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27290800000018

第18章 西汉、东汉(3)

有一天,文帝出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刚走到中渭桥。从桥下蹿出一个人来,一见是皇帝的车辇,吓得晕头转向。差一点撞到马身上。马受惊,车错了辙。车里的文帝吓了一跳,好不容易有人制服了那匹受惊之马。

文帝很生气,问道:“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惊驾?”

廷尉张释之道:“送去审理!”

经审查,那个人是由于害怕才惊了驾,张释之按照条例罚了他四两纹银。

张释之把案情一说,文帝大怒:“惊了驾,你却只罚他四两!”

张释之连忙磕头,说道:“陛下息怒,法律是为天下人制定的,您也不能例外,如果因为触犯了您的利益而改变法律,是不会得人心的。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文帝想了一会儿,气也消了,说道:“就依你说的去做吧!”

到了宫中,文帝又召见张释之,问张释之如何治国。

张释之答道:“陛下,大秦朝奢侈浪费,穷兵黩武,严刑峻法,最后农民忍无可忍,起兵反抗,推翻了暴秦的统治。秦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做皇帝是为了自己纵情享乐,而不是先考虑民众,使百姓安居乐业。陛下治国也要以民为本,先民后己,而且不能堵塞言路,应鼓励臣民发表意见,如果意见提得对,就采纳,不对的不听就行了,也不要追究责任。”

文帝听了非常高兴,说道:“我有廷尉张释之,必得天下人心。”

文帝非常注重节俭,而且从自己做起。有一次他打算修一座露台,便找来工匠,问他们需要花费多少钱。工匠如实回答,说需要百金。文帝听了之后,便自言自语道:“百金是10户中等人家的资产啊!我不能因为自己一时享乐,就如此劳民伤财!”于是他下令取消修露台的计划。

文帝在修建陵墓时,没有动用大量农夫,也没有用许多金银珠宝陪葬。他临死之时说道:“天下万物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不必悲伤。丧事要一切从简,陪葬品不要用金银珠宝,用陶器即可!”

文帝在位23年,没有新建宫殿苑囿,而是把节省下来的钱财用来照顾老人和孤儿。

文帝的一系列措施使国势不断增强,历史上把他与后来的景帝执政的时期一起称为“文景之治”。

周亚夫治军有方

汉文帝即位以后,有人诬告绛侯周勃造反。文帝大怒,将周勃抓入大牢。有狱卒在文牍的背面写上“以公主为证”字样,点拨周勃,周勃终于醒悟。原来,周勃的大儿媳是文帝之女,位居公主之位。于是,周勃长子周胜之只得跪求公主。

公主哀求祖母薄太后。薄太后是个明白人,对文帝说:“当年周勃手握玉玺、统率北军之时,仍然立你为帝。如今身居小县,无兵无权,岂能造反?”文帝听从母亲之言,不再追究此案。结果周勃因无罪而被释。

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率领六万军队,侵扰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士兵、百姓。

汉文帝非常着急,组织一支军队,然后兵分三路抵挡。为了保障京城的安全,文帝命令三支军队在长安近郊防守:刘礼驻扎在灞上,徐厉驻扎在棘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周勃之子、条侯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今咸阳市西南)。

一日,汉文帝觉得士兵太辛苦了,就亲自去军营慰劳他们。他先到灞上,将军刘礼在门外接驾。文帝的御驾进入大营,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人敢阻拦。汉文帝对将士们好言抚慰一阵,就带人离去。将士们兴高采烈地欢送。汉文帝来到棘门,营中官兵也是同样地对待他。

汉文帝一行又来到细柳军营。细柳营的将士们可跟前两座军营不同,他们身上的甲胄非常整齐,弓上弦,刀出鞘,仿佛敌人马上就要到了。

文帝的随行官员来到营门外,可营门并不打开,士兵们不让他进去。随行官员说:“你们这些人太不懂事了。皇上马上就要来到,你们还不赶紧接驾?”守营士兵说:“我们可不曾听说皇帝来到此地。现在将军没有下达打开营门的命令,我们若私自开门,可有杀头的大罪。”文帝亲自来到营前,士兵们仍然不肯开门。

