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病理学基础
27364700000003

第3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

学习目标

1. 掌握萎缩、化生、变性、坏死、肉芽组织、机化的概念;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及类型;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2. 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类型;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创伤愈合的类型和骨折愈合的过程。

3. 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机体内的组织和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刺激,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以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抵御刺激因子的损害,以维护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当各种有害因子刺激作用的种类、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细胞、组织的适应能力,便可引起细胞、组织的损伤。轻度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当有害因子消除后,受损伤的细胞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仍可恢复正常。严重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最终可导致细胞的死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是疾病过程中相继出现的,没有损伤就不会有修复。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指细胞、组织、器官能够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一、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atrophy)。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萎缩与年龄有关,如青春期胸腺的萎缩;停经后卵巢、子宫、乳腺的萎缩。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几乎所有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

病理性萎缩是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组织、器官物质代谢障碍的结果。病理性萎缩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营养不良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常见于长期不能进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因蛋白质过多消耗或摄入不足而引起。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时肾小动脉硬化等患者,由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

(二)废用性萎缩

久病卧床时肢体、组织、器官长期不活动,功能减退引起的萎缩。

(三)神经性萎缩

神经对组织、细胞代谢有营养调节作用。神经损伤后,使组织、细胞的神经营养调节功能障碍,代谢降低而发生萎缩。如脊髓灰质炎患者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所支配的肢体肌肉萎缩。

(四)压迫性萎缩

组织器官长期受压可引起萎缩。如尿路梗阻时因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引起的肾萎缩。

(五)内分泌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是因内分泌功能低下而引起的靶器官萎缩。如因垂体肿瘤或缺血坏死等引发的肾上腺萎缩,严重时还可致甲状腺、性腺和全身性萎缩。

萎缩的病理变化,肉眼观,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镜下观,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胞质与胞核均较深染,间质结缔组织可出现增生。

萎缩是一种适应性反应,病因消除后,萎缩的组织、器官可恢复正常。萎缩的组织、器官适应性降低,代谢水平降低、功能障碍,如脑萎缩可致智力下降,肌肉萎缩可致收缩力下降。

二、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肥大(hypertrophy)。肥大的细胞细胞器增多,功能和代谢增强,并有代偿作用。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类。

生理性肥大是由于局部组织的功能和代谢在生理状态下增强而引起的肥大,如子宫妊娠时的增大、运动员发达的肌肉等。

病理性肥大是细胞在各种病理性因素作用下引起的肥大。肥大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增强。如高血压患者因心腔功能负荷增加引起心肌肥大属于代偿性肥大;前列腺肥大患者因激素的作用引起的肥大属于内分泌性肥大。

三、增生

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而引起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hyperplasia)。增生是各种刺激引起细胞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增生可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是为适应生理的需要而发生的增生,如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增生。病理性增生可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再生性增生

具再生能力的组织当发生严重损伤时,可通过细胞的再生而修复呈原结构和功能。如肝细胞损伤后的再生、溶血性贫血时的骨髓再生等。

(二)代偿性增生

代偿性增生是病理过程引起的增生,如低钙血症引发的甲状旁腺增生。

(三)内分泌性增生

内分泌性增生是内分泌激素变化引起的增生,如妊娠期的子宫,哺乳期的乳腺,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的增生。

四、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性质相似的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metaplasia)化生。而转变过程并非是由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增生分化而成。化生常见两种类型:被覆上皮化生以鳞状化生最常见,见于吸烟者的支气管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

腺上皮组织的化生也较常见,慢性胃炎时胃黏膜腺上皮转变成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

化生虽然是机体对有害慢性刺激的适应过程,如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的鳞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局部抵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减弱了黏膜的自净机制。另外,化生的上皮可发生恶变。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变性

变性(degeneration)是由于实质细胞或组织受损而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形态学变化。变性的细胞、组织的功能往往降低,多数变性是可复性损伤,当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严重的变性可发展成为坏死。变性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变性有以下几种。

(一)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是细胞受损最常见的一种早期变性。主要见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细胞,如肝细胞、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及心肌细胞等。

1.原因 常见于各种感染、中毒(如砷、磷中毒)、缺氧及高热等。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使细胞内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障碍,或因细胞膜受损使其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细胞内钠、水增多所致。

2.病理变化 肉眼观,发生细胞水肿的组织、器官体积肿大、包膜紧张、颜色灰白、混浊无光泽,似开水烫过的一样。切面隆起、边缘外翻,又称混浊肿胀。镜下观,细胞水肿、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量粉红色微细的颗粒。当细胞水肿进一步发展时,可见胞体肿胀更明显,胞质清亮、淡染。当发生细胞重度水肿时,细胞膨大呈空泡状,又称气球样变性,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3.结局 细胞水肿是一种轻度的变性,肿胀的组织、细胞功能可降低。如心肌浊肿时收缩力减弱。病因消除后,细胞能量代谢恢复,潴留的钠和水被排出,细胞恢复正常。若病因持续作用,细胞功能严重下降,可使细胞发展为坏死。

(二)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是指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中。常见于肝、心、肾等脏器。

1.原因 引起脂肪变性的原因有长期贫血、持续淤血或缺氧,严重感染,四氯化碳、磷或氯仿等中毒,以及营养障碍等。上述有害因素可引起细胞脂肪代谢障碍。干扰或破坏细胞脂肪代谢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1)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超过了肝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运输出去的能力,脂肪便在肝细胞中蓄积,如在饥饿状态或糖尿病患者糖利用障碍时,机体从脂库中动员大量脂肪,其中大部分以脂肪酸的形式入肝,使肝合成脂肪增加。

