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期末,理工科院校最好分辨的就是考试期,和文科那种临考前三天背书背到呛天呼地的状况有本质的区别,数理化的东西,会就是会了,不会想靠临时弥补是绝对补不上的。
考试期是不安排课程和讲座,于是302宿舍秉承优秀宿舍传统,整个考试期度过的悠闲又安逸。
考完期末考后,本该准备买车票回家的方进、吴鹏还有几个少年班的其他孩子都还留在学校,等着院里组织的几日后的北上夏令营。
自从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的迈开了,而学术这块正是走出去、引进来的领头羊。这些年,国家更加重视青少年的科技成果培养,在一些发达地区,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一门热潮。学校这次提供的便是北上去参加由中科院发起的全国青少年计算机趣味编程夏令营。
吴鹏在入学前就已经获得过地区性的青少年编程语言一等奖,自然是有一个名额的。除了吴鹏外,方进在机械臂项目中芯片设计大放异彩,被工科院和少年院联合推荐。
比较遗憾的是苏洋和吴鲲,一个刚放假就被姐姐们隆重接回去,另一个则是因为家里说“兄弟俩总有一个要回家看看吧。”于是无奈告别。
另外还有5名通过考试选拔出来少年院同学一起参加了这次夏令营。加上方进和吴鹏一共6名男生1名女生。
没有课程和考试的日子是相当闲适的,方进他们宿舍2个回家,4个西院的也都早已放假回去了。8人间的宿舍顿时空了下来,准备出发的7人便齐聚在302寝室交流下感情。
7人中年级最高的是已经念大三的苏悦,也是本次小队中唯一的女孩子。苏悦样貌并不出众,半长的头发简单的扎成一个马尾,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谦逊的微笑,十分的随和。
这个阶段女孩子总是发育较早,苏悦微微隆起的胸部,总让方进不由自主的想起南湾市的桂静芬。同样是个爱笑的女孩子,苏悦的笑是安静的,而桂静芬却像朵向日葵,随时散发着跳跃的阳光的味道。
苏悦大三选的方向正是计算机学院的编译方向,加上是队里唯一一个大三生,当仁不让的成为本次小队的小队长。
此时,苏悦正一边给大家做相互介绍,一边把准备好的相关材料发给大家。
夏令营一共10天,会由少年院的总管李学松带队,去北京的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学习参观活动。前后2天是预留出来的乘车时间,剩下6天里前5天为学习时间,最后一天为参观活动时间。
这里大部分孩子基本除了家乡只来过合肥,而且进了科大再想有空出去闲逛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家都对这次能去首都十分期待。
“胖哥,你家不是北京的吗?给我们说说吧,你去过中科院吗?里面是不是都是老头子啊?”盘腿坐在方进床上的林默一边用手比划着捋胡子的造型,一边用手指戳着身边小胖腰上的软肉,一脸兴奋的问。
“咱们北京可大啦,中科院离我家可远了。”小胖眼神飘忽着,作为一只奋斗在书房的死宅,他都不知道中科院门朝那边开呢。说着,抖了抖手里的材料,“瞧见没?我们要去的是人研究生院,怎么会都是老头子呢?”
“研究生就不会有老头子吗?老师说活到老学到老呢!”
这下小胖子还真被问住了。
“瞧你笨的!人收研究生是有年龄线的!”对床同样来自北京的徐谨言看不下去了。徐谨言和边上躺着看《译林》的冯哲平,以及被叫做“胖哥”的施旌都是大二班上的,彼此都很熟稔。
材料分完,苏悦推了推眼镜,清咳了一声:“别闹了,大家东西都拿到了,咱们先看下行程。”
“后天早上5点半,大家在宿舍大门口和李老师汇合,然后会有车送咱们去火车站。大家注意下不要迟到,主要带好换洗衣物,尽量减轻行李负担。必要的东西我列了个清单在后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平时行动的时候尽量和同学在一起,不要单独走,注意个人安全。徐谨言、冯哲平、施旌,一个小组,方进、吴鹏、林默,一个小组,如果发现找不到同学,第一时间找我或者李老师。如果发现走散了,不要惊慌,到最近的派出所借电话联系李老师,李老师和主办方的电话都在材料后面附着了。”
苏悦是个很细心的女孩子,对着自己做的记录本,一条条的给大家说了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又仔细的让大家记得多温习下目前的学习进度,好在接下来的学习讲座里有更充分的准备去接受。
苏悦这儿特别看了看方进和吴鹏,小组里只有这两人是没经过考试就被推荐过来的,在少科大这种地方,大家总有几分本事自傲,苏悦对着两个一年级的小男生,心里不是没有几分比较的意思的。
行程安排说完,又值假期,大家基本没什么事了。性情和名字极不相符的林默还带着几分要去首都的兴奋劲儿,便提议大家玩会儿扑克。
方进连连摆手,扑克这东西基本就是算牌,自从来到科大宿舍后,一屋子都是数理精英,记牌算牌跟玩儿似的,偏偏黄春雷还是个有牌瘾的。一学期下来,扑克运动在302已经成为恐怖折磨的代名词。
吴鹏看着方进的反应会心一笑,又不好当着别人的面打击同班的林默,于是便换了个话题:“你们知道下学期开始,咱们少年院的不许加入其它院系研究小组么?”
