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起源
我国古代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相传在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之为“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到夏朝时学校分成了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下分别称之为“学”、“东序”、“西序”和“校”。商朝取代夏以后,又将这四种学校的名称改为“学”、“右学”、“左学”和“序”。
西周时较高级的学校,分别称之为“辟雍”、“成钧”、“上庠”、“东序”、“瞽宗”。其中“辟雍”最尊。在诸侯各国则有称为“泮宫”的学校,较低一级的学校,有每25家设立的“家塾”,也有每500家设立的“序”。
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太学”,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其称为“国子寺”。至隋代,隋炀帝又将“国子寺”改名为“国子监”。此后,“国子监”之称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但后来被称为“国子监”的已非以前性质的学校,而是一种实施教育管理的部门,至于各类学校则分别称之为“书院”、“书堂”、“私塾”等等。
至于“学”和“校”两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诗经》,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见于汉朝。《汉书·董仲舒传》上有“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汉书·循吏·文翁传》说:“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班固《东都赋》中也有“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之语,可见汉代学校已经盛况空前了。
我国幼儿园的起源
我国最早的幼儿园,是清朝末年由湖北巡抚端方在1903年9月创办的幼稚园。
幼稚园的名称是从日本学来的。端方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特地从日本聘请3名女师范生教养员,仿照日本的全套办园方法,在武昌阅马场创办了这所幼稚园。幼稚园的教育任务是:“专辅小儿自然智能,开导事理,涵养性德,以备小学堂之基础。”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将幼稚园按中国习惯定名为“蒙养院”。1922年又定名为幼稚园。1938年,武汉沦于日寇之手,幼稚园停办。
何谓义塾
义塾又称“义学”,是古代的一种免费私塾,主要为民间孤寒贫困子弟提供教育。
义塾以地方和宗族为单位举办,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或私人捐款为办学经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和私塾一样。
义学由汉代四川什邡县令杨仁首创,此后只要是以筹集募款或用宗族公款延请教师讲课,面向贫困子弟的学校,都称为义学。宋代以宗族为单位设立,限于教育本族后代。清代由政府提倡,义学开始广为设置。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选五城各小学“成材者”入学就读。后八旗也设置了义学,教授幼丁学习满、蒙文字。后多次下诏,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边地设置义学。清末义学成为清代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贫民子弟,成为安身良民,不使他们“好勇斗狠、轻生犯上”,这是清政府普遍设立义学的目的。
清代义学有乡校、小学、冬学、村塾等不同名称。清代武训兴学,即属义学。武训是清末人物,以乞讨所得积累成数,放债置地,以此创设“崇贤义塾”,分蒙学、经学两级。又创设“馆陶杨二庄义塾”。
蒙学的由来
蒙学,是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相传蒙学始于商周时期,《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汉代称蒙学为“书馆”、“学馆”、“书舍”等。儿童八九岁入学,学习《仓颉》、《急就》等字书及《孝经》、《论语》。没有固定的修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多属私学性质。
唐宋以后,蒙学的教学内容和程序开始相对稳定,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以认字、写字、背书为主。每日功课一般是背书、授新书、作对、写字、读诗,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训练。
在基本知识教学上特别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读书强调勤苦、认真、专一,学字要求姿势正确、几案净洁、字画端整。在知识教学上重视对基本知识熟读牢记。道德教育十分注意生活仪节和行为训练。
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多采用诗歌、舞蹈、故事等内容和形式。教材主要有《开蒙要训》、《太公家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弟子规》、《训蒙诗》、《名物蒙求》等。专为女童章写的蒙学教材有东汉的《曹大家女诫》、唐宋若莘的《女论语》等。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分为三级: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蒙学堂简称“蒙学”,入学年龄为5岁,修业4年,设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但仅有章程,未能开办。
什么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为“稷下之学”,是战国时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下所设的学校。它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流动的着名的文人学士,也吸收了-批学生,既是讲学读书的地方,又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是一个肩负着教学和研究两种职能的高等学校。稷下学宫初创于齐威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兴旺于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前301年),衰亡于齐王田建时期(公元前264~前221年)。
稷下学宫容纳不同学派,提倡百家争鸣,因此在这里聚集了儒、道、法、名、阴阳等派别的许多学者。在稷下学宫,“辩”是诸学派相互交流的手段。不仅先生与先生辩,而且先生也与学生辩。
稷下学宫先生待遇优厚,地位很高。齐王对各派的“士”礼遇甚丰,被封为“上大夫”者有76人。凡列为上大夫者,皆“为开第康庄之衡,高门大屋,尊宠之”。
齐威王和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东方文化圣地,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讲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国子监是什么样的机构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后来隋炀帝将国子寺的名称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的“六学二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
国子监最初只是掌管教育的行政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的两种功能。国子监里职位最高的是祭酒,其余有司业、监丞等人员。北京国子监的第一任祭酒是元代着名学者姚燧。
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监生,明代的监生因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四类,当时还有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当时的国子监也有类似今天的实习,称为“历事”。即:监生们到各衙门学习政事,开始时为半年,后改为三个月。白天实习,晚上归舍,实习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选用、补充缺官,中等的继续历事,下等的回监读书。
太学:古代最高的教育机构
太学也是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很早就有了太学,周王室的太学以南北东西中为序,分别叫“成钧”、“上庠”、“东序”、“瞽宗”和“辟雍”。“辟雍”则为其总代称。太学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时“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
