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18

第18章

这是注重以法治国的一个学说派别。它的主导思想涉及宇宙问题、人性问题、社会流变问题、规律方法问题等等,为以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根据。比如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因而道德说教难以引人向善,只有以刑法管束,社会才能有序,人们才能安分。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

墨家。

这是以墨子学说为代表的一个派别。墨子讲究人们之间的泛爱,反对诸侯之间的征伐,推崇恪守道德的贤才,提倡勤劳、节俭和名副其实。

阴阳家。

这是以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一个学说派别。它与《周易》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对于易家,它除了用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外,还引进了“五行说”,即用金、木、水、火、土解释天地万物的构成和变化。主要代表人物有邹衍。

纵横家。

这严格来说并非一个学说派别,而是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他们或是劝说诸多弱国联合起来抗击强国,或劝说强国拉拢一些弱国以打击另一些弱国,破坏弱国间的联合。纵横家的种种设想,虽然属于政治谋略,但却深含哲学道理。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仪、苏秦等。

兵家。

这是研究用兵韬略的一个学说派别。他们的学说,核心内容是兵法,指导思想是哲学,是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主要代表人物除了春秋末期的孙子外,还有战国时期的吴起、孙膑等。

古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最早开始于隋朝的“进士科”,公元607年4月,炀帝下诏定十科举人,这就是“分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就是以后的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唐承隋制又增加了明经、明法、俊士、明书、明草等科。后来一直沿用至明清,到明清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其正式考试分三级进行: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院试通过称“秀才”,院试是县、府一级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

第二级:乡试通过称“举人”。乡试又称“秋闱”,在省城举行,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秋季(八月)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算正式进入官场。

第三级:会试和殿试。这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分两步进行,先会试后殿试。

会试又称“春闱”,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三年一次,参加考试者为举人,录取者为“贡生”。会试主考官四人,称总裁。一正三副,以进士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官,由礼部提名皇帝钦命特派。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时杏花盛开,所以称杏榜,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考,在宫中殿廷亲发策问,故又叫廷试。会试录取的贡士参试,一般殿试不黜落贡士,只是重新分定出等第名次。

古代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八月桂花开放,对联中的“八月桂”其实就是指乡试得中。杏花在二月开放,所以对联中的“二月杏”其实指的是会试得中。这副对联就是讲人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刻苦攻读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

为什么叫“金榜题名”呢?原来是因为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存档大内,大金榜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

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因唐朝举人赴京考试皆须投状,故名。第二名榜眼,眼二也,故名。第三名探花,因唐朝新科进士杏园举行“探花宴”,故名。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各科名额不等。

进士的由来

进士,其意是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开始把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凡是通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也有未经考试而由皇帝封赐的,叫做“赐进士”出身,以区别于考试及第的进士。

状元、榜眼、探花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人们将进士及第的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这些名称在历史戏曲和影视剧作品中随处可见,甚至今天人们还把高考的第一名称为“高考状元”。

那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状元”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自武则天时举行廷试,录取的名单中第一名称为状头,亦名“状元”。“元”即“头”的意思。

“榜眼”一词则出现于北宋初年。起初,不只第二名可称榜眼,第三名也可称为榜眼,因为,“眼”必有二。如王禹偁的诗《送第三人朱严光辈从事和州》中说:“赁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朱严光只中了第三名,却也是“榜眼科名”。

还需注意的是,在唐宋两代,进士及第的前三名都可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者只是在“状元”这个大类里的细分名称。南宋人赵彦卫所撰《云麓漫钞》中说:“世目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郎。”由此可见,宋时状元可包括进士第一、第二、第三人。但已有向第一人专称状元,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之定型化转变的趋势。

那么,“探花”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探花,原名为探花郎,始见于唐代。唐代风俗,廷试后,皇上要赐新科进士们“闻喜筵”。这一天,在新中的进士中挑选两名年龄最小的人,称为探花郎,到琼林苑折花迎接状元,还要赋诗作贺。

到了宋神宗熙宁六年(1033年),状元余中“乞罢宴席探花”,皇帝准奏。自此以后,探花之名逐渐变成进士第三名的专称了。

到了南宋,状元、榜眼、探花作为进士前三名的称呼已经深入人心,连史学家也都采用了。但还不是朝廷的定制,将进士第一人称状元,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明史·选举制》中说:“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日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三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

举人、秀才

举人原指被推举的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兵法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作为兵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攻战计、敌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又各分为六计,每计基本上都是用成语典故命名,易懂易记。如果依序列出,它们是: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我国古代军衔

元帅。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词。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职务,作为作战时期的最高统帅,有相当大的权力。到宋代则设有兵马大元帅,元代设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

