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这个时候中国学术高度发展,各种学说纷纷出现。所谓“家”,是指一种学说或是一个学术派别。所谓的“百家争鸣”,就是说诸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
据记载,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初期,以着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在这10家之中,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讨论的问题很少涉及哲学。在这10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了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
其中,孔子以《周易》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合关系为出发点,综合三代以来思想文化的精髓,寻求挽救世风颓废、礼崩乐坏的方法,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比孔子稍早的老子,创立了以“道”为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分别经过孟子、荀子和庄子的阐发,形成儒家和道家学说,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除了儒、道二家外,其他各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公孙龙、兵家的孙膑、农家的许行、纵横家的张仪与苏秦、杂家的吕不韦等。当时,各派各家都着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
儒的来源
儒,并不是单指儒家,在儒家建立之前就已经有了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由于这些人收入低,地位低,做事时还要看人脸色行事,因此形成了一种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还有他们职业的原始性质,即术士。
墨子曾对儒的生活作过极为生动的描述:夏天五谷收割以后,他们就去给人办理丧事,孩子们都跟着,做完几起丧事,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们靠别人的钱财生活,仗着别人的产业养尊处优。富人有丧事,他们就高兴地说:这可是衣食的来路啊!
尽管如此,儒中也有很多人不甘心做这种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业,他们渴望进入政府机构,成为专门的典礼官,有的则希望成为君子儒,辅佐君主。所以,孔子才有了对学生们的告诫:“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希望弟子们勤奋努力,超越原来他那种低下的职位状况。可见,儒名的起源应该在孔子之前。因为到了孔子时,儒这一阶层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形成“君子儒”与“小人儒”两种派别。
儒学着作和学派
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充、王弼、孔冲远、韩愈、柳宗元、王安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戴震、康有为等。
儒家的着作和典籍主要有:《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春秋繁露》、《四书集注》等。
儒家学说主要有:德政说、仁政说、大同说、公羊三世说、性善说、性恶说、性三品说、气质之性说、与天地参说、天人感应说、天道自然说、天人交相胜说、天人合一说、以无为本说、天理人欲说、主静说、主敬说、致良知说、知行合一说、本末论、体用论、理气论、常变论、动静论、生死论、经学、谶纬之学、玄学、理学、心学、经世之学、现代儒学研究等。
关于儒家派别的划分有多种。除了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八派之外,宋代以后又出现了几派,主要有: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关学(以张载为代表)、洛学(以北宋二程为代表)、闽学(以朱熹为代表)、泰州学派(以王艮为代表)、东林学派(以东林党为主)、乾嘉学派(乾隆年间到嘉庆年间儒学的统称)。
儒家有哪八派
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它所反应的内容是孔子去世之后,战国初年以至战国末年的儒学大概情况。这八派为:
1.子张学派。
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以积极参与政治为特色。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但据史载,孔子对他并不满意,而且孔子的一些弟子也经常批评他。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子张的学说却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学派。
2.子思派。
子思是孔子之孙,其导师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之一曾参。据说《大学》和《孝经》两部着作都是由曾参从孔子那里传下来的。而子思又根据传授创作了《中庸》。而《大学》和《中庸》又在儒经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这一派从宋代以后影响很大。他们的代表人物曾参、子思,都作为圣人,陪同孔子享受祭祀,称“配享”。
3.颜回派。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学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安贫乐道,重在下工夫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
4.孟子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着有《孟子》一书,被后人称为“亚圣”。
5.漆雕氏派。
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们是: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学术界一般认为“漆雕氏之儒”是以漆雕开为代表的。这一派的特点是不畏惧权势,不欺侮弱小,行为正直,处事勇敢。宓子贱、公孙尼子、世硕等都是这一派的主要成员。
6.仲良派。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不可考。对于仲良其人,不仅孔门弟子中没有此人,而且非孔门人物中也未见有任何记载。
7.孙派。
这个派别的情况与仲良派类似,在孔门弟子中并没有孙氏,因此孙派学者指哪些人在学术上一直存有争论,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因为荀卿又称孙卿。
8.乐正派。
有人认为乐正指曾参的弟子乐正子春;有人认为指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具体情况不明。
道家的思想和代表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传统的看法是: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是道、德二字,认为世界万物都源于“道”,即“道生万物”。“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物得以生,谓之德”,“德者道之舍”;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循环的;“道”存在于自然界之先、之外。在先秦诸子学派中,道家思想最富于哲学内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哲学基础。
在政治上,道家把社会动荡不安归咎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征战,因而对儒家礼仪德政的说教不满,对法家的变法革新也持否定态度,要求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社会自由发展,率民走“清静无为”的道路;庄子更提倡一种“无君”的社会。
道家的经典主要是《老子》,也叫《道德经》,还有《庄子》等。道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老庄的认识论方法还从哲学和艺术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墨家的思想和代表
墨家是战国时的重要学派,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与儒家齐名,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80~前420年),鲁国人,出身于“贱人”阶层,曾做过造车的工匠、大夫。早年受过儒家教育,但后来背叛了儒家,创立了墨家学派。这个学派的成员多半来自社会下层,纪律严明,生活简朴,积极参与政治。学派负责人称“钜子”。
墨子以孔子提出的“爱人”论为出发点,向统治阶级提出种种要求,对统治阶级的自利、自私诸事提出限制,对社会上因自爱、自利而引发的争夺和战争进行抨击,比孔子的人本学说有更为具体的政治措施,对统治阶级的限制更为严格。
墨子提出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墨子认为,运用这十大主张要视不同诸侯国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
墨子学说的核心,是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认为,欲要治世,必先寻世乱之所由起。
