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旁边,河西的人都会唱歌;緜驹住在高唐,齐国西边的人都会唱歌;华周、杞梁的妻子痛哭她们的丈夫,因而改变了国家的风尚。内里有的,一定要表现在外面。干了事外面却见不到功绩的,我从来没见过。所以,今天是没有贤人,如果有贤人,我一定会知道他。”
孟子说:“孔子做鲁国司寇的官,不被重用,跟随着去祭祀,祭肉也不见送来,于是匆忙地离开了鲁国。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争祭肉而离开鲁国的。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鲁国失礼离开鲁国的。至于孔子,却是要自己背着一点小罪名而走,其实他并不想随便离开。君子的所作所为,一般人本来是不知道的。”
解读
孟子在齐国虽然没有受到重用,但在齐国的声誉却无人能比。滑稽善辩的淳于髡在齐国也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名人,对孟子却很不服气。他这次和孟子的谈话,就想极力贬低孟子。首先,淳于髡举出贤者的两种类型:“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而在淳于髡眼里的孟子,哪种都不是。也就是说孟子不够一位贤者。孟子举出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位历史上已有定评的贤者,他们都各有各的特点,来反驳淳于髡。意思是说自己的贤也有自己的特点,只是自作聪明的淳于髡没有看出来。
接着淳于髡以鲁缪公时贤者在朝,国力却削弱得更厉害的史实,说明贤者无用。孟子用虞国不用百里奚而亡,秦国用百里奚而霸的史实说明不用贤者国家必亡,贤者对国家有大用;不用贤者的国家,就是愿意削弱土地而让政权存在下去都不可能。
最后,淳于髡以“有诸内,必形诸外”和“为其事必有其功”的道理,说明当前没有贤者。孟子则以孔子不为人所知为例,说明“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来驳斥淳于髡。对于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但都不对。孔子不以齐人馈女乐走,而等鲁君不送祭肉才离开鲁国,是不想彰显鲁国君臣的过失,而宁愿自己担上一些罪名。孔子的忠厚之心,岂是普通人所能理解!话语中,孟子讽刺淳于髡徒有滑稽好辩的美名,其实不过是一个“不知人”的众人(普通人)而已。
原文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译文
孟子说:“五霸对三王说来是有罪的人;现在的诸侯,对五霸说来是有罪的人,现在的大夫,对诸侯说来是有罪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过去,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述职。天子巡狩,春天考察耕种情况,补助有困难的人;秋天考察收获情况,帮助生产生活不够的人。到一个国家,如果土地已经都开垦了,田野都收拾的很好,老人有所养,贤者受到尊重,杰出的人才立于朝廷,那么就有赏赐,赏赐用土地。如果到一个国家,土地荒芜,老人被遗弃,贤者都散失了,而搜刮民财的人立于朝廷,那么就有责罚。诸侯述职,一次不朝,就降低爵位;两次不朝,就削减土地;三次不朝,就派军队去征伐。所以,天子用武力是‘讨’,而不是‘伐’;诸侯则是‘伐’,而不是‘讨’。五霸呢?是挟持一部分诸侯来攻伐另一部分诸侯的人。所以我说,五霸对三王来说,是有罪的人。五霸,数齐桓公最强大。在葵丘的一次盟会,各诸侯捆绑了牺牲,上面放着盟书,并没歃血盟誓(因为相信诸侯不敢背弃盟约)。第一条盟约说:诛责不孝之人,不要废立太子,不要立妾为妻。第二条盟约说:尊重贤人,培育人才,来表彰有德的人。第三条盟约说:尊敬老人,爱护幼小,不要慢待外宾和旅客。第四条盟约说:士人的官职不要世代相传,公家的事务不要一个人兼两样,录用士子一定选拔好的,不要专断专行地杀戮大夫。第五条盟约说:不要到处筑堤,不要禁止邻国来采购粮食,不要有所封赏而不向盟主报告。最后说,我们所有参与盟会的人,从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现在的诸侯,都违犯了这五条禁令,所以说,现在的诸侯,对五霸来说,是有罪的人。作为臣子,助长国君的过错,其罪还算小,逢迎国君的过错,其罪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逢迎国君的过错,所以说,现在的大夫,对诸侯来说,是有罪的人。”
解读
据朱熹《四书集注》,自“入其疆”至“则有让”是说天子巡狩之事,自“一不朝”至“六师移之”是说诸侯述职之事。
三王时代的政治,是孟子所理想的。那时,自天子、诸侯以至大夫,都依礼而行,天子巡狩,诸侯述职,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可是,自西周东迁之后,诸侯势力强大,天子不能巡狩,诸侯也无人再去述职,强凌弱,众暴寡,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所谓的“盟约”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后来,有些国家的政治被大夫把持,终于出现了三家分晋和齐国被陈氏篡夺的结果。孟子把这些变化的责任,层层往下推,归罪于诸侯和大夫。这可能是当时一些人的看法。我想变化是许多因素促成的。如果在上者能明察时势,进行改革,采取恰当的制度和政策,变化也不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可惜东周的天子,个个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又无能人辅佐,变化就成为必然的了。
原文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译文
鲁国打算叫慎子做将军。孟子说:“不先教导百姓就用他们打仗,这叫做祸害百姓。祸害百姓的人,在尧舜那样宽容的时代,也不被容纳。据说鲁君想让你夺回南阳,即使一战打败了齐国,占有了南阳,这样也是不可以的。”
慎子听着气的脸色都变了,很不高兴地说:“这倒是我慎滑嫠所不了解了。”
孟子说:“那就让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天子的土地纵横一千里,如果不到一千里,就不足以接待诸侯。诸侯的土地纵横一百里,如果不到一百里,就不足以奉守宗庙的典籍。周公被封于鲁,是应该纵横一百里,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实际却少于一百里。姜太公被封于齐,也应该是一百里,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实际却少于一百里。现在鲁国有五个纵横一百里那么大,你以为假如有英明的天子兴起,鲁国的土地在被减少之列呢?还是在被增加之列呢?当然在被减少之列,鲁国的土地已经够多了。不用兵力,白白地取自那国土地来给予这国,仁人尚且不干,何况以用杀人的办法来求得土地呢?君子服事君王,只是专心一意地引导他走向正道,有志于仁罢了。”
