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宅腐控心理学
27233600000012

第12章 攻与受的世界(3)

所以,才出现了时装设计师这个行业,用美轮美奂的衣服修饰女性的身体,很好且完全回避了肉欲。也就是说,遮得越严实,里面的内容可能越诱人,这是种掩人耳目明目张胆的YY。

而同人女幻想中的男人身体就如此实在,感情浓烈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有身体接触,可这个最自然不过的欲望却很多时候不得不被压抑。

在普世价值观里,同性的性是不被接受的,被冠以变态说,弗大爷管这个叫性倒错,顾名思义倒退、颠倒、错误、错位的意思。可,他一直研究的俄狄浦斯情节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禁忌,子女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身体而不得不转移或者升华这样的欲望。尽管他也说过,每个人都可能是双性恋,但他始终没有以这个为研究方向,不然,想必精神分析界会对此有更好的分析,精神分析嘛,不分析就白搭了。

而匹配不匹配是谁说了算呢?很多人研究同性恋的成因,其实是异性恋的自恋与优越感作祟,为什么没有人研究异性恋的成因呢?说白了是大家认为异性恋是正常的,而同性恋不是,这种论点本身在逻辑上就值得推敲。

所以,同人女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必然是对习惯模式和思维的挑战,可在感情面前,性别是第二属性,不该凌驾于爱之上,不然,爱就不自由,就是有条件的了。

每个人的身体都值得欣赏,它与胖瘦无关,身体的融合是爱的极致表现,只要爱够美,其他的不过是锦上添花,完全可以跟着加分。

生活中,我们是否了解、接受和喜欢自己的身体呢?

它的柔软度、温度、肤色、皮肤感觉、性感区、性感觉等,这些被自己关注与享受吗?

恐怕有人很难专注在这上面,认为这些都是羞耻,难以分享,但这些恰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底层,关乎每个人生活的质量,如吃喝拉撒睡一样平实与普通。没有这些,上面的根本实现不了,不该被冠以羞耻的污名。

而这些羞耻感产生的原因其实是人们对性的误会和道德感,也就是超我的约束,弗大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告诉后人心理动机的构成,从内到外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

里面是如婴儿般肆意的想法和快乐,可以不顾一切听本能召唤,喜怒哀乐全不掩饰,搞不好就是座火山,灼伤自己和他人;最外面的是超我,也就是各种社会规则、禁忌、停止,为了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资源、人际关系,我们要忍受和调整本能和外界标准的距离;于是就有了自我,跟个平衡器一样,不然我们永远不可能成长,摇篮的世界固然美好,可,那个小摇篮早晚装不下我们。

出了这个摇篮,我们就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这一切无时无刻不被他人看在眼里,也随时面临被评价和比较的“危险”。为什么说是危险?源于一旦认同他人,就失去了自己,千万别太拿他们的话当回事儿,盲目吸收不加分辨是不可取的,就算再怎么希望被他人喜欢,也要先喜欢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腐道,大家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坚持什么,且不被他人的喜好影响。

所以,耽美文中那些对性与身体的描写和运用势必像根针,挑动着人们心里难以启齿的东西,搞不好就是大家难以表达的欲望,自己说不出口,有人帮着自己说,多好。自己不敢做的,有人已经在做了,过过眼瘾的同时也能释放压抑的情绪。

真的,“恐同”就是这样的一种反向形成,整天叫着恶心、反自然口号的人,若真做心理分析,不难发现为了掩饰自己的“淫邪”而装得很“清白”,一个人时,没准儿自己也胡思乱想,哼……这就是前面说的假自体(自我),满足社会规则而把自己藏起来。

让我想起出柜,还有人不知道出柜是什么意思的吗?

科普一下知识,指的是作为同志对外表明自己的性倾向,无论对家人、朋友,只要说出自己这个“秘密”如同从原来的柜子中走了出来,最近的黄耀明、何韵诗就是现实版的出柜。

而恐同的背后动机是很难被发现的,这个柜子若走不出来,会一辈子把自己藏起来的。

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们在床上的样子恐怕会吓倒一大票人。

可关起门来人家做什么管我们什么事儿呀。

可见身体需要自由、满足、刺激、释放、肆意地享受快感,这和穿起衣服的自己可以是两回事儿。所以,耽美中那些看上去挑战极限的身体关系,就是大胆的呈现,先不管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从幻想层面说,它可以完全起到YY的作用,会在心理和身体上都满足人们的好奇。

攻受达成的攻守联盟是个深不见底的奇彩世界……

爱与归属的需要

A:姐,我想参加那个社团。

B:你自己看着办呗,看你整天魂不守舍的,不就是喜欢里面那谁谁谁吗?

A:得了吧,喜欢他还不至于,而是喜欢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就跟你参加那个读书会似的,一人读不是一样吗?干吗一帮人去那里哇啦哇啦说话?

B:哈哈,是哟,那种感觉挺美妙的,志同道合的人有的聊,也不觉得自己多特别,不然,就我读那些书,谁看了谁觉得异类。

A:就是的,整天身心灵的,多奇怪,有这个时间我还去看看帅哥呢。

B:就你这追求,真是肤浅,没有内涵,看哪个帅哥喜欢你?

