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记忆地图
27324700000027

第27章 外耳湿疹

身体异常

外耳湿疹是一种常见于外耳的皮肤病。多见于婴幼儿,分为急慢性两种,以瘙痒及容易复发为其主要特征,湿疹性反应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而非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无脓而有水泡形成,因而与通常的化脓性炎症反应不同。

外耳湿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诊断:

1.局部瘙痒。婴幼儿有抓头挠耳的搔痒动作,表现有情绪烦躁不安;爱哭等症状。

2.急性期可见耳郭、外耳道皮肤有散在粟粒状小丘疹及半透明小水疱,若继发感染可形成小脓疱。水疱破溃后可流出黄色水样物,然后形成黄色痴皮,脓疱破后可形成溃疡。急性湿疹极痒,常伴有烧灼感,多见于婴幼儿。外耳皮肤红肿,伴有小水泡,溃破后可流出黄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为黄色痂皮覆盖。

3.慢性干燥型者以皮肤皲裂为主,外耳道表皮脱屑、结痂和增厚,可出现外耳道狭窄。鼓膜也可充血、增厚,有些患者可有耳鸣、听力减退。慢性湿疹除瘙痒外,外耳皮肤增厚,表面粗糙不平,可致外耳道狭窄;有时表皮脱屑、皲裂、结痂,局部颜色加深。鼓膜表面受累者,可有轻度传导性聋及耳鸣。

如果患有外耳湿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免接触过敏物质,注意调节饮食,减少外界刺激。如:湿、热、毛织品、喷发剂、牛奶、首饰、表链、镜架、鱼虾、贝类、动物皮毛等过敏的人采取不接触的方法;以及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吃辛辣与海鲜类食物,以及对烟酒的控制等。都是对疾病的不利因素。

2.抗过敏治疗。口服抗过敏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补充钙剂和维生素,症状重者可静注葡萄糖酸钙,还可酌用糖皮质激素,但小儿最好不用,因为这几种药物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3.保持局部的清洁,不要挠抓患处,避免用热水和肥皂水清洗,避免刺激性药物涂患处,以免加重损伤或者感染邪毒。

4.注意耳部卫生,经常观察与清洗耳部,勿让汗浸渍,以免引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