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27218000000009

第9章 服装款式中的色彩配置(1)

色彩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表现工具。色彩的个性与特点将直接影响服装外在的款式造型、实际中的服用选择和购买者的消费欲求,甚至也将影响到他人对着装者的种种评判。了解与掌握服装的色彩使用与搭配,对于服装款式的整体造型设计、服装的细部处理、服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成衣的销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们对色彩的认识离不开自然光和肉眼的机能两个必要条件。服装色彩的产生也与面料的材质和肌理紧密相关。本章阐述在现实生活中,服装色彩的变化与应用规律。

随着社会进步,色彩在我们的服饰行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色彩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竞争中的关键环节。色彩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的行为过程中会受到诸如款式、面料、价格、品牌、服务、包装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消费者自我的生活背景、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也能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但触动消费者引发购买欲望最多的一定是色彩。国际流行色机构的出现以及流行色的定期发布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等,都说明色彩在现代社会的时尚生活中演绎了重要角色。

一、认识色彩

色彩是自然光刺激人的眼睛后所产生的一种视觉感觉。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领域来研究色彩的视觉感受:作为光学的物理学领域,作为视觉器官的生理学领域,作为精神的心理学领域。物理学家牛顿首先揭示了色彩的基本物理原理: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他使用三棱镜分析日光的实验是众所周知的关于色彩的最伟大发现。

我们把肉眼可以感受的自然光称为可见光。在三棱镜的帮助下,牛顿把可见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和蓝紫色。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雨过天晴时的彩虹,就能佐证这个原理。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波长不同。在这七种颜色中,红色的波长最长,而蓝紫色的波长最短。基于色彩波长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肉眼能够分辨出约200种不同的色光。而当我们利用第二块三棱镜对已经分解后的七色光进行聚合时,又会重新产生我们称为“白色”的光线。在试验中我们将红、绿、蓝三种色光聚合到一起也能产生类似于白色的色光,因此我们也把红、绿、蓝称为色光三原色。这是色彩最基础的物理光学性质(见彩图1、彩图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认识色彩通常是借助物体表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做出判断。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寻找和发明了种种着色材料来描绘理想中的色彩,我们可以把这些着色材料统称为颜料。我们也可以把颜料呈现出的视觉感受称为色彩。颜料及染料可称为着色材料。在无具体语境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色彩”更多是指物体表面自然呈现出的色彩或经过颜料及染料处理后的色彩,而不指可见光的“白色”。

色彩具有三方面的物理性属性,可简称为色相、明度和纯度。这三个属性交织变化,形成一个捉摸不定的色彩世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各有不同。在光线充沛的条件下,人裸视能够识别的颜色有2000多种。借助科学仪器,人类可以辨别的颜色有两万余种。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可命名的颜色约有400种。色彩的认识除了有其物理特性和视觉生理的基础外,它给人们心理产生的作用更显重要。在视觉上我们是依靠光波长短来辨识色彩,但选择色彩时最大影响力却来自心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色彩的视觉印象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某种共同的感受。

根据研究,色彩可以分为冷暖、动静、软硬、轻重、进退、胀缩、显隐等类型,这是从色彩的心理暗示出发进行的一种分类。例如色彩的冷暖感。大多数人会将色彩中的红、橙、黄等颜色视作暖色,随之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而将青、蓝、绿等色彩视作冷色,联想起河流、树木等,这种冷暖感源于自然物给予人们的某种印象。色彩还能给人以其他种种感觉,如情绪上的喜乐悲哀、味觉上的酸甜苦辣等。在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色彩与自我心理的微妙联系。

二、色彩的属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色彩感觉是相通的,但由于受时代、地域、民族、阶层、教育、信仰、风俗、家庭、性别、经历等因素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条件下的色彩感觉不相雷同。如:不同民族对同一色彩的喜好厌恶就有很大差别。我们民族喜欢用红色作为喜悦的象征,婚嫁时的色彩就强调红色,而忌讳白色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当中,因为白色不吉祥,是丧葬的颜色;而欧洲民族则以白色代表圣洁,所以白色成为婚嫁的主色。我国中小学生的校服多采用鲜艳的蓝、绿、红;而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中小学生的校服则以沉着的黑和蓝为多。对色彩产生丰富联想,并赋予不同色彩以不同内涵,这是设计师选用色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红色和蓝紫色在波长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人们的视觉印象中,作为可见光区域两端的色彩,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在颜料的实际使用中它们俩混合还能产生可见光色谱不存在的紫色,因此在颜料的色彩谱系中,我们把红色和蓝紫色首尾相接,形成色相环。在色相环中,红、黄、蓝是原色,成为色彩颜色的成色基础。