春秋时期,晋国以卿为将军。到战国时,“将军”一词才用于官名,有大将军、上将军等职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如霍去病就叫骠骑大将军。隋唐以后,历代官名都有将军。

校。

“校”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曾设立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这八校尉作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

春秋时期,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执掌全国兵权,地位非常高,为三公之一。以后带尉字的官职,地位逐步下降。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队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

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职位。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者。

“√”的由来

“√”是我们学习中常用到的符号,被称为“对号”,用来表示完全正确的意思。使用中叫“勾”、“挑”。可能有人认为这个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其实不然,它是土生土长的,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古代,这个符号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比如用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文告。

如判决书。古代执行死刑,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勾决”。一笔勾销是勾决形象的注解。“勾决”用的就是这个符号。

榜示。

如录取名单。张榜公布的名单末尾,最后一名名下勾红,用来表示名单准确无误。榜末一名俗称坐红椅子。有个成语叫名落孙山,是说过去有个读书人孙山参加科举考试,考中最后一名,便居榜尾,勾红后再无一人,名落孙山后便是落榜了。“勾红”用的也是这个符号。

账册之结算。

商号之流水账,于日清月结之外,五月、八月、春节三大节盘账结算,于结清之处打红挑儿,以示账目清楚、正确无误。

文告、榜示、账册、作业大体上是这个符号由官府到民间的应用情况,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坤”为何代表女性

“坤包”、“坤表”、“坤角”这一类的词都代表女性用品,或者是女性的代称。但是,这里为什么要用“坤”来代表女性呢?

原来,“坤”一词出于《周易》,《周易》有两个卦名:“坤”和“乾”,用来代表阴阳两种对立面。阳性势力称为“乾”.阴性势力称为“坤”。《易·乾录》中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里把“乾”引申为天。而后又说:“大哉坤元,万物资始,乃顺承天。”即把“坤”引申为地。《系辞上》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因此,“乾”就代表了“天、君、父、夫”,“坤”就代表了“地、臣、子、妇”。

后来用“乾”代表男性的说法逐渐少了,而用“坤”代表女性的说法却延续了下来。

万贯是多少钱

我们常以“腰缠万贯”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很有钱和富有。那么,这里的“万贯”究竟表示多少钱呢?

古代的货币,一般都是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往往用绳子将铜钱穿起来,每1000枚铜钱穿在一起,称为“一贯”,或叫“一串”。明代洪武八年发行了纸制的“大明通行宝钫”,面额为“壹贯”。当时,“壹贯”等于1000枚铜钱或一两白银或四分之一两黄金。以此算来,“万贯”就相当于万两白银或2500两黄金,这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啊,难怪用“腰缠万贯”来代指钱多了。

连中三元的由来

我们常常把连续三次胜利叫做“连中三元”,那么,这一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所以有元首、元月、元日、元帅、元凶等很多带“元”的词语。“三元”在中文中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

据考证,“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若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得第一,正好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得主,所以叫连中三元了。

据统计,在科举制度实行的一千三百年中,连中三元的总共只有十三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棨和陈继昌。清代长洲人钱棨,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连中三元”一语由此传开。

唐宋八大家名称的由来

我们在学习古文时,经常会遇到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那么,“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明代初年,有个叫朱右的读书人,摘选这八个人的文章后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从此叫开。明代中叶的散文家唐顺之所编纂的《文编》中也仅收了上述八个人的作品。另外一个叫茅坤的人也根据朱右、唐顺之的编选方法选了八家的文章,编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四十四卷。由于这部书流传很广,“唐宋八大家”这一名称也得以广泛流行,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沿用。

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言之有物的散文,反对六朝的浮丽文体,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春秋、战国是我国先秦的一段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止,共计294年。这段时间内,原周王朝分封的各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恰好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与这段历史的时间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时期称为“春秋”时期了。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天下归秦止,共计254年。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到三家分晋时,主要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称为“战国七雄”。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兼并征战十分剧烈的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战国”时期了。

墓志浅谈

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在古代,置墓志是我国的一种民俗礼制,其作用相当于立于土表的墓碑。但不同的是,墓志因下放棺前埋于墓中,比墓碑更易保存。

我国最初的墓志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上圆下方,类似墓碑,但多数是方形的。我国现已出土的墓志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延平元年(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

隋代以后,墓志的形制、文体逐渐定型。一般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石板组成,上石叫志盖,下石称志底。志盖上刻有死者的姓氏、籍贯和官衔等等,志底则刻其生平事迹。“志”多用散文体叙死者生平事迹,‘铭”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也有二者兼用的,称墓志铭。

墓志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以补史书之不足,对研究我国的历史、地理、文字演变和书法艺术以及死者墓葬年代都有重要的价值。

什么是国书

国书,是国家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派遣国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要由国家元首亲自签名,外交部长也要在上面签名(副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