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当他在历山时,每天吃粗劣的饭食,干辛苦的农活儿,毫不抱怨,也没有锦衣玉食的向往,好像一辈子就应该过这样生活似的。后来,舜做了天子,锦衣玉食,鼓琴为乐,还有尧的两个女儿在旁服侍,却没有丝毫的骄傲,仍只是平平常常,就好像本来就有这些享受似的。因为圣人的本分已经固定,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也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请参看《尽心上》第六章)
仁义礼智根植在每个人的性体中,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因为他能不断地加强修养,使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丢失。这样,这些美德在他的外貌、神色及言行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殷纣王,住在北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就说:‘何不回到西伯那里去呢!我听说他是善于养老人的。’姜太公躲避殷纣王,住在东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就说:‘何不回到西伯那里去呢!我听说他是善于养老人的。’天下有人善于养护老人的,那仁人就把他作为自己的依靠了。
五亩大的宅院中,在墙边种上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就足以穿上丝织的衣物了。养五只母鸡,二只母猪,使它们适时繁殖,老年人就足以有肉吃了。百亩的田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之家就足以不挨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养老,就是他规定了每家应有的土地和宅院,教给百姓如何种桑和畜养家畜,教导他们的老婆孩子去奉养老人。五十岁的老人,不穿丝绵的棉衣就不暖和,七十岁的老人,不吃肉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就叫做挨饿受冻。文王的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
孟子主张推行仁政,实行王道。他举出理想的君主——周文王,由于他善于养老人,所以天下归心。周文王如何善于养老人呢?他不是采取由国家拨款建立敬老院的方式,由国家把这任务担起来,而是建立了一套制度,使百姓能够奉养自己的老人。那制度就是“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周文王的办法就是孟子最为理想的办法。在周文王的时代,是否真的实行了这套办法,尚待研究。在孟子时代已经是盛行土地兼并私有,孟子的想法只是一种理想罢了。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译文
孟子说:“把地种好,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按时食用,依礼消费,教民节俭,财物是用不尽的。百姓没有水、火就不能生存,黄昏夜晚敲开别人的门来求水、火的,没有不给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都非常富足。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粮食像水、火那么充足。粮食像水、火那么充足,百姓哪有不仁爱的呢?”
解读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礼义出于富足,孔子、孟子一直以使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有一次,冉求陪着孔子去卫国,孔子看到卫国的人口多,十分高兴。冉求就问:“人口这么多,为政者首先应该抓什么工作?”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求又问:“百姓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育他们。”(《论语·子路》第九章)
本章孟子提出了自己的富民政策:“易其田畴,薄其税敛。”他相信,百姓粮食富足了就会变得仁爱。孟子说得有道理,但不如孔子的“富而后教”更切实可行。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都小了。所以,对于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再大也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其他议论再玄妙也难于吸引他了。观察水有办法,一定要看它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小小的缝隙也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它流经的洼地注满,就不再向前进。君子的有志于道,不取得一定的成就,不能说是达到目的了。”
解读
本章孟子用了许多比喻来赞扬圣人之道至大,鼓励志于道的君子要志向更高远,要向圣人——孔子学习;其次,学业一定要取得成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半途而废。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译文
孟子说:“鸡一叫就起床,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鸡一叫就起床,努力求利的人,是盗跖一类的人。想了解舜和盗跖的分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解读
从《论语》中可知,孔子一再强调义利之辨,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第十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十六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宪问》第十二章)等。孟子也同样强调义利之辨,不过孟子常常是“仁义”并称。本章是将善与利对比,实质上也是义与利的对比。孔子把好利者说成是小人,其中也包括百姓,而孟子在本章却把好利者直接斥为盗跖了。
原文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译文
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都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能有利于天下,也去干。子莫主张守中,守中就近于道了。但是守中而不会变通,就和‘执一’一样。所以要憎恶‘执一’,因为他危害仁义之道,只抓住一点,把其余的都废弃了。”
解读
本章是主张道之所贵者,在“中”,“中”之所贵者在“权”。孟子在《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章,已经对杨朱、墨翟的学说作了深刻的批判,本章又提出杨、墨的偏颇而赞扬子莫的“执中”。不过孟子在这里强调执中固然近于道,但必须有“权”,即因时制宜,如果不懂变通,就和“执一”一样,与杨、墨没有区别了。
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感到食物都是香甜的;干渴的人,感到饮料都是香甜的。这是因为他没能知道饮料食品的正常滋味,是饥饿干渴害的。岂止是口腹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有这种损害。如果人们注意培养心志,不使心遭受口腹那样的饥饿干渴,那就不至于以赶不上别人为忧虑了。”
解读
前一章提出杨朱、墨翟思想的偏颇,再前一章对比了善与利的不同。可是,人们有的就信了杨、墨的偏颇思想,有的人就趋利而不向善,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滋养,处于严重的饥饿状态,所以饥不择食,渴不择饮,而误入歧途。孟子在这里用了人人都有的饮食经验作比喻。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是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饮料好喝的,但饿急了,渴急了,就顾不上好吃不好吃、好喝不好喝,而什么都吃、什么都喝了。人心也是一样,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没有生存威胁时,凡人都愿意真挚诚实,愿意去关怀他人的。也就是说,他心中仁义的本性是自然流露的,但如果在非常之时,人的信仰迷失,那就像“饿急了,渴急了”,也同样会不加选择地信仰一些错误的东西,如信仰邪教,或者困在私利的小圈子里,跳不出来。
