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49

第49章

在这之前,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他。当蔡到他家时,他们已酒酣耳热了。有一客人在屏后弹琴,蔡在门外暗自听琴,不由心中一惊,道:“不是邀请我来吃饭吗?但这乐曲中却有杀心,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便回到家中,不再赴宴。

蔡邕一向受乡里人推崇,主人听说蔡返回家的事,立即亲自追回并问其中缘故,蔡便告诉了主人,在座者听后都不明所以。弹琴者说:“我刚才拨动琴弦,见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正欲飞未飞,螳螂因而一进一退等待时机。我不觉心动,惟恐螳螂失去猎物,难道这就是将杀心表现在了乐曲中吗?”蔡莞尔一笑说:“这也可以称为杀心了。”

故人共卧

刘秀当上皇帝后,一次问他以前的好友严光:“我比起以前来怎么样?”严答道:“陛下比以前稍微像样一点。”于是两个人晚上就同睡一床,严是个不受世俗约束的人,他甚至把脚搁在了光武帝的肚子上。

第二天,负责观天象的太史报告说,昨天夜里有一颗客星很急迫地侵犯天子的星座。光武帝笑道:“那只不过是我同老朋友严光一同睡觉罢了。”

严遵不仕

东汉时,隐士严遵在成都街市以给人卜卦为生,每天可得一百钱,卜卦完毕,就关上门来着书。

有个叫罗冲的富翁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做官?”严说:“我没有这个基础啊。”罗就给他准备了车马衣粮。严说:“我把这些看成是累赘,并非感到不足。我收入有余,而你才真是困乏呢,怎么能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罗说:“我家有钱万金,而你的钱不足百金,却说有余,这不是很荒谬吗?”

严争辩道:“不对。我曾在你家住过,你家到半夜还有人劳作不停,日夜辛劳仍不能满足。而我以卜卦为业,连床都不下,钱就自己来了;如今还剩余几百钱,上面的尘土有厚厚一层,而我却不知怎样来用掉,这难道不是我有余,而你困乏吗!”

罗闻听此话,十分羞愧。严感叹道,“给我财物,是损害我的精神;替我扬名,是毁灭我的躯体,因此,我不愿做官。”

人生贵在适志

西晋人张翰有一次来到洛阳,当时掌握朝廷大权的齐王司马冏听说他很有才华,就任命他为大司马东曹掾。

张翰对同郡人顾荣说:“现在天下纷乱。名扬四海的人,要想退隐是很难的。我本来就是山林之间的人,没有声望。你可要好好地以你的智慧来思前虑后,防患未然啊。”

顾荣拉着他的手,伤感地说:“我也与你一起到南山去采蕨,到三江去饮水吧。”张见秋风一起,就想起家乡的菰菜、蓴羹、鲈鱼脍,说:“人活在世上,最可宝贵的是要活得符合自己的心愿,怎么能被官职所羁绊,在几千里路外追求名利呢!”于是立即辞官回到了家乡。

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是晋朝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性情超然,无拘无束。

他在当大司马桓温的参军时,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公事也不管。又当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有次问他:“您主管的是哪个部门?”回答说:“好像是马曹。”又问:“管了多少匹马?”说:“不知道马,哪里还知道马的数?”又问:“近来死了几匹马?”王便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来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连生都还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死呢?)

又有一次,他跟从桓出去,碰上暴雨,于是下马钻入桓的车中,说:“你怎能独占一辆车呢?”桓曾经对王说:“您已经来我府中很久了,现在也应该管些事了。”王听后,也不回答,只是望着高空,过了很久才慢悠悠地说:“西山早上极有爽气。”

此酒不可共饮

南北朝时,宋明帝刘彧有个妻舅叫王彧。刘彧患病时,担心死后王借国舅的地位,篡夺王位。泰豫元年春,刘彧病情加重,便派人赐毒药给他。让人转告他说:“我并不认为你有罪,但我不能一个人去死,请你先走一步。”同时有亲笔诏书:“为你考虑,要保全你家,因而有这样的处分。”