(一)红色

红色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最为之动情的颜色。红色性格强烈,一般象征生命、热情、血与火、青春朝气等。远古的山顶洞人尸骸周围的暗赤铁矿粉和汉代古墓中陪葬的朱砂都呈现红色,他们的埋葬者希望死者可以借此获得鲜血和生命。在着装中红色具有重要地位,纯正浓重的红色常给人堂皇富足的感觉。欧洲贵族喜用红色和金色的组合。意大利时装大师瓦伦蒂诺擅用纯正大红设计礼服,其风格有“瓦伦蒂诺红”的美誉。深红、灰红可显稳重老成,粉红色则显活泼、可爱、年轻,普遍适用于婴儿装和少女装(见彩图3)。

(二)橙色

由于其色相接近正午太阳的色彩,因而在心理上比红色的“热”感更浓烈。艳丽饱和的橙色可使人联想到甜美、富有、收获。过去服装上大面积使用纯橙色的不多见,近年来,受运动潮流的影响,在女装、休闲装、童装上出现了较多的橙色。如意大利名牌“贝纳通”,将各种明度的橙色搭配上鲜艳的青绿色,成为设计流行(见彩图4)。

(三)黄色

有温暖热烈的中黄、橙黄和清冷的柠檬黄等不同黄色。这种色彩或淡或浓,均可体现出明亮、醒目、年轻的愉悦感,用于女装和童装时更显娇嫩。高纯度、高亮度的明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曾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专用颜色,因而在不少人的心中留下了神秘、高贵的印象。

(四)绿色

不同明度、纯度的绿色有不同的性格,但总的来说,绿色是充满生机的色彩。它使人联想到树木、草地、森林、绿洲等,是人们最亲近的色彩。近些年,明快的黄绿色和优雅的翠绿色深受年轻人喜爱,它开朗而朝气;深绿、灰绿则显得沉静、高雅;被称为“军绿色”的橄榄绿,具有张扬和收敛的双重性格,独特色彩的性格一直是时尚的宠儿。总的来说,绿色可以为各个年龄层面的人所接受。

(五)蓝色

蓝色比绿色更具广泛性,它具有平静、深邃、严肃和含而不露的美,使人联想到蓝天和大海、广阔和博大。无论何种性别、何种年龄的人都不会拒绝蓝色。蓝色与欧、亚人种的肤色相配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是最朴实无华而又普及的颜色。藏蓝色则更具东方色彩,黄种人穿着明度低而含蓄稳定的藏蓝,既不失沉稳、凝重,又衬托肤色趋暖。近几十年来,磨损陈旧的蓝色在大众的穿着中始终占有稳固地位,这就是斜纹布的牛仔蓝,这种变旧的色泽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欣赏。

(六)紫色

紫色是黄种人需在服装上谨慎使用的色彩,互为补色对比的关系会使黄种人的皮肤显得更黄。但调配适当的紫色会产生神秘、高贵、女性化的感受。紫色曾是古代欧洲皇室的专用色彩,一直充满着贵族气息,现在仍是高级时装设计中运用得比较多的颜色(见彩图5)。

(七)黑、白、灰

黑、白、灰统称为无彩色、中性色。它们没有色相和纯度变化,只有明暗的改变。不管其他色彩如何更迭变迁,中性的黑、灰、白始终是服装中最常用的色彩。黑色的冷峻、白色的纯洁、灰色的随和,一直为世界各民族的人们所青睐。无论男女,身着黑色时都有或庄重严肃、或神秘妖娆之感。男士的正装大都以黑为主调,黑色以其沉静、干练成为世界通行的在正式场合时使用的服装首选色彩。白色具有干净、整洁、端庄的效果,无论是日常装还是时装,白色都是使用得最多的颜色之一。灰色变化丰富,是服饰上经久不衰的色彩,尤其为现代都市白领所喜爱,因为它可以传达复杂微妙的情绪和思想。黑、灰、白更可贵的因素是可以与任何其他色彩形成良好搭配,在衣着上能最和谐地处理各类色彩。

三、色彩与面料

不同的色彩会使着衣者的形象和性格发生变化,设计师必须有预见性的使用颜色。服装的色彩设计有两种可能,一是先有纺织材料,也就是在已有的色彩中进行构想;二是无固定面料,先根据需要与构思,寻找所需色彩。但无论从那种可能出发,设计师都必须处理好色彩与面料的关系。

