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20

第20章 地理名胜(1)

中国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古时,“中国”的含义不一。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大雅·民劳》中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在解释这句诗时说:“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刘熙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中国”在古时更多是指华夏族、汉族所居地区。因为华夏族、汉族居于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中有:“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危矣。”《礼记·中庸》中也有“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以上两例所说的“中国”均指华夏族、汉族所居地区。

因为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此,便称这块地方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

因为古时候的王朝或政权,只有国号,没有国名,所以在古时候,“中国”一直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仅是地域、文化上的概念。直至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一词才开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支那与震旦

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但你可能不知道,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国很早就用这个名称来称呼中国了。

中国汉文典籍中的支那,多见于佛典,为梵文Cina的音译,Cina一词的译名很多,从西晋到梁代近300年间,Cina的译名固定为真丹。梁以后,震旦使用渐多,逐渐取代了真丹。自唐开始,脂那、至那、支那广泛使用。唐以后,又以震旦用得最多。

一般认为,“支那”是“秦”的音转。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与印度已经发生贸易关系,秦国之名由此达于印度。古代波斯及其他亚洲诸国所用的Sin、Chin等,也源出秦国。

称中国为震旦,一种解释是: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通行的说法是“震”为“秦”的音转,“旦”乃“嘶坦”的简称。

古代九州是怎样划分的

“九州”是中国的代称,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这个代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九州”,也就是传说中的我国中部地区,相当于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此说出自春秋战国时代而上达夏禹。《尚书·禹贡》开头即是:“禹敷土,随山刊水,奠高山、大川。”意思是夏代的开国君主禹,平定洪水后,跟着划定疆域。

九州计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职方》所记有幽、并州,无徐、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所记有幽州,无梁州。这九个“州”,实际上包括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中原地区、淮海地区、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地区。

九州又有“九有”、“九囿”、“九原”等别称。古人既分当时的中国为九州,天长地久,“九州”也就自然成为中国的代称,这在历代诗人的喻咏中时有所见。如唐王昌龄“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放歌行》)等句,都是其例。

所谓“九州”虽然并非完全准确的行政区划,但对我国后世的政区划分却影响甚大,特别是以“州”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自汉以后,很多朝代都采用过。

省、县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实行的是省、县制,现在全国有省级区划单位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又包括数量不等的县。那么,你知道,“省”、“县”这两级的区划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在我国历史上,“县”的名称比“省”的名称出现得早。“县”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春秋时期。最初设置在边地,秦、晋、楚等大国往往把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到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内地,而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置郡。郡的面积虽较县大,但因地广人稀,地位要比县低。所以晋国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见《左传·哀公二年》)。

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才在郡下设县,产生郡、县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县隶于郡。之后的历朝历代,县一直作为我国的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存在着。

而“省”的区划名称是直到元代才产生的。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以后,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创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它不仅统管全国行政,还直辖大都附近的河北、山东等地区。在地方则设行中书省,置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总揽该地区的政务。当时全国共有河南、江浙、湖广、陕西、岭北、辽阳、四川、甘肃、云南、江西等十一个行中书省。这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元代的十一个行省划分,成为后来我国行政省区的雏形。明朝朱元璋虽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人们习惯上仍称行省。到清代,不仅恢复了省制,而且增为十八行省,后又增为二十二行省,已很接近我国现行区划了。

乡的由来

以乡作为行政单位的历史很悠久,在《周礼·大司徒》中就有“五州为乡”的记载。说明我国在西周时就有乡制的设置。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互相残杀和吞并,但乡的建制却保留下来了。《国语·齐语》载:“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后又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记载。从齐国的情况来看:乡是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管辖2000~3000户。

秦汉时,则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每个亭有亭长,乡有三老,还有一些乡官,如秩、啬夫、游微等,用以帮助县令处置乡里的事务。

到唐代时,我国人口增多,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改为“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设里正,乡设耆老,每乡管辖约500户。后来的宋、元、明、清各代,均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只是在辖治范围和管理人户的多寡上有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沿袭了以前的设置,乡这一基层政权机构得以保留了下来。

“三晋”的来历

山西省简称晋,又称为“三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春秋末年,曾经非常强大的晋国大权旁落,朝政被六家大夫把持,他们是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史称“晋国六卿”。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武装和地盘,互相攻打,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先后被打败,还剩下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这四家中,又以智氏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于是提出“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氏和魏氏不愿得罪智伯瑶就答应了,而赵襄子却不答应。

智伯瑶见赵家敢违抗自己,就胁迫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家兵马被围困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智伯瑶又引入晋水,想用水消灭赵军,赵襄子的军队危在旦夕。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但心里却都在想自己家的地形地势也与晋阳相近,倘若用水,两家也会被消灭。

此时,赵襄子派他的门客张孟谈去说服韩、赵二人。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被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后来三家联合杀死了智伯瑶,智军全军覆没,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瓜分了,并于公元前420年暗杀了形同虚设的晋幽公。

由此韩、赵、魏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为韩、赵、魏是从一个晋国分出的三个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三晋。由于晋国当时的势力范围主要在现今的山西省,而且从晋国分出的赵都城就在今天山西省会太原的东南,所以,现在山西又称为三晋大地。

