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2734500000026

第26章 剧中人物对现实社会的启发

八、剧中人物对现实社会的启发

观众:您好,郎教授。请您用轻松的语气分析一下,如果把许三多、成才、史今、高成和袁朗等这些故事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的团队和企业当中,他们是否还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适合做什么职业?

郎咸平:问得很好。曾经也有人问我,放下该剧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震撼不谈,能不能结合许三多的人生经历来谈企业管理。他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即如何运用《士兵突击》来管理企业,而没有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我要给急功近利的人一个当头棒喝。你们不要把剧中主角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考虑,因为这几个主角都具有悲剧性。

举个例子,史班长在部队里待了7年,可还是退了伍。他只是一个一级士官,在部队里面的经验,他带不走。因此这7年来,虽然他为部队付出了很多,为了自己的理念提拔了很多人,但最后几乎没有回报,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史班长放在企业里来考察。像他们这样的人,不是人才,却是我们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如果员工都能像他们一样,把每份工作都做好,企业能不发展壮大吗?我再讲讲另一个话题,我国劳工薪水低,可劳动成本非常高,为什么?劳工缺乏敬业精神。所以像《士兵突击》中的几个人物,他们表现出的一个共同品质,就是精益求精,把每一步工作都做好。这也是对我们企业管理的启发。

观众:成才追求名声虚荣,许三多选择做有意义的事,他们追求的价值观不同。受这部电视剧启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面,您认为我们年轻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郎咸平:对成才与许三多,我不这样简单理解。表面上看成才与许三多个性截然不同,一个投机取巧,一个苦干实干,但是他们几乎囊括了年轻人所有的个性。在今天的社会,无论你做这两个人中的哪一个,都不可能成功,除非能获得机会。我觉得这是最沉痛的,就像许三多,如果没有袁朗的关注,他也许又回到小五班当卫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