服装设计中,色彩是通过不同材质的面料体现出来的,因此色彩与面料密不可分。不同纤维性能和组织结构的面料,对于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所反映出的色彩效果也不同。即使是同一颜色,因材质变化也能带给人不同感受。如同一种红色,表现在丝绸面料上,显得艳丽、豪华;表现在毛料织物上,则显得高雅、温暖,这是因为毛料表面绒毛的漫反射作用可让浓丽的色彩变得柔和而稳定;但作用于丝绸面料时,光线的直接反射就使色彩变得较为刺激。因此,一般来说毛料的色彩配置较容易掌握,光泽型面料的色彩配置难度较大,而宜用纯度变化、明度变化或中性色调和的配色方法。色彩与面料的组合变化无限,需要设计师对各种面料质感及其与色彩关系有深入认识。

图案是面料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服装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工艺上分服装图案有织花图案、印花图案、刺绣编制图案等;从结构上分,有单独图案、适合图案、二方连续图案、四方连续图案等;从风格上分,有民族图案、东西方传统图案、现代图案等。不同的图案与色彩、材质的有机结合,能够显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当面料图案和色彩的风格与服装的风格协调一致时,就能产生和谐、统一之美。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性格各异的服饰图案和色彩,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

服装色彩与图案搭配非常讲究,首先要把握整体,即色调与风格的统一。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可选用一种颜色或图案作为服装的主调。统一协调的色彩在设计中较容易掌握,也符合现代都市生活的审美需求,如使多色印花面料的衬衣搭配外套和裙子时,可选择多色印花面料中的一色作为外套和裙子的色彩,并在使用面积上进行强调,这一色彩就成为整套服装的主色调,用此占主导地位的色彩来统一其他色彩,可取得丰富而又协调的效果。

四、流行色与常规色

“流行色”是外来词“Fashioncolour”,意为时髦的颜色或时尚的颜色。“流行”是一个适用范围较宽的词,如“流行歌曲”、“流行疾病”等。“流行”需要有一个群体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参与或影响面不大,时效性不突出就称不上“流行”。流行色并不基于个体对色彩的嗜好,而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色彩选定的结果。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产品更新、消费购买力提高等诸因素对人们综合刺激的结果,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冲击、推动与制约。

(一)流行色

流行色的出现基于自我突出和相互模仿两方面的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真正的流行,应依据模仿人数的多少而定。就服装色彩而言,当它形成一种倾向并流于大众时,流行色才算出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前提下,流行色的变化(流行规律)通常遵循着:暖色调→中性色→无彩色(黑、白、灰)→中性色→冷色调这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流行周期的时间可5~7年。因为色彩能产生心理刺激。相同、连续、反复的刺激就会使人对色彩的新鲜感减弱,甚至令人产生厌倦,这时新的欲望、新的追求、新的色彩就会产生。新色彩从产生到走向高峰一般需要两年,当它进入低潮时就意味着另一个色彩的流行高峰的来到。这两个高峰一般是以冷、暖两色系的面目出现,过渡期往往是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这期间的流行色则多以中性色、无彩色的面目出现。这样一个大循环组成了流行色的变化周期。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特殊情况下,色彩流行的周期也会延长或缩短。

(二)常规色

常规色是指某个品牌或某种风格的服装每季会固定采用的几种颜色,有时更多的是几个色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色系”的概念,因为在服装设计中一般没有单个颜色的使用概念,而往往是将色彩相近的颜色作为一个色系来处理。这种做法对服装设计、陈列及销售都十分有益。作为一个品牌或一种风格的服装来讲,由于其目标市场、目标消费群是既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品牌的风格也相对固定。在这个前提下,置身于复杂多变的流行中的一个品牌需要保持一些不变因素,常规色就是其中之一。

常规色的产生是必然的,正是因为流行色才反衬出常规色的重要。常规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每年每季流行色、流行面料等因素的变化,每年每季所确定的常规色也会相应变化,但这种变化会比较小,不会像流行色那么强。一个品牌或一种风格类型的服装,由于其目标消费群及目标市场的不同,其常规色会有很大的差别。如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等不同的服装类别;销往北方市场还是南方市场;销往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常规色的选择。

在今天,产品琳琅满目,这导致了一种“7秒钟效应”,即消费者在购物时7秒钟之内不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产品上,就不会去买。在7秒钟之内对一件商品的认识,人们大多是以色彩的形式停留在印象里,服装对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所以现今服装界非常重视色彩的竞争力,色彩成为最简单、最复杂又是最有效的卖点。说它最简单,是因为只要选对颜色,货品就会畅销;说它最复杂,是因为选择是非常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每年为选择产品色彩花费了大量精力。设计再好、面料再高级、营销手段再多样,但如果色彩不到位,产品就可能卖不掉。所以色彩能够给产品带来惊人的附加值,成为联系产品与客户之间的一条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