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创始于楚国,清代时成为长沙城乡的主要手工艺。以光绪年间“吴彩霞坊”的作品为代表。作品精巧,传至各地。从此湘绣名扬天下,并有超越苏绣之势。花鸟、山水条屏是湘绣的传统品种,它风格写实,针法多变,颜色多素雅如水墨画。
4.蜀绣。
蜀绣也称“川绣”。即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成都自古以织锦业着名,号称“锦官城”。蜀锦与蜀绣并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用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100种针法,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则既有纯为欣赏的绣屏,又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等日用品。
古代使用的植物染料
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称为“草木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
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草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
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蓝色类的鼠李;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
陶艺的发展
远古人类懂得使用火以后,原始制陶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土与水结合再经过火烧,可以制成耐用的陶器。陶器作为上古先民最为普及的生活用具,应该是原始手工业最早的产品之一。
陶器产生的具体年代已很难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器的国家,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向来把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归之于“圣人”。制陶技术传说就是由舜开始制作的,即所谓舜“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
新石器时代,陶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文化陶器的品种、造型和纹饰也独具特征。陶器分为红陶、彩陶、灰陶、白陶和黑陶等。这时期出现的薄胎彩陶、蛋壳黑陶及白陶,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制陶技艺的发展水平。
最初的陶器成形采用手制法。有捏塑、模制和泥条盘筑三种形式。在仰韶文化中期还出现了慢轮加工技术,用转动的轮盘使器身缓慢旋转,以便加以修整。
大概在大汶口文化的晚期,又出现了一种称之为轮制法的制陶新技术。轮制陶器是把泥料放置在陶轮上,借用陶轮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法使之成形。制作出来的陶器,形状规整,厚薄均匀。这种先进的方法,后来盛行于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陶体现了轮制工艺的最高水平,龙山文化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有的器壁厚度仅0.5毫米;有的还装饰有镂孔和极细的划纹。
古代陶器的种类
1.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摄氏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赭陶为主。
2.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黑陶。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艺,饮誉中外。
4.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占据主要位置。
5.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摄氏度左右。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展,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6.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7.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绿、黄、褐等色。其中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出现一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
古代彩陶的制作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特色。所谓彩陶,是指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陶的制作分为制作陶坯、修饰陶坯和彩绘纹饰以及入窑烧陶四个阶段。
制作陶坯要用黏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做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汰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圈叠成陶器粗坯。
接着是修饰陶坯,用力慢转陶坯修整器皿口部,在陶坯快干的时候,用砾石或骨器将表面压磨光滑。再用粒度较细的陶土加水制成泥浆,然后把泥浆施加在陶坯表面。这样烧制后的陶器表面就会附着一层陶衣。陶衣一般呈棕、红、白等色,它的作用是使陶器表面更加光洁美观,并与彩绘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修饰完毕后就进入彩绘纹饰阶段了。一般用赭红、黑、白三色。
最后入窑烧陶。以仰韶文化制陶为例,温度在900摄氏度~1000摄氏度,烧出来的陶器质地较硬。
彩绘使用的工具,可能是一种类似毛笔的东西。绘上的彩料经分析,有铁、锰等。赭红彩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墨彩的元素则为铁和锰,可能是一种含铁高的红土;白色基本无着色剂,可能是瓷土。
从陶到瓷的进化史
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制作的工艺原理上说,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的1500年左右,是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
早期的陶瓷,只是一种釉陶器,又称原始青瓷。它以瓷土作胎,在12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成,胎质呈烧结,无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器表有釉,但胎质呈灰色,薄层不透光。这种瓷器主要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郑州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釉尊,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青瓷。
汉代时,开始大量出现基色浓重的棕黄色和绿色的釉陶,这被看做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由于釉料中含有大量氧化铅,所以也称为“铅釉”。
东汉时,瓷器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在东汉末年曹氏墓中,都已经出现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
后来经过南北朝、隋唐时期制瓷技术不断提高,到唐宋时期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此瓷器成为生产的主流,陶虽有生产,但无法取代瓷器的主导地位。
