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科技十二讲
273075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古代科技纵览:从辉煌创造到衰退低落

[内容提要]中国:自古创造的国度—“天玄地黄”:工具与火—观象台与尧都陶寺—先秦的东方之光—汉武帝:革命与转折—祖冲之:分裂时代的创造—隋唐盛世下的原创阙失—宋元:何以鼓起了科技高潮—明清的失落与西学东渐—世界大潮:涅与新生

●中国科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独具,体系自成。那么,中国科技史的轨迹是什么呢?

〇正如你所说,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我也只能做个大致的归纳和介绍,一斑全豹,滴水海味,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中国科技史大致可划分为六个时期。先秦,是萌芽并奠定基础的时期;秦汉,是体系确立、风格形成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创新不断涌现的时期;隋唐,是稳定发展的时期;宋元,是走向高潮和收获的时期;明清,是相对滞缓并融入世界的时期。

笔者采用了周瀚光、王贻梁《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一书的分期。这种分期,简洁干练,概括有序,特色鲜明,不致繁琐。作为一家之言,有可取的长处。

●那您能就各期的发展情况、特点等详细介绍一下吗?

〇可以。先秦时期,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一直延伸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上下180万年,比后五个时期的总和还要长久得多。但有一个特点是共同而鲜明的,那就是这一漫长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萌芽并奠基的时期。

远古——中国科技萌芽与奠基

科技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因为人与猿的区别就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本身就标志着科技的起源。

洪荒远古,岁月渺茫。180万年前,今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西侯度,走来了一群人,他们手持简陋的石器,高举可能是自己点燃的火把,开始了华夏大陆人类的活动,也开启了中国科技的悠远历史。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大陆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看来,西侯度人比元谋人还要早?

〇是的。这是近年考古发现的新成果。西侯度文化,位于山西南端芮城县西侯度村,距今约180万年,比人们熟知已久的云南元谋人还要早约10万年。

西侯度文化的发现,意义极为重大。火与石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早标志,在此初露端倪:首先,他们已能制造较为复杂的石器,表明中国的远古文化可能还要更为古老;其次,西侯度的远古居民已经对火和动物等自然现象及生存环境有了相当的了解。

人类的文明史,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工具是人手和牙齿等器官的延长与增强,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意味着人已超出了对自然的单纯适应,而能动地对自然加以改造。

西侯度的石制品,可分为石核、石片和石器三大类。石器又可分为单面砍斫器、双面砍斫器和凹刃刮削器、直刃刮削器、圆刃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尽管打制技术和类型古拙而原始,但石片至少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打制方法,石器的第二步加工也有了一定的形态和加工标准,类型不再单一,且有一定分工。这表明,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已经走过了相当漫长的历程。西侯度的石器不是人类最早的产物,之前的地层中应有更早的人类遗骸及文化遗存。

西侯度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烧骨、带有人工切痕的鹿角和石制品,这些发现有可能将中国境内古人类用火和制造骨器的历史提早到100多万年前。

制造工具和用火,是人类演化进程中两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石器工具可以帮助人类觅食、防卫,并且能够加工制作其他材质的武器和工具;而火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又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动力,也是人类生存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西侯度遗址中,发现一些颜色呈黑、灰、灰绿色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肋骨、鹿角和马牙。颜色已然浸入骨骼内部,不像是矿物染的,而且像马牙之类的化石有烧烤形成的裂纹,经分析确认,骨骼的颜色为火烤所致。与北京猿人的用火遗迹相比,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有可能将中国用火的历史提前100多万年。烧骨和石制工具一同被发现绝非偶然,至少证明西侯度的远古居民开始对火有了一定的认识。

●西侯度的远古文化的确让人震撼。那么,西侯度之后的情形呢?

〇在我国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除了西侯度以外,还有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130万年前的河北泥河湾人、约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以及40万~50万年前的北京人;而后,则是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许家窑人、峙峪人以及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等等。可见,在那遥远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已几乎将足迹踏遍了华夏山河。

与西侯度人一样,元谋人和蓝田人也都留下了用火的遗迹。到了北京人,用火已是证据确凿,无可置疑。这是现有人类明确用火的最早遗迹之一。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灰烬层叠,其中一层厚达6米。可见,篝火在这里连续燃烧了很久,灰烬中多有烧过的兽骨、石块和朴树子。最上层的灰烬,还分成两大堆。灰烬分层分堆,说明人们不但懂得用火,还有了保存火种和管理火的能力了。篝火,是最古老的保存火种的方法,即源源不断地往燃着的火堆里投放木柴,使火不熄。不用时用灰土盖上,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火,是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火,给人以光明、力量和自信,让人不惧黑暗、寒冬和猛兽;火,使“茹毛饮血”的时代一去不返。熟食,强健了体魄,增进了智慧,精细了口腔,催生了语言;火,猎取野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开荒垦地……火,照亮了人类的文明,指引着人类的进步。没有火,就不可能有文明的出现;没有火,也就没有从火药、火器直到蒸汽机甚至今天核能的整个文明历程,“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

于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成为华夏民族的英雄;为人类盗取“天火”而受罚的普罗米修斯,则是西方神话中人类的恩人。

●华夏的自豪与辉煌,真是“与生俱来”的。除用火之外,您能再举些例子吗?