(2)脂蛋白合成障碍,以致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3)脂肪酸氧化障碍,在缺氧、感染、中毒时可使肝细胞受损而对脂肪的利用下降。

2.病理变化 肉眼观,脂肪变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淡黄、边缘变钝、质稍软、切面隆起,触之油腻感。严重的肝脂肪变性又称脂肪肝。心肌脂肪变性常见于严重贫血。其体积轻度增大,在心内膜下可见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红色相间排列,似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

镜下观,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者可充满整个细胞,并将胞核挤到一边,很像脂肪细胞。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制片的过程中脂肪滴被酒精和二甲苯溶解而呈圆形空泡状。

3.结局 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脂肪变性的程度。轻度的脂肪变性对细胞的功能影响较小,严重的脂肪变性可以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脂肪变性也是可复性病变,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如肝细胞严重的脂肪变性,可导致肝细胞逐渐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三)玻璃样变性

玻璃样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是指在细胞内或组织间质出现均匀一致、红染、半透明状的毛玻璃样蛋白性物质,亦称透明变性。是十分常见的变性。玻璃样变性常见有三种类型:

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常发生于增生的结缔组织内,如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等。肉眼观,玻璃样变的组织呈灰白色、半透明、质地致密,坚韧、无弹性。镜下观,胶原纤维肿胀融合,失去纤维性,形成均匀红染的梁状或片状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发生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胶原纤维肿胀融合,糖蛋白沉积于胶原纤维间所引起的。

2.血管壁的玻璃样变 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患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由于高血压病时,细小动脉持续痉挛、缺氧,使血管内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透过内膜浸润管壁。先在内膜下凝固成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进而波及血管壁全层,使管壁增厚、变硬,弹性下降,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称为细小动脉硬化。

3.细胞内玻璃样变 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无结构、红染物质的现象。常见于肾炎或其他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等、均质无结构、红色的玻璃样小滴。这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过多的蛋白质所形成。

玻璃样变性一般为不可复性。其影响取决于发生的部位。如细胞内玻璃样变性,一般不影响细胞的功能。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其功能往往降低。其组织收缩、变硬,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如关节瘢痕玻璃样变性,可使关节活动受限。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使管壁变厚、变硬,管腔狭窄,可引起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致使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或坏死,甚至继发扩张而破裂出血。

二、坏死

坏死(necrosis)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的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是不可复性的病变。在多数情况下,坏死是由变性发展而来的。少数情况下,由于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如高温、强酸、强碱等,组织、细胞严重损伤直接发生坏死。

(一)原因

任何损伤因素的作用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和作用时间,能使受损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都能导致坏死。引起坏死的原因很多,其发生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常见有以下四种:

1.局部缺血 局部缺血可引起组织、细胞缺氧,使细胞的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组织、细胞变性,逐渐导致坏死。如冠状动脉缺血,可引起心肌梗死;某些长期卧床的患者,骶尾部皮肤因长期受压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褥疮。

2.生物因素 某些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时,所产生的生物性毒素,可破坏细胞的酶系统,使组织、细胞发生严重代谢障碍而引起变性、坏死。

3.理化因素 某些理化因素可以直接破坏组织结构或使组织、细胞发生代谢障碍而引起坏死。如创伤可破坏组织的正常结构,血管和神经断裂,使组织发生严重代谢障碍而发生坏死;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和凝固而使组织坏死;低温可使细胞内水分冻结、酶活性被破坏而引起坏死;放射线可破坏细胞的酶和核酸而使细胞坏死;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酶变性而引起坏死等。

4.神经损伤 神经的严重损伤可使组织的营养调节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的坏死。如麻风病的患者胫、腓神经受损后,可引起足部坏死。

(二)基本病理变化

刚发生坏死的组织、细胞其形态结构与坏死前基本相似,此时在光镜和肉眼下很难检查到坏死的组织、细胞,只有坏死发生若干小时后,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大量酸性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引起整个细胞结构的破坏,出现自溶变化明显时,光镜下才能辨认出形态特征。

1.细胞核的变化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

(1)核浓缩:由于细胞核脱水使染色质浓缩,染色加深,核体积缩小。

(2)核碎裂:核膜破裂、核染色质崩解成小碎片并分散在胞质中。

(3)核溶解:在DNA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染色变淡,以致仅能见到核的轮廓。以后染色质中剩余的蛋白质被蛋白溶解酶分解,核完全消失。

2.细胞质的变化 坏死细胞的胞质微细结构破坏,呈红染细颗粒状或均质状,进而发生凝固或溶解,最后细胞质破裂,整个细胞轮廓消失。主要由于胞质内嗜碱性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使胞质与碱性染料苏木素的结合减少,而对酸性染料伊红的亲和力增加使胞质红染呈嗜酸性。

3.间质的变化 间质的变化出现较晚,在各种酶作用下,使基质解聚、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或液化。最终坏死的胞核、胞质及间质全部崩解、组织结构完全消失,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在组织、细胞坏死的早期,其外观也常与原有组织相似,肉眼不易识别。临床上把这种确已失去生活能力的组织叫失活组织。肉眼识别坏死组织,对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预防感染,促进创伤愈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失活组织特征:①外观无光泽、较混浊;②无血液供应,故局部温度降低,血管无搏动,在清创术中切割失活组织时,无血液流出;③失去正常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④失去正常感觉及运动功能等。上述各点并非失活组织的绝对指征,因此要全面观察,综合判断。

(三)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坏死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凝固,变为灰白或灰黄色、干燥、坚实、混浊无光泽的凝固体,称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脾、肾等脏器的缺血性坏死。肉眼观,坏死灶呈灰白或灰黄色、干燥,其周围出现一暗红色出血带。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观,坏死组织较早期可见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轮廓仍可保存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