古代瓷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瓷器的造型、纹饰、装饰技法和釉色等也不同,各具时代特征。
青花与釉里红
1.青花。
青花是彩瓷的一种,以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制品最具代表性。
彩瓷依彩绘在釉下还是釉上,分为釉下彩、釉上彩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斗彩。青花则是釉下彩工艺。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瓷坯上绘画,罩以透明釉,以1300摄氏度高温烧成的瓷器,其色彩白蓝相映,恬淡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青花因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闻名于世。青花瓷的大量烧制是在元朝,尤以景德镇为代表。到明清则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其中以清康熙年间的最为精美。
2.釉里红。
釉下彩中的另外一种是釉里红。它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亦经高温烧制而成。白地红花,色彩十分明艳。这种彩瓷的烧制难度比青花更大,尤其色彩纯红的釉里红瓷器流传下来的上品极少。
青花与釉里红两种色彩常同时用于装饰瓷器,称为青花釉里红。
宋朝的五大名窑
宋朝时,瓷器生产有许多创新和进步,各地出现了各具特色,享有盛名的瓷窑体系。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代表了宋瓷发展的最高水平。
1.汝窑。
汝窑,又称汝官窑,窑址在河南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宝丰县在宋时属汝州,故称之为汝窑。该窑建于宋徽宗年间,虽然该窑存在时间前后不足20年,但它却是“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2.官窑。
官窑建于宋徽宗政和年间,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它为满足宫廷用瓷需要而建。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着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3.定窑。
定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由于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
4.钧窑。
钧窑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的钧台及八卦洞,建于宋徽宗当政期间。钧窑烧制各种皇室用瓷,以花盆最为出色。
5.哥窑。
哥窑,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浙江龙泉有章家两兄弟以制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所主之窑名弟窑,弟窑也称龙泉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琉璃的由来
琉璃,是在陶质物的表面覆盖一层细密的玻璃质薄层,即通常所称的釉。它是用石英、长石等硅酸盐混合物在高温下熔制而成的。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制造琉璃的工艺,如制作装饰品项链、剑画、屏风等。
到隋唐时,琉璃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和盛行,琉璃砖、琉璃瓦开始使用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风格。唐代着名的“唐三彩”也是琉璃制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琉璃塔,是宋代的建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整个塔体都是黑色琉璃砖瓦砌成,至今坚固完好。
琉璃制品的制作,是先用陶土制成胎坯,然后烧成陶胎,涂上釉彩,再入窑烧制而成。釉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配方能烧成各种色彩,如石英、炒铅、铜末,加水调匀涂于陶胎表面,即能烧成绿色釉;如在陶胎上以氧化铜绘制花纹,再施一层无色透明釉,以高温烧成,花纹即呈红色。
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
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挖掘一座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时,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这是一柄青铜剑,全长55.6厘米,剑形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有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
剑是一种作直刺用的兵器,既要保证其强度,也要保证其韧性。据科学分析,越王勾践剑使用了合理的含锡含铜成分,而且因剑的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铜和锡的比例也不一样。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容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剑上又是怎样铸成的呢?
专家们考证后认为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即两次浇铸使之复合成一体。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2000多年以前的越国人是如何掌握和使用这种技术的,这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
越王勾践青铜剑深埋地下2400年为何不生锈?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含有不同程度的硫。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但另一种看法认为,越王勾践青铜剑千年不锈的真正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密封条件。对于这一谜团,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古人是怎么做针的
我们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那么,古人做针是不是真的用大铁块磨出来的呢?
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出土有骨针。金属冶炼技术出现以后,金属针随之出现。至少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使用金属针缝衣服了,而且还用它来治病。
古人制作金属针,还真是从大铁块加工起的。在明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针的制作方法:把铁块锤成细条,然后用一把钻有小孔的铁尺,把铁条从孔中用力拉过,细铁条便成为粗细均匀的铁线了;逐寸剪断铁线,锉尖一端,另一端锤扁。在锤扁的那端钻上孔——针鼻,打磨平,针的初步形态就出来了。
古人把这些半成品的针放到锅里,用文火慢炒,就跟做菜一样。炒好了,还要加上土末、松木灰、豆豉,量不能少,得把针盖住。然后是蒸,蒸的时候还有讲究,得把两三根针头留在外面。等留在外面的针头可以用手捻碎时,火候就到了,可以起锅了。针起锅后还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淬火。这道工序的作用十分重要,针的软硬程度全靠它。
经过这样制作出来的针虽然不如西洋针细长美观,但却不易生锈。后来,由于手工制针的成本较高,中国传统工艺生产的针最终被挤出市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