〇我们华夏大地,是人类最早的一大乐园,是遗址遍地的文物之邦,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源头。

石器,使我们祖先获得了改造世界的利器和自信。传说锯是鲁班被锯齿形的草叶划破手指后灵机一动的伟大发明。殊不知,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在鲁班之前12万年前就有了锯的成熟创意——锯齿刃器。“丁村制造”的锯,有规有矩,以石片为坯,锯齿状刃缘。其中一件石锯,制作精细,约长20余厘米,锯刃长15厘米许,重近500克,用手把握,至为应手,堪称锯的祖宗,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锯子。

丁村人走了。2万年后,山西阳高的塞外走来了一群中国早期的猎手——许家窑人,用自制的“秘密武器”——石球打击、猎取大型野兽。石球,石头做的子弹,是今天子弹和炮弹的雏形。

当年达尔文环球旅行时,有幸目睹了南美印地安人飞石狩猎的壮观场景。二三个人一组,用皮条或编织物拴住,打猎时将飞石索(流星索)飞旋着抛射出去,或将野兽打倒,或将兽足缠住。

有了石球,人类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猎取一些小动物了。许家窑人能够猎取狼、虎、古菱齿象、披毛犀、野马、野驴、河套大角鹿、梅花鹿和羚羊等大型甚至凶猛的动物,可见他们狩猎水平之高。不过,从许家窑发掘出来的马化石最多,至少有213匹。于是,许家窑人便有了传颂天下的美名——“猎马人”。

“猎马人”之后,10万年光阴飘忽过去了。同在大同盆地的朔州又登台了峙峪人,他们与弓箭的发明,注定要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石镞的发掘出土,意味着近3万年前的峙峪人已经发明和使用了弓箭。石镞的一端具有锋利的尖头,与尖端相对的底端两侧经过加工而稍窄一些,形成镞座,以便与箭杆捆在一起。

弓箭不是一般的工具,已具有了机器的三要素:动力。人做的功(拉弦)转化为势能(拉开的弦),起到了动力和发动机的作用。拉开的弦收回,势能转化为动能,将箭弹出去,射到一定距离,起了传动的作用;箭镞起到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动物身上,等于人用石制工具打击动物。

弓箭,缩短了人与野兽的距离,丰富了人类的衣食来源。弓箭,是火器发明之前人类的重要武器。“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石器时代吗?

〇石器时代,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简单地说,旧石器是指打制的石器,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最长的时期,从300万年人类诞生直到一万年前,占99.7%;新石器是指磨制、大型复合的石器,从一万年前直到有史记载的文明诞生为新石器时代。

我们上面所说的原始文化,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我国发现的遗址简直多极了,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等。

●好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说过,新石器时代及其伴随着的农业、畜牧业、弓箭还有如制陶、丝织、建筑、造船等原始手工业的萌芽,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不早不晚发生在距今八千至一万年前,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背后有着共同的原因?

〇汤因比关于文明起源的挑战—应战说,或逆境说,我本人认为是有些道理的。

笼罩全球的第四纪冰川,千里冰封了百万年之后,终于在距今一万年前向两极退却。气温的突然回暖,对习惯了寒冷的人,却是全新的考验。森林、草原茂密了,动物却相对稀疏了。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日子一天天难熬起来。

“棍棒出孝子,逆境出人才。”应和着环境变化的挑战,人类文明发生了质的飞跃——新石器时代。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弓箭普遍应用于生产生活,原始器皿——陶烧制出来了,丝织、建筑、造船等原始技术也萌发了……还有神话,也诞生并世代流传着。

●谁说科技史枯燥无味,不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在我的印象里,传说中的圣贤英雄,许多都与科技有关。

〇是的。在人类的童年,年幼体弱,彷徨无助,生存是硬道理,强大无情、变幻莫测的自然,是人类需要倾全力应对的对象,于是,有了现实折光的图腾崇拜、英雄史诗等群体记忆。

女娲抟土造人,是制陶技术发明并成熟的现实反映——既然利用泥土可以捏成各种日用器皿,泥土也就自然能够塑造人形了;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说明当时煤的使用、矿石冶炼等技术已经发明;女娲与伏羲既为兄妹又是夫妻,同为人类始祖,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类两性生活的现状,即母系社会的群居杂婚,而且可能折射出当时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骇人的毁灭性的力量——西方《圣经》中就有洪水与父女夫妻的故事;后羿射九日,反映的无疑是弓箭发明并广泛应用以后的事,同时说明当时高温干旱的气候现实;有巢氏构木为巢与祝融氏筑城为房等,是原始建筑技术的反映;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又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一日遇七十毒。黄帝之妻嫘祖教民蚕织。是农业起源、蚕织技术出现、原始医药学萌芽的生动写照;神农耕而作陶,更将制陶与农耕联系在一起;伏羲刳木为舟,剡木为辑,是水上运输工具发明以后的传说;大禹疏九河,尽力乎沟洫,伯益发明凿井之术,是早期排灌技术的反映,等等。

除了技术方面的传说之外,还有许多关于文字、历法、数学、音乐等方面的传说。譬如,黄帝之臣仓颉发明文字,一改结绳记事的古拙方法,是文明初开的象征;尧曾派人赴东南西北四方观测天象,编制历法,授民以时;舜曾做五弦琴,开音乐之先河,等等。

●能否这样理解,打制和使用石器,蕴藏着力学、矿物学、地质学知识;采集狩猎、原始农牧业,包含了对动植物的初始认识;火的使用、制陶和原始冶铜,则有一些化学知识,而农牧业的需要反过来促成了物候、天文和数学等知识的早期积累?在无数经验的酝酿中,又发酵出许多瑰奇的想象,于是,有了传扬不衰的神话传说,也有了科技内涵的深沉孕育?