大二的几个都颇为吃惊。苏悦倒是略有耳闻,只是不太明白具体什么情况。
林默用很诡异的眼神看了下方进,“听说是因为咱们班方进?”
看着众人眼光聚焦自己,方进下意识一个皱眉,怎么着话题从打牌一下子就转移到自己这儿了。
只好挠了挠脑袋,望天:“这个真是个意外啊。之前和9系的B组小队做机械臂,那几天身体不太好,没当心就出了点意外。于是9系那边就和咱们院这里提出,未成年的学生不易加入高强度团队。唉。”
“哦~~~那几天啊~~~”施旌用一种诡异的语调重复了一遍。
林默和冯哲平都不知道这几个字有什么特别,苏悦一下子脸就红了,狠狠瞪了小胖子一眼。倒是吴鹏发觉徐谨言眼镜片下面闪过一丝笑意。好嘛,一个个都小人精呢。
吴鹏咳了俩嗓子,说:“其实,我们几个在宿舍商量了下。既然学校不允许咱们院加入别院的研究小组,那我们就自己院里组织一个呗,让他们瞧瞧咱们少年院的实力!”
“这个想法不错,哥支持你!”施旌立刻一拍大腿答道,小胖子这么一动,床铺都要抖三抖。
徐谨言问道:“你们几个是指?”
“我、方进、苏洋还有吴鲲,就是咱们302宿舍的4个。苏洋和吴鲲暑假被家里叫回去了,如果你们有兴趣加进来,可以等开学了介绍大家一起认识。”
林默嘟了下嘴,欲言又止。其实302的四个在少年班的大一班里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四人的成绩都很耀眼,加上时间安排都极为有序,同进同出,导致班上总觉得这四个人周围包裹了一层很特殊的气场,说“远观而不可亵玩”有点过,但确实是不那么敢于上前凑近乎的。
徐谨言略微考虑了下,“你们302四人组确实挺有水平的,你们之前给院里的那个《季米多维奇》研究材料我也看过。你们打算做什么研究项目?”
吴鹏看了眼方进,方进盘腿坐起身,对徐谨言说:“初步计划是做一个机械臂实用模块。具体的你可以加入进来了详细了解。”
“就是你之前跟着9系研究组做的那个吗?做别人做过的东西,我们可没什么兴趣。”冯哲平把眼神从《译林》上离开,懒懒的答道。徐谨言也回了他一个赞同的眼神。
方进轻笑了一下:“你们对机械臂有多少了解?之前9系他们做的只是机械臂基础模型的构建,机械臂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工业环节的构成基础,有很多发展应用分支。而国内的生产线上至今都是以大量的人力弥补技术力量的落后。”
顿了一下,接着说:“实验室技术形成到实例应用是需要转化期的,我们的想法是能让模块达到进入市场流通的水平。”
“市场流通?”
“对!”
“包括稳定性、工业生产可能性以及成本控制?”徐谨言诧异了。徐谨言家里是书香世家,老一辈跟着李中堂主持江南制造总局。可谓对近现代中国工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
徐谨言对于方进的说法不太相信,一个工业上的科技改革是需要极大的技术和资源储备来推动的。但不得不说,他已经被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想法深深打动了。凭少年人之能,做他人不敢想之事。这是多少年来有学之士前行的道路。
徐谨言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这次夏令营结束,我给你答复。”
躺在他身后的冯哲平也举起手跟了一句:“我也是。”
施旌可没那么多犹豫,直接拍着上铺的床板对坐在苏洋床上的方进喊:“这么好玩的事情,算哥一个啊。苏悦你要加入吗?”
苏悦看了眼吴鹏,“我也等夏令营后给你们回复。”
“好。”方进看了圈大家,又躺了回去。他知道,这几个除了施旌是个直肠子,其他都在观察。等着在这次夏令营里面,看自己和吴鹏的实力。如果事实足以证明302小团队的力量是让他们值得信赖的,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如果事实不足以证明,那就只能证明他方进,他们整个302是个笑话。
然而,事实会怎么样呢?
只会让你们仰望,什么才是实力!方进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