如果我们的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它保持本有的善良,就不会以不及人为忧了,就能跳出个人私利的小圈子。
原文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译文
孟子说:“柳下惠不会为了做高官而放弃自己的操守。”
解读
在《公孙丑章句上》第九章、《万章章句下》第一章以及《告子章句下》第一章,都提到了孟子对柳下惠的作风的评价,说他“不恭”,但又肯定他是“圣之和者”,是一位“行仁者”。清刘逢禄在《论语述何》中说,鲁国在孔子之前称得上圣人和仁人的,只有柳下惠一人。在本章孟子十分赞赏柳下惠的操守。他不会为了做高官而放弃自己的操守。柳下惠为人处事太直是远近闻名的。当时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换换环境也许能好一些,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第二章)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三黜的原因,却始终保持自己正直的本色。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
孟子说:“做一件事情就像挖井一样,挖了七丈多深还不见泉水,仍然是一口废井。”
解读
孟子以挖井为喻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功夫才算用到家而有价值。人的修养也应像掘井一样,必须见出成效才行。在本篇第二十四章,孟子曾以日月、流水作比喻,告诉君子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意思是一样的。
当然人们不禁要问:人格修养究竞要到什么地方才算“及于泉”呢?其实就一件事情说,可以有完成的一天,而人格的修养,是永远没有达到完美的一天的,我们应该终生不懈地做下去。即所谓“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否则,一时怠惰,就要成为“不仁”。对这一点如果想不通,那你就不会进步。
原文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译文
孟子说:“尧、舜的行仁义,是出自人性的自然表现。商汤王和周武王的行仁义,是通过身体力行而后有成。春秋五霸的行仁义,是假借仁义之名,行霸道之实。但是,长期假借仁义的名号,总不回归仁义的真实,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仁义的人呢?”
解读
尧舜禅让,发自人性而自然中道,其心不违仁,故云“性之”。商汤王、周武王的革命,是身体力行,顺应天人,以天下为重的仁义之举,故云“身之”。齐桓、晋文等春秋五霸,征伐出自诸侯,是非正义的,但他们打着尊王的旗号,似是仁义,但却是假的,故云“假之”。长期假借仁义,执迷妄为,良知本心就难以再现,就不能察觉久假不归的错误了。
不仅五霸如此,后世许多朝代的创业者,开始还知道假借仁义,打着为民起义的口号,但创业成功后,时间长了,谁又能真的回到仁义,真的为人民办事呢?
对于“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一句,有不同的讲法。常见的是:“借得长久了,总不归还,你又怎能知道他不弄假成真],终于变成他自己的呢?”(杨伯俊《孟子译注》)从字面看,似乎讲得通,但实际上,一个霸主是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仁义的。学习本章可参看《告子章句下》第七章。
原文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译文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愿意亲近违背义理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都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叫他回来做国君,百姓也非常高兴。贤人作为人臣,他的君王不好,就可以放逐吗?”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心志,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心志,就是篡位了。”
解读
伊尹放逐太甲,是臣放逐君,孟子却十分赞成,这引起弟子公孙丑的不解,因而提出问题:“贤者之为人臣,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没有说“可”或“不可”,而是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论语·颜渊》第十一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第十九章)。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章)。二千多年来,这些主张是那些忠贞之臣和暴君、昏君斗争的重要武器。
孟子还通过历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谈了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他不赞成臣杀君,但时杀纣王这样的暴君是赞成的。当齐宣王问他“臣弑其君,可乎”时,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章句下》第八章)
以臣放逐国君,在旧社会也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而孟子的态度是只要大臣像伊尹那样,是出于为国家的前途考虑,而不是出于私心,臣放逐国王是可以的。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很好地继承了孔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呀’。可是君子不下地耕田也吃饭,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住在一个国家里,国君任用了他,国君就会平安、富足、尊贵而有名誉;少年子弟信从他,就会孝父母、敬兄长,忠心而守信用。‘不白吃饭’的那些人,有谁比这贡献更大呢?”
解读
“君子不耕而食”,在战国时代有些人是有意见的。公孙丑也不太理解,所以来请教老师,他还引用了《诗经·魏风·伐檀》中的话。孟子举出一个君子在国家和社会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来回答了公孙丑。
这里孟子说的“君子”,不是一般的君子,而是指像他自己这样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人。
公孙丑引用的“不素餐兮”,在《伐檀》诗里是讽刺那些不劳而食的“君子”(地主老财)的。在先秦引用《诗经》的诗句,常常并不遵照原来的诗意。
原文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应该干什么?”
孟子说:“士要使自己的志行高尚。”
王子垫说:“怎样才算使自己的志行高尚?”
孟子说:“奉行仁义就是了。杀一个无罪的人,就不是仁。不是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就不是义。所居之处在哪里?在仁;所走之路在哪里?在义。居住于仁,行走于义,大人应该做的事就齐全了。”
解读
王子垫看到在上的公卿大夫和在下的士农工商都有事做,而士处于二者之间却无所事事,所以向孟子提出问题:“士何事?”孟子回答是:士虽然暂时没有明显具体的事在做,但他们也不应闲着,他们要从事内心的修养,以为将来从事政治工作预做准备。这修养就是“尚志”。“尚志”是什么意思?说起来有很多内容,把它概括起来说,就是奉行仁义。什么是仁义呢?这也是一个高深的问题,孟子说的却十分简明易懂。他说:“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认为一个士人只要能做到“居仁行义”,将来担任什么高难的职位都会游刃有余了。
所以,士虽然一时像是闲着无所事,但他的“尚志”工作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孟子的话,对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很有意义。
原文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