汉文帝没有办法,只得派使者带着符节进营见周亚夫,说皇上要来慰劳营中的将士。周亚夫见了符节,赶紧命人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驾进入军营。

文帝的人马刚进营门,守营的军官对皇帝的随从官员说:“我家将军曾有命令,军营中任何车马不许奔驰。”汉文帝慌忙说道:“赶紧放松缰绳,缓慢前进。”文帝到了中军大营,才见到周亚夫。

周亚夫顶盔戴甲,威风凛凛地站在汉文帝面前,拱手施礼道:“臣穿着盔甲,不能向君王下拜,请让臣以军中之礼对待陛下。”

汉文帝毫无怪罪之意,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答礼。汉文帝派人向全军抚慰,又将美酒赏赐将士。天子完成慰问仪式后,与周亚夫告别:“寡人此次来到细柳,只为抚慰将士,别无他意。条侯不必挂心,还是管理部队要紧。”汉文帝的车驾出了军营,缓缓离去。

在回转长安的路上,随从官员们说:“这个周亚夫,太不像话了!他自恃其父有功于国,竟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如此傲慢。皇上,您回京后,可不能饶了他!”

汉文帝却说:“你们真是糊涂,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啊!灞上和棘门的将士们,在营中驻守如同儿戏,如果对他们实施突然袭击,他们必然沦为俘虏。而周亚夫治军严谨,军纪严明。敌人怎敢侵犯他啊!”

没过多久,汉文帝就提升周亚夫,让他管理皇宫和京城的军队。

吴楚七国之乱

汉文帝死后,其子刘启继位,就是汉景帝。汉景帝非常信任大臣晁错,封他为御史大夫。晁错非常聪明,景帝对他言听计从,人们都称晁错为“智囊”。当时,国内的许多同姓诸侯发展起来了,他们不肯接受天子的约束,俨然成为独立王国。

晁错给汉景帝上了一道《削藩策》,文章写道:

“陛下做太子时,曾因下棋争执而打死了吴太子,吴王刘濞(音bì)因此怀恨在心,不来朝见天子。吴王挖掘铜矿铸钱,煮海水取盐,整天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您如果不早点削减诸侯国的土地,总有一天会出现大祸。

“有人认为,削减诸侯的封地,他们就会兴兵造反,岂不是国家之祸?那时候天子将如何对待?这话确有几分道理。可是,各路诸侯兵强马壮,早就打定了造反的主意。你削藩,他们要反,不削藩他们也要反。早一点削藩,危害会小一些,晚一点削藩,危害就大一些。”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意见。他借口楚王刘戊不孝,在薄太后去世时仍大摆宴席,削去了楚国的东海郡。另外,又将赵王的一个郡、胶西王的六个县、吴王的两个郡削去。晁错的父亲跑到京城,当着晁错的面骂道:“你硬要疏远人家骨肉,削诸侯土地,实在是太招人恨了。”

晁错说:“我为了巩固汉室江山,只能如此。”晁错的老父亲伤心地说:“这一下子,刘氏倒是安定了,我们晁氏可危险了!”他回到老家,悬梁自尽。

吴王刘濞听说要削他的两个郡,非常生气,就写信给二十多个诸侯王,说道:“奸臣晁错迷惑皇上,要削减咱们的地盘,这对汉室天下非常不利。咱们必须起来造反,迫使皇帝把晁错杀掉。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咱们的利益。”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楚王、胶西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起兵响应。这场叛乱被人们称为“吴楚七国之乱”。

叛军一路攻城略地,连连得胜。汉景帝非常害怕,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国家如果发生变乱,就用周亚夫为将。他召来周亚夫,拜他为太尉,命他率领三十六员猛将,以及大批兵马,抵挡七国之兵。

大军离开京师后,大臣袁盎对景帝说:“现在七国起兵造反,并无夺取江山之意,而是意在‘清君侧’,即除掉天子身边的小人晁错。陛下若杀掉晁错,则七国之兵不战自退。”

在此之前,晁错曾劝汉景帝御驾亲征,由自己镇守京城,引起了景帝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景帝听了袁盎的话,便有了斩晁错之意。他说道:“若能使七国退兵,朕又何惜一人!”

