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读懂孩子的心
27291600000024

第24章 价值观:为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富裕,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也成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是不务正业,实际上电视是孩子面向社会学习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孩子可以了解社会上很多新奇的事物。它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可以使你得到休息和艺术享受,可以使你跟上时代的脚步。只要家长适当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注意节目的选择,电视对孩子就不会有多大害处。

但青少年如果不加节制、长时间地看电视,会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逐渐降低,脑电图发生变化。另外,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电视中的某些舆论导向会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发生偏差,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青少年如果看电视不加节制,那么就会引起以下问题:

第一是,影响学习。这样的孩子会把学习之余的所有时间用于看电视,甚至为了某一电视节目而耽误学习。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引发孩子为没完成作业找理由、说谎等不良习惯。

第二是,因为电视中的某些节目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如言情片和暴力片会引起孩子模仿的欲望,孩子易受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三是,电视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容易导致孩子视力下降,为身体健康带来隐患。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引起眼睛干涩、疲劳、重影、视力模糊甚至头颈疼痛。有人曾做过实验,连续看4~5小时电视,视力会暂时减退30%,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如果连续长时间看电视,视力得不到恢复,便形成长期性的视力减退。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镜的原因。

第四是,长期迷恋看电视,久而久之,就会对电视节目以外的事逐渐失去兴趣,好像离了电视节目就难度时日,有的专家把这叫做“电视孤独症”,发展到这一步就十分严重了。

最后是,青少年经常看电视,其注意集中能力会下降。电视节目讲究“画面冲击力”,所谓“画面冲击力”指的是用不同凡响的画面刺激你的神经,一下子抓住眼球。青少年迷恋电视已经习惯了被动地让别人来“抓”他们的注意力,而不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去阅读和观察。

电视既有娱乐性也有教育性,孩子如果不是过度地看电视,对学习没有影响。因此,家长不应简单地处理孩子看电视的问题,禁止孩子看电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把握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质量呢?

1选择节目,控制开机时间

家长要对孩子看的电视节目进行选择,设法引导孩子常看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较强的节目。这样既有利于开阔视野,又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另外要控制开机时间,规定一天内的某个时间段才能看电视。

2丰富家庭生活

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家长应抽时间多和孩子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全家做游戏,晚饭后出去散散步,观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或者全家在晚饭后朗诵一些诗歌,读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开一个小小的联欢会,等等。尽量丰富业余生活,这样就可避免因晚上生活过于单调而在电视机前消磨。

3父母和孩子一起选择电视节目,一起看电视

这样做不仅能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而且还能避免一些电视节目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在与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大家应该经常讨论。这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父母自己要做好表率,才能对孩子有说服力

父母自己先要做到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尽量不要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打开电视机。如果和孩子不在同一屋内,也应尽量调低音量,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毕竟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

5这孩子总打架

——纠正暴力倾向

儿子上初中后,军军妈为自己荣升“中学生的家长”很是美了一阵子,可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就让她从感觉良好的云端上掉了下来。老师告诉她,虽然军军在课堂上的反应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都比较快,但开学以来,他已经和同学打了3次架。“这个孩子有点暴力倾向,你们家长可要好好管教他。”老师的话让军军妈很没面子,回到家后她把军军狠狠地揍了一顿,勒令他以后再也不许打架,还罚他连续两个周末不能出门玩。军军挨打后变得老实很多,可不到半个月,妈妈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军军在学校里又打架了。

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他们的暴力行为里,可以看到对别人生命的漠视。是什么原因使原本纯洁的少年蒙上暴力的阴影,从而变得冷血、残酷呢?

人类丑恶的一面本不该在孩子中上演,但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青少年中间。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正呈现低龄化趋势,一些孩子只有十几岁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体格愈发强壮,暴力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也更为严重,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具有暴力倾向呢?

1社会上有暴力倾向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电子游戏等

影视中有很多将暴力包装成勇敢者的行为的情节。孩子们一边看暴力血腥的镜头,一边为那些血腥杀戮的场面喝彩。在他们心里,暴力是一种享受,慢慢地就会不把暴力行为当回事。

现在大多数网络游戏都会出现残暴的战争及对打场面,在这些游戏里,孩子以杀人为乐,杀戮越多,则成绩越佳。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网络游戏对行为有强化作用,在游戏中战胜对手,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渐渐认同暴力行为,并形成一种潜意识。一旦孩子感觉烦躁、受辱时,这种从网络游戏中迁移培植起来的暴力倾向就容易从潜意识中激发出来,对管理、干涉他们的人施以暴力。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为青少年成长埋下隐患。家长对孩子的“熏陶”很重要。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更大。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而产生畸形的报复心理,从而产生暴力倾向。

孩子有暴力倾向心理,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交往障碍,阻碍其发展;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影响社会治安等。这就需要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就会环境,创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

1多和孩子沟通

平日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已经出现轻微暴力倾向的孩子。如果确定孩子的好斗只是因为精力过剩,家长就要注重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为孩子提供发泄的途径。比如多带孩子远足或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找到正常的体能和情感宣泄渠道。爱,远比一切都来得重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爱,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孩子才会有意识地去爱他人。