墨子还具有“天志”、“明鬼”的观念,认为天的意志是衡量人们言行的准则,要求人们尊天帝、敬鬼神,一言一行都必须“取法于天”,做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另外,墨子在认识论方面带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其后的学说对这一点进行了发展。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是难能可贵的。可谓是中国唯物主义的先驱。
法家的思想和代表
法家是“礼崩乐坏”、“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战国时代成长起来的政治派别。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为法家流派命名,并将其与儒、墨、道、名、阴阳五家同日而语:“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一般认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子产,便是早期法家的代表,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与后期法家的代表——韩非,先后在各国实行变法,并在思想领域与儒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强制手段推行法家政策,使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达到了高峰。
韩非以前的法家理论,主要分成三派:商鞅强调“法”,主张国君要明法令,用法律来加强统治;申不害,强调“术”,主张国君千万要注意控制、驾驭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慎到(战国时赵国人,曾为齐国稷下先生,生卒年月不详)强调“势”,认为国君必须加强威势才能统治天下。韩非对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进行了吸收和扬弃,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法家学说体系。
在自然观方面,韩非建立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提出:“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探讨了万物发展的总规律与特殊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论方面,韩非提出“参验”的方法,强调用实际的功用效果来检验人们言行的是非。“参验”方法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观方面,韩非主张社会制度和治世方法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反对拘泥于古人的作法。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还首先用“矛盾”来概括矛盾对立的双方,提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韩非还试图探讨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口再生产的速度高于生活资料再生产的速度,人口多、财富少是造成社会争乱的根源。
名家的思想和代表
名家是中国秦代以前注重辩论技巧,探讨名称概念之间、名称与实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派别。他们注重对名词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倡“控名责实”。当时称之为“辩者”。由于成文法的公布,“辩者”在社会上充当了类似律师的角色,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所以又称“刑名之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此外还有邓析、尹文和后期墨家的一些学者。
春秋战国之际,学术兴盛,百家争鸣,各家各派都在申说自己的学说,批驳他人的学说。随着辩论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旧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内容,而新出现的概念还有待于社会的认同,于是,名实不符的问题亟待解决。到了战国中期,随着名辩思潮的发展,名家学派应运而生。
名家学派的创始者为春秋末期的邓析,他当郑国大夫的时候,正值子产执政。为了给子产出难题,他为人辩护,能将是说成非,非说成是,使执法者难以定案。子产认为他是一个大祸害,于是便把他杀了。由此说明,研究辩论规律,制定辩论规则是当时的重要任务。由此形成了名辩学派。
在邓析之后,又出现了三个基本学派:宋研、尹文学派,惠施学派和公孙龙学派。
其中,公孙龙学派强调名词概念的相互区别,认为一个概念只能指一个事物,而不能既指这一事物,又指另一事物,否则的话,就会产生逻辑混乱。
公孙龙着名的“白马非马”命题,最明显地表现出他的学说的诡辩性质。他认为,“马”这个词,是指马的形态,凡具有马的形态的都命名为马。“白”这个词,是指白的颜色,凡是白颜色的都命名为白。“白马”是马的形态再加上白颜色,亦即白颜色的马。可见,马与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说“白马非马”。
惠施学派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相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是“同”,不相同的事物表面上看来不同,是“异”,但实际上也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同”。因此“同”也是“同”,“异”也是“同”,“同”和“异”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样的。
在诸子百家中,名家以自己凌厉的论辩,细致入微的分析而着称于世。它与儒、墨、道、法、阴阳等家并列为当时地位十分显赫的“显学”中。由于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秦代之后消失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名家也就随着销声匿迹了。
阴阳家的思想和代表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以“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学说派别。据现存史料记载,最早使用阴阳解说事物运动变化的是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阳父,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的概括,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它最初指的是日光向背,后来在《易经》中被做了哲学概括,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面形成的,并由阴阳的对立斗争而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
西周的伯阳父用阴阳解说地震。邹衍则用它来解说王朝的更替,并把阴阳和五行两个哲学概念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性能的相生相克体现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由此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王朝的更替。
一般说来,战国时期的阴阳学说,一半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观察的基础上,反映出一定的科学认识,一半是出于神秘的推测,结合着巫术,将其与人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成为妄说。
阴阳家的着作,现在已大都湮没不存,仅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保留了《四时》、《轻重己》、《五行》、《水地》、《度地》、《月令》等篇。阴阳家中集大成者邹衍的着作也大都流失了,但他的一些言论却散见于《史记》等典籍之中。
纵横家的思想和代表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夺霸王之位,为了适应诸侯兼并的战争形势,形成了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即纵横家。《韩非子·五蠹》篇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地处西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弱小;地处东部南北各地。中国人以南北为纵,以东西为横。六个弱国联合,从地理位置讲是南北联合,所以称“合纵”;强秦拉拢弱国,从地理位置讲是东西联合,所以称“连横”。“合纵”理论最先由魏相公孙衍所倡导,以苏秦为代表;“连横”计策最早为张仪所实施。
据《史记》记载,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师从于纵横家鬼谷子,其学说的特点是长于权变。他以“合纵”理论游说赵肃侯,劝赵肃侯首先“从亲”,为诸侯倡,继而又奔走于燕、韩、魏、齐、楚等国,使六国一度联合了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苏秦也由此成为纵约长,并任六国国相。
与苏秦同时代的纵横家是张仪,正是他积极倡导并成功实行的连横政策,牵制了苏秦主张的合纵,将秦国推上统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