在汉景帝与袁盎谈话之后,丞相陶青等人又联名上奏章,劝景帝杀晁错以谢天下。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将晁错本人以及一家老小腰斩于市。然后,汉景帝又派袁盎去见吴王,劝他退兵。

袁盎到了吴国大营,却被吴王扣留,多亏有人相救,才逃出虎口。再说周亚夫,他听从赵涉之计,从武关进兵。由于大大出乎吴王的意料,所以行军速度很快。

周亚夫将吴楚联军的粮道截断,并在昌邑城南建筑坚固的工事,阻止吴楚联军继续北进。吴军见难以北进,就转而攻打睢阳。睢阳守将是景帝之弟梁王刘武,可周亚夫不去救援,他说:“我一定要等到吴、楚粮尽,才对他们进行致命一击。现在援梁,只能浪费兵力。”

吴楚联军在睢阳打了两个月,终于断粮,士兵饿得受不了,纷纷逃散。周亚夫这才攻打叛军。吴楚联军连吃败仗,楚王自尽,吴王率领几千人马渡过长江,来到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

周亚夫以千金之赏,要吴王之命。东越人不想得罪汉朝,杀死吴王,将首级献给周亚夫。吴、楚既已失败,各国军队失去斗志,都被周亚夫消灭。七国之乱被平定后,老百姓的生活又恢复了安宁。

文帝、景帝时期,国家安定,富足,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那时候,钱库里的钱数不胜数,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露到外面来,有的粮食已经霉烂。人们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

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就是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写了一道诏书,命令各郡县推荐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人才。不久,各地推荐的“人才”来到长安。

汉武帝对这些才子提出问题,进行“策问”。可是交上来的答卷却大都平淡无奇,只有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儒生董仲舒的卷子见解独特,堪称一时之冠。汉武帝生怕自己遗漏人才,就在大殿召见众才子,进行口试。众多才子尽管高谈阔论,但所说的观点不过是老生常谈。而汉武帝通过董仲舒的言谈,又发现他学问广博,措辞文雅,决非一般才子可比。

主持策问的丞相卫绾对汉武帝说:“这些读书人表面看起来好像很有才华,其实都不怎么样。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大谈特谈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的道理,这些观点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造成混乱。先帝爷在世的时候,这些书呆子到各诸侯国中游说,混淆视听,终于酿成七国之乱。现在您一定不能相信他们。”

汉武帝也觉得大多数才子并无可取之处,就一个也不录用。

不久,汉武帝又召集各地人才,进行了第二次策问。答题的各地才子中,又有董仲舒。汉武帝问道:“自古以来,曾出现了很多明王圣主,也出现了不少昏君暴君。尧、舜、禹统治的时候,百姓安乐,很少有人触犯刑律。而桀、纣之时,天下大乱,万民受苦。朕自继位以来,就想效法尧、舜,做一个明君。你们能不能根据古往今来的历史,找出一条兴邦之道来呢?”

董仲舒在试卷中写道:“臣是儒家弟子,深信孔夫子的学说。孔子修订《春秋》,弘扬‘大一统’的学说,很多人读了都很服气。统一是天地之间的常理,为什么不加以提倡呢?可是现在的人们都提倡百家之说,到处流传着互相矛盾、莫衷一是的思想。这使得官员不能令行禁止,百姓也不知怎样做方合天子心意。臣以为若想国泰民安,必须统一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凡与儒家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概视为邪说,将它们全部禁绝,不许百姓谈论。大力提倡儒家理论,使孔夫子的学说深入人心,让百姓变得忠于天子,通晓仁义。这样治国,必能取消思想分歧,使官员的命令更加明确,使百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汉武帝雄心勃勃,觉得七国之乱是由于权力太分散,如果巩固中央集权,就会消除国内的战乱。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非常有益,所以令汉武帝非常满意。

