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不可不戒
27239000000073

第73章 不舍小难谋大

一个男人应该知道,成功的人生其实是正确选择的结果,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用心,对于小的得失一定不要去斤斤计较。该重视的要重视,该放弃的就放弃,但是你必须放正眼光,灵活取舍,戒因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

一些男人到三、四十岁了,事业却依然未立,这可能和他们做事的方法有很大关系。这些人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不能辩证地看事情,结果他们反而失去了长远的利益。

古时,塞外有一个老翁不小心丢了一匹马,邻居们都认为是件坏事,替他惋惜。塞翁却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听了之后大笑,认为塞翁丢马后急疯了。几天以后,塞翁丢的马又自己跑了回来,而且还带回来一群马。邻居们见了都非常羡慕,纷纷前来祝贺这件从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却板着脸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坏事呢?”大家听了又哈哈大笑,都认为老翁是被好事乐疯了,连好事坏事都分不出来。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几天,塞翁的儿子骑新来的马去玩儿,一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众人都劝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却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糊涂了,不知塞翁是什么意思。事过不久,发生战争,所有身体好的年轻人都被拉去当了兵,派到最危险的第一线去打仗,而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未被征用,在家乡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所宣扬的一种辩证思想。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明白,即使是看起来很吃亏的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生活中此类事情常见,因此人一定要把眼光放远,懂得该忍就忍,有时看似吃亏的事反而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但如果不用添加剂,又会影响食品的鲜度。

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对顾客应以诚相待,毅然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让每位顾客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一下,霍金士面对着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了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击、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霍金士已经倾家荡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终于起死回生,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生活中的聪明人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理,其前提有两个,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表面上看来,“吃亏是福”以及“知足”、“安分”会有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确实能够教导人们成为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

人非圣贤,谁都无法抛开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业,在选择面前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我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在称雄争霸时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最终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苏东坡在评判楚汉之争时就说,项羽之所以会败,就因为他不能忍,不愿意吃亏,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就在于他能忍,懂得吃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

两王平日的为人处世之不同自不待说,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时,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掉。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隔40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示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早,又带着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怨气,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刘邦对不利条件的隐忍,面对暂时失利的坚忍不拔,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刘邦正是把眼光放远,靠着吃一些眼前亏的技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有人说刘邦是一忍得天下,相信这种智慧不是有勇无谋的人可以修炼成的。今天,我们不一定会遇到这种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但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都要把眼光放远,能够忍让,懂得吃亏,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舍小是为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