香港因何得名

香港这个名称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以下几种传说。

1.由“红香炉山”一名演变而来。

据说清初在铜锣湾海旁有红香炉从海上飘来,于是村民便在沙滩上建庙,庙后的小山便被命名为“红香炉山”,由此演变成“红香炉港”,后简称为“香港”。

2.芬芳的港口。

香港早期常有外国商船停泊,水手们上岸浏览时见遍地是芬芳的野花,他们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芬芳的港口,于是被译作“香港”。

3.鳌洋甘瀑。

据说在香港附近有一山溪,是行船者喜欢汲取的溪水,被称作“香江”,其入口的港口被称作“香港”,而全岛也被叫做“香港岛”。

4.与“香水”有关。

香港在明代至清初盛产香水,名叫“莞香”,种香及制香盛极一时,不少居民赖此为生。莞香先运至九龙的香涉头,然后运到石排湾(香港东北),再乘艚船运至广州甚至江浙一带,所以运香水的海湾就被叫做“香港”。

澳门名称的由来

据记载,明代前期,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沿海有许多供外国商船停泊的地方,如浪白、广海、望峒、奇潭、十字门、虎头门、屯门、鸡楼等处。海边这些可供船只停泊的地方,在粤语中被通称为“澳”。至于“门”,其来由则有多种传说。

一种说法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门”,澳门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海峡象门,故称“澳门”。

另一种说法是澳门南面对开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两两相向对峙,海水贯流其间,成十字门状,所以亦有“十字门”之称,故称“澳门”。

此外,澳门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两山相对成门,故称“澳门”。总之,既是澳,亦有“门”,便称“澳门”了。

台湾名称的由来

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港”等,至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台湾”这一称谓。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学术界有五种意见:一是因该岛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弯弓,故名台湾;二是根据闽南话“台员”转音得名;三是根据台南附近土人“大员”二字转音得名;四是由高山族中的一个土着民族台窝湾族演变而来;五是起源于荷兰人1624年占领台湾之后,修筑楼台于海水入湾处所致。

1661~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曾将台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更名为“东宁”,清朝复名为“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那里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人一向称自己是“河洛人”。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可见台湾人在更早的时期是居住在河南的河洛一带,后来往南迁移,辗转而到福建落脚,台湾人虽然在福建居住几百年之久,可是仍然自认为是河洛人,乃证明台湾人的祖先不忘本,希望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记住自己是地地道道发源于古代中原的汉人。

历代都城

商——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隋——大兴、洛阳(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金——中都(今北京)。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传说时代的都城

黄帝轩辕氏,定都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十里有土城遗址,建有黄帝庙)。

少昊金天氏,定都于曲阜(今山东曲阜)。

颛顼高阳氏,定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帝喾高辛氏,建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西)。

唐帝尧,建都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南)。

虞帝舜,建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

夏帝禹,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十朝古都”西安

西安是现在陕西省的省会,被称为“十朝古都”,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11世纪时,周武王灭商后首先在这里建造了都城,以其位居镐池旁而得名镐京,以此掀开了古都西安的第一页。

公元前350年,渭河畔的诸侯国秦崛起。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了秦国至二世而亡的这100多年的统治历史。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对属咸阳一部分的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都于此。后来,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都城仍在长安。光武帝继位后,定都洛阳,从此全国的政治中心开始转移。

581年,北周权臣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隋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不久,隋灭南陈,天下重新归于一统,西安又成为全国的中心。后来隋炀帝无道,天下狼烟四起,太原留守李渊起兵灭隋称帝,建立唐王朝,定都于西安,由于唐王朝的繁荣,古都西安进入了历史上的巅峰时期。

唐时的长安城以龙首厚为基地,向南展开,面积约有38平方公里,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881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室灭亡,长安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也随之丧失。尽管如此,长安作为十朝古都的灿烂历史仍然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九朝古都”洛阳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写下这样一首诗来赞美洛阳:“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洛阳城巍峨建筑的赞美及对它显赫千余年的历史地位的高度颂扬。

洛阳一带远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到距今六七千年前,这一地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着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在洛阳西北的仰韶村。这里也是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生活的地方。

洛阳最早是西周的东都,叫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正式定为东周的都城。战国时改为洛阳。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元魏、隋、武周、后梁、后唐都在这里建都,共计九个朝代,累计时间长达93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作为都城年代最长的城市,故洛阳又被称为“九朝古都”。

洛阳之所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与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洛阳位于河南西部的伊洛盆地,四周有群山环抱,气候宜人,兼之伊、洛、涧三条河流蜿蜒其间,因而物产丰富,景色秀丽。洛阳四周有幽谷、广成等八关为屏障,故又有“八关都邑”的说法。

“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和北京、西安、洛阳一起,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四大古都”,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开发与兴修的历史。

在春秋时代,南京就已经开始筑城了。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筑造冶城,开办了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了吴国,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造城墙,这成为南京有城之始。从出现原始居民起,南京至今大约有六千年的历史。而从最早的古城算起,也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越城建造后不久,越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33年,楚成王在今南京清凉山上筑城,叫金陵邑。这就是南京古名为金陵的由来。

三国时期,东吴定都建业(今南京),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此开始。东吴以后,南京又被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朝代定为国都,叫做建康。自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累计时间达3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