于是,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儒家以外的所有学说都加以限制。这一下,皇家法度的尊严得到维护,帝王的权力更为集中。为了按照儒家学说培养治国之才,汉武帝还听从董仲舒的意见,在京城设立太学,系统地传授儒家经典。

汉武帝认为董仲舒是难得的人才,还想重用他。可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崇信道家学说,不喜欢儒生。汉武帝只得封董仲舒为江都相,让他辅佐皇兄江都王刘非。

江都王自恃皇帝的宠信,一向骄横浮躁。董仲舒到了江都,就对他宣讲儒家的忠孝仁义,指出他的不良作风。董仲舒还说:“孔夫子的门人不喜欢谈齐桓公等五霸之君,因为这五位霸主喜欢使用权谋,把仁义看得一文不值。虽然五霸都是贤明之君,但若与夏禹、商汤、周文王相比,犹如石头比美玉。”

江都王接受了董仲舒的教导,愿意躬行仁义。后来,江都王的行为收敛了许多,并且更加尊重董仲舒的意见。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即位之初,有一些匈奴人投降汉朝。他们说,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各国对匈奴十分不满,有一个大月氏(音zhī)国曾和匈奴发生战争,失败后西迁。

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国抵抗匈奴,就下了一道诏书,征集去西域的勇士。郎中张骞自告奋勇,愿意去月氏国出使,有个匈奴人堂邑父也愿做他的助手。后来又有一百多名勇士应征。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封张骞为汉朝使节,堂邑父为翻译,让他二人带领一百壮士到西域去。

要想到西域去,河西走廊是必经之地,可是当时匈奴人已经控制了河西走廊。所以张骞等人刚走出陇西,就遇上匈奴军队,被他们活擒。匈奴的军臣单于把张骞扣留起来,还将一个匈奴女子许配他为妻,想瓦解他的意志。

张骞在匈奴待了十年,学会了匈奴语言,适应了匈奴习俗,并和匈奴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但家庭生活不能使张骞忘记国家使命。一天,监视他的人松懈了,张骞与堂邑父几个人趁机离开匈奴,往西逃去。

他们走了一段路,进入一片大沙漠。在沙漠里既没有食物又缺少水源,张骞等人又渴又饿。他们走了十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个有水、有草的绿洲。张骞看到绿洲中有飞鸟和野兽,就告诉堂邑父。堂邑父的箭法很高,猎取了很多鸟兽,由于没有火,大家就生吃鸟兽之肉,总算填饱了肚子。

他们出了沙漠,翻过葱岭,终于来到西域的大宛国(位于中亚细亚)。这里风景优美,人们的鼻梁很高,眼睛是蓝色的,男人都留着大胡子。

大宛国王听说了张骞一路上的经历,非常尊敬他,不但赠送他良马,还派向导带他去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让他由康居去大月氏。

张骞从康居到达大月氏,才见到了那里的女王。原来,大月氏与匈奴曾经打了几仗,军臣单于非常残暴,把大月氏王杀了,将他的头骨制成酒杯。大月氏人向西迁徙,来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又立了新王。

张骞对大月氏女王说:“我国不甘心受匈奴的欺负,而贵国与匈奴又有深仇巨恨,我们两国为何不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匈奴?”大月氏国王说:“我是个女流之辈,遇到国事总要和群臣商议。你说的事情太重大,让我们君臣商量好了再给你答复。”

张骞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大月氏君臣仍然没有给他答复。原来,大月氏人已经适应了大夏的环境,不想重返家园了。而他们与匈奴的仇恨,也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张骞见他们没有报仇之心,就琢磨回汉朝的路。有人告诉他,绕道青海,从羌人居住区经过,也能回到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