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记忆地图
27324700000076

第76章 舌体歪斜

身体异常

正常人伸舌出来时,舌尖应正对鼻尖,有些人在伸舌后,舌头往往不能居于正中线,或向左偏,或向右偏,最常见的是一些脑血管病人,如脑血栓、脑栓塞,在进行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如针灸后,这种情况可基本甚至完全消失。在日常生活中以脑血栓最为常见。

脑血栓的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脑血栓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楚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预防以及治疗方法: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脑血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卧床休息之外,如果在感觉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进行锻炼。但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改善供血状况,对动脉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可提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的过程。

——保持情绪的稳定

有些脑血栓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后,情绪开始低沉,其实,这样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为情绪过于紧张、激动、大怒,都可以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因此,患者应该以以开朗、乐观的心情来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病情更快的恢复健康。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使热量过剩,血脂升高,久而久之,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流速度都会发生改变;饮酒过多,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血液中的血红细胞可受到损害,从而会影响红细胞的粘合力而引起血栓。血液粘稠度增高,是诱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不宜过多食用高糖食物,防止血液粘稠度加重;饮食不宜过咸,食盐过多容易导致血液凝滞;吸烟、饮水过少、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都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诱发血栓形成。

平时饮食结构搭配要合理,荤素互食,晚上活动少,血流速度变慢,晚餐更不宜食厚味应以清淡为主,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当选用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对降低血粘度,减少血液中不正常凝块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脑血栓患者可以多摄取一些这样的食物如:

葡萄、菠萝、鲑鱼、鲭鱼、沙丁鱼、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草莓、柠檬等。对防止脑血栓和治疗脑血栓都有很好的作用。

脑血栓患者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达到增加恼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功能,最常用的是方体针,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补泻手法施术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患者在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对恢复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调节血压

控制高血络、高血糖,在血压过高时,要给予适当处理,但要注意的是,血压过高不要降压过速,以免影响脑血流灌注,血压过低时,也要适当给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