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熹曾说:命为志存。即生命为志向而存在,也就是说,人不能为了生存本身而活着,生命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应该为了追求理想与志向而生存。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有多大,将来的成就就会有多大。
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会激发起潜在的巨大勇气,鼓励自己去克服它们,战胜自我,并最终走向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消磨,只有有了远大志向,才可以不断地来激励自己,让自己飞翔起来。
志向大小决定人生的高度
战国末期,秦国政治家李斯,从一介布衣到成为秦国决定性人物,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何其辉煌。是什么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个不甘平庸的志向。
年轻时的李斯为郡中小吏,主管乡文书事宜。在这做官期间,他感慨极多。有一次,当他看到厕所中的老鼠辛辛苦苦地觅食时,便也想到了粮仓中的老鼠。一个得到的是污秽不堪的可怜的一点点食物,饥寒交迫,且又常受人和狗的惊扰,惶惶不可终日;一个是吃的是人囤积的好粮谷,住的是“高屋大厦”,而且没有人和狗的干扰,饱食终日,无忧无虑。同样都是老鼠,却过着两种不一样的生活。于是李斯感叹说:“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李斯由此觉悟,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人生。
后来,李斯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制定志向。先投奔到当时大儒家荀卿名下,学习帝王之术,后得到秦王的重用,辅佐秦王统一六国。
李斯由一个小小的郡中小吏到一个秦国的“客卿”,人生发生了大的改变。可见,志向的大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孙中山先生说过:“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志向,是一艘航船的明灯,是一道漆黑长夜的星光,是一支完美人生的画笔,总能给人向前走的勇气与信念。人生中,只要有了志向的导引,其人生的航程就不会迷失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人生的旅途就会硕果累累。
正所谓志向的大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小时候,当老师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时,他的回答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反映了他一生的志向,就是为中国的强大、为中华民族的幸福而读书。青少年朋友们,大家都应该像周总理学习,从小就树立伟大的抱负,为自己的人生定下方向。
一个人志向的大小决定了其目标的大小,而目标的大小又决定了其作为的大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胸怀世界的人,会把地球当做一个村;一个胸怀狭窄的人,会把一口井当做整个天,立大志才能干大事,志气决定了一生的作为,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志向——人生的航标
英国著名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在受到他人的侮辱后,立志干出一番成就来,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航标。
那是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浪荡公子。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他邀请一位漂亮的姑娘跳舞的时候,不仅被遭到拒绝,还蒙受了莫大的侮辱。这位姑娘怒不可遏地说:“请你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格林尼亚的心。在震惊、痛苦之后,他幡然醒悟,决定改变人生。
在为自己的人生树立志向后,他给家人留下了一个纸条:“请不要探问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番成就来的!”8年后,他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荣获了诺贝尔奖。格林尼亚的经历再一次说明,一个人什么时候有了志气、积极的心态,就在什么时候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可见,志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蜘蛛结网捕虫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但从中却闪现出志向的重要。人们只要在心中燃起一个梦想、扬起一张风帆,摆正自己的航向,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一定能驾驭着智慧的帆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在人生的海洋中,只有在人生的航标灯——志向的指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才能胜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而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动力不足,中途抛锚。可见,志向是人一生中最要紧的事情。但是,志向的实现并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孜孜以求数年、数十年,甚至一辈子去追求。
唐宋八大家王勃在作《滕王阁序》中说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在告诉人们不要为一时的不得志而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时期,往往是抱负宏伟,志向远大,但也容易遇到一些小挫折和困难,这时候要激流涌进,畏缩不前,保持作战的勇气甚至是志向。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事实也正是如此,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皆为有识之士。志,往往是指一个人的志气和愿望。志向,是一个人的志愿和向往。立志,既是事业的大门,又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失去了远大的志向,那么一切对他来说都将如同逆水行舟,一叶孤舟航行于海上。若没有指南针的指引,那么它将永远沉浮于浪尖,直至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