诏书到的时候,王正与人下棋,他看了信以后,神色不变,将信封好后放在棋局下,继续与客人下棋。

等到一局棋下完,王将棋子装回盒内后,才慢慢地对客人说:“刚才接到的是赐死的诏书。”于是将诏书展示给大家看,客人都大惊失色。

王端着酒杯正要饮时,门客焦度十分愤怒,要把酒泼翻在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坐着等死。州中文武亲信有几百人,还可以抗争一下。”王说:“我明白你的忠心,但是假如为我着想的话,还是请为我的一家族人考虑吧。”

于是,写了答谢的书信,然后举杯对客人说:“这杯酒不能劝大家共饮了。”说完,就仰头将毒酒一饮而尽。

恨古人不见我

南齐初年,张融请假回乡,到王俭府上向他道别。王见到他后没有上前迎接,只是举着手向他致意,张见了,也停步举手,模仿战国时人颜歜对齐宣王的高傲姿态招呼王说:“王俭,您过来。”

王听了,不得已向前迎接他。张于是说:“这样既可使我不趋附权贵,又让您有尊重士人的名声,难道不好吗?”

此外,他还常常感叹道:“不为我见不到古人而遗憾,只为古人见不到我而遗憾。”

借诗还借表丈

唐代李播出任蕲州刺史时,一天,有位李秀才拿了诗文前来求见,献上自己的诗作,李播看了后吃惊地说:“这些都是我及第以前所作的诗文,怎么成了你的呢?”

李秀才惭愧地说:“是我从前在京师的书坊中以一百铜钱买的,我带着它,在江淮一带游历了很久,您就把着作权送给我吧。”

李播说:“我久任郡牧,这已没有什么用处,就送给你吧。”

李秀才道谢后告辞,李播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

李秀才说:“到江陵拜见表丈卢尚书。”

李播大笑道:“你又错了,卢尚书是我的表丈,为什么以他冒充你的表丈呢?”

李秀才不由窘态百出,但又对李播说:“确实如您所说,不过,承蒙你把诗借给我,那就连江陵的表丈也委曲借取一下吧。”

流下直高

谭琯在某人家教学生。主人喜欢音乐,歌板师的饭菜要比教师的丰盛。谭琯感到不公平。

朱彝尊知道后,写信给他说:“君子要以类族来分辨事物。物各有族,对人来说,亦要以类分辨。君子必须自己了解自己的地位。譬如:娶妻送彩礼,只需要布匹裘皮,而买妾就需要百两银子,至于赎出官伎,就要花费上千两银子。品流越低下,价值就越高。饭菜的丰盛与否,正像拿鱼喂猫,拿肉喂狗,对于老兄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

但知止足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一心想考取功名,年已五十多岁,仍是念念不忘。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要再去参加科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要显赫,早就已经入阁拜相了。山林中自有乐土,为什么一定要一呼百诺满足呢!”蒲听后,认为夫人说得很对。

蒲松龄虽不再参加科举,但他的三子一孙都已是入学生员,光耀门第还是有希望的,因此他常常不知不觉在言谈中流露出得意之情,但她妻子却不大理睬他。有时蒲和她说起儿孙们以后怎样富贵,她也不置可否。

蒲松龄笑着问她:“你难道不想做贵夫人吗?”其妻答:“我没有什么特长。只是知道知足。现在儿孙们都能继承读书事业,不会再挨饿受冻,上天的赏赐不能说不丰厚。自己回顾一下有什么功德,而要有这种奢望呢!”

无妨交相师

戴震很有才华,但却不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姚鼐做举人时,佩服戴的学问,要奉他为师。

戴震知道后,写信给姚,在陈述去掉“老师”这一称呼时说:“我不仅仅不足以当老师,而且学问也比不上您,所以只好谢绝您的请求。古代所谓朋友,就是老师的一半,我们不妨相互为师以求得十分,如果有过错,就互相劝勉。这样重视人,而不重视虚名,就不失为朋友了。”

只谈风月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时,听说龚孝拱很有才能,想笼络他。有一年,龚经过上海,曾摆下盛宴邀请他,宴席进行到大半时,曾见龚已有醉意,就将自己的心意说了出来。

龚孝拱听后大笑道:“以我的地位,您给我官位,只不过做到监司为止了。您试想,我怎么能居于您的下面。算了,不必多言,今晚只可谈风月,不要说其他事。”曾国藩听了他的话,一直到宴席结束也没敢再提这件事。

