的蔓延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治疗,恐惧的蔓延则往往让领袖们束手无策。罗斯福和奥巴马都明白,只有让民众认清恐惧背后的非理性才能根除恐惧的传播。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摒弃害怕受伤、畏惧挫折的心理,摆正心态,以一颗健康有力的心尝试生活,明天才会有更好的开始。股市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克服恐惧的心理才能有机会分享到成功的果实。

没有风险的投资市场是不存在的,惟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