2教导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

多数孩子的攻击行为都是一时的冲动,其实他们心中是渴望友谊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这种时候,家长应该及时教给孩子实用的人际交往技巧,教他们运用多种方式来化解困境。

3教孩子控制情绪

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青少年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使孩子有稳定的情绪,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忍耐宽容,加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4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控制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重要手段。对孩子来说,应该教导他们遵守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或者让他们形成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不单单指法律或条文,而是让人懂得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培养孩子建立一种朴素的道德情感——这才是彻底防止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手段。

6这年头有网谁还上课啊

——戒掉网瘾

张刚近来下午上课老是迟到,家庭作业也时常不交,一上课就打瞌睡。班主任老师把张刚的表现告诉了家长。张刚的妈妈立即想到:孩子可能是玩网络游戏了。

第二天,张刚匆匆吃过午饭就离家上学去了。妈妈悄悄地跟在他后面,果然发现张刚拐进学校附近的一条小弄堂,妈妈紧跟上去,发现那儿新近开了一家网吧。里面挤满了人,大多数都在玩网络游戏,看样子大部分都是学生。张刚刚进去,忽听背后妈妈喊他:“张刚!”张刚一惊,回头看到妈妈正生气地望着他。一路上,在妈妈的逼问下,张刚承认自己经常来这里玩游戏。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强地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地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网络在带给我们知识和欣喜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对青少年心理的侵蚀。

孩子之所以会沉迷网络,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让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沉溺于虚拟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最为合适和方便”的逃避现实烦恼的途径。它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外在症状,不是问题本身的内在根源,是一种“表象”,而非“实质”!假使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紧盯着孩子的这些症状不放,那结果往往是隔靴搔痒,劳而无功,不但症状依旧,而且还可能会因为误诊或忽视了病源进一步加重了症状。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沉溺上网不能自拔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青少年有着天然地、自发地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面对新事物趋之若鹜。而上网聊天、交友、网恋则是青少年获得理解的一种途径。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对一些游戏常常抱着好奇心而去接触,结果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沉溺于其中。

其次,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孩子和父母之间也常常缺乏交流。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大多数沉迷网络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当然,这些孩子学习、生活问题的产生,除了环境、人为等外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因就是孩子的性格导致问题发生。不难看出,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内向、固执、敏感、偏激、不合群、容易情绪化等,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缺乏毅力和耐心,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一旦碰到难题遇上困境,就会束手无策,或得过且过,或消极悲观,或愤世嫉俗,或破罐破摔,以至最终逃避现实。

大人们要想真正地帮助孩子彻底地走出虚拟世界的泥潭,就应该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性格上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抓住并解决了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孩子的症状才会缓解。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家长应该做到:

1让孩子不需要在网络中寻求慰藉

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挫折,帮他分析,正确地认识。孩子的困难和挫折常常并不很难解决,但是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帮他克服,使他不需要从网络中寻求慰藉。

2要让孩子信任家长

无论孩子的情况多么严重,多么让你生气,大人们也不要斥责、贬低孩子。家长只有获得了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主动倾诉的对象,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谈得上“对症下药”帮助他们。

3用健康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结合孩子的兴趣,发扬孩子的长处,转移注意力。多与外界接触,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例如制作航模,打球,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导孩子转移兴趣。其实,“有益的玩就是学,有趣的学就是玩。”处理好学和玩的关系,就能使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4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父母可以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例如,做完作业才可以上网,并限制时间,每天半小时为宜。孩子遵守约定时给予表扬;违反约定时给予批评。

5要指引孩子参与现实活动

家长要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兴趣:比如运动,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的思考提高孩子的智商;交往,可以增加孩子投入生活的乐趣;等等。或者鼓励他们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鼓励,让孩子有群体的归宿感。

6改变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

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管,限制其行动甚至体罚,导致青少年在情感上更加孤立。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事实上,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减少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

7哥们,这里真刺激

——远离网络“红灯区”

大华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自从迷上黄色网站后,整天沉湎于浏览色情图片,下载黄色录像,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如今已经休学在家将近一个学期了。大华的母亲说,自己和大华的父亲都是生意人,平时忙得很少在家,更没时间陪儿子,因此只要儿子提出物质上的要求,父母都会满足。去年暑假的时候,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大华的父母给大华配了一台电脑。此后的两个月,儿子果然几乎不出门,整天坐在电脑前。父母在家的时候,有时还把书房门反锁不让父母进去。父母不懂得使用电脑,一直以为儿子是在学习,也就没去管他。渐渐地,大华的母亲发现儿子瘦了,眼圈发黑,神情呆滞,吃饭心不在焉。母亲以为儿子用功太累了,等儿子吃完饭回到书房后,母亲推门进去,却看到了电脑上男女性爱的画面。儿子正看得聚精会神,看到母亲,两人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子突然把电脑关掉跑了出去。事后,在母亲再三追问下,大华终于承认自己整个暑假都消磨在黄色网站里,脑子里整天都是那些画面,其他什么事都不想做,也提不起兴趣,晚上还严重失眠。母亲哭着要求儿子以后不要再看了,但是没有效果,每天不上网,儿子就很焦躁,坐立不安,失眠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