大腹便便

东汉边韶很有些文才,在没有当官时,教了学生数百人。他也很有辩才,一次,边和衣打盹,恰巧被几个学生看见,他们就在私下讥嘲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意思是说,边韶是个大肚子,懒得读书,只想睡觉。

不料这话被边韶听到,他随即应答说:“边是姓,孝是字。大肚皮是装着五经的竹箱子。只想睡眠,去思考五经的事。睡时与周公做一样的梦,安静时与孔子想一样的事。老师可以嘲笑,这规矩出自哪家经典?”讥嘲他的学生听了不觉羞愧万分。

尔汝歌

吴主孙皓降晋以后,被封为归命侯。一天宫中设宴,晋武帝司马炎问孙:“听说南方人喜欢即兴创作《尔汝歌》,你会吗?”

孙正在喝酒,于是举杯向武帝劝酒,说:“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武帝听了,很是感到懊悔。

尘扬凤翔

陆机、潘岳都是西晋名士,但他们两人的关系却不大好。有一次,陆正同别人聚会,看见潘来了,站起来就要走。潘说:“清风来了,灰尘飞扬。”陆应声答道:“众鸟聚集,凤凰高翔。”

漱石枕流

孙楚年轻时想去隐居,对好友王济说:“我想以山石为枕,以清流漱口。”却错说成“以山石漱口,以清流为枕。”

王说:“流水可以作枕头,石头可以漱口吗?”

孙有急智,巧妙地解释说:“所以用流水作枕头,是想用清溪水洗耳,学习许由的榜样;所以要漱石,是想用山石来磨砺牙齿。”

蜘蛛不如蚕

北宋王禹偁早先居住在济阳,父亲是开磨坊的。当时毕士安为州从事,王七岁那年,一次替父亲送麦到毕家,站在庭下,应对不慌。

毕正在命几个儿子对句:“鹦鹉能言宁比凤?”儿子不能对,他转头对王说:“你这小孩子吵吵嚷嚷,这个句子能对吗?”意思是讨厌王不守本分而讥讽他,王昂首应声道:“蜘蛛虽巧不如蚕。”同样以讥讽回报毕,毕感叹道:“你精神满腹,将来肯定能名扬四海。”

小人樊须

有一次,秦观在苏东坡家里作客。有人开玩笑说秦胡须很多,秦说:“君子多乎哉。”苏听了笑着说:“小人樊须也。”秦观、苏东坡言语中都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话,樊须是孔子的学生。“樊”与“繁”谐音。

《汉书》下酒

苏舜钦生性豪放,行为无所约束,喜欢喝酒。他在岳父杜衍家里,每天晚上读书,以饮酒一斗为标准。杜对此很怀疑,派子弟暗中观察。

有一次,只听苏舜钦读到《汉书·张良传》中张良和同伴狙击秦始皇,铁锥误击向了他侍从的车子,不禁拍着桌子说:“可惜啊,没击中。”于是满饮一大杯。

又读到张良对刘邦说:“开始我起于下邳,与陛下相遇于留县,这是苍天将我交给陛下。”苏舜钦又拍着桌子感叹说:“君臣相遇,是多么不易啊!”再痛饮一大杯。

杜衍知道了这些情形后,大笑着说:“有这些东西作下酒菜,喝一斗实在不算多啊。”

少一诤友

汪琬晚年在尧峰山上讲学授徒,门生达数百人,他常自比于东汉郑众、挚恂。当时,叶燮刚罢官,居住在吴县横山,远近求学者亦接踵而来,把屋廊都挤满了。汪阐述经义言词明朗,从来不肯屈从人意,与叶所持的论调相悖,两人因此互相诋斥,两家门生,也都各不相让。

后来,汪琬死了,叶燮叹息着说:“我过去不满汪琬的文章,是因其名太高,而意气太盛,所以列举其治学失误的地方,并非汪琬的学问竟荒谬得背离了儒学的根本。现在汪琬死了,还有谁来批评我的文章呢?我失去了一位诤友啊!”说完便收拾起过去指摘汪文章短处的文字,用火烧了个精光。他的坦荡胸襟,让当地文人士子佩服不已。

