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
鼎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
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它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古代的进食具
中国传统的进食器具可分为勺子和筷子两类。
筷子古称“箸”,至明代始有今称。在商代以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箸。
勺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炊具中捞取食物入盛食具的勺,同时可兼作烹饪过程中搅拌翻炒之用,古称匕,类似今天的汤勺和炒勺。另一种是从餐具中舀汤入口的勺,形体较小,古称匙,即今天所俗称的调羹。
考古发现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勺既有木质、骨质品,也有陶质的。夏商周时期出现铜勺,带有宽扁的柄,勺头呈尖叶状,自铭为匕,即勺头展平后形如矛头或尖刀。“匕首”之称即指似勺头的刀类。
自战国起,勺头由尖锐变为圆钝,柄也趋细长,此形态一直为后代沿袭。秦汉时流行漆木勺,做工华美,并分化出汤匙,此后金、银、玉质的匕、匙类也日渐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随着食具的多样而更加丰富了。
在古代的饮食活动中,餐勺与箸往往是一同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周代时曾规定,箸只能夹取菜类,而食米饭米粥时则必须用匕,分工十分明确。
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钵、豆、敦、俎、案等类。
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
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
盘之大而深者为盆,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称为笾,都是盛食的器皿。
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
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
酿酒小史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远古时代,在农业还没有兴起之前,野果和蜜是可供中国人酿酒用的理想而又容易得到的原料。它们含有发酵性的糖分,接触了空气中的霉菌和酵母,就会发酵成酒。这种酒“清冷可爱,湛然而美”,引起原始人类极大兴趣。以后,人们便逐渐有意识地去利用野果发酵酿造果酒。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发现一些粮食作物由于保存方法不当,导致粮食受潮而发芽、霉变,这些长霉的粮食形成天然的曲糵,遇水后便发酵成酒。当人们总结了这种自然现象,有意识地让粮食谷物发酵来获取酒浆时,酿酒技术便开始出现了。
商周时期,先民们已普遍使用谷物来酿酒了。考古学家在商代遗址中还发现了规模壮观的酿酒作坊的遗址,还有许多专用酒器,有酿酒的基,有盛酒的尊、壶、卣,有温酒的盂,有饮酒用的爵、觚、觯等。有铜制的,有陶制的,数量众多,制作精致,反映了当时酿酒业的发达。
到了周朝,政府还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酒正”,《周礼》还指出酿酒要用煮熟的谷物,投曲须掌握时机,制酒用的器皿要选优良清洁的陶器,造酒用的水质要好,火候要适宜。这是对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概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工艺规程,可见当时酿酒技术已相当完备。
酿酒起源的传说
酒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关于酿酒的起源,也产生了很多传说。
有的古代文献说,酿酒是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的。据说,禹的公主命令仪狄做酒,酒酿成之后,大家觉得它非常好,就进献给禹。禹喝了之后,认为酒虽然非常好,但是喝了能够乱性,而且说:“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这样便疏远了仪狄,并且下旨禁酒。
而在民间传说中,则普遍认为酿酒始于夏朝的杜康。所谓“杜康造酒刘伶醉,刘伶一醉就三年”。更有人说杜康和刘伶都是天上的酒仙。到今天我们还用杜康或刘伶作为酒的代名词。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但可以大致说明的是,酒在夏朝或夏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一点也被考古学家所证实。
1937年,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先生甚至认为: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的。
古代的葡萄酒
葡萄酒盛行于现代西方,但在古代,中国也留下了有关它的足迹。唐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也很早。《史记·大宛列传》载: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可见,西汉中期,中原地区的农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酿酒,并将欧亚种葡萄引进中原了。他们在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自西汉开始,中国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酿造者。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说过:“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辞,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这对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认识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只限于在贵族中饮用,平民百姓是绝无口福的。
到了盛唐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富庶。民间酿造和饮用葡萄酒也变得十分普遍了。元朝时,葡萄酒已成了一种重要商品。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里,就谈到了当时开封售卖葡萄酒的情形。明、清两代,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的酿造就更为普通了。
酒器小话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有了酒,自然需要盛酒的器具。因此,可以说,酒器是酒文化的产物,是酒文化的载体。
最原始的酒不是人工酿造的,而是水果自然发酵而成的。人们饮用这种酒,最先可能是伏地而饮,手捧而食。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智力的提高,自然会选取一些极简便的工具来饮用了。如经过简单加工的兽角、硬瓜果壳及蚌壳等。我们从最古老的酒的名称上,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如当时的酒器觚、觥、觞、觯等等,就都带有一个“角”字旁,而“觚”字,是“角”、“瓜”全有。