〇你说得很对。我们先民的许多想象,也都是科学观察的反映。譬如,日神羲和、月御望舒驾着“三足乌”巡行天空,太阳中有只“金乌”,月亮里有个“蟾蜍”,这是古人观察到太阳圆面上的大黑子以及月面上阴影后生出的想象。

正是这样,神话传说的背后,往往都有历史的影子,譬如“尧都平阳”,目前就有陶寺古城及其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作为“史影”。

●陶寺古城,世界最早的观象台,尧都,史影……着实有趣。

〇是的。1978年,山西南部襄汾县陶寺村一户农家在盖新房打地基时,意外地刨挖出许多陶罐、陶瓶以及明显加工过的石头。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他们这一镢头,挖出了惊世的巨大发现——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东西约长2000米,南北约宽1500米,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和墓葬区。在居住区,有许多可供小家庭居住的房基,有地面上平建、半地穴式和窑洞等不同形式。居所附近有窑穴、陶窑、水井、道路、石灰窑以及石、骨、蚌质的工具、武器与大量日用陶器,并有狗、牛、羊、猪等家畜遗骨和小米、麻等多种植物。早在四千多年前,陶寺先民就已在此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在种植、饲养和手工业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家庭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墓葬区在居住区东南隅,面积3万多平方米,墓葬数在数千座以上。随葬品丰富多样,有彩绘蟠龙纹陶盘、鼍鼓、特磬、玉钺等重要礼、乐器以及彩绘陶、玉、石、骨等精美器物。彩绘木案、木俎、圆足木盘等,都是我国同类器物中出土的最古老的实物。鼍鼓是一种用鼍(鳄鱼)皮蒙面的古代王室重器,鼓腔用树干挖成,周壁饰以彩绘,比殷墟出土的鼍鼓还要早一千多年。特磬是一种单枚的大石磬,是古代王室一种象征尊贵的礼器,这也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老的石磐。此外,还发现了我国迄今最早的一件复合范铸造成型的铜器,含铜量竟达98%。陶寺时期,我国已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

夯土依旧,墙基寥落,西濒汾河湾、东接塔儿山的陶寺城址,成就了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文化最丰厚的一座史前古都。司马迁笔下“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的唐尧盛世,在陶寺遗址得到了生动辉煌的写实印证。

●观象台是怎么一回事?

〇你一定听说过著名的英国史前巨石阵吧?伫立在英格兰南部索尔斯堡大平原上的神秘史前巨石柱,因为庞大、怪异甚至有点恐怖的排列而闻名于世,激起古往今来人们无比的好奇心。古罗马皇帝凯撒就曾认为它是德鲁伊教团的遗迹,当地的民间传说则把它描述成邪恶的象征。不管怎样,这座建于公元前1680年的巨石阵被视为英国古老文明的象征。至于它的用途,人们有许多猜测,如认为是宗教寺庙、古天文台等等。

但这还不是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最近,我国考古学者在陶寺遗址发掘清理出一座有观象授时功能的大型建筑。这座建筑,坐落于陶寺古城的东南部,形状为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面积约1400平方米,形制奇特,结构复杂,多附属设施,是一座集祭祀与观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单体建筑。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的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着13个土坑,每个土坑曾经耸立着一根至少4米高的夯土柱。这13根夯土柱之间,形成12个间隙。利用这些间隙,古人可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依据太阳升起的方位和光影变化来推算一年十二节气。

●您说,古人是利用这些间隙来进行日出等天文观测,并以此来推算十二节气的。有根据吗?

〇考古学家曾耐心地在遗址上耗费了18个月的时间,来模拟、复原古人的观察。2003年冬至这一天,考古学家登上城址,惊喜地发现从夯土柱的间隙中恰好可以观测到对面山头上日出的过程。这说明,《尚书·尧典》观天授时的记载并非是空穴来风。

进一步模拟观测证实,与目前还在我国广泛应用的阴历相对比,通过这种柱隙观测所分出的季节分界只有一至两天的误差。

陶寺观象台,不仅有大半圆形的建筑形状,而且呈现出三层台阶结构,这很可能就是后世《周髀算经》“七衡六间图”的内衡(夏至圈)、中衡(二分圈)与外衡(冬至圈)的原初创意。正是这种对太阳周年视运动“仰观天文”的模拟,才有了后来北京天坛的寓意造型,也才会有那环叮当的玉环、玉佩、玉璧和玉镯等装饰造型。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认为,中国古代的精神器物如玉璧、玉琮和玉璇玑等,不仅是商代及商以前的礼器艺术品,实际上还是“某种更古老的天文仪器的艺术表现”。依照中国传统,玉璧圆盘形代表“天”,玉琮圆筒形代表“地”,这正是《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传统。陶寺观象台的发现,不啻为李政道先生的观点提供了一项极有力的例证。

●没想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竟在四千多年前的上古三代,在那尧天舜日的太平盛世,就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吗?那么,陶寺观象台的发现,又说明了什么“微言大义”呢?

