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介绍
学名:Narcissus tazetta
别名:天葱、配玄、水鲜等
科属:石蒜科水仙属
产地: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在我国的野化分布相当广泛。
形态特征: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鳞茎卵圆形。叶片粉绿色,宽线形,顶端钝。伞形花序,花多于4朵;白色,芳香。平展或下倾;花被管细,绿色,近三棱形,裂片倒卵形,平展;副花冠浅杯状,黄色。
繁殖栽培
水仙需要经过2~3年的种植才能开花。在秋季9~10月间栽培,翌年5月叶子枯黄,6月以鳞茎球形式进入休眠,休眠期间鳞茎球继续进行生理、生化活动。用侧球繁殖的,第二年进入休眠后挖球,经过贮藏期,其中大球冬天开花,一般一球一枝花。
水仙需要经过2~3年的种植才能开花,生长发育各阶段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生长期喜冷凉气候。水仙生长发育各阶段(如营养生长期、鳞茎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其根、茎、叶、花各部器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一致。
水仙生长期喜冷凉气候,以10℃~20℃为最适温度,可耐0℃低温。鳞茎球在春天膨大,干燥后,在高温中(26℃以上)进行花芽分化。经过休眠的球根,在温度高时可以长根,但不发叶,要随温度下降才发叶,至温度约6℃~10℃时抽花苔。在开花期间,如温度过高,开花不良或萎蔫不开花。在温度适当的情况下,它喜光照,也较耐荫。对培养开花的球根,长时间的光照能抑制叶片生长,有助花葶伸长,高出叶片。生长期间好肥水,如果缺水,则生长欠佳。生长后期则要求充分干燥,否则影响芽分化。土壤要疏松、膨软、中性或微酸性。
水仙繁殖一般有四种方式:
1.侧球繁殖:这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储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仅基部与母球相连,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水仙繁殖一般有四种方式:侧球繁殖、侧芽繁殖、双鳞片繁殖和组织培养。秋季将其与母球分离,单独种植,次年产生新球。
2.侧芽繁殖:侧芽是包在鳞茎球内部的芽。只在进行球根阉割时,才随挖出的碎鳞片一起脱离母体,拣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产生新球。
3.双鳞片繁殖:1个鳞茎球内包含着很多侧芽,有明显可见的,有隐而不见的。但其基本规律是闲两张鳞片1个芽。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就叫双鳞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鳞茎先放在低温4℃~10℃处4~8周,然后在常温中把鳞茎盘切小,使每块带有两个鳞片,并将鳞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后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篮石或含水6%的砂,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闭袋口,置20℃~28℃温度中黑暗的地方。经2~3月可长出小鳞茎,成球率80%~90%。这是近年开始发展的新方法,四季可以进行,但以4~9月为好。生成的小鳞茎移栽后的成活率高,可达80%~100%。
双鳞片繁殖是近年开始发展的新方法,四季可以进行,但以4~9月为好。组织培养植株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100%。4.组织培养:用MS养培基,每升附加30克蔗糖与5克的活性炭,用芽尖作外植体,或用具有双鳞片的茎盘5毫米×10毫米作外植体,pH值5~7;装入20毫米×100毫米的玻璃管中,每管10毫升培养基,经消毒后,每管植入一个外植体,然后在25℃中培养,接种10天后产生小突起,20天后成小球,1月后转入在含NAA0.1毫克的MS的培养基中,6~8周后有叶、有根,移栽在大田中,可达100%的成活率。用茎尖作外植体的,还有去病毒的作用。
水仙栽培有旱地栽培,水田栽培、无土栽培与水养四种方法:
1.旱地栽培。每年挖球之后可将小侧球立即种植,也可到9~10月种植。用单球点播,单行或宽行种植,株行距为6厘米×25厘米或6厘米×15厘米。旱地栽培,养护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常浇水。单行种植常与农作物间作。
2.水田栽培。8~9月把土地耕松,然后放水漫灌,浸田1~2周后,把水排干,再耕翻数次,深度35厘米以上,水仙栽培有旱地栽培,水田栽培、无土栽培与水养四种方法。水田栽培须注意保持土壤的消毒与经常湿润。使土壤充分熟化,并施足基肥,作畦,畦宽120厘米,高40厘米,沟宽35厘米左右,必须流水畅通。9月底至10月种植,株行距随种球大小而异,一般采取小株距,大行距,三年生小鳞茎15厘米×40厘米,2年生则为12厘米×35厘米。栽植时要注意芽向,使抽叶后叶子的扁平面与沟相平行。覆土5~6厘米,泼施腐熟人粪尿,使充分吸收,然后引水入沟,水高至畦腰,水渗透整个畦面后,再排干水,切畦边土覆盖畦面,使畦边垂直,复盖稻草,使沟内水分可沿稻草而上升畦面,保持经常湿润。
鳞茎极易感染病菌,种植前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5分钟进行消毒。为了使鳞茎球经过最后一次栽培后迅速增大,有利于开花,需对三年生鳞茎在种植前进行“阉割”,即保留鳞茎中心的主芽,挖去两侧腋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以主芽为中心,重新膨大形成下一年开花的更新鳞茎和分生成数个侧生小鳞茎,在同一鳞茎盘上形成一组笔架形的鳞茎。鳞茎极易感染病菌,种植前须挖去两侧腋芽,只保留主芽。肥料以基肥为主,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水分。手术要求在种植前2~4天内进行,先将鳞茎两侧的小鳞茎摘除,再剥去外皮。操作时左手握鳞茎,使鳞茎盘朝外,用金属的锐利薄刀,刀口自上而下向茎盘方向斜切,切入7~8层鳞片,挖净腋芽,不可伤及鳞茎盘和主芽。手术后切口流出白色粘液,放荫凉通风处,待干燥后再行栽种。
肥料以基肥为主,按种植球的大小,分别每星期或10天或半月追肥一次,初期施人粪尿加少许尿素,后期适当增施磷肥。
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水分,根冠部分宜浸在水中,鳞茎盘以上需保持土壤湿润,茎叶生长期需较高的大气相对湿度,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三年生球要采用串灌,即水从一头引入,另一头流出,使种植畦四周的水长流不息。芒种以后开始放水排干,待地上部枯萎后(约夏至前)起掘,须根留0.5~1.0厘米,其余剪除,并用泥浆将鳞茎盘和两侧小鳞茎封上,以免小鳞茎脱落,封土后将鳞茎盘朝上铺于干燥地面晒干,然后倒置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贮藏。
无土栽培是地栽方法的改进,生长期间须保持营养的全面。水养的鳞茎不能连续两年开花。3.无土栽培。这种新型栽培方式是地栽方法的改进。栽培需设宽150厘米、深30~40厘米的盛营养液的栽培槽,槽内放蛏石、经腐熟的木屑或珍珠岩。生长期间的营养要全面,pH值为6~7。初栽时每周施肥1~2次,生长旺盛期,每周施2~3次,5月后停止施肥。
4.水养。秋冬之际,选健壮饱满的鳞茎,用潮湿砻糠灰或泥炭略加覆盖,放暗处生根,然后以水石养于浅盆中,放阳光充足处,12℃~20℃的条件下,约4~5星期即可开花。阳光不足或温度过高,植株纤弱,花期短暂。每天夜间将盆内水倾出,次晨再添新水,并有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可使植株矮壮,花期延长。水养的鳞茎开花后,因养分消耗而空瘪,这种鳞茎,没有产生更新鳞茎的能力,来年不能开花。
水仙的传说
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带回培植。
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
又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唐代女皇武则天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