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茅山故事之千年旱魃
27394400000002

第2章 :往事

傍晚,林木坐在房屋前见到远处一个黄色的身影飘忽不定,缓缓的向着茅屋走来,便知道是师父回来了,顿时大喜,边跑边喊道:师父你回来啦。

走到老道面前才看清楚,老道扛着一个麻袋,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些什么,林木睁着水汪汪的眼睛,一脸天真无邪的问道:师父你麻袋扛着什么?

老道看着比同龄人懂事的林木,宠爱的用手摸了摸林木的头,还不是给你臭小子买生日礼物和入门道具啊,早上为师起床上山打猎到镇上去换点钱给你做了一件道袍,买了一些你入门的道具,说着师徒两便走到了茅屋内,老道坐在床上林木则是拿出劣质的茶叶,给老道泡了一杯茶,放在了床头,并继续听老道讲。

明日便是你五岁的生日,也是你正式入我茅山门下之时,今晚你在灶头抓两把“灶灰(注:灶头生火留下的灰,农村人应该知道)”放在木盆里,拿两个鸡蛋放在里面,用灶灰把鸡蛋覆盖掉,说着便递给了林木两张“符咒”,把符咒放在被覆盖的鸡蛋上面,点起三炷香放在木盆里,放在祖师爷灵位前,然后静跪到香烧完为止,明日好正式入咱茅山派!

老道喝了口茶,继续讲道:如今明日你就要正式加入咱茅山门下,有些事情也该跟你讲了。徒儿,你可知咱茅山派的来历?

林木则是摇了摇头,

老道喝了口茶说道:“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他编写的《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吴筠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得到唐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

到了北宋,咱们茅山渐渐衰落,而如今就只是剩下了咱师徒两人,而其他的门派像龙虎山那些,几乎已经不存在了,而老夫则是茅山第四十五代掌门:“黄贾坤”,你师公是“王道孟真人”当初他为元帝祈雨驱蝗,才得到“真人”的封号。

林木咂了咂舌,心想原来自己祖师爷原来是那么的厉害,随即便问道,师父,如今我师公还在人世吗?

老道听后,一脸的黯然,皱着眉头,良久,一声叹息!缓缓的讲到:当年如果不是我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学会了茅山术就什么脏东西都不怕,独自一人去对付那些畜生,你师公如今可能还在人世,说完有又是一声叹息,都怨我啊!

唉.往事,不提也罢!

林木虽然很想知道当时的经过,但看老道不愿提起往事,便不再多问,师徒两人陷入了沉默,良久,林木突然恍惚想起来中午遇到的事情,便把经过一一的告诉了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