〇说得好,也问得好。唐尧时代对天文历法的贡献是空前巨大的,《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并得出“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结论,而陶寺观象台的发现恰好印证了当时观天授时活动的存在,同时也证明陶寺乃“尧都”之所在。因为,如此大型的观象台,非“王都”所不能有。

陶寺观象台的建成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比著名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近五百年,而且精度也非后者所能比拟。无疑,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也是今天所知的中国史前绝无仅有的一例。

尧都陶寺,残墙斜阳,灵台草树,将文明的光影定格在河东,把科技的辉煌沉淀在中华。

●就我理解,中华文明的黎明是从“上古三代”尧舜特别是禹时开始的。按照您的说法,先秦是我国科技的萌芽和奠基时期,那么,夏商西周还有春秋战国的作用呢?

〇是的,陶寺曾经高耸的城墙为华夏历史迎来了灿烂的黎明。在文明的曙光初露之前,农牧业、天文历法、数学、原始医药、建筑、手工业等科技知识都已开始萌芽和发展,但都是以石器为生产工具,所以,称之为“石器时代”。其中,从距今一万年往前的漫长历史叫做旧石器时代,一万年前到距今四千多年前即夏之前叫做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以上原始科技知识的收获季节。进入文明时期的夏商西周,是青铜时代;春秋战国,则进入铁器时代的新纪元。科技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与生产工具的革新关系极大。

青铜主要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与纯铜相比,熔点较低,硬度增强,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青铜在农具、礼器、乐器、兵器、车马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华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新阶段。中华青铜,精美绝伦,气势恢宏,独步天下,商代的司母戊鼎重近一吨。

春秋以后,比铜更坚硬、更普遍的铁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的社会柱石。

先秦时代的辉煌

●您能概括介绍一下先秦科学与技术的成就和水平吗?

〇好的。这里仅择取几个典型,说明先秦对中国科技的奠基作用。

《夏小正》所描述的天象,可能反映了夏代的天文历法。其中有一年各月晨昏北斗斗柄指向以及恒星伏、见或中天等的记载,并把天象与物候结合起来,构成物候历与天文历的结合体,对后世如《月令》等影响巨大。《夏小正》采用夏历,与我国今天的农历月份相当,正月即阳历二月,是月,梅、杏和山桃开花……切近农时,趣味生动。

《吕氏春秋》之《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还有《管子》之《地员》《牧民》等篇以及专门农书《神农》《野老》等,均反映出先秦之世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已然开始形成。

《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特别是《山经》,首次将视野投射到黄河、长江流域以外的广大地区,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部分,以山为纲,娓娓道来,包括各山位置、水文(河流发源流向、湖泊、沼泽)、动植物(形态性能、医疗功效)、矿物特产(产地、色泽)以至神话传说等丰富内容。

《山海经》之后的《禹贡》,无论在地学知识还是地学思想上比《山经》更胜一筹。如果说《山经》是地理事实的罗列,那么《禹贡》就是综合、比较和研究。依据河流、山脉和大海的自然分界,《禹贡》将其所描绘的广大地区划分成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此外,《禹贡》还有专论“导山”“导水”的两部分,开创了我国地学分区、分部研究的先例。《禹贡》一书出,九州风雷、一言九鼎便有了现实的着落。

“儒墨,显学也。”《墨经》是战国时期墨家的主要著作,是墨家科学研究的集中记述,光学、力学与几何是其最闪光之处。从光的直线传播事实出发,《墨经》对小孔成像、影子生成等光学现象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说明;从分析杠杆平衡问题出发,《墨经》得出了力和力矩概念的定性总结,并对浮力原理予以朴素直观的描述;从对点、线、面、体的直观认识出发,《墨经》对一系列几何概念加以抽象概括,做出了科学的定义,如用“同高”定义“平”,用三点共线定义“直”,用“一中同长”定义圆。可以说,《墨经》已经叩开了形式公理化即欧几里德几何的大门了。可惜,这些可贵的尝试,随着墨家的衰落而中断无继了。

《黄帝内经》既非记述一时之言,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先秦医学的总结性巨著。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基础理论为论述重点,兼顾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多方面内容,一举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临床两千年不衰的指针。

如果说《黄帝内经》是以书的形式沉淀的医学,那么,扁鹊就是以“神医”面目出现的活的医学。伴随着扁鹊“起死回生”的动人故事,可知作为中医基础的“望闻问切”四诊,在先秦已然登台亮相。

《黄帝内经》与扁鹊,一书一人,是先秦对中国医学贡献的代表。

《考工记》作于春秋末年的齐国,是当时手工业技术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百科全书。当时官府手工业包括30项专门的生产部门,“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每一项又有更细的分工,如车辆制作,除“车人”外,还有专造轮子的“轮人”、专制车厢的“舆人”等等。《考工记》不仅是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还是一种力图将经验诉诸科学认识的可贵探索,对中国技术传统的影响极为深远。

位于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上游的都江堰,是中国可以自夸于世人之前的先秦工程巨制,历经两千两百多年,依然是“活的水利博物馆”。都江堰,是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工程组成的一个既可防洪排涝又能灌溉航行的水利系统工程。鱼嘴分水堤,以竹笼卵石于江心叠筑鱼嘴分水堰,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泄洪,内江灌溉兼航运;宝瓶口,是玉垒山被凿的内江进水口,形若瓶颈,引水之外,还能控制进水;飞沙堰,建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用于泄洪,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漫过堰顶而溢入外江,保护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

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列国逐鹿,诸侯争霸,礼贤下士,百家争鸣,造就了堪与古希腊相媲美的中国史上一个思想自由、大家辈出的黄金时代。

●我真为祖国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辉煌历史而激动和自豪。那么,秦汉时期的情形呢?