汉武帝在位时,尊孔崇儒,兴办太学,太学成为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50名,专门学习和研究儒家经书。汉成帝时太学生增至3000人。王莽统治时期,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笼络广大儒生,在长安广置太学,博士弟子达万余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东汉时,太学规模更大,顺帝永建元年(126年),对太学进行重建和扩建,费时一年,用工112000人,建成240房,1850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达3万多人。
汉灵帝还让大书法家蔡邕等人把儒家经典刻在46块碑上(即着名的《熹平石经》),来抄写经文的太学生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西晋以后,太学和国子学并存,成为中央办学的两种形式。唐代,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授业传道,此外,还要奉使议政,试贤举能。
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有称“博士弟子”的,有称“太学生”和“诸生”的。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历代太学都制定有规章制度,严禁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
书院的由来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新型教育组织。它始于唐代,唐玄宗时,设置了丽正书院,集中了当时全国着名的学者进行写书、讲书活动。
到宋代时,程朱理学崛起后,讲学之风日盛,书院开始大行其道。这时期书院多是私人设立,也有得到官府资助的。北宋着名书院有六处,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其中又以白鹿、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最着名。南宋时,书院兴盛更胜于北宋,着名的有岳麓、白鹿、丽泽、象山四处。
到了元代,各路、州、府都置有书院,逐渐发展为一种类似学校的体制。明代初期书院不兴,后来官学逐渐衰退,成化年间书院开始发展,至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峰。在明代书院中,无锡东林书院最有影响。
清代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提倡,使绝大多数书院官学化。清朝后期,湖南、湖北两省的书院最为着名,如江汉书院、经心书院、江夏书院、晴川书院等。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两湖书院,是一所具有新式学校规模的书院,书院课程也增添了自然科学科目。1900年,两湖书院改办为两湖师范学校,从此结束了书院的形式。
古代着名的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岳麓书院合称四大书院。
1.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唐代喜欢养白鹿自娱的李渤任江州刺史期间,在其隐居旧址建台,称白鹿洞。宋初扩建为书院。以后屡经兴废,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曾在此建院或讲学。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所修,其中碑廊有碑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名人书法。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南宋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从学者千余人。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存有朱熹“忠孝廉节”四字石刻。
3.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面的石鼓山。唐时李宽筑庐读书于此,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建立书院,景佑二年(1035年)赐“石鼓书院”匾额,柳宗元、韩愈、范成大、朱熹、张载、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今存明、清碑刻等文物,已辟为公园。
4.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城。院址属应天府管辖,因以为名,亦称睢阳书院。最初为戚同文讲学之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曹诚就其地筑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广招学生,范仲淹曾来此任教。自元代以后,院址荒废。
武学指的是什么
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就称为武学。武学始建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隶属于国子监。以阮逸为教授,但数月后就停办了。
到宋神宗时,又重建武学,到宋徽宗崇宁年间,又下令地方诸州设置武学。但宣和二年(1120年)又罢州县武学。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才恢复武学(中央)。庆元五年(1199年),各州州学皆设武士斋舍,选官教习。
武举是武学生的入仕途径。明洪武年间在大宁等卫设置儒学教武官子弟。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始置京卫武学,成祖即位后停办。英宗正统年间方立两京武学。武学设教授、训各一员,教读之书为:《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百将传》等。后又令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以上者,由提学官选送武学读书,无武学者送卫学或附近儒学。成化年间,敕令岁终考试入学武生,10年以上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
嘉靖年间,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使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臣教习。万历年间,武库司专设主事l员管理武学。崇祯时,又命天下府、州、县设武学,实际未能遍设。待遇考试,与儒学生员同。
什么是贡举
贡举,是指我国古代由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古时,如果地方上推举的人确实是贤者,则荐举者受奖;相反,如果为不贤者,那么荐举者就要受罚。
刘邦称帝后,加强政权建设,曾下诏多方求贤,并制定了登记形仪、品行、年龄、逐级察访、上报的办法,开汉代察举制度之端绪,到汉惠帝时,诏举“孝悌力田”,“孝惠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举荐人才的先声。
从汉文帝起始,制定了正式作为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诏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仅是偶一为之,尚未形成制度。
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始定贡举之法,使选士制度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连对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了。元光元年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也称“察举”、“荐举”、“乡举里选”。
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因此后世的贡举,开始指科举制度了。
何谓贡生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期,凡府、州、县学生员中成绩优异者,经挑选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者就称为“贡生”。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王朝选拔从政人才。各朝代贡生的具体名目不一,明代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明清两朝,科举曰重,而学校曰轻,太学、府、州、县学均为科举储备人才。因科举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贡院的由来
贡院是中国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
明、清时代贡院的大堂东西两侧为外帘,供管理人员居住。大堂后为内帘,供试官居住。贡院两侧建号舍,供应试者居住。主考、同考在内,谓“内帘官”,提调、监视官在外,谓“外帘官”,贡院墙有荆棘,亦称“荆闱”。
古代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萌芽。
东汉时,出现了专门的艺术学校——鸿都门学,以校馆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时,又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
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