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30

第30章 哲学思想(2)

张仪是魏国人,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当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合纵”以抗秦时,张仪则以“连横”策略游说秦惠王。秦惠王采纳张仪等人的建议,破坏了六国的“纵约”。张仪也由此被秦惠王封为宰相。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战争终于结束,“合纵连横”学说也就偃旗息鼓了。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的长处在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倘若“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失其信”,就不足称道了。

农家的思想和代表

农家学派在社会政治方面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代表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同时他们还注重研究农业生产问题,探讨和总结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

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约与孟子同时代,其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滕文公上》。许行假托神农氏之言,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市贾不二”,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要求社会“均平”合理。

他的主张反映了古代社会农民的一种理想,在当时产生了较强的影响,有儒家门徒也改拜许行为师。许行有学生数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皆穿粗布衣服,以打草鞋、织席子维持生活。

《汉书·艺文志》载有农家着作“九家,百一十四篇”,计有《神农》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国》16篇、《尹都尉》14篇、《赵氏》5篇、《汜胜之》18篇、《王氏》6篇、《蔡癸》1篇,今皆不存。

杂家的思想和代表作品

战国末年,随着统一趋势的加强,各家思想迅速走向融合。杂家就是这一学术文化融合趋势的产物。

《汉书·艺文志》载有杂家着作“二十家,四百三篇”,今大多不存。现存杂家代表着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共同章写的着作。该书章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并能长治久安。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章纂。全书原有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书中糅合各家,而明显倾向道家,章纂初衷亦是为皇帝提供治国之道。

杂家为先秦学术思想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对汉代早期的政治也有重要影响。

小议经学思想

经学,就是解释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政权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传播,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儒家经典加以阐发和议论,形成经学。

经学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唯上”,就是皇帝怎么讲,就怎么解释。经学家每每揣摩皇帝的意旨言事。

二是“唯经”,即书上怎么写,就按照书上的去解释。

“唯经”是从,“唯上”是听,导致窒息学术,禁锢思想。封建主义的经学,名为研究,实为注疏,而且越来越繁琐,陷入了死胡同。

中国古代社会造就的以经学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于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地位,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对限制新思想,阻滞科学的发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影响。

理学的思想和代表

理学,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理学家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在这一点上,“理”与老庄学派的“道”有点相近。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的根源,认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都是从“理”而来,这个“理”是自己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封建的伦理纲常也是“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实际上就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绝对化、永恒化。所以理学为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强迫人们信奉。

理学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理学有哪些流派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阴阳学等等。

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三大派别,即以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

心学的思想和代表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宋代陆九渊主张,既然气聚合为人时,理成为人的本性、精神,那么,人心也就是理,并且因为整个宇宙也都是气的或聚合或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理也就到处贯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也就是整个宇宙,宇宙也就是我的心。因此,只要心中能够先树立一个大的志向,或者说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就可以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引诱。

到了明代,王守仁认为,人心中都有天生的良知,所以儒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广到每一件事物。他和陆九渊一样,认为不必要一件一件地去考察事物,要认识天理,只要考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

玄学的学说和代表

所谓玄学,指的是中国古代以解说、阐述、发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形式,以探求事物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变化的根据为主旨的一种学说。它并不是一种“玄之又玄”、“神秘莫测”的学问。

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嵇康、郭象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

玄学家常把儒家思想跟道家思想结合。推崇“三玄”书籍中的思想。所谓“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人们认为这三部书内容之奥妙,真可以说玄之又玄,所以称之为“三玄”)。他们对三玄的有无、本末、一多、才性、言意、名教、内圣外王、王道霸术问题,都有较为深入的论述。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明清实学的学说和代表

明清实学,是明朝正德以后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儒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明清实学摒弃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空疏的学风,提倡“崇实黜虚”,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中,突出一个“实”字,强调经世致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

明清实学大致可以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五大类。

实体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基础而言的。它包括以气这一物质实体为本的本体论,以实践(力行)为基础的认识论,以“性气相资”为基本内容的自然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以利游欲为基础的理欲(包括义利)统一说等等内容。其主要代表有罗钦顺、王廷相、崔铣、杨慎、吴廷翰、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经世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对社会弊病的揭露和批判,也包括对拯救时弊方案的构思与实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居正、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魏源等。

科学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科学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中国古典科学,也包括从欧洲输入的西学。其代表人物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梅文鼎等。

考据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经学研究而言的。明中叶以后,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经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汉学和子学的复兴,以子学研究代替独尊经学,以专事训诂名物的汉学代替以己意解经的宋学。其代表人物有方以智、传山、顾炎武、毛奇龄、戴震、汪中、焦循、阮元等。

启蒙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市民意识而言的。主要反映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艮、何心隐、李贽、汤显祖、黄宗羲等。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逻辑结果。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不但对宋明理学所讨论的范畴和命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新范畴、新命题,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理论先驱。

侃侃八卦

“八卦”也称“经卦”,来源于《周易》中的8种基本图形。它们分别为:乾(■)、坤(■)、巽(■)、坎(■)、离(■)、艮(■)、兑(■)、震(■)。

《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对其作者,儒家学者章造出一套说法:伏羲画卦,即画出八卦的符号;文王重卦,即两卦相叠,演出八八64卦;周公作爻辞,即每一卦有六爻,对64卦之384爻之每一爻作了解释辞;孔子作《十翼》,即作10篇说明文。《易经》就是从原始的八卦长期演化而来的。

对“八卦”作哲学的解释和阐发始于春秋。那时,人们开始认为,八卦是八种自然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征物。《易传》中认为,“八卦”所展示的是一幅宇宙生成的图画。“八卦”中最重要的是乾坤两卦,由乾坤而生出山(艮)、泽(兑)、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它们两两相对,相互作用,产万物,并决定着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典籍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辑录在一起,分别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

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的弟子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弟子子思所作。《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着作。

《五经》是儒家的五部经典着作,即《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即《尚书》,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着作汇章,相传是孔子章撰的。《礼》即《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相传多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易》是《易经》(又称《周易》),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构成,古代为占卜所用。《春秋》是章年体的鲁史,相传是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章《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文字简短,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阴阳五行说是怎样形成的

我国的阴阳五行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尚书·甘誓》中说:治水英雄大禹率先打破了“禅让制”,把王位交给了儿子启。这引起了同姓诸侯有扈氏的不满,起兵造反。启于是率大军亲征有扈氏的大本营甘(今陕西户县西),临战前召集六军将领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这里的“五行”,大致就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金、木、水、火、土五物;“三正”,大致是与五行有关的正德、利用、厚生三政事。到了战国时代,“五行”又增加了“相生相胜”的哲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