〇秦汉是中国历史从纷争动乱走向统一集权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思想包括科学的原创力明显下降,先秦百家争鸣的四射激情顿然消逝,继之而起的是“盛世修史”般的冷静总结,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似的技术与工程成就。所以,秦汉是体系确立、风格形成的时期。

譬如农业理论,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的农书就有9家114卷之多!而其中仅两家为战国时所作,其余7家均为西汉时的新作,可见农业科技在这时得到了总结。以仅存的《汜胜之书》为例,当时已把整个农作物栽培过程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出了及时耕作、土地改良、合理施肥、保墒灌溉、及时中耕和及时收获这六大环环相扣的获取丰产的基本环节,总结了禾、黍、麦、稻、豆、麻、桑等十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的方法理论,从而奠定了我国农书传统的作物栽培各论的基础。

又如《神农本草经》,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药物知识的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后世药物学的基础。此书共收药物365种,其中以植物药最多,计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药物的主治、性味、产地、采集时间、入药部分、异名等均有详载。主治疾病竟达170余种,从内科、外科、妇科到眼、喉、耳、齿等。

●《神农本草经》,看起来洋洋洒洒,“包治百病”。其疗效究竟如何?

〇经长期临床实践,此书所记载的药效,绝大部分灵验。如水银治疥疮、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大黄泻下、莨菪治癫、海藻疗瘿瘤(甲状腺肥大)等等,已为现代医学证实,并且至今还在发挥实用价值。

不仅如此,该书还总结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譬如“君臣佐使”的主辅用药理论,又如药物配伍的原则——“四气五味”说,即酸、咸、甘、苦、辛五味以及寒、热、温、凉四气。

●那应如何看待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呢?

〇《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使中医的基础理论更加切合临床应用,从而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学理基础。

●这一时期的华佗的贡献也是相当大的。

〇不错,与张仲景同时的华佗,更是民众心中的“千古神医”,其麻沸散、五禽戏,反映了这一总结时代的医学成就。因麻沸散似与印度医学有某种关联,于是,有人便认为华佗是印度人,其实,这多少有些“标新立异”之嫌。华佗是我们中国人无疑,其医术是中国医学的自然发展而已。

●我们熟知的刮骨疗毒、不事曹操的侠医华佗,原来还被炒出过如许的噱头来呢!那么,还有反映总结趋势的其他学科吗?

〇譬如,中国数学的特色和传统,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基的。

在先秦的创造积累基础上,秦汉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数学专著,如《许商算术》《杜忠算术》以及《九章算术》等。这些著作大多佚失,唯有《九章算术》流传至今。

从春秋以来数百年的社会生活中,《九章算术》总结出246个例题,按解题方法和应用范围分成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是一部应用数学问答形式的集大成之作。

《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数学筹算、代数,特别是应用的特色和传统,对中国数学——一如《几何原本》之于西方数学,影响深远而巨大。

又如,《论衡》可说是科学知识的大集合,举凡天文、数学、农学、生物、地理、医学、物理、化学无所不及。中国科技史上的许多重要发明,就是赖《论衡》而流传至今的,如司南磁针效应、人工珠玉熔炼、阳燧向日取火等。此外,王充还有不少科学创见,如潮汐成因、钱塘大潮、云雨形成、声波动性、雷电成因、太阳视径以及昆虫生活史等等。

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思想包括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个转折。除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之外,这时还上演了一幕中国古代惊心动魄的“科学革命”话剧——“浑天说”与“盖天说”之争。不仅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参与了其中,甚至还请来了汉武帝作为仲裁者。

这之后,虽然是儒术独尊,但对儒者科技素质的要求是严格而全面的。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扬雄则称:“通天地人者曰儒。”将科技素质的高低,作为判别“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标准。其实,这是对孔子“六艺”的发扬,与后来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儒家人格理想颇有不同。这一点,清初大儒黄宗羲就有过评述。

张衡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张衡,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术穷天地,巧夺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张衡,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集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一个“通天地人者曰儒”的伟大综合。

《灵宪》是一部科学内容丰富深邃的杰作,既有元气自然的宇宙起源理论,也有中国首次对月食成因的正确解释;《浑天仪图注》,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是浑天说的代表作;《算罔论》,是一部惜已失传的数学著作,计算出圆周率在3.1466和3.1622之间。

张衡改进了浑仪,制成浑天仪,发明水运浑象仪;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可以准确测出地震方位;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针”,制成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独飞木雕”。

张衡还是古今少有的文学天才。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绘东汉洛阳、长安东西二京的繁华,讥刺达官显贵们荒淫无耻的奢侈生活,争相传抄,洛阳纸贵。其他还有《南都赋》《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此外,张衡还是成就卓著的艺术家,居东汉六大画家之首。历史造诣上,张衡还对司马迁《史记》以及班固《汉书》,提出十多条修改意见。

张衡政绩斐然,忧国忧民,不畏权贵,嫉恶如仇,提出“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民本主张,功在千秋。

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读着这些感人的文字,一座科学与文学的双子巨星,便浮现在中华思想的云端,仰之弥高,历久弥新……

月球上伫立着一座叫做“张衡山”的环形山,太阳系旋转着一颗称为“张衡星”的小行星……可见,世界是不会忘记那些点燃了人类文明之光的贤哲伟人的。

●真个是“通天地人”的全才。张衡,可以比之为中国古代的达·芬奇。是否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又进入到春秋战国般的科技发展模式呢?