解读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最后只剩齐、楚、燕、韩、赵、魏、秦六国。小国还有鲁、宋。孟子时,鲁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鲁君想用加强军事力量的办法来保全自己,慎子这样善于用兵的人才自然得到重用。但慎子只是善于用兵,用这样的人带兵也许在一两次小的战役中能取得胜利,从长远看是难以保全鲁国的。因为他不懂得从根本上引导鲁君走正道,使鲁国富强起来。就拿带兵来说,慎子只会带兵打仗,却不懂得怎样教百姓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怎样去打仗。其实当时鲁国进行的主要是保卫战,对百姓进行爱国教育,会大大鼓舞起百姓的爱国热情,会以一当十、十当百。所以孟子一开始就对慎子说:“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的话是来自孔子。《论语·子路》第二十九章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第三十章又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儒家的主张当时被认为是迂阔,无人采用。而孟子能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随时宣传自己的主张,确实难能可贵。我们今天学习孟子应该了解当时孟子的艰难处境和战斗精神。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译文
孟子说:“今天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扩大土地,充实府库。’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的民贼。国君不向往正道,不想行仁政,你却想使他富足起来,这是使桀那样的暴君富足啊!‘我能为国君约束盟国,打仗一定会取胜。’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的民贼。国君不向往正道,不想行仁政,而你却求替他勉强作战,这是帮助桀那样的暴君啊!用现在这样的办法,而不去改变今天这样的风俗习气,即使把整个天下都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
解读
本章与前几章的主旨相同,提倡为臣的要帮助国君行仁政,走正道;不能帮助他们“辟土地,充府库”,这样只能助长他们的野心,给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孟子的主张,当然与时论大相径庭。“良臣”在孟子眼里就是“民贼”,可是当时国君为满足自己的野心,却把“民贼”当成良臣,这样,即使取得一时的胜利,也只是暂时的,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实行仁政,古今一理。
原文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译文
白圭说:“我想把税率定在二十抽一,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假若有一万户人口的国家,只有一个人制造瓦器,那可以吗?”
白圭说:“不可以,因为瓦器会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不长五谷,只长糜子;没有城郭、房屋、宗庙和祭祀的礼节;没有诸侯国间的互相往来,及赠送礼物和宴请;没有各种衙门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就够了。如今在中国,不要社会间的一切伦常,不要各种官吏,那怎么能行呢?做瓦器的人太少,尚且不能使一个国家像个国家的样子,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的十分抽一的税率还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的十分抽一的税率还重的,是大桀小桀。”
解读
孟子不仅懂得政治,而且还能通晓经济。在税收上主张十里抽一。白圭在政治上还年轻,他只知道减轻赋税会得到百姓的拥护,但不知道国家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好。二十取一是远远不够国家开支的。
滕文公在向孟子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在财政收入上,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最后孟子还说:“《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滕文公章句上》第三章)由于私田的不断增加,助法已废止,而施行了十里抽一的彻法。到了春秋时,各国国君为了增加财富,已经实行十里抽二了。在税收问题上,孔子弟子有若和鲁哀公有过一场争论:“鲁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第九章)可以想象,到了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巨额的战争费用必然落到百姓(主要是农民)的肩上,税收远不止十里抽二了吧?年轻的白圭缺乏政治经验,想二十抽一,简直是在做梦。就是孟子的十里抽一,其实也只是一个理想。
原文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比大禹王还强。”
孟子说:“你错了。禹的治理水患,是顺乎水的本性的,所以禹使水流到四海里去了。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国去了。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所最厌恶的。你是错了。”
解读
通过这两章,看出白圭在政治上的短见。他只顾眼前个人的利益而不去考虑长远的和别人的利益。白圭用“堵”的办法治水,这正像禹的父亲鲧一样,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把水治好。白圭的办法只能让自己国家不受水害,而以邻国为壑,迫使水流向他国。他还吹嘘自己治水的本领强于大禹王,更是错上加错。禹王以疏导的办法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长期劳动,指甲和腿上的毛都磨没了。禹治水不但办法最好,而且精神也无人能比得上。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一再赞扬禹王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诚实如何能有操守?”
解读
一个人为人不诚实,为了私利私欲可以随意撒谎,这样的人,怎么能有操守?信仰真理,坚守正义的人,即使刀放在脖子上,也不能撒谎。没有操守的人已丧失了基本人格,对谁都不会有真心,包括朋友。所以,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诎诎,予既已知之矣。’诎诎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译文
鲁国打算叫乐正子来治理国家。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高兴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说:“乐正子很坚强吗?”
孟子说:“不坚强。”
公孙丑说:“他聪明有主意吧?”
孟子说:“不。”
公孙丑说:“他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也不。”
公孙丑说:“那为什么您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说:“他的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说:“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