A:嘿,不喜欢拉倒,他可以去喜欢别的帅哥嘛。

……

一个就算再有个性的人,也希望自己可以被周围环境接受,除非自闭到一定程度,闭门谢客,永不见人,只要出门,就会投身在人群里,就要和人打交道。

一个就算再不稀罕他人评价和眼光的人,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某刻找到一种踏实感,无论独处还是群居,那种稳定与满足感是一个人很在意的部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到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需要指的是吃喝拉撒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婴儿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没有食物与水,谁能活下来?

第二是安全需要,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没有安全感,或者自己没有安全感,这个词似乎已经被用烂了,不由得想到精神分析中说的几种依恋模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在自我确定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

依恋来自于我们幼年时期与养育者在分离时所受的影响,以及之后自己发展出的一套应对机制,是无法被设计和教育出来的模式,关系到成年后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如何相处,分如下几种。

安全型依恋: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养育者的离开,这里的离开指的不是真的走,而是在心理层面可以暂时不在。

有实验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常规模式是父母不在时心烦意乱,而当孩子发现父母回来后,可以很容易寻找父母并安静下来。而焦虑型和回避矛盾型儿童则不同,前者会显得很焦躁不安,父母回来时依然吵闹,甚至挑战父母的底线直到最后激怒父母从而引发进一步的焦躁;后者则貌似不怎么理会回来的养育者,很少有情感互动,看似平静,其实是内心一种恐惧建立亲密感的表现,在孩子心里是难以信任对方不会离开的,与其不确定,不如不索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沿着这个说,成人后有些人为了避免分离索性就不在一起,或者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分离的画面,不敢去体验,于是宁可什么也不让它发生。但内心里的渴望是明明在的,谁不希望被他人喜欢与爱呢?谁不希望自己是美好与值得被关注的呢?

一个相对拥有安全感的人是可以接受分离与融合的,即保持个体性,又能很好地与他人保持关系,不害怕拒绝,不质疑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归属于一个稳定的关系,恐怕睡觉都是踏实的,而若没有,这种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感觉会让一个人恐慌,感觉无依靠、无根。尽管孤独是每个人一生的伙伴,不可磨灭,但归属感同样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三层就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在前两个都达到或部分达到满足后,人就希望能得到被爱的感觉,同时属于这个爱的感觉,对象要么是人,要么是物,要么是个现象。这是人从依赖他人照顾才能够活下来转而到了自主要求与寻找的时候,希望通过被一个对象接受来满足自身更多的踏实感,不然,就像个浮萍漂浮在生命的海里靠不了岸。

对,归属感如同船寻找的岸边,不再疲倦,不再漂泊,不再无依无靠,而有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可以休息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评判,没有质疑,无须比较,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好与坏,就像理想化的养育者对孩子的意义一样。

话题回到腐道上,这条道儿上会聚了有共同兴趣、爱好、认同的我们,自打上了道儿,就觉得踏实和满足。大家彼此的默契足够让生活变得美妙,就算我们各忙各的,大家都有无数事情要做,比如可能整天腻在一起,可只要提到腐女,就透着亲切,见证着彼此青春逼人的时候欣赏着帅哥们的青春,这个经验千金不换。

有人可能会说,那多没有个性,我才不要跟什么人一样或加入什么“组织”“派别”,我就是我,独一无二。

没错,这样想一点儿都没有问题,这里想告诉亲的是,归属感与个性并不矛盾,它可以在你坚持个性的基础上给你更厚重的接纳感,让你不至于漂浮在生命的海里靠不了岸,除非你想永远做个旅行者,到处看风景,我才不要被什么束缚,被缆绳困住。OK,这也没有问题,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意愿,没人有权利让你做你不喜欢做的事儿。

但一个再怎么标新立异的人也始终脱离不开人群和关系,对人类属性的归属感是永远无法否认和回避的,千万别说自己不需要。人,这个字本身就是最基本的归属,让自己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定位,因此才有优越感。这种归属你能不要?

再有,出生后,我们属于养育者。

上学时,我们属于学校、班级和自己的同学。别误会,这里不是身体属性的归属,而是精神和关系上的,不然那些班级和座位编号形同虚设,而号码本身就是一个人的标注以及归属。

此刻想到名字,这更是最基本的归属,它确定了我们在生命里的位置,不然就不会有很多家长捧着个辞海煞有介事地要弄出个特殊且好听的名字,生怕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同时透着当爹妈的多有文化,也因此看八字起名字的生意才能如此火爆。

再说耽美小说里人物的名字,个个都像是量身定做的,想必作者一定会按照人物的个性和故事走向设计合适的名字,这个人才能在笔下活起来,不然恐怕怎么写怎么别扭

就业时我们属于自己的工作。

恋爱时我们属于那份情感。

成家时我们属于伴侣彼此的那个誓言。

……

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世界固然美好,不可复制与侵犯,但与他人和环境相处同样是心理需求,缺一不可,承认这个就等于承认了生命的多样与丰富性,才不至于陷入唯我独尊、自大、自恋与自我膨胀的怪圈里。“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不需要什么人”都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防御谎言,认同它就等于走上了比孤独更孤独的路。

任何形式的心理归属都可以让人觉得踏实和满足,就看你是否承认可以把自己安全地交付给一个对象,信任它不会离开你,就算分离也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这个关系,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随时享受归属带来的确定感。

腐女这个称呼就是一种归属的符号,让我们能向外界介绍自己,介绍我们喜欢的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这个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