中古时期的科学之光

〇是的。如果说秦汉一统,国力强盛,造就了举世闻名的建筑奇观——万里长城,开启了“四大发明”的创造之始——造纸,那么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分裂战乱,南北对峙,朝代嬗替,客观上造成了思想自由、原创迭出的宽松氛围。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创新不断涌现的时期。

天文学:东晋虞喜以文献比照发现了岁差现象,北齐张子信通过孤悬海岛30余年的不懈观察发现了太阳视运动(既地球运动的反映)的不均匀性。这两大发现,使中国天文学的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南朝祖冲之《大明历》,首次将岁差引入历法编制;隋代刘焯、唐代一行甚至元代郭守敬的二次、三次内插法,都是将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引入历法的伟大实践。此外,东晋的姜岌提出了大气对天体视亮度的消光作用,“(日)初出,地有游气,以厌日光,不眩人目,即日赤而大也”,及中天,“无游气,则色白大不甚矣”(《隋书·天文志》)。这种将天体视亮度的变化,归之于“游气”的影响,地平之处影响大,天顶之时影响小,与现代大气消光理论颇相一致。姜岌天才地解开了“两小儿辩日”之惑。

数学:刘徽《九章算术注》,看似注释,而发挥颇多。创割圆之术,开圆周率求算之门;设“牟合方盖”,拓球体积求解之路。后来,祖冲之依割圆之法,摘取了圆周率的古代世界冠军;祖以祖公理一举求出球体积的公式。祖氏父子的《缀术》,是理论数学的一部高水平巨制。魏晋南北朝,产生了一批数学著作,唐代李淳凤等编辑的《算经十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其中大半以上是这一时期的创造。

地理学:中国地图学之父——西晋裴秀,创“制图六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纲要,堪与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勒密一争高下;东晋僧人法显不远万里徒涉印度,归而成著名的旅游地理学著作《佛国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名为东汉桑钦《水经》之注释,实为一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地理巨著。

北魏贾思勰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对后世中国农学影响巨大。元《农桑辑要》《农书》以及明《农政全书》、清《授时通考》,这四部综合性农书从体例到取材,基本采自《齐民要术》。

中医药学:有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葛洪的《肘后方》这样一批开创脉学、针灸学、中药学和急救学等中医学先河的著作。

这一时期,炼丹兴盛。炼丹主角——道家,对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葛洪就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炼丹家一般兼事医疗活动,一些大炼丹家本身就是著名的医学家,如葛洪、陶弘景等。将炼丹的药物引入医疗实践,本身也丰富了传统药物学的内容。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所以,李约瑟博士对道家的作用评价很高,甚至认为是中国古代科技活动的主角。

甚至,在机械设计上,还出现了像曹魏时期马钧这样“巧思绝世”的伟大发明家。马钧改进的织机,操作简便,效率倍增,极大地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马钧发明的翻车,就是后世农业用来灌溉的龙骨水车,“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可连续不断地提水,“其巧百倍于常”,连儿童都可操作。这种翻车沿用了一千多年,是近代水泵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之一。马钧制成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具有技巧高于记里鼓车的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即今天的差动齿轮系。此外,马钧还改进了连弩和发石车,创造了“变巧万端”的水转百戏。

●在我的印象里,读书入仕的儒家人物,如张衡、沈括、徐光启等人,才是科技活动的参与、组织和管理的主角。您怎么看?

〇你的直觉是有道理的。李约瑟对道家的偏爱,可从他的中文名字上看出来。“李”,表面上是谐“Needham”之音,实则是他推崇道家,以老子李耳为祖。当然,李约瑟的观点是可以讨论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继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动乱之后,中国历史又迎来了隋唐大一统的辉煌盛世,其情其形,很像春秋战国之后的秦汉。那么,隋唐的科学技术,在特色上是否与秦汉有些相似?

〇是的。每间隔一个时期,就会出现某种相似性,但应该看到,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具体到隋唐,也是总结大于创造,经验重于理论。这是时代、社会的氛围和需要所致。所以说,隋唐是稳定发展的时期。

天文学:刘焯将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应用于历法实践,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在刘焯的基础上,僧一行又发展出二次不等间距内插法,并借国家之力完成了刘焯以实测校验“千里影差一寸”的宏愿。客观上说,这是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数学:唐代最高学府国子监设有算学馆,培养算学博士,而且要修业8年。此外,科举取士还设置明算科。为了教学需要,李淳凤等将汉唐之间数百年的数学著作编辑整理成一套10种的《算经十书》,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尽管朝廷对数学可谓是重视有加,也培养出了像王孝通这样的“算学博士”,但唐代的数学水平和理论创造较之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却逊色不少。除二次内插法之外,甚至可说是几无建树。譬如,《缀术》这本祖冲之父子毕生心血的结晶,中国自汉魏至隋唐水平最高的数学著作,王孝通竟然“莫能究其深奥”并横加指责,以致“废而不理”而遭失传的厄运。