陶制品发明以后,开始出现陶酒具。大量出土陶器证明,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就有了专用陶制酒器。
人们掌握了炼铜技术以后,青铜酒器开始出现。夏商周时的青铜酒器可分为三类:一是储酒器,如尊缶、大壶、鉴缶等。二是温酒器和盛酒器,其中主要有尊、壶、卣、彝、觥、瓮、瓿、岙等。这些酒器的每一种都有各种不同的样式,许多动物造型的酒器已令人叹为观止。三是饮酒器,如爵、角、觥、觯、杯等,其中很多都堪称工艺品。
商周以后,青铜器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秦汉和秦汉以后盛行的漆制、瓷制、铜制、金制、玉制等多种酒器。当时许多珍贵漆制酒器,已成了人们身份高贵的标志。漆制酒器品种也很多,如樽、钟、壶、钫、卮、勺、耳杯等等。
最早的原始瓷制酒器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汉代,出现了“彩瓷”和“白瓷”酒器。唐宋两代的瓷制酒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酒器。
在我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其他质地的酒器,如锡制、玻璃制、景泰蓝制、珐琅制、象牙制、犀牛角制、角制、皮制、木制、竹制等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古代的酒令文化
饮酒行酒令是我国古代饮酒风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增添雅兴的作用。酒令起源于儒家的“礼”。大约在唐代时,酒令开始在社会上盛行,此后经由宋、元、明、清几代得以发展。
酒令有很多形式,随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
游戏令有“击鼓传花令”。方式为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座客以次传递花枝,鼓声停时花枝在手的人饮酒;或是令官报数,按1234……顺报,至7或7的倍数时,应报者拍桌而不出声,脱口出声报数的罚酒。还有一种竹制筹令,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在酒筹上铭刻经书或诗、词、曲成句,或《西厢记》、《水浒》、《红楼梦》中人名,并由此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
赌赛令有投壶,酒宴时,宾主依次取箭在同样的距离向壶中投掷,中者为胜,可以罚不中者饮酒。投壶赌酒,两汉六朝,极为普遍,唐宋以后才逐渐衰微,只有少数人使用了;还有赌棋饮酒,盛行于三国两晋时期;另有掷骰饮酒,流行于唐代。还有猜物饮酒,把某物藏起来,使在席之人猜测其所藏之处,猜中者胜,猜错者饮。
文字令比较文雅,需要一定文化水准才可操作使用,它们大多是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也是斗机智、逞才华、比试思维敏捷与否的智力比赛。当然,文人雅令也和其他酒令一样,目的是为了活跃饮酒气氛,求得宾主尽欢。
茶的起源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相传神农氏在位时,就已经发现了苦茶这种植物。那时候,人们称茶叫苦茶。
最初的时候,人们是把“原生茶树”上的鲜叶采下来,在锅里烹煮熬汤,以用作解毒治病的一种良剂。春秋时代,人们把茶叶当作一种蔬菜食用。到了秦汉时代,饮茶逐渐普遍,人们把茶叶制成饼状,饮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中,加上葱、姜、橘子等类调味,药、饮兼用,并用它款待宾客。后来,茶叶才逐渐不作药用,而成为经常的饮料。
茶最初的名称叫“桢”、“荼”等。东汉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把“桢”解释为“苦茶”,而且说:荼,“即今之茶字”。可见,早在东汉时期,茶这种植物已经在文字上定型化了。
在东晋郭璞的《尔雅注》里有这么一段话:“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可见,当时人们对采茶的迟早与茶质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精辟的总结。
喝茶为何被称为吃茶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将喝茶称为“吃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我国人民早期制茶和饮茶的方式密不可分。
我国在唐朝以前,饮茶的方式是比较原始的,只有药饮和解渴的粗放饮法。把鲜茶叶放在锅里“做羹饮”,其实就是熬成汤喝。但是,鲜叶既无法存储,也不好运输,这就要求出现干茶。干茶的最早形式仅是把茶叶晒干而已,谈不上加工制作。
唐代时,“茶圣”陆羽大力倡导饼茶及饮法,从而使唐宋两代五六百年间,饼茶得以独领风骚。
所谓饼茶或团茶是指制茶人将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入釜中蒸煮,用杵臼捣碎,拍成茶饼团,再将茶饼团串起来焙干封存,当时人们称之为“龙凤团茶”、“蜡面饼茶”或“研膏”。人们在饮用这种茶时,需将茶饼研成粉末,然后用纱绢做的罗筛筛出极细的茶末,再将茶末放入釜内,用滚水煎煮。人们在品尝这种茶时,咂嘴、嚼末、渍舌,所以就叫做“吃茶”。
“吃茶”从唐代流传到明代,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明朝洪武年间,散茶取代了团茶,冲饮取代了煮饮。明崇祯年间,中国各大城市的市井街巷中开始出现了茶馆、茶室、茶铺,特别是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尤盛行,但人们仍习惯于将喝茶称为“吃茶”,并一直流传至今。
斗茶的由来
“斗茶”又称“茗战”,即赛茶会。方式是参加者各携精品茶叶,以轮流品尝或展示茶道技艺的方式,评定优劣,决出名次。这种活动兴起于北宋之际的福建建安民间,继而又流行于北宋,从此盛行于世。
北宋年间,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骚人墨客,还是浮浪哥儿、市井细民,无不以斗茶为能事。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更是乐此不疲。诗人晁冲之说当时“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深表痛心疾首。然而,就是这位晁冲之,也是欲罢不能,“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当时斗茶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斗茶”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元明清,这从赵孟頫、唐伯虎等的《斗茶图》中可见一斑,但其盛况已远不及宋代。就是现在,我国的一些主要产茶地,还能看到“斗茶”的遗风。
茶具史话
古人饮茶十分讲究茶具的选用,因为只有质地适宜的茶具才能冲泡出好茶。明清时代,各种手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巅峰,茶具制作也有了大的发展。我国有着悠久的瓷器历史,而茶具中最普遍的,还是瓷制品。
瓷茶壶出现于明朝中期,但那时的茶壶品种还比较少,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和福建德化的白瓷。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茶壶品种开始越来越多,造型也各异。不少茶壶上还描画着山水、花鸟、人物花纹,有的还题写着诗句。
盖碗始于清朝康熙年间,一般是盖小于碗,盖沿在碗口之内。也有盖在口外的,称为“天盖地”。
清代的瓷盏托与前代不同。直至明代,托盘中心的托圈只是凸起一周矮矮的棱,刚好套住碗足,而清代的托圈大大加高,变成敛口的水盂形。
另一类茶具是锡器。用锡器作茶具,在唐代文献中就有记载,但它一直作为中低档器具,列不到上品。明代改为用壶泡茶以后,人们发现了它不影响茶味的优点,开始用它做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