模样还在

东汉末年,孔融性格宽容很少避忌,喜欢士人,乐于奖掖后进之士。后来官拜太中大夫,这是一个闲职,他家每天来的宾客把屋子都坐满了。孔融常说:“座上的宾客总是坐满,酒杯中的酒从来不空,我没忧虑了。”

他与蔡邕一直很要好,蔡死后,有一个勇士,相貌和蔡很相像,孔融每当酒酣时,就叫他来一起坐,并借用《诗经·大雅·荡》的话说:“虽然故人已经逝去,但他的模样依然在啊。”

江郎才尽

南朝人江淹年轻时,他的诗和文章都名重一时,可到了晚年却才思渐退。他声称自己在任宣城太守时,被罢官归乡,途中停泊禅灵寺岸边,晚上梦见一个自称为张景阳的人,对他说:“以前我有一匹锦寄存在你这儿,现在你该还我了。”江淹伸手探入怀中取出数尺锦递给他,这人大为不满:“怎么被裁割得快没了?”回头看到丘迟,便说:“余下这数尺我也没什么用了,就送给你吧。”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阻塞不畅了。

江淹又称,有一次在凉亭中睡觉,梦见一人自称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他便在怀中取出一支五色彩笔交给他。从此他写诗便再无美妙的句子。当时人都说江郎才尽了。

朱孝臧嗜赌

归安人朱孝臧只要一有空就去赌博。为此,况周颐曾作《竹马子》词记叙此事。

曾有人劝朱孝臧不要沉迷于赌博,说:“久坐伤骨,久视伤脾。”他却答道:“不坐伤心。”

替父北迁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改年号为永乐,并把江南地区的富裕人家迁徙到北京,用以充实北京城。

当时,黄润只有十岁,他的父亲也在应该迁徙的行列中,他就去造访官府,请求代替父亲北迁。官府见他太小,没有批准,他说:“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意思是,家父迁去后,会一天天衰老;而我迁去后,会一天天长大。官府对他的这番话感到很惊异,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龙潭寺

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俩,曾一起游览龙潭寺,他们在寺中见到一处暗室,弟弟说:“这是黑暗地狱。”兄长说:“这是彼岸的极乐世界。”

徐孺子

东汉人徐孺子,自小就很聪明伶俐。

在他九岁那年,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使月亮中没有其他物体,应当会更加明亮吧?”徐说:“不对,譬如人的眼睛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必定不会明亮。”

菩萨疲倦了

东晋名臣庾亮,有一次曾到某佛塔参观,见到了一尊卧佛,他因此说:“这位菩萨是因为忙于引渡众生而疲倦了。”

廉者不求,贪者不与

东晋人庾法畅有一次跟在太尉庾亮身后,手中握着的麈尾非常精致。庾亮看见后说:“这么精致的麈尾,怎样才能够长久拥有呢?”

庾法畅回答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贪婪的人我不会给他,这样就能够长久拥有了。”

哀至则哭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驾崩时,他的儿子孝武帝司马曜才十来岁,被众臣拥立为皇帝,他直到天黑了也不到父亲灵前哭奠。

左右近臣于是告诉他说:“按照惯例,您应该到先帝灵前哭奠。”

孝武帝说:“人只有哀痛到了极点时,才会痛哭,这哪有什么惯例。”

卫玢问梦

卫玢是晋朝的一个很有才气的书法艺术家。相传小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很奇怪的梦。第二天,他把梦讲述给乐广听,并问梦是从哪里来的。乐广是当时的名士,听了便笑着说:“梦,是从想像来的。”

“是从想像中来的,”卫玢听得莫名其妙,反驳说,“不对,人的精神同形体相脱离了,才会做梦,怎能说是从想像中来的呢?”

“这是因为,”乐广回答他说,“从来没有谁会梦见自己驾着驷马大车钻进老鼠洞里,也没有人会梦见自己一边捣齑一边把铁杵啃掉。懂吗?这就是没有日间所想,便没有夜里所梦的缘故。”

钱财如粪土

东晋时,有人问殷浩:“为什么人在将要得到官位的时候却梦见了棺材,在将要得到财宝的时候却梦见了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