我国数学史前辈钱宝琮曾词曰:“谁是刘徽私淑?都说祖家父子,成就最辉煌。”王孝通、李淳凤这两位唐朝最有名的数学家,就水平和创造而言,比刘徽、祖冲之差之甚远。所以,他们的工作是编辑和整理,而就是这项工作,由于学识不逮,也使前人的精华遗漏和散失了不少。

不过,这一时期还有柳宗元、刘禹锡对元气思想的总结和升华。特别是柳宗元,于屈原《天问》千祀以后,独能作《天对》以应之,深弘杰异,析理精博。《天对》以比《天问》,虽问对相反,其于发扬则同。《天问》,因对而益彰。

与科学上的原创不足相比,则是整理、总结的成果以及技术、工程上的辉煌。

在整理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唐朝政府颁行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同时,唐代孙思邈写出了中医临床的综合性著作《千金方》;此外,还问世了王焘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外台秘要》,保存了唐以前很多已佚方书的内容。

这时,“文明之母”的雕版印刷术在隋唐诞生了,一改写抄的着急和无奈。文明,在刻工的手上迅速传播开去。

继东晋法显《佛国记》之后,唐僧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成为又一部边疆和域外的地理名著。玄奘孤身跋涉5万里,走遍当时中、南亚110国,“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完成了世界史上一次伟大的旅行壮举。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赵州桥、蒲津渡黄河铁牛浮桥等标志工程,以最直观的风貌逼射出大一统帝国的恢宏气魄。

●太平盛世,却滋生了原创精神的阙失,这其中是否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〇是的。相对来说,分裂动乱之世,恰是思想解放、精神自由之时,于是,理论上的原创性较强,但也由于分裂动乱,难以总结和付诸应用,自然难有技术工程上的鸿篇巨制;统一升平之世,恰是思想高压、精神禁锢之时,于是,理论上的原创性较弱,但也由于统一升平,便于总结并付诸应用,自然不乏技术工程上的标志成果。

综观数千年中国历史的分合大势,几乎都是这样的涨落起伏,这似乎是逃不脱的辩证铁律。今天,该是打破这一怪圈的时候了。然而,关于创新,从创新文化、创新思维、素质教育直到创新型国家……我们还需要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创新。

宋元时期的科学成就

●依据您所说的“铁律”,隋唐之后的宋元,之所以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收获和高潮时期,也是因为除积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缘故吗?

〇是的。宋朝,虽然是以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军事政变起家,但从北、南两宋来看,其军事上软弱得实在令汉民族汗颜。正如黄仁宇先生所云,在冷兵器时代,草原游牧民族对农业定居民族具有军事上的优势。

于是,北宋与辽、西夏和金,南宋与金、元,远交近攻,南北对峙,如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俨然又一个南北朝的“重演”。

就是这战乱频仍、兴衰起伏的所谓“乱世”,却是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异彩纷呈、高潮迭起的伟大时代。

北宋,中国完成了除造纸之外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为世界近代文明的来临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元初,王恂、郭守敬编制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将中国传统历法体系推向了顶峰。授时历所用的天文常数都是比较准确的,对日月五星运动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水平。譬如,继承了南宋杨忠辅统天历的结果,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仅差理论值23秒,与现今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的值是一样的;特别是,引进了招差法和弧矢割圆术这两项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数学创造,使授时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数学:迎来了原创的高潮。贾宪首创“增乘开方法”和“开方作法本源”,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或开任意次方);随后,又有“宋元数学四大家”——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除“天元术”“四元术”之外,还完成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大衍求一术等创举。这些成就,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方,其中,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八百年,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早五百余年,高次有限差分法早四百余年。宋元数学,不仅是中国数学史同时也是世界中世纪数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中医:形成了四大流派,即所谓“金元医学四大家”。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为代表,总出发点都是中国传统的《内经》医学体系,但又从不同侧面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使我国医药学的体系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此外,还产生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也是世界较早的法医专著。300多年后,西方才有了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您这么一说,使我想到了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〇沈括,这位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坐标人物”,中国古代以博学著称的大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其巨著《梦溪笔谈》,集中凸现了北宋时期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杰出创造。《梦溪笔谈》中,科技条目占到1/3以上,涵盖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动植物以及医药等众多丰富的领域,天辽海阔,无所不包,创见迭出,新说不绝。

天文学:沈括察五星之运行(“如柳叶边缘”)、陨石之坠落;以窥管实测连三月,得到极星“离天极三度有余”之结论;记晷测漏十余年,首得冬至昼夜“百刻有余”、夏至“不及百刻”;以弹丸涂粉演示月相变化,证明“月本无光,日耀之乃光”;提出“十二气历”,以节气定月份,大小月相间,这与今天阳历相似。

物理学:沈括记录了指南针的原理以及四种制作方法。发现地磁偏角,即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较西方早四百多年。观察了小孔成像、凹镜成像,得到“碍”(焦点)概念,指出焦点处“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研究了共振现象,剪一小纸人,置于基音弦线之上,拨动泛音弦线,小纸人就跳动;若弹别的弦线,小纸人便不动。这比西方类似的实验早五百年。对“虚能纳声”的空穴效应、古代扁形乐钟机制等也有所研究。

数学:沈括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乃求解垛积问题,属于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如累棋、层坛和酒家积罂等。沈括创立了一个正确的求解公式,奠定了后来杨辉、朱世杰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会圆术”是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以求弧长,沈括推导出求弓形弧长的近似公式,后来王恂、郭守敬授时历中关键的“弧矢割圆术”就应用了这一公式。

地质学:沈括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创见。对雁荡山诸峰“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的地貌景观,沈括明确提出了流水侵蚀作用的自然成因说,“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并认为,中国西部黄土地区“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的地形地貌,也是同一原因造成的。同时,沈括发现太行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于是推断,“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以泥沙的淤积作用天才而正确地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

此外,沈括在水利、药学、舆地、冶铸等许多方面,也创见颇多。可以说,沈括是一位创造力蓬勃四射的科学通才。

除沈括以外,张载、朱熹等也在科学思想上迸发出许多令人称奇的创造火花。

●在理论创新层出不穷的同时,好像这一时期也不乏经验总结、技术创新乃至工程成就。是这样的吗?

〇是的。与魏晋南北朝相似,宋辽金元这一时期尽管是战乱不断,但也有局部乃至全国范围的相对安定的时期,所以,也不乏总结。

譬如除了“三大发明”之外,农学有陈《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以及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等;技术如全面系统地总结建筑技术成就的《营造法式》、木构建筑技术的《木经》、兵器制造的《炮经》《强弩备术》《武经总要》,还有详述木制机具的木工技术专著《梓人遗制》等。此外,造船技术达到鼎盛,瓷器烧造、冶金铸造等技术也有很大进展。

明清时期的落伍

●按照您认可的分期,明清是中国科技发展相对滞缓的时期。这是否意味着大一统的明清二代,又使中国科技跌入了创造疲软的又一个深谷?

〇你说得很对。明代中央集权,思想高压,八股取士,创造力匮乏,正如宋应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序言中的悲愤之语,“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满清以异族之身入主中原,承袭明制,较明更甚,屡兴“文字狱”,迫使文人学者一头扎入故纸堆,考证索引,死气沉沉,所以,龚自珍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入明朝,中国科学便从宋元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天文学上,明初元统所作大统历,其实是授时法的翻版,毫无创见不说,还把授时历精华——“岁实消长”给去了,沿用日久,舛谬愈甚,到清初只有败给西洋历的分了;数学上,宋元的“天元术”“四元术”“增乘开方法”“大衍求一术”等等创造,竟然落得个无人能懂的悲惨下场。

正所谓“失之桑榆,得之东隅”,与科学原创力丧失的同时,明代却是一个经验与技术大总结的时代。郑和七下西洋与世界领先的造船航海技术,具有总结意义的先进冶金铸造技术,黄河、大运河的治理和盐碱地的改造,“一岁数收”技术与新作物包括美洲作物的引进,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万里长城以及建筑声学效应,商业数学的发展促成了珠算时代的到来,温病学说的创立、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以及外科总结性著作《外科正宗》。特别是明末,涌现了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一批技术专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而“不求上进”的平民王子朱载创制了冠绝世界的“十二”平均律。

明末清初,中国科技在传统的惯性上滑行的时候,也迎来了第一次西学东渐之风。

●西学东渐?

〇是的。自明末——准确地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以来,以传教士为媒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西学传入中国的浪潮。1582~1723年,是第一次西学东渐;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至清末民初,是第二次西学东渐。两次西学东渐之间,即1723年雍正登基驱赶传教士直到鸦片战争之后被迫打开国门的一百多年,是中国闭关锁国、中西科技交流中断的时期。

第一次西学东渐,是中国人可以自主选择的时期,但由于陷入“体用之争”的传统文化的自大惯性,传教士“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态度以及在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垄断,特别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为维护自身统治所持的基本排斥态度——连以酷爱西洋科技称著的康熙也仅是止于个人兴趣而已,没有也不会将之化为民族启蒙与富强的动力,“文字狱”的屡兴不止即可见于一斑,如此,终使中国科技与世界大潮擦肩而过,非但葬送了徐光启、李之藻“会通以求超胜”的民族科技自强之梦,同时也埋下了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甚至近代一百多年悲惨沉沦的不幸“种子”。

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西学东渐,是中国人无奈与被迫的全盘西化之路。客观上,这也是中国传统科技融入世界大潮的时期,尽管漫长、曲折,充满着艰辛,但中国人硬是熬了过来,如金龙之蜕皮,凤凰之涅,痛苦又不失悲壮,终于在弱肉强食、惨烈无情——一如熊熊炼狱之火的近代全球化浪潮中“新生”了。

●无怪乎,杨振宁会深有感触地说:

我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一个看法——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

〇不错。我认为,杨振宁此说也许主要不在于自我,更多的应是对近代以来民族心理失落的一种纠正,是民族振兴的战鼓,是中华前进的号角。

中国传统科学,之所以会在今天引发如此众多的疑惑与论战,根源可能就在于其融入世界大潮的被迫性、仓促性特别是失去了自我。

所以,中医